期末考试小妙招

小水番

<h3>参加过那么多次考试,老师们有没有传授给学生一套行之有效的答题技巧呢?答题技巧重在掌握精髓后灵活运用,以下八大答题技巧,让考生考试不犯难,轻松得高分。</h3> <h3>一、拿到试卷:熟悉试卷</h3><h3>刚拿到试卷一般心情比较紧张,建议拿到卷子以后看看考卷一共几页,有多少道题,了解试卷结构,通览全卷是克服“前面难题做不出,后面易题没时间做”的有效措施,也从根本上防止了“漏做题”。<br></h3><h3><br></h3><h3>二、答题顺序:从卷首依次开始<br></h3><h3>一般来讲,全卷大致是先易后难的排列。所以,正确的做法是从卷首开始依次做题,先易后难,最后攻坚。但也不是坚决地“依次”做题,虽然考卷大致是先易后难,但试卷前部特别是中间出现难题也是常见的,执着程度适当,才能绕过难题,先做好有保证的题,才能尽量多得分。<br></h3><h3><br></h3><h3>三、答题策略<br></h3><h3>答题策略一共有三点:<br></h3><h3>1. 先易后难、先熟后生。先做简单的、熟悉的题,再做综合题、难题。</h3><h3>2. 先小后大。先做容易拿分的小题,再做耗时又复杂的大题。</h3><h3>3. 先局部后整体。把疑难问题划分成一系列的步骤,一步一步的解决,每解决一步就能得到一步的分数。</h3><h3><br></h3> <h3>四、学会分段得分</h3><h3>会做的题目要特别注意表达准确、书写规范、语言科学,防止被“分段扣点分”。不会做的题目我们可以先承认中间结论,往后推,看能否得到结论。如果不能,说明这个途径不对,立即改变方向;如果能得出预期结论,就回过头来,集中力量攻克这一“卡壳处”。如果题目有多个问题,也可以跳步作答,先回答自己会的问题。<br></h3><h3><br></h3><h3>五、立足中下题目,力争高水平<br></h3><h3>考试时,因为时间和个别题目的难度,多数学生很难做完、做对全部题目,所以在答卷中要立足中下题目。中下题目通常占全卷的80%以上,是试题的主要构成,学生能拿下这些题目,实际上就是有了胜利在握的心理,对攻克高档题会更放得开。<br></h3><h3><br></h3><h3>六、确保运算正确,立足一次性成功<br></h3><h3>在答卷时,要在以快为上的前提下,稳扎稳打,步步准确,尽量一次性成功。不能为追求速度而丢掉准确度,甚至丢掉重要的得分步骤。试题做完后要认真做好解后检查,看是否有空题,答卷是否准确,格式是否规范。<br></h3><h3><br></h3><h3>七、要学会“挤”分</h3><h3>考试试题大多分步给分,所以理科要把主要方程式和计算结果写在显要位置,文科尽量把要点写清晰,作文尤其要注意开头和结尾。考试时,每一道题都认真思考,能做几步就做几步,对于考生来说就是能做几分是几分,这是考试中最好的策略。</h3><h3></h3><h3><br></h3><h3>八、检查后的涂改方式要讲究</h3><h3>发现错误后要划掉重新写,忌原地用涂黑的方式改,这会使阅卷老师看不清。如果对现有的题解不满意想重新写,要先写出正确的,再划去错误的。有的同学先把原来写的题解涂抹了,写新题解的时间又不够,本来可能得的分数被自己涂掉了。</h3> <h1><font color="#167efb">考试期间遇到这些事,莫慌乱!</font></h1> <h3>考试时,或多或少会存在一些突发情况。遇到这些意外情况应该怎么办?</h3><h3></h3><h3>为防患于未然,老师家长们应该在考前给孩子讲清楚应急措施,告诉孩子遇事不慌乱,沉重冷静,必要时可以向监考老师寻求帮助。</h3> <h3>1、考试迟到</h3><h3>所有考试都要求严肃考试纪律,所以考试迟到这种错误是不应该出现的,家长一定要监督孩子按时到校,保证提前到考场,不要迟到。</h3><h3></h3><h3>2、身体不适<br></h3><h3>考试时突然身体不舒服怎么办?如果实在撑不住,一定要及时告诉监考老师,让老师帮忙带到医务室紧急处理。为防止学生发生身体不适的现象,在考试前夕,家长应该保证孩子饮食安全,吃些清淡健康的食物。</h3><h3></h3><h3>3、试卷出错<br></h3><h3> 在考试时碰到考卷出错的概率是很低的,但也不乏出现这种情况。如果发现试卷有问题,要大胆的告诉监考老师,寻求积极的处理方式。</h3><h3></h3><h3>4、考试工具准备不全<br></h3><h3>老师应该提醒学生考试前一晚检查好考试工具,除了笔以外,一些考试还要求学生带计算器、画图工具等。如果在考试过程中发现忘带考试工具,不用慌张,但是要记住不能自己在考场上找同学借,这不仅会打扰同学考试,也会让监考老师误认为有作弊嫌疑,正确的做法是找监考老师寻求帮助。</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