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国缅甸行🇲🇲——蒲甘篇

裴沪萍

<h1>蒲甘,缅甸历史古城,佛教文化遗址,著名旅游胜地,位于国境中部,坐落在伊诺瓦底河中游左岸。保留着缅甸各个历史时期建造的众多的佛塔、佛寺,柚木的,石头的,砖砌的,风格各异,它们是缅甸古老建筑艺术的缩影,更是佛国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上至国王,下至百姓,都以修建佛塔为毕生所求,最多时拥有4万座,历经风雨及自然灾害,现仅存2000余座。</h1> <h1>蒲甘被誉为“万塔之城”,和柬埔寨吴哥窟、印尼的波罗浮屠寺一起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指定为世界三大佛教遗址。</h1><h1>这既是缅甸古老建筑艺术的缩影,更是佛国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h1> <h1>坐在蒲甘传统的小马车上,穿梭于乡间小路和大大小小的塔林间,举目望去,高低不一、大小各异的佛塔千姿百态,令人目不暇接,展现在眼前的一切原生态景观:美得让人静默、让人无语!</h1><h3><br></h3> <h1>与先前在其它旅游地乘坐过大象、骑过骆驼比较,要数今天在小马车上度过的一个小时让人印象深刻也最为惬意。😄</h1><h3></h3> <h1><i><b>阿南达寺</b></i>被称为蒲甘最优美的建筑,整个寺院呈正方形,占地近百亩。院子正中心就是阿南达塔,塔座是印度风格的正方形大佛窟,东南西北面各有一门,门内有一尊高约十米的释迦立佛。在塔座之上屹立着70多米高的塔身,非常高大宏伟。 </h1><h3><br></h3><h3><br></h3><h3><br></h3><h3><br></h3><h3><br></h3> <h1>雕刻精美的木门</h1> <h1><i><b>阿南达寺</b></i>建成时间公元1105年。佛塔外墙雕有数千尊大小不一的佛像,阳光照射下,庄严地低着头,俯瞰脚下芸芸众生。这座佛塔是蒲甘王朝中期的建筑,其建筑工艺大大超越了之前的佛塔,而且建造时融入了缅甸特有的风格。</h1><h1>在佛寺内外边走边看,虽然意犹未尽,只是足底被小碎石子扎的有点疼哦!😏</h1><h3></h3><h3><br></h3> <h1><i><b>瑞喜宫塔</b></i>:缅甸著名的三大佛塔之一,也是蒲甘佛塔群中最大且唯一用石头建造的。1059年开始兴建,至1090年完成,历时三十一年,佛塔高40公尺,造型十分特殊,和泰国的皇宫有几分神似。</h1><h1>有900多年历史的瑞西宫塔,珍藏着佛牙。缅甸人不断为瑞喜宫贴金,使这座最古老的佛塔始终鲜亮崭新,金光耀目。</h1> <h1>我们乘坐电梯到达11楼,这幢360°日落观景台,将蒲甘美景尽收眼底。</h1> <h1>远眺,丛林中佛塔遍布。</h1> <h1>日落时分,原本清晰的丛林沐浴在余晖下,温暖的阳光洒在薄雾笼罩的蒲甘城,朦朦胧胧、若影若现,仿若天上人间。</h1> <h1>达玛央吉佛塔,是蒲甘佛塔群中最大的,也是砖塔建筑的杰出代表。塔体由大块红砖砌成,砖与砖之间结合紧密,连针都插不进。史说该塔建造者蒲甘王朝第45任国王那亚都(1167~1170)残暴异常,不仅杀父弑兄,对建造佛塔也极为严苛,砖缝稍欠紧密,就会砍断工匠手指。所以在位短短三年就被刺杀。</h1> <h3>墙面斑驳。</h3> <h1>拱门造型独特。</h1> <h3>古墙丽影。</h3> <h1>缅甸女子脸上涂抹的一层淡黄色粉,是就地取材自制的一种物美价廉的天然防晒美容霜,叫“特纳卡”(读音),由黄香梀树干研磨而成的粉末,不仅防晒,还有防蚊止痒,清热化瘀的功效。</h1> <h1>艳丽的服装:缅甸女子的裙装叫“特敏”(读音)</h1><h3><br></h3> <h1>离开蒲甘,驱车前往曼德勒,窗外,是伊洛瓦底平原。车轮下这条路是目前缅甸唯一的高等级公路,前生就是著名的滇缅公路,它贯穿缅甸南北,直达仰光港出海口,对一带一路战略意义十分重大。</h1> <h1>我们的大巴漂亮伐?可是,它是从我们中国进口的二手(或淘汰)车。空调只有一档,冷到要盖毯子(每个座位有备棉毯)。</h1><h1>整个缅甸国民生产总值仅800亿美元(前几年的统计),相当于我们上海二个区。缅甸几乎没有现代工业,主要是种植水稻和玉器有关的工艺品,以及佛教有关的手工业。平穷落后让缅甸曾经被冠以“亚洲最穷的国家”。</h1><h1>从蒲甘驱车去曼德勒,两地虽然相距160公里,可是,我们要耗时4.5小时。</h1> <h1>看这车牌号,居然跟老公的手机尾号撞上了,缘分吧!😁</h1> <h1>蒲甘,室外的早餐,沐浴着晨光。😄😊</h1> <h1>在缅甸短短四天,让人感受颇多,我们的当地导游阿林是华裔中国人,他们生活的地方就在缅甸离中国边境最近的地方果敢,因为历史的原因,划归缅甸后,他们也因此成了缅人。先是殖民地,后是战乱,对生活在缅甸的华人(又称汉人),非常不易,非常艰辛。不敢穿西裤,只能穿“隆基”(缅甸男人的服装),被歧视被欺凌。阿林个人的经历也很坎坷,为生计甚至贩过毒品,还做过老师,跟随阿林几天,交流非常通畅,从他的言语中能感受到他骨子里还是个中国人,对祖国强大了华人也得益感触很深。要离开了,从心底里涌出的是一些不舍,祝福阿林及在缅的华人,都能安居乐业,生活愈来愈好!</h1><h1>这是缅甸,即使我们不再相见,我也会记得:</h1><h1>一个清贫落后的国家,</h1><h1>一个民风淳朴的国家,</h1><h1>一个佛塔如林的国家,</h1><h1>一个风景如画的国家!</h1><h1>值得你来!</h1><h3><br></h3><h3><br></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