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作为数学教师,你必须借助数学这个通道,引导学生去感悟世界的奥秘,而不仅仅传授数学知识本身。数学的好玩,学数学的有趣,也就在这里。</h3><h3> 你是带着你所了解的数学世界,而不只是一种数学教材,走进学生的。只有这样你才会感到数学教学的生动与多样,学生的数学学习、数学思考也才能丰富多彩。</h3><h3> ——华应龙</h3> <h3> 凌云小学四年级数学组老师共读了华应龙老师的《我就是数学》,这是华应龙老师的一本教育随笔,里面的点点滴滴皆是他近十年来对教学课堂一些总结及感悟,把书分为“课前慎思”、“课中求索”、“课后反思”、“听课随想”、“评课心语”、“生活感悟”六部份。书中经常引经据典,引用名人名言等,包含了很多人生哲理,可以看出华老师是个饱读诗书、博览群书、充满智慧的学者,对学生无微不至的关怀更加突显其人文文化的特质,对教育那份热情洋溢执着,更是我们老师学习的楷模。</h3> <h3> 郭莹莹老师有感:华老师的 “善待差错”和“感谢差错”告诉我们不能忽视学生出现的问题,课堂就是学生出错的地方,要冷静地分析、恰当地评价、灵活地纠正。华老师对于差错资源的有效利用,不仅保护了孩子的学习积极性,还把“阳光心态”传染给了我们,相信“课堂因融错而精彩!”。要学习华老师那种教师的智慧就是要善于从学生95%错误的解答中发现那5%的正确的东西,给予热情的肯定,并积极加以引导,让学生一步步推倒那95%的错误。</h3> <h3> 是的,差错的价值有时并不在于差错本身,而在于师生从中获得的新的启迪。学生作业本上的“×”号,其实可以看作是加倍努力的“乘号”、作战沙盘上需要攻克的“城堡”、亟待开掘的资源丰富的“矿苗”、此路不通的“路标”……对教师来说,学生的“差错”是机遇,是挑战,更是教育智慧的折射。</h3> <h3> 魏莺歌老师有感:最让我值得学习的就是华老师的课后反思,学生的一个错、一句话,教师在课堂上一个不经意的行为都会让他思考良久。面对课堂上发生的教学事件,以经验无法化解的时候,就需要通过反思来提升我们的教育智慧。同时,反思教学会使我们从“日常教学”中觉醒过来。叶澜教授说“一个教师写一辈子教案不一定成为名师,如果一个教师写三年的反思,就有可能成为名师”。也有学者指出:对教师而言,能否以“反思教学”的方式来化解教学中发生的教学事件,这是判别教师专业程度的一个标志。不论自己的每一次否定和尝试是不是正确,我们置身其中首先能感受到的是一种执着和专注的精神,一种永不满足,不断进取的精神。</h3><h3> 反思教学当从反思教学定位问题、教学设计问题、教学效果问题、动态生成问题、教学资源等问题出发,进行反思之后再以实践来检验,实践才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再实践之后反思:为什么有的方法是行的,有的方法是行不通的?然后寻求新的解决办法,反思之后再学习,思而后学,学得更有效。在不断积累沉淀的过程里我们的教学能力和教学质量才会不断提升。</h3> <h3> 思之则活,思活则深,思深则透,思透则新,思新则进。</h3><h3> 反思之后应当再实践来检验,反思之后还要学习。实践、反思、学习应当是不断循环,相互融合的。在这样的循环往复中,我们的专业素养才可以不断提升。</h3> <h3> 教育像农业一样需要信任,需要宽松,需要耐心,需要期待,需要守望……而我们,一直在路上。</h3><h3> </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