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月恍如梦,重逢是首歌。 北京二中6703班师生聚会纪实(上)

虫二

<h1><b>岁月恍如梦,重逢是首歌。</b></h1><h3>北京二中6703班师生聚会纪实(上)</h3><h3></h3><h3><br></h3> <h3>1969年1月7日10:34,位于首都城区中心的北京站,一辆专列拉响了汽笛,北京二中6703班的近半数同学(20多人)告别了家人,踏上了前往陕北延安插队的征途。一路舟车劳顿,历经4天才到达延安,随即被分到不同的村庄,开始了艰苦的农村插队生活。</h3><h3>整整50周年后,2019年1月7日10:34,北京致美楼饭庄,北京二中6703班同学26人集合在门口,这是一次“蓄谋已久”精心策划的聚会。时间过去了整整五十个年头,感怀曾经的艰苦磨难,追忆逝去的美好青春,畅述当年的同窗之谊,祈盼大家的健康和幸福,是每个参加聚会同学的心声。</h3><h3>同学们在聚会地点列队,准备迎接特邀的两位恩师——班级的首任班主任宋芹兰老师和她的先生,当时二中的少先队大队辅导员曹大德老师。</h3> <h3>星期一的北京,名副其实的“首堵”。到了预定的时间,专程接老师的李扬同学还不见回音。6703班真不愧是当年北京二中最乱最淘气的班级,老师迟到了,队伍立刻散了,同学们又原形毕露了。</h3> <h3>这两位同学的外号,加在一起就是一个省的省会。</h3> <h3>担任摄影任务的刘增祥同学正在现场规划合影的位置。</h3> <h3>曹老师宋老师夫妇大驾光临,同学们列队相迎,莫华和王志军代表同学们向老师敬献鲜花。</h3> <h3>师生合影。但是缺了两位正在拍照的同学。</h3> <h3>刘增祥入列了,还差一位。</h3> <h3>这下全都齐了。</h3> <h3>同学们簇拥着老师进入会场。</h3> <h3>宋老师和她教过的学生握手,半个世纪过去了,可同学的名字,老师依然记得清清楚楚。</h3> <h3>组织者分发聚会的程序及相关文件。</h3> <h3>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这次聚会的组织者们,真是下了大功夫,聚会流程的内容,让同学们充满了期盼。</h3> <h3>全场热烈鼓掌,欢迎两位老师就位。</h3> <h3>聚会由班级花名册上学号排名第一的于清源主持,他也是我们刚刚进入中学时的二中少先队大队委。</h3> <h3>聚会议程第一项,由曾担任班长的王兆纯根据当年的班级花名册点名,叫到名字的同学不仅要大声答道,还要向老师鞠躬致敬。</h3> <h3>被点到姓名的杨秀春同学,抑制不住心中的激情,即兴发表热情洋溢的感言。</h3> <h3>激情过后,聚会步入正轨,于清源继续主持。</h3> <h3>为了表达对老师的感激和尊重之情,一些同学准备了呈送给老师的小礼物。</h3> <h3>爱好书法和金石的刘季君,专门为老师刻制了印章。</h3> <h3>刘季君呈上自己的书法作品。</h3> <h3>作为6703班最淘气(没有之一)的学生,向昔日的师长深深的鞠躬,以表示当年熊孩子的愧疚之情。</h3> <h3>王彦曾呈上了自己的书法作品。</h3> <h3>陆慕寒呈上了自己的著作,以求得老师的教正。</h3> <h3>刘兴广向老师呈上了专门制作的延安插队纪念章。</h3> <h3>刘兴广的女儿为他老爸组织的这次聚会专门订做的蛋糕。</h3> <h3>蛋糕上的50字样,原本是为了纪念同学们离京插队整整50周年。不料,2019年1月,也是曹老师宋老师夫妇金婚50周年的纪念日。50周年对50周年,对同学们来说,是半个世纪的风雨兼程,对两位老师来说,是半个世纪的相濡以沫。这种时间上的巧合,让这次聚会更加有意义。</h3> <h3>宋老师提议为50年的友谊干杯,才发现为聚会准备的酒还没有打开。同学们纷纷举起自己的茶杯,君子之交淡如水,有长达半个世纪的友谊在,喝什么都是滋味悠长。</h3> <h3>上酒,斟满,为长达半个世纪的友谊,干杯!</h3> <h3>宋老师不仅是我们的班主任,还是我们的语文教师。莫华是我们班的语文课代表,可谓是宋老师的得意门生。得意门生正在跟老师说,某人又准备冒坏水了。</h3> <h3>北京二中6703班,曾经是年级中公认的最调皮最难管的班。一群十三四岁的男孩子,天资聪颖且精力旺盛,除了有时无法无天的折腾外,学习成债还是很优秀的。而且琴棋书画吹拉弹唱,能者颇多。</h3> <h3>王兆纯的京剧清唱,一段“朝霞映在阳澄湖上”颇具谭派神韵。</h3> <h3>芦花放,稻谷香,岸柳成行……“岸柳成行”是6703班公认的内涵段子。</h3> <h3>老朋友怎能忘往日好时光……陈华勃用歌声倾诉自己的心情。</h3> <h3>让我们举杯祝友谊地久天长。</h3> <h3>每当踏入学校的门槛,我们就生活在老师的身边。从一个不懂事的孩子,成长为一个有知识的少年……杨秀春用久违的歌声,唱出了全体同学们的心声。</h3> <h3>刘俊华用插队时最流行的俄罗斯民歌三套车,来纪念我们青春期的蹉跎岁月。</h3> <h3>钱承立回忆了进入二中后第一次下乡锻炼,在丰台区五里店农场参加劳动时的生动细节,并领唱那时候每天收工和吃饭钱的必唱歌曲。</h3> <h3>陈光群一曲《怀念战友》,倾诉着对老师和同学的浓浓情意。</h3> <h3>恭请宋老师切带有50标记的蛋糕。</h3> <h3>伉俪情深,宋老师切完后,同学们热烈鼓掌,请曹老师“补刀”。</h3> <h3>由于美篇一次只能编辑100张照片,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下)。</h3>

老师

同学

聚会

二中

插队

半个世纪

周年

班级

北京

两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