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脚下的路、眼中的路、远方的路、心中的路(二)

小马尾(WXP)

<h3>  2016年(5月底从北京出发)自驾【藏、新行】从川藏进,新藏出,历时35天,行程16000多公里。本打算是以拍摄的路作专题美篇,但路(二)里增加了很多相关的内容,是以游记的形式记录了我们走G219新藏线非同寻常、一生铭记的经历。</h3><h3>219国道(G219、叶孜线),是我国西北、西南地区的一条国道,北起新疆喀什地区叶城县的零公里,南至终点西藏日喀则市拉孜县查务乡,全程2140公里,经过新疆、西藏两个省份。所以也称新藏线。<br></h3> <p class="ql-block">G219是世界上最艰险的公路之一。它穿越举世闻名的昆仑山、喀喇昆仑山、岗底斯山、喜马拉雅山,翻越16个冰大坂,涉44条冰河,全线经过的大部份地段多为一望无垠的戈壁沙漠和常年积雪的崇山峻岭,很多路段数百公里都为无人区,道路平均海拔4500米以上,堪称世界道路之冠。这是世界上海拔最高、道路最险、路况极差和环境最恶劣的高原公路。</p> <p class="ql-block">从拉萨—日喀则—拉孜后我们开始了自驾G219国道新藏线段的行程,这也是【藏、新行】中最具挑战的一段行程。</p><p class="ql-block">虽然2002年自驾走过青藏线,经历过二十四小时滴水未进,胆汁都吐出来了的严重高反。本次又已经 自驾了川藏线,身体对高原有了一定的适应性,但面临最大的困扰还是阿里平均海拔4500米比川藏线高很多,不知身体能否适应(毕竟都是六十多岁的人了)。且单车🚘双人自驾走阿里、走新藏线是第一次,很多情况不可预知。所以这段行程对我们来说的确是一个新的考验和挑战。</p><p class="ql-block">照片2左边是G318国道,右边就是我们这次走G219新藏线的起始点。(G219叶城0公里—拉孜终点,我们是反向走从拉孜—叶城)</p> <p class="ql-block">第一天【拉孜—普兰】行程851公里。</p><p class="ql-block"> 从拉孜出发,经过萨嘎县、仲巴县到达普兰县。途中翻越了六、七座海拔4700米以上的达坂。其中马攸木拉山海拔5211米。全程基本都是在海拔4500米以上路段行驶。因全程分段限速😓,851Km,历时14小时。</p><p class="ql-block">车🚘拍沿途风光。</p> <p class="ql-block">这里海拔4500米,经过了前一段高原的适应过程,目前我的身体状况还不错👌。</p> <h3>【拉孜—普兰】车🚘拍沿途风光。</h3><h3>途中翻越海拔4710米的【帮拉山】。</h3> <h3>途中翻越海拔4517米的【昂拉山】。</h3> <p class="ql-block">【拉孜—普兰】途中又翻越了海拔5098米的【愧拉山】、海拔4771米的【嘎拉山】和海拔4797米【查藏拉】三座大山。</p> <h3>这段路的特点:虽然海拔高,但道路平坦。一路风光无限。</h3> <h3></h3><h3></h3><h3></h3><h3></h3><h3>在蓝天白云大美的风景中继续前行!<br></h3><h3></h3><h3></h3><h3></h3><h3></h3> <h3>一路伴着优美的旋律,静静的欣赏着感受着沿途静美的风光……一路用手机记录下这稍纵即逝来之不易的美好瞬间……</h3> <h3></h3><h3></h3><h3></h3><h3></h3><h3></h3><h3></h3><h3></h3><h3></h3><h3></h3><h3>途中被眼前一大片与众不同的沙漠景观昅引,停车下来拍照。原来这里是雅鲁藏布江的源头。雅鲁藏布江从青藏高原奔腾而下,所经之地哺育了无数的生命,更是冲刷出了全世界最深最长的雅鲁藏布大峡谷。但是谁能想到,储水量丰富到仅次于长江的雅鲁藏布江,其上游源头竟然是一片沙漠。广漠无际的河谷上,散布着排排巨大的沙丘,这些沙丘是冬春旱季马泉河枯水季节裸露的河沙,经过西风不断的搬运作用下堆积起来的。土地沙化已经到了极其严重的地步。 【雅鲁藏布江源头】<br></h3><h3></h3><h3></h3><h3></h3><h3></h3><h3></h3><h3></h3><h3></h3><h3></h3><h3></h3> <h3>远处绵延的雪山清晰可见,雪山下清澈的河水静静流淌,脚下却是漫漫黄沙。这里的确是难得一见绝美的视觉盛宴,令人心旷神怡!但其中却也让人增添了一份凄美的感觉……因为在这片沙漠边缘的仲巴县,因为风沙的肆虐和土地沙漠化严重,已举县搬迁了三次,沙漠中留下了一个个死寂的县城遗址,诉说着整个县城的悲情。<br></h3> <h3>最佳旅游伴侣兼金牌策划、导游、司机及本人御用摄影师隆重登场👏景美但人小了点儿😅!</h3> <h3>翻过海拔5211米的【马攸木拉山】就正式进入阿里地区了。</h3><h3>【阿里地区】位于青藏高原北部——羌塘高原核心地带,是中国西藏自治区的一个地区级行政区划,土地面积33.71万平方公里。截至2010年,全地区总人口95803人。地区行政公署驻噶尔县狮泉河镇。<br></h3><h3>【阿里】是喜马拉雅山脉、冈底斯山脉等山脉相聚的地方,被称之为“万山之祖”。同时,这里也是雅鲁藏布江、印度河、恒河的发源地,故又称为“百川之源”。<br></h3><h3>【阿里】即便在西藏自治区内部也依然属于遥远的远方,其行政公署驻地狮泉河镇,与拉萨直线距离长达1100公里,比从北京到哈尔滨还要远。<br></h3> <h3>【阿里】除了位置偏远,它还是西藏平均海拔最高的区域,人称“世界屋脊的屋脊”。过高的海拔导致生存环境恶劣、人烟稀少,它总面积高达34.5万平方千米,比东部沿海苏浙闽三省加起来还要大,人口却不足10万,是世界上人口密度最小的区域之一。学者们言道:要了解西藏文明必先了解阿里。</h3><h3>这是我们行程中里程碑的一站!探究阿里的神秘面纱即将揭开;魂牵梦绕的阿里即将展现在眼前!在即将踏上这片离天最近土地的时刻:兴奋、激动、期待!我的状态也还不错😃</h3> <h3>从G219国道驶出走县道去今天的目的地【普兰县】。沿途的风光美美哒!</h3> <h3></h3><h3></h3><h3></h3><h3>【冈仁波齐】是世界公认的神山,同时被印度教、藏传佛教、古象雄佛法”雍仲本教“以及古耆那教认定为世界的中心。 几个世纪以来,【冈仁波齐】一直是朝圣者和探险家心目中的神往之地。</h3><h3>【冈仁波齐】经常被白云缭绕,很难目睹其真容,峰顶终年积雪,威凛万峰之上,极具视觉和心灵震撼力。<br></h3><h3></h3><h3></h3><h3></h3> <h3>【冈仁波齐】是中国冈底斯山脉主峰,中国最美的、令人震撼的十大名山之一。山顶高度海拔6721米,是冈底斯山脉第二高峰。位于西藏自治区西南部普兰县北部。藏语意为神灵之山。南侧断层降落到象泉河谷地和玛旁雍错和拉昂错湖盆。海拔6000米以上冰雪覆盖,分布着28条现代冰川,以冰斗冰川和悬冰川为主。南坡冰川多于北坡。<br></h3><h3>阿里地区普兰县:神山【岗仁波齐】、圣湖【玛旁雍措】</h3> <h3>圣湖【玛旁雍措】位于阿里地区普兰县,湖面海拔4587米,平均水深46米,最大湖水深77米,水域400多平方千米,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淡水湖。在佛教经典中只将【玛旁雍措】称为“世界江河的母亲”。藏语的玛旁雍措就是“不可战胜之湖”。</h3> <h3>【拉昂错】人称鬼湖,藏语意为“有毒的黑湖”,位于阿里地区普兰县境内,海拔4574米,与淡水的圣湖一路相隔,为咸水湖,因此其湖水人畜皆不能饮用,这大概便是“鬼湖”之名的由来。照片云中的山峰是被称为神女峰的【纳木那尼峰】海拔7694米。<br></h3> <h3>【玛旁雍措】与【拉昂措】一堤之隔,两湖之间的地带是进出普兰县的必经之路。据说【玛旁雍措】与【拉昂措】湖底相通,一边是淡水的圣湖,另一边却是咸水的鬼湖。</h3><h3>鬼湖【拉昂措】风光</h3> <h3>经历一天十几个小时的行程,我们于晚上十点钟到达了今天的目的地——阿里地区【普兰县】(海拨3900米)。第一天走G219新藏线是我一生中不可忘却的经历,感触颇多。自然环境的恶劣阻止了人们了解认识阿里的步伐。在我认知中西藏阿里一直被当作极其遥远的荒野之地:凄凉、荒无人烟、无彩暗淡……而今一路走来,特别是翻过马攸木拉山真正踏上阿里这片神奇的土地时,看到的一切彻底颠覆了我对阿里的认知。就是这样一片荒芜之地却拥有它独特的高原自然风貌和极致的风光,且孕育出了神秘而灿烂的古代文明。其景色之美超出了我的想象!这里的一切都深深地吸引着我!感动着我!震撼着我!最深体会和感受就是:我们全天都犹如行驶在一幅壮丽的画卷之中!令人兴奋!激动!西藏阿里的美是大美!壮美!震撼心灵的美👍👍👍。</h3><h3>【普兰胜境】</h3> <h3>阿里地区【普兰县】与尼泊尔、印度相邻,是阿里从古至今通往尼泊尔、印度进行经济、文化、宗教交流的重镇和对外贸易通道;是中国12个3国交界的边境县之一和中国边境贸易和陆上运输口岸。也是西藏自治区2个边境口岸之一和国家二类口岸。国道219线贯穿东西,连接着日喀则市,众多的县道、乡道,交通便利。普兰县城南距中尼边境约10千米,北距狮泉河镇398千米,且乡乡公路相连。(照片来自网络)<br></h3> <h3>【普兰县】</h3> <h3></h3><h3></h3><h3></h3><h3>第二天【普兰—札达 】行程327公里。</h3><h3> 从普兰出发,经过巴嘎乡、门次乡和巴尔到达札达县。出219国道进入札达县的途中,翻越了三座海拔5100以上的无名山峰。</h3><h3>晨㬢从普兰出发(其实已经是北京时间八点多钟,但这里大概有三小时的时差)。</h3><h3></h3><h3></h3><h3></h3> <h3>【普兰—札达】车🚘拍沿途风光<br></h3> <h3>西藏的美永远都是在路上!在数百公里的无人区行驶,听起来会让人恐惧,但当你身临其境与大自然融合相伴时,却不会产生一丝的恐惧和孤独。有的只是对大自然的欣赏和敬畏!</h3> <h3>【普兰—札达】途经海拔5100多米的一个无名垭口(就称它为五彩山吧),这里的景色美的令人窒息👍。我兴奋的高举起右手张开五指拍下了纪念照!表示我是站在海拔五千多米的高山上拍摄的哈😁</h3> <h3></h3><h3>经过数小时的车程,我们进入了阿里地区的札达境内,开启了土林之游模式。著名的阿里【扎达土林】是水平岩层地貌经洪水冲刷、风化剥蚀而形成的极为独特的高原地貌。且遍布整个札达县境内。土林里的“树木”高低错落达数十米,千姿百态,别有情趣。这里严整的山体,酷似一座座土城古堡,面积达数百平方千米,浩大壮阔。扎达土林是世界仅见的处于发育和成长期的大型土林,其数千平方公里的规模也属世界罕有。</h3><h3>面对大自然的杰作,有幸驾车穿行其中,近距离观赏它:令人震撼和惊叹。中国广袤的国土上分布着石林、土林、冰塔林等各种特殊的自然景观之“林”,但以景色壮观、气势庞大而论,没有一处能超过【扎达土林】。</h3><h3></h3> <h3>继续行驶在土林之中,近前观瞧,便会看到象泉河两岸土林环绕,道不尽天工巧夺。那举世所无的奇观,像庄严宏伟的庙宇,像壁垒森严的碉楼,像恢弘高耸的佛塔,像极尽豪华的古代宫殿……,天工万象,无可尽数。</h3> <h3></h3><h3></h3><h3></h3><h3>车🚘行至高处路旁稍做停留,居高临下观【札达土林】又是另一番景象:壮观、大气磅礴…… 站在高高的山上放眼望去,但见高平的山顶都被纵向切割侵蚀成一条条深深的沟壑,群山连成巨大的土林耸立其间。数十万年风雨的侵蚀,犹如神工鬼斧不间断的雕琢打磨,更使它玲珑剔透出神入化。毎一位到访者都会深深体会到大自然的伟力,更为它的造化所震撼。这是大自然向人类展示它的大地艺术!<br></h3><h3></h3><h3></h3><h3></h3> <h3>【札达】意为“下游有草的地方”,隶属西藏自治区阿里地区,阿里地区下辖县。位于西藏自治区西部、象泉河流域,为阿里地区边境县之一。总面积24601.59平方千米。总人口1万人(2003年),是全国人口最少的县。札达县政府驻地托林镇,海拔3700米,距拉萨1760公里。为该县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br></h3><h3>到了札达安排好住宿就直奔【古格王国遗址】打卡。<br></h3> <h3>阿里地区札达县著名的【古格王国遗址】距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是全国首批重点文物保护地之一。现在的遗址从山麓到山顶高300多米,到处都是和泥土颜色一样的建筑群和洞窑,几间寺庙除外,全部房舍已塌顶,只剩下一道道土墙。遗址的外围建有城墙,四角设有碉楼。整个遗址建在一小土山上,建筑分上、中、下三层,依次为王宫、寺庙和民居。保存较好的红庙和白庙及轮回庙,其内都有雕塑和色彩艳丽的壁画、彩画。内容包括社会生活、宗教故事、国王世系画像等。</h3><h3>身兼数职的多面手角色转换啦!终于可以不握方向盘,拿相机📷了😁!必须留个版面为其展示一组作品,以示鼓励,感谢这么多天的辛苦付出🌹💐🌺</h3><h3>【古格王国遗址】(相机拍摄)</h3> <h3>神秘的【古格王朝】,300年前一夜之间在历史上消失,留给我们的只有那记录了古格灿烂辉煌的文化艺术成就的【古格王朝遗址】。</h3><h3><font color="#333333" face="Helvetica, Helvetica Neue, Arial, sans-serif" size="4"><span style="white-space: normal;"> </span></font></h3> <h3>【古格王国】最神秘的地方在于,拥有如此成熟、灿烂文化的王国是如何在一夜之间突然、彻底消失的。在其后的几个世纪,人类几乎不知其存在,没有人类活动去破坏它的建筑和街道,修正它的文字和宗教,篡改它的壁画和艺术风格。它甚至保留着遭到毁灭的现场,唯一不能够了解的,就是这一切是如何发生的。<br></h3> <h3>悠着点儿😜坐下来调整一下呼吸。虽然到遗址最高处只有三百多米高,但在海拔近4000米的高原上,登顶就不是那么容易的事儿了😓在此做任何事情都要小心谨慎,量力而行以免发生意外!自我保护意识很强哦😊</h3> <h3></h3><h3></h3><h3>第三天【札达—日土 】行程334公里。 清晨从 札达出发,经阿里地区首府狮泉河到达日土县。途中翻越了海拔5191米的【拉梅拉达坂】和海拔4785米的【狮泉河达坂】。遇到了四次藏野驴,在日土【班公湖湿地】还见到了珍稀鸟类黑颈鹤。</h3><h3></h3><h3></h3> <h3>晨曦中的【札达土林国家地质公园】(2005年被列为国家地质公园)。</h3><h3>远远望去,满眼的金碧辉煌;在高原迷幻光影的衬托下,宛若神话世界。</h3> <h3>在朝霞的映照下,色调金黄,生动富丽。景色绚丽异常。</h3> <h3>再来欣赏两张相机拍摄的照片和后四张来自网络【札达土林】精美绝伦的照片,更是震撼!</h3><h3></h3> <h3>【札达—日土】途中遇到的藏野驴</h3> <h3>在天路上继续前行!</h3> <h3>车🚘拍沿途风光——无论道路前方,还是道路两旁景色都是美美哒!</h3> <h3>【札达—日土】途中翻越海拔5191米的【拉梅拉达坂】。</h3> <h3>在海拔四五千米的高原上,能看到如此众多的🐑🐑🐑群实数不易😆</h3> <h3>车🚘拍沿途风光——云美、山美、水美、景色美!</h3> <h3>迎面相遇的骑行者,为他加油💪!预祝他能顺利完成极具挑战如此艰辛的行程。</h3> <h3>【札达—日土】途中经过海拔4785米的【狮泉河达坂】<br></h3> <h3>远眺阿里首府【狮泉河】(相机📷拍摄)。那云、那山、那色彩、【狮泉河】就隐约点缀在其间,画面真是太美啦!超喜欢👍谢谢岳攝影师😊</h3> <h3>阿里地区首府【噶尔县(狮泉河)】我们在这里只停留吃了个午饭就继续前行。</h3> <h3>向勇敢的骑行者致敬!</h3> <h3>这里天+云+山+路的组合,迷人的景色!</h3> <h3>G219国道距离叶城还剩1000公里啦!</h3> <h3>向着远方,拥抱明天 !G219新藏线路程过半!加油💪!</h3> <h3></h3><h3>日土镇位于日土县西部,为县委、县政府首脑机关所在地,是全县政治、经济、文化、交通中心。日土镇平均海拔4260米,是一个半农半牧乡镇。 新藏公路从镇里穿过,交通较为方便,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进入西藏的咽喉要道,商业、饮食、服务业、医疗卫生、文化娱乐等设施齐全。 进镇时正遇上下午学校放学,🚘被栏杆挡着不让通行,抓拍了几张街景。这是近几天见到过的最多人😅G219新藏线第三天的行程到此结束!<br></h3><h3></h3> <h3></h3><h3></h3><h3>第四天【日土—三十里营房 】行程570公里。 从【日土】出发,途经班公湖、多玛乡、泉水湖(人称死人沟)进入新疆,又经红柳滩到达【三十里营房】。途中翻越【红土达坂】(海拔5380米)、【松西达坂】(海拔5248米)、【界山达坂】(海拔5347米)。过了界山达坂标志全部西藏段行程的结束同时也标志新疆段行程的开启。进入新疆后又翻越了【齐台达坂】(海拔5180米)、【康西瓦达坂】(海拔4269米)。全天基本行驶在海拔5000米以上的高原路段。这么长时间在海拔5000米以上停留且自驾是已往从未有过的。所以说这是历史的一天,也是极具挑战的一天。结果还不错我们顺利完成了计划:行程570公里,用时十小时。<br></h3><h3></h3><h3></h3> <h3>晨曦中的日土——迷人的美👍</h3> <h3>【班公湖湿地风光】高海拔地区少有的景色。</h3> <h3>世界上唯一的高原鹤——【黑颈鹤】(相机拍摄)</h3><h3>【黑颈鹤】主要栖息于海拔2500-5000米的高原、草甸、沼泽和芦苇沼泽,以及湖滨草甸沼泽和河谷沼泽地带。是在高原淡水湿地生活的鹤类,是世界上唯一生长、繁殖在高原的鹤。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br></h3> <h3>车🚘拍沿途风光——景色令人如痴如醉!</h3><h3>【班公湖】周边景色非常秀美,四周群山环绕,远处雪山点点;【班公湖】湖水十分清澈,湖水由于光照、深浅、亮度等因素,呈现出墨绿、淡绿和深蓝等不同的颜色。这就是西藏阿里海拔4000多米高原上醉美的风景!<br></h3> <h3>【班公湖】位于西藏西部阿里地区日土县城西北约12公里处,海拔 4212米。【班公湖】藏语称“格尔克喀那拉林错”,意为“明媚而狭长的湖泊”,因其形状狭长形如天鹅,且经常有黑颈鹤、红嘴鸥等鸟类栖息一些而闻名,所以其原名叫“昂拉瑞错”,藏语的意思为“天鹅湖”。该湖做为藏族佛教的圣湖。</h3> <h3>【班公湖】是深山谷地自然堤坝阻塞所形成的四个相互联通湖泊,约155公里长(我国境内约110公里),但平均宽度仅 4.2公里,其东段为淡水,西段为咸水,中段两者兼有,这种奇特的现象也使【班公湖】成为雪域高原的另类世界。</h3><h3>在这里上有蓝天白云,下有雪山湖水,是藏族佛教和中华民族保留至今的一块净土。<br></h3> <h3>【班公湖】蓝天绿水、湖光山色、群鸟展翅、雪山忽现、佛幡点点。【班公湖】有三分之一在 印度 ,那里的湖水咸臭不说,并无生灵在湖中。而另外位于中国境内的三分之二部分,却和印度的大相径庭,湖水清澈,鱼儿肥美,鸟儿欢跃。这确实是班公湖的一个最神奇的特色。<br></h3><h3>再欣赏一组相机📷拍摄的【班公湖】前三张算得上大片了吧😛</h3> <h3>迎着朝阳在路旁山色秀美风景的相伴中继续前行!</h3> <h3>一路上一个专心驾驶、一个认真拍攝、各司其职、荣获最佳默契搭档奖😁(自评😃)</h3> <h3></h3><h3></h3><h3></h3><h3>【红土达坂】海拔5378米。红土达坂是理论上世界的最高公路段。很多人曾以为【界山达坂】是新藏公路上的最高点,实际上,新藏公路的最高点是距界山达坂23公里处的【红土达坂】。驻足在【红土达坂】这象征着我们已经达到地球上海拔最高公路的最高点。除了高兴、自豪以外,也会因高反而头疼😓。下车短暂停留拍个纪念照,上车先吸几口氧缓解高反症状,尽量减少由此对身体带来的伤害。这是我们今天长时间在海拔5000米以上地区釆取的应对措施!这也是我们整个【新、藏行】中唯一吸过氧的一天。<br></h3><h3></h3><h3></h3><h3></h3> <h3>公赂两旁是红色的荒原。蓝天、白云、雪山、红土,风景这边独好!</h3> <h3>途中翻越海拔5248米的【松西达坂】。</h3> <h3></h3><h3></h3><h3></h3><h3>途中翻越海拔5347米的【界山达坂】。 【界山达坂】顾名思义就是新疆与西藏两地的界山,也是新藏公路上最著名的山口之一。其海拔为5347米(界山达坂原标高误标为6700米,误导了很多人,现已被修正)。山口气候变幻莫测,时而雨雪,时而冰雹,空气稀薄,含氧量不足平原的50%。<br></h3><h3></h3><h3></h3><h3></h3> <h3></h3><h3>【泉水湖】一个温馨的地名,但提起它另一个名称【死人沟】就令人毛骨悚然,不寒而栗了。这里是海拔5118米的山谷盆地,特殊地形使此地空气中的氧含量很低,初上高原的人,如在此停留过夜对身体是极大的考验。据统计驻新藏线武警部队8年救助遇险游客就达3200多人次。所以我们在此没有久留,通过边防检查后,快速通过。</h3><h3></h3> <h3>【西藏界】海拔5080米</h3> <h3>霸气:右脚西藏,左脚新疆,一步横跨两个自治区😀</h3> <h3>至此G219新藏线西藏段的全部行程告结束!西藏秘境,天上阿里!只有到过阿里的人才会真正了解西藏!</h3> <h3>我非常敬佩新藏线上的骑行者。他们在如此恶劣的环境下,不畏艰险挑战人的体能极限!同时还要克服高反挑战生命极限!甚至有时还要风餐露宿挑战生存极限!</h3> <h3>G219新藏线新疆段的行程正式开启啦!</h3> <h3></h3><h3>过了【界山达坂】,就到了西昆仑山山口,海拔5170米因坡陡而著称的【奇台达坂】。这里气候恶劣,风霜雪雨,坡道漫长而又荒芜。</h3><h3>途经【康西瓦达坂】海拔4269米。<br></h3><h3></h3> <h3>康西瓦位于喀喇昆仑山腹地,海拔4280米,1962年中印自卫反击作战时为新疆、南疆两级军区前线指挥所。<br></h3> <h3>康西瓦烈士陵园就矗立在康西瓦前指对面的半山坡上。1962年中印自卫反击作战以来,有100多位烈士长眠在这里,化作了共和国西部边关的巍巍山脉。 青山有幸埋忠骨。烈士们虽然走了,但他们的精神、它们的英魂常在!喀喇昆仑山上的官兵仍把他们视为相伴的战友。每每路过烈士陵园,都要为烈士们点上烟、敬上酒,以示敬仰和祭奠。我们也专程到此祭奠,因为高海拔、风大只做了暂短的停留。<br></h3> <h3>【三十里营房(赛图拉镇)】:是个地名,位于喀喇昆仑山北麓。在219国道(新藏公路)363公里处。这里海拔3700多米。它是新疆皮山县赛图拉镇的政府驻地,也是219国道(新藏公路)上标志性的地方。此镇是皮山县范围最大的乡镇,219国道南部的广大的高寒边境区域都是它的辖区。</h3><h3>我们第四天的行程结束了。在此休整为明天G219新藏线最后的行程做好充分的准备。</h3> <h3></h3><h3></h3><h3></h3><h3></h3><h3></h3><h3></h3><h3></h3><h3></h3><h3>第五天【三十里营房——喀什 】(三十里营房至叶城360公里,叶城至喀什244公里,合计604公里) 从【三十里营房】出发,经叶城、到达喀什。途中翻越【柯克阿特达坂】(海拔4909米)、【麻札达坂】(海拔4969米)、【阿卡孜达坂】(海拔3150米)。三座达坂其海拔高度没有西藏达坂高,但路况不好,道路翻浆、冻土融沉。特别是阿卡孜达坂,不仅路况不好而且长时间行驶在无护栏的万丈悬崖边上,且基本都是弯道坡道行驶,让人精祌高度紧张😓不仅考验车技还考验人的胆量!金牌驾驶员岳洪表现超赞👍👍👍。 这是【三十里营房】车辆进岀的检查站。早上排队等待检查的车辆不少,其中多数是大货车。<br></h3><h3></h3><h3></h3><h3></h3><h3></h3><h3></h3><h3></h3><h3></h3><h3></h3> <h3></h3><h3></h3><h3></h3><h3></h3><h3></h3><h3>上午9:00我们排队通过检查后,离开了三十里营房,正式踏上公认最危险的新藏线中的新藏线叶城段。即:由黑卡子达坂、麻扎达坂、库地达坂组成的约150km死亡之路。真是不走不知道,走起来心惊肉跳😨 死亡线属于永冻土地带,平均海拔高达5000米左右。这里气候恶劣、路面坑坑洼洼、路况极差、道路崎岖、弯道多且此路段基本上都没有安装公路护栏。是G219新藏线全线最最难走最危险的路段😓。<br></h3><h3></h3><h3></h3><h3></h3><h3></h3><h3></h3> <h3>途经【赛图拉哨所遗址】该遗址距三十里营房十五公里。赛图拉哨所及附属哨卡附近,埋葬了无数边防官兵。这里还有一段历史传奇:1950年3月,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五师第十五团特务连进驻赛图拉哨所,没想这里竟然还驻守着一个班国军士兵。4年没见到人的国军士兵看到解放军第一句话就是:“哎呀 可算有人来换防了”看着解放军军士兵的军装“唉,怎么又换装了啊”。看着一身破烂的国军,解放军战士流下了眼泪。其实这是一段真实的历史传奇。</h3><h3>【赛图拉哨卡】的最早历史要追溯到1877年,左宗棠收复南疆后,在此建立了军事哨卡。从此, 这里成了当时政府最高海拔驻兵点,是中国最西边境的防御大本营,承担着西部边关八百多公里的喀喇昆仑山的守防任务。海拔3800米<br></h3> <h3></h3><h3></h3><h3></h3><h3></h3><h3></h3><h3></h3><h3></h3><h3></h3><h3></h3><h3></h3><h3>【柯克阿特达坂】也称【黑卡子达坂】海拔4909米。由于这里地处高海拔地区,加上沉降永冻层地质条件不稳定,是新藏线上唯一一处没有解决铺装问题的路段,路面坑洼不平起伏大。民谣讲:“黑卡达坂旋,九十九道弯”。超级盘山公路从挨挨挤挤地高山中间蜿蜒上行,且有很多的回头弯路。所以这里是新藏线上海拔最高弯道最多且路况最差的公路。</h3><h3></h3><h3></h3><h3></h3><h3></h3><h3></h3><h3></h3><h3></h3><h3></h3><h3></h3><h3></h3> <h3></h3><h3></h3><h3></h3><h3></h3><h3>【 黑卡子达坂】连续27km下坡弯道,两边高耸的山体合着风化的碎石,在窄路给人带来的压迫感难以言表,让人毛骨悚然。<br></h3><h3></h3><h3></h3><h3></h3><h3></h3> <h3></h3><h3></h3><h3></h3><h3></h3><h3></h3><h3></h3><h3></h3><h3></h3><h3> 【黑卡子达坂】是新藏线上的一道咽喉位置,这里光秃秃的山上寸草不生,因此非常容易引起滑坡,极其危险。<br></h3><h3></h3><h3></h3><h3></h3><h3></h3><h3></h3><h3></h3><h3></h3><h3></h3> <h3>途中遇见的新疆野骆驼</h3> <h3></h3><h3></h3><h3></h3><h3></h3><h3></h3><h3>一路走来,由于路况不好,车辆在行驶中上左右摇摆、上下颠簸。不仅驾车不易,行车中拍照也很困难😰。与西藏的路相比差的不是一星半点😨</h3><h3></h3><h3></h3><h3></h3><h3></h3><h3></h3> <h3>【麻扎达板】海拔4969米。</h3><h3>三座达坂最著名的是【麻扎达坂】,高山陡峭,直入云天,到处是绵绵不尽的岩石山寸草不生,满山敷满褐色砾石随时可能倾泻而下,这条路起码50%是没有护栏的悬崖路,没有悬崖时两边嶙峋又狰狞的巨大山体,给狭窄的路面很大的压迫感,这种压迫感、不安感在车上的人都会感受到。<br></h3><h3>如果是晴天站在【麻扎达坂】向西远眺,可以看到世界第二高峰海拔8611米的【乔戈里峰】。但此时阴天多云,留下小遗憾😑</h3> <h3>如此公路</h3> <h3></h3><h3></h3><h3></h3><h3></h3><h3>【库地达坂】又名【阿卡孜达板】海拔3250米。这是我们新藏线走的最后一个达坂。这里地势险要、山路险峻、弯急谷深,蜿蜒曲折、延绵二十多公里。如盘龙般翻山越岭,一踏入这里,便犹入鬼门关走一遭。</h3><h3></h3><h3></h3><h3></h3><h3></h3> <h3>当地民谣:“行车新藏线,堪比蜀道难。库地大坂险,犹似鬼门关;麻扎大坂尖,陡升五千三;黑卡大坂旋,九十九道湾……”这就是G219新藏线这150公里死亡之路艰险的真实写照。<br></h3> <h3>G219新藏线这150公里死亡之路,真是步步惊心、里里惊险。<br></h3> <h3></h3><h3></h3><h3></h3><h3></h3><h3></h3><h3></h3><h3></h3><h3></h3><h3></h3><h3></h3><h3></h3><h3>终于顺利走出这近150公里的死亡之路了!这三位徒步去阿里的勇士,他们的行程却只是刚刚开始……他们比骑行者和自驾要遇到更多的困难和挑战!在此只有祝福他们能够实现自己的梦想🙏!</h3><h3></h3><h3></h3><h3></h3><h3></h3><h3></h3><h3></h3><h3></h3><h3></h3><h3></h3><h3></h3><h3></h3> <h3></h3><h3></h3><h3></h3><h3>下午3:00钟我们到达了219国道叶城0公里处😄这是激动且幸福的时刻!至此历时五天219国道新藏线2140公里的全部自驾行程画上了圆满句号😁😄😀👏👏👏💐🌺🌹。此时最大的感受就是,走出高原,做一切事情都变得那么轻松、容易😀。我们在叶城沒有停留,向着今天目的地喀什继续前行!走过死亡之路,叶城至喀什这244公里对我们来说根本就不算事😃😀😜。</h3><h3></h3><h3></h3><h3></h3> <h3></h3><h3></h3><h3></h3><h3></h3><h3></h3><h3></h3><h3>自驾新藏线。一路尽情享受与恶劣环境地形相伴的绝美极致独特的高原自然风光。如今新藏线依然是徒步者、骑行者、自驾游的极致挑战。但我们不是极限挑战者,只是在追求实现梦想的过程中,遇到困难时能够勇于面对、接受挑战的人😊💪。</h3><h3>谨以此美篇致敬这段用勇气与魅力书写的刻骨铭心的经历!</h3><h3> 待续</h3><h3></h3><h3></h3><h3></h3><h3></h3><h3></h3><h3></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