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房舍重重依岸开</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舟船日日顺河来</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马帮铃响丹霞绕</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钟灵毓秀惹人爱</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清代嘉庆裕州贡生李栋的诗,描述了当时赊店古城码头的繁忙景像。</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span class="ql-cursor"></span></b></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 "><b> 赊店古城位于河南省西南部,南阳盆地东沿,古城所在地社旗镇,史称赊店,因东汉时刘秀举义兵赊旗而得名,历史上与景德镇、佛山镇、朱仙镇齐名,为全国的四大商业重镇之一。县城内七十二条古街道保存完好,构成中原最大的明清建筑群。其中规模最大的明清一条街(瓷器街)尤为完整。首批国家文物一级保护单位山陕会馆,造型奇特,气势恢宏,木雕、石雕、砖雕精妙绝伦,集中外建筑雕刻之精华,堪称一绝!</b></h3> <h3><b> 赊店古城在周朝时属申伯国,汉代设置宛县,明清时属南阳府辖。1965年11月,由周恩来总理亲自题名,经国务院批准,建立社旗县,寓意"社会主义的一面旗帜"。</b></h3> <h3><b> 河南省南阳市的社旗县,在过去一直使用的是一个颇为奇怪的名字:赊旗。</b></h3><h3><b> 赊:在汉语中的解释为"买卖货物时延期付款",用这样一个字命名一个地方不免让人感觉有几分奇怪。</b></h3> <h3><b> 更加不合常理的是,这个在1965年才设县的小城,它原有的古城竟然拥有九座城门。不大的县城中,矗立着一座中国最大、号称天下第一会馆的山陕会馆,似乎在暗示着人们这个县城曾有过的辉煌。</b></h3> <h3><b> 在中国历史上,能够修建九座城门的只有北京、南京、西安这样曾经的皇城。一个远离大都市、偏安一隅的古镇,为什么会和皇城有一样的规制?</b></h3> <h3><b> 这座赊旗仅存的邑爽门和这段残缺的城墙向人们讲述着一段久远的历史。</b></h3><h3><b> 这个城墙是环城十六里 高三丈六 ,当时是九座城门楼巍然而立,而且城墙上有马道 有烽火台 装有土炮 远近闻名。 为什么要设九座城门呢,就是因为汉光武帝刘秀亲封的缘故。</b></h3> <h3><b> 故事追逆到2000年前的西汉末年,王莽篡权,皇族刘秀为逃避追杀四处流浪,一天,人困马乏的刘秀逃到一个叫兴隆店的小镇,传说这里是中国酿酒业的鼻祖仪狄酿酒之地。又累又渴的刘秀信步走进了一家酒馆。几杯酒下肚,刘秀涌起满腹心事,王莽暴政,百姓怨声载道,自己是先皇后人,若是扯旗起事,定能招来不少人马,可是现在连个旗帜也没有,谁又会听自己指挥呢?正在犯愁时,刘秀突然抬头看见了酒馆的酒旗,酒旗迎风飘扬,上书一个大大的刘字,刘秀灵机一动,这不就是起事的旗号吗。刘秀正想买下酒旗,可一摸口袋,甭说买旗,连酒钱也没法付了。好在店老板通情达理,不仅免了刘秀的酒钱,还将旗子赊给了刘秀。于是刘秀扛着酒旗上路,人们一看见"刘"字,都知道是先皇的后代招兵呢,纷纷跟着他起事,很快王莽新政被推翻,恢复刘姓江山,建立东汉王朝。</b></h3> <h3><b> 刘秀称帝后,想起为自己立下汗马功劳的酒旗,便改兴隆店为赊旗店,简称赊店,并下旨改建赊旗店,修建城墙,仿皇城的样子建九座城门。</b></h3><h3><b> 然而据考证,赊旗店的城墙和城门始建于清咸丰年间,是镇上居民自筹资金修建的。也许,这个流传已久的美丽传说给了营建城池的人一个心理的暗示,要以九门来彰现一段传奇的开始。让人们留有疑问的是,这个原本并不为人所知的小镇如何有财力自己来营建如此规模的城池呢?</b></h3> <h3><b> 古城墙旁边,潘河,赵河并不会引起人们的注意,专家告诉我们,正是这条合二为一的古河道,在几百年前,开启了一段改变了整个中国商业格局的商埠传奇。</b></h3><h3><b> 这个潘河原来很深很宽,他是装卸大宗货物的码头,为此当时这个码头船连船,白帆相接,有人形容是白天千帆过,晚上万盏灯。他形成辐射南北方圆数百里的一个重要的集散地。</b></h3> <h3><b> 赊店所处的地理位置正好是水陆交接处,潘河与赵河在这里交汇汇入汉水。南方水路来货到赊店改走陆路,北方陆路到赊店转水路,使这里成为一个繁荣的商业码头。独特的地理位置,在中国的工商业开始发展之际,铸就了一段传奇辉煌商业巨镇的开始。</b></h3> <h3><b> 清雍正年间,正是晋商在商界叱咤风云之时。一天,一位山西商人来到了这个中原小镇,他看到这里得天独厚的地理条件,可以将自己的生意扩展到全国,于是便在这里设立商号,构筑他的商业王国。这位商人就是清代著名的万里茶道的开拓者,山西常氏家族的常万达,他将赊旗镇作为万里茶道的一个重要的中转站。</b></h3> <h3><b> 这条线路,就是清代有名的茶叶之路,从中我们可以看到赊旗所处的重要位置。</b></h3><h3><b> 以常氏家族为首的晋商垄断了中国南方数省转运俄罗斯、外蒙的茶叶贸易。从南方采购的茶叶,形成批量后,大都由水路运抵汉口,再由汉水北上达赊旗,从赊旗改陆路,用马匹驮运至洛阳,入太行,再经太原、大同分别到张家口或归化,然后穿越戈壁大漠到达恰克图或库仑,最终到达俄罗斯的圣彼得堡或莫斯科。在历史上这条茶叶之路中,赊旗是最重要的中转站。</b></h3> <h3><b> 曹洪坡 著 李成涛 演唱 电视连续剧(九门赊店)主题曲</b></h3>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免责声明:部分图片资料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