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相比绘画、雕塑这些古老的艺术门类,摄影本身就是一种年轻的艺术。摄影从诞生起,就显得有点不自信,从机械地模仿绘画,到后来学习绘画的表现手法,到后来学习绘画的表达手法,摄影似乎一直都是在学习绘画,甚至于把西方画一次次逼到死角,迫使西方画转向自我表达与抽象。当然这和西方画写实的特点也有莫大关系,于是乎近些年西方画越来越多学习中国画的写意,这估计都是无奈之举。而中国的写意画似乎不存在这种窘境,在写意面前,摄影却是面对更多窘境,特别是相比于中国写意画的极大的创作自由度,始终都是摄影无法比拟的,当然这也是中国写意画的伟大之处!所以我们有、也应该有这样的文化自信!</h3><h3><br></h3><h3>摄影作为新兴艺术,其实也不用太不自信。毕竟摄影技术是科技的产物,是信息时代的大趋势。当然摄影本身也有自己鲜明的特点,也就是所谓的摄影独特语言,比如虚化、光影还有多重曝光等等,都能展示摄影独特的魅力。我理解摄影的本质是“真”,当然摄影也能很好的表达善与美。如果把这些摄影特有的技巧运用到表情达意上,这可能就是所谓的写意摄影了。这个方向已经有足够的动力和体量让我们摄影人去努力、去发现、去发展的了。前些时间写了关于摄影意境、水墨表现、构图、虚实等方面的一些小的体验与小结,今天,我们再来浅谈一下多重曝光一些小感悟。</h3><h3><br></h3><h3>多重曝光是胶片时代的产物,同一张底片上曝光两次或两次以上,如果处理得当,可能会得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当然前提是处理得当的情况下。到了数码时代,后期处理更加方便,多重曝光用的就少了。尽管图层叠加等后期方式也能达到一些效果,但本人还是更喜欢直接相机里完成多重曝光,因为这样会更自然,还可能有意想不到的效果。</h3><h3><br></h3><h3>大部分中高端单反相机里能设置多重曝光,这里我们还是不谈技术和操作,先说说多重曝光有什么好处。常规来讲,一张照片同时曝光两次,把迥然不同的两个物象安排在一起,会产生很特殊的视觉冲击,最近还有不少多重曝光的人像作品,很吸引眼球,我们也可以把竹叶和竹竿组合在一起,形成特有味道。多重曝光还有一个用处,就是提升照片的氛围感。什么是氛围感呢,我们不搞学术,所以不下定义,可以举例说明,比如迷离、朦胧的感觉等,这些氛围能增加照片的诗意,比如下几张图片,如果画面一览无余,其可读性就少了很多,这就是所谓的氛围感,这也是提升作品意境的一种方法。这种氛围感,往往可能只占一张照片的百分之一功能,前面讲的这么多的构图、色调、均衡、虚实等可能占据了百分之九十九,这百分之一的氛围对于意境的作用却至关重要。今天我们所说的多重曝光,更多的是从提升氛围感的角度来说。</h3> <h3>两次曝光,增加前景的虚化,形成迷离的效果</h3> <h3>两次曝光,枫叶在秋光的浮动中,诗意盎然</h3> <h3>多重曝光,让背景和前景的更加梦幻,一朵青莲,仿佛在仙气中氤氲</h3> <h3>下面讨论一些技巧,当然都是仅限于提升氛围感的技巧。</h3> <h3>我们从机位的变化角度看,分几种场景。</h3><h3>场景一:同一机位,同一焦距,虚实各拍一张。因为要多重曝光,我们先以两次曝光为例,两次曝光的机位相同的,第一张拍实景,这几年需要考虑构图、色彩、对比、均衡等多个因素,这张拍完已经完成一张好照片的大部分了,现在拍第二张,保持相机机位和焦距,取虚景,也就是说焦平面变化(一般都是手动对焦,移动焦平面),这样曝光出来影像就是朦胧氤氲的效果。同时也要注意,第二张焦平面前移还是后移效果也是略有差别,另外,还可以第一次曝光用虚景,第二张用实景,效果也有所不同。这两种不同需要读者自己尝试与体会,在拍摄时,根据情况几种手法都尝试一下,看那种效果最自然最有意境。</h3> <h3>下面几张照片都是第一次曝光用实景,完成构图和正常曝光,同一机位和焦距,第一次曝光移动焦平面。另外补充说明一下,第一次曝光移动多少焦平面也很有讲究,一般来讲,第一次移动的越远,朦胧效果越不明显,越自然。当然中国艺术和中医一样,都是感觉的艺术,到底移动多少,只能靠感觉。</h3> <h3>两次曝光,让梅花的在幽深的环境中,高洁与孤寒。</h3><h3>这张照片两次曝光机位和焦段相同,不同的第二次曝光采用了欠曝的方式,让画面整体亮度降低,形成幽深和清绝的感觉。</h3> <h3>这种方式最容易,如果控制好第二次曝光虚化的程度,很容易获得朦胧的氛围感。</h3> <h3>场景二:同一机位,不同焦距,一次曝光实景,第二次曝光虚景。</h3><h3>这种场景用的不多,通过变化焦距过得不同像场。</h3> <h3>这张比较极端,第一次曝光用实景,第二次曝光变化焦段和光圈,让曝光时间变长,同时第二次曝光抖动相机,实现模糊的效果。</h3> <h3>场景三:不同机位,两次都是实景曝光。这个其实比较考验构图功底和审美水平,因为两种景象叠加在一起很容易显得乱七八糟。所以一般都是选取比较干净简洁的画面进行组合,比如下面的竹,先选取遒劲的竹竿拍一次,再移动机位,选取部分竹叶进行叠加。</h3> <h3>这张照片也同样手法,只不过两次曝光不同,第一次拍竹叶欠曝,第二次拍竹竿正常曝光。</h3> <h3>场景四:不同机位,第一次实景曝光,第二次虚景曝光。第一次完成正确的构图和曝光,然后移动机位,选取其他背景,一般情况下,可能选取光斑或朦胧的背景。</h3> <h3>下面几张图片,都是第一次曝光和构图正确,移动相机后,选取虚景进行第二次曝光。</h3> <h3>至于说三次及三次以上曝光,笔者也尝试过多次,比如三次曝光,第一次虚景,第二次实景,第三次移动机位等尝试。考虑到过多曝光影响画质,而且朦胧和迷离本身也要有度,其实不怎么推荐三次以上曝光的。仅供参考。</h3> <h3>后记:这里介绍的都是一些小技巧,都是雕虫小技。真正关键的不是技巧和手段,而是审美能力和审美品位。虽说只显示了四种主要场景,但每种场景都会有一些变化,这些变化的组合看似复杂,实际上都是在尝试不同感觉,至于说到什么程度才是好,全屏自己内心的判断,或者说取决于作者审美水平,所以我们还是要更多的提升自我修为,不要太在意摄影参数和技巧,因为能总结出来的经验都不是真正的经验。另外,所谓文武第一武无第二,艺术更多的还是一种自我表达,能表达内心世界的都是好作品。</h3> <h3>至此,2018年摄影总结全部写完,也算是对这十年(中间间断四年)学摄影的总结。卑之无甚高论,都是些心得和雕虫小技,重在个人总结和自我反思!作为IT屌丝男,平时拍照时间也只有周末的短短一两个小时,很幸运的是选择了花花草草拍摄,可以有些取之不尽的素材。所以说摄影是我们的生活态度,影像是我们内心的存在形式!因为有摄影,我们发现生活中的美;因为有摄影,我们丰富和创造了世界的美;因为有摄影,我们可以表达内心的美;因为有摄影,我们可以生活艺术化;因为有摄影,我们可以让艺术生活化!</h3><h3><br></h3><h3>影像无极,影者无疆!</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