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b><font color="#39b54a"><i> 我是永城市第一小学的一名语文老师,二十多年的教育教学工作,使我深刻认识到读书的重要性。我的儿子董瀚阳现就读于我校一年级2班,师从郝文玲。</i></font></b></h3> <h3> </h3><h3><b><font color="#b04fbb">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我就经常给儿子讲故事,讲着讲着,就成了习惯。儿子习惯了每天睡前听妈妈讲故事,不讲故事不睡觉。即便是我累得筋疲力尽,昏昏欲睡也好,也得讲个故事才能让儿子安然入梦。</font></b></h3> <h3><b><font color="#ff8a00"> 还记得儿子曾读过的一本书是理查德·斯凯瑞的《轱辘轱辘转》,每一页都被我们娘俩联想出很多故事情节,我随口即兴诌来的故事,没头没脑的,儿子也听得津津有味。读了很多天以后,儿子问我:“妈妈,金虫子在哪里?”我说:“这一页没有金虫子。”可儿子非要找找看,结果真给找着了。后来我们就一页一页的找,竟然发现每一页金虫子都会出现,而且还很隐蔽。不成想找金虫子的过程中我们又延伸了很多个故事。这也让我在以后的课文讲解中更加关注一些插图的巧妙运用。</font></b></h3> <h3><br></h3><h3><b><i><font color="#167efb"> 小孩子都喜欢看电视,特别是动画片等少儿节目。每天把孩子接回家,我忙着做家务,儿子就津津有味地看电视。为了减少他看电视的时间,我就经常带他去书店,引导他去找关于动画片的图书,巧妙借助这些电视节目来激发他的阅读兴趣。如看了动画片《西游记》后,就买了一套少儿版《西游记》。</font></i></b></h3> <h3><b><font color="#167efb"> 《熊出没》,《小猪佩奇》,《海底小纵队》风靡全国时,我们一起边看漫画边读故事书,看着一幅幅滑稽的,夸张的插图,我和儿子经常捧腹大笑。我还会和儿子一起来表演,我们模仿故事中的角色进行对话,儿子在这样的游戏中不仅锻炼了口语表达能力,还学会了很多成语,了解到许多我也没接触过的知识,更重要的是明白了很多道理。这样的结果不正是我们父母梦寐以求的吗?</font></b></h3> <h3> 以后就买书像上了瘾,一发而不可收拾。只要是儿子看过的动画片,大多被我们搬回了家。</h3> <h3><b><i> 阅读中我深刻的体会到一个看上去很短小的故事,在一个很短暂的时间里,就能对孩子的审美做一些飞跃性的升华,能对孩子的情感世界进行一次又一次让他终身难忘的洗礼。</i></b></h3> <h3><b><font color="#b04fbb"> 在我第一次给儿子讲《我爱你》这个故事时,当我讲到小狐狸的妈妈为保护孩子而被大火烧死时,儿子眼泪吧嗒的说:“小狐狸没有妈妈了吗?那它咋办呀?它是不是也会死啊?”听我讲完后,他又长舒一口气说:“幸亏有土狗一家子!”</font></b></h3> <h3><b><font color="#ed2308"> 我借机又告诉他动物之间也和人类一样充满了关怀和爱。一个个故事在儿子稚嫩的心田撒下了爱的种子。</font></b></h3> <h3><b><font color="#167efb"> 在幼儿园三年,儿子在老师的带领下,在我的讶异中读完了《弟子规》全文,熟读成诵了《论语》和《诗经》的很多章节。每天坚持读一本绘本故事,从不间断,每天放学回到家就读经典诗文,把语音发给老师。经典素读中,儿子认识了很多汉字,在入小学之前,他就可以无障碍的阅读二三年级学生的读物了。现在在读一年级的儿子居然看起来沈石溪先生的动物小说《雪域豹影》。我真是醉了!</font></b></h3> <h3> 进入第一小学以后,儿子更是如鱼得水。他们郝老师每天留的家庭作业很少,而且特别重视对孩子课外阅读的引导。每天都给孩子留“读故事书”的作业。我也借上小学之际“捣毁”了电视机。</h3><h3> </h3> <h3> 放学后一写完作业,儿子就遨游在书的海洋里。磕磕绊绊,囫囵吞枣的读完了少儿版的《三国演义》,《西游记》,《十二生肖》,《昆虫记》,《动物百科全书》,蒲公英系列丛书中的6本……</h3> <h3> 每次班里的读书交流活动,儿子总会神采奕奕地向同学展示他的愉快阅读。每次交流课结束,他都会兴奋的变任务为兴趣,更加斗志昂扬的投入到阅读中去。</h3> <h3> 老师的肯定,同学的艳羡给了他无穷的动力,哈哈哈……</h3> <h3> 近来,网上疯传这样一句话:得语文者得高考,得语文者得天下。无疑:每一位妈妈都希望孩子成才,出人头地,那么,我庆幸我的孩子得遇良师,得以在文字之苑尽情采撷,我愿意,让阅读成为我们每天的必修课,用经典开启美好人生旅程,我更乐意陪孩子共读书,让阅读日臻美化未来星空。</h3><h3> </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