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白老照片《知青篇》

放飞梦想(冯颖)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黑白老照片《知青篇》</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第八个美篇,我的个性签名;展现真实的自己,记录美好的生活,描述内心的感受。)</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一:背景资料:</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 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我与全中国许多城市的学生一样,响应毛主席的号召,农村是一个广阔天地,在那里是可以大有作为的。到农村去,到边疆去,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奔赴农村,上山下乡,经历了一段永难忘怀的艰辛岁月。</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nbsp;&nbsp;&nbsp;&nbsp; 我于七七年七月背起行囊,戴上红花,敲萝打鼓,在父亲不舍的期待下,在母亲眼泪的注目下,在同学拥抱的分别下,远离父母亲人,从和田出发,开始了我长达二年二个月的知青岁月。</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nbsp;&nbsp;&nbsp; &nbsp;知青是抹不去的梦,知青是解不开的结。岁月蹉跎,时光荏苒,尽管已经逝去了42个春秋,但那段难忘的生活依旧刻骨铭心无法抛却,依旧魂牵梦萦挥之不去,时时激荡在我的记忆中。知青是一本书,记载着一代人平凡而又鲜活的故事。</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nbsp;&nbsp;&nbsp;&nbsp; 我分十个章节、后缀讲述四十二年前个人亲身经历的知青岁月。</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nbsp;&nbsp;&nbsp;&nbsp; 一份情,写在岁月里,是关爱一片;一份意,融入生活里,是牵挂一点;一份美,灿烂在人生里,是甜蜜一缕;一份祝福,彰显美篇里,是深情厚意。难忘的岁月,永恒的情感,我曾经的名字叫:知青。</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二;地理位置;</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 &nbsp;于田县为新疆和田地区包含县。清置于阗县,以汉代古国名命名。1959年简化为于田县。于田县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西南部。东临民丰县,北接塔克拉玛干沙漠与沙雅县相接,西与策勒县相近邻,南与西藏自治区改则县、日土县相接。</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 我去的知青点,是工交知青点,当时我们和田地区上山下乡知青点是按系统划分的,我去的知青点叫哈浪沟,位于于田县十月公社。</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 77年7月我既将满18周岁(八月是我生日),激情满怀,自信满满,斗志昂扬,踏上这块土地,当时我身高一米七三,体重一百零三斤,同学们都说我太廋了,风一吹就倒。可我自我感觉良好。</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 我与杨梅就是在知青点认识的,一聊天才知道我们小学一年级时是同学,那时太小忘记了,从知青点开始我们天天同吃、同住、同劳动,友情一天天递增,虽然如今我们天各一方,但从此开始我们长达四十多年的战友同学情。</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这是我与好友杨梅。</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三:环境难苦。</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nbsp;&nbsp;&nbsp; &nbsp;到知青点一看,只有低矮的五六排土坯房,具说这土坯房还是75届早来知青自己动手建造的,四周荒凉,我们早有思想准备:是来吃苦,来锻炼的,大家都很开心。</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nbsp;&nbsp;&nbsp; &nbsp;我们工交知青点以军队编制进行管理,连长、指导员由带队的领导担任,排长、副排长、班长、副班长由知青担任。全连分四个排,其中一排、二排为汉族知青,三排为维吾尔族知青,还有一个排叫:后勤排,人员中维、汉知青都有。</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nbsp;&nbsp;&nbsp;&nbsp; 我被分配到了二排。刚到知青点,八九个人一个大通铺,刚去几天不习惯睡不着,晚上按时吹号熄灯,不管人是否想睡都得上床休息,熄灯后有人小声聊天,有人打呼噜,有人说梦话。后来干活累了,就睡了。过了一年左右我分到小房间,四个人一个房间。早上吹起床号,起床,吃饭也吹号,总之一切都是要军事化管理。</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四:饮食艰苦。</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 饮食方面管理,每月发放餐票,女生基本够用,男生大多不够用。一日三餐,有一餐是白面,很少见到二餐白面的,天天玉米馒头,菜汤是常态,刚去时吃不下杂粮馒头,只吃白面馒头,可是三餐能有一餐白面就很不错了,时间长了,干活没力气,饿了不得不吃玉米馒头。</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 炒菜一日有一餐,肉能一周有一次就很好了。妈妈让我带上猪油炼的油杂肉,热馒头一出锅,放一匙,特别美味。知青点逢年过节,杀猪宰羊,改善生活。可就是这样艰苦的饮食条件,二年后离开知青点我体重120多斤,胖了二十斤哟,呵呵。</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五:劳动艰苦。</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 说一下劳动,刚去时,肩不能扛,手不能提,握住七斤重的砍土镘,摔不动,挖不深,在家时从没做过农活,一上地上,傻眼了,老知青指点我们新知青,如何平整土地,如何翻地,如何挑担,割麦、收玉米、摘棉花,挖柴火,种粮、种豆、挖粪坑等等农活,一天八小时下来,累的手发抖,肩发酸,脚发软,手上脚底全是水泡,手肿的握不了筷子,吃饭只能手抓,晚上累得倒头便睡。那时的生活真是苦不堪言、可没办法只能坚持,一天天的苦熬着。二年后两手上厚厚茧子,人洒黑了,体质强了。</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 非常感谢在我二年二个月的知青生活中,老知青给了劳动指点、照顾、帮助的以下知青:薛小琦排长、常宏班长、王敏副班长,李友良、段新芳、刘伟宣、龙碧玉等等知青们。</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 如果说相遇是缘,那这缘走过了春夏秋冬四十二年,如同经历时间长河粮糙的美酒浓郁纯厚,知青岁月沉淀的情感,永生难忘。</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nbsp;&nbsp;&nbsp; &nbsp;在那激情燃烧的岁月!理想信念与希望,激励我们战天斗地,在哈浪沟播下了希望的种子、精心培育它开花结果。我们虽然都是平凡默默无闻的一代人,但是,我们倾尽了全部的力量和血汗,去缔造了哈浪沟知青队的创业史!我们无亏于那个时代,也无亏于整个历史!</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nbsp;&nbsp;&nbsp;&nbsp; 我们当中有许多人经过知青点艰苦的锻练后,成为单位的中坚力量,成为骨干,成为各阶层的领导。知青生活是我们的人生磨练、是资本、也是精神。</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六:努力学习。</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nbsp;&nbsp;&nbsp;&nbsp; 虽然条件艰难,劳动辛苦,但是,我们始终保持高昂的学习热情,利用工余时间和晚上,积极学习毛主席著作,虚心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努力改造世界观。想来也很好笑,我那时或许是年轻气盛,或许是不甘落后和好强的心态,面对这些重重困难,不但没有怨言,而且一闲下来,总和好友到河边唱歌、聊天、散步。</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nbsp;&nbsp;&nbsp;&nbsp; 七七年冬天国家恢复了高考,我们因劳动太累了,放下书本快半年了,当时知青点请了老师指导,可那老师尽出难题怪题,将我们所有人都带歪了,让我们三百多人的知青点没有一个人考上大学,中专我考上了,没有去体检、当时心高气傲,想再考大学,放弃了上中专的机会,第二年七八年高考报名要求:只能考报大学或中专,当时自己认为七七年没去上中专就是为了来年考大学,后来虽然自已在劳累的工作之余努力看书,复习高中时课本,可当时录取名额太少,最后名落孙山。</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nbsp;&nbsp;&nbsp;&nbsp; 在知青点生活二年后和田地区举行招工招干考试,以成绩定工人或干部,我因二年时间常常复习功课,因此考上了干部。</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我、杨梅、张俊风</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七:苦中作乐。</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 那时虽然环境艰苦,生活艰苦,可我们年轻,没有什么烦恼,隔一段时间,知青点会播放电影,晚上大家早早的广场上等候,那时我观看过许多电影,如:(冰山上的来客);(渡江侦察记),(小兵张嘎)等等电影。</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 一年之中总有一二次我们知青自己编排的文艺演出晚会,唱歌、跳舞、朗诵等多种形式的节目,丰富多彩的知青生活让我们能像过节一样快乐,欢声笑语,不觉于耳。</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杨梅、温秀</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八:调换岗位</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 &nbsp;我们知青点麻雀虽小五脏俱全,当年的后勤排为全连的生产和生活提供了坚强的物质保障和生活服务,起到了功不可没的重要作用。</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nbsp;&nbsp;&nbsp;&nbsp;&nbsp; 我们后勤排在知青队是一个很重要的部门,它由炊事班(汉餐 民餐),拖拉机班,蔬菜班,养猪 ,财务室,医务室,行政库房,粮食库房,发电房,磨房等等组成。</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 记得我在田间劳动一年后,因早来的知青返城,我被调到后勤排的财务办公室,作出纳工作,记账、报销、知青点分红,发放到每一个知青手中,我因劳动能力差,得到的工分少,二年后分红我只有三十块左右钱,有的知青有二三百块钱。</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 记得我给返城的知青邮寄分红的钱时,在邮局只顾着写邮件,包没有放好,让小偷偷了一个人的钱,三十块钱,我发现时到处找,可小偷早跑了,我只好自己赔了三十块钱。可这钱是我二年知青的所有收入,哎,白干了,自认倒霉吧。幸运的是小偷没有将我的包抢走,包里有好几个知青的分红钱,好几百块呀,这是不幸之中的幸运。</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 学习出纳工作一年多的经历为我从此三十多年从事财务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知青艰苦的生活经历,让我94年参加浙江省第一次开展职称考试时坚定了信念,把握了机会,一一本书看透、看厚、看懂,一份努力,一份收获。94年6月一举夺得外语考试一次通过,94年10月中级会计师职称考试一次通过,考取了会计师职称,成为浙江省第一批通过考试获得的专业职称人员之一,为后来走上公司管理岗位,任财务部经理打下了基础。</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 那时闲置时间去食堂帮厨 ,我们知青点因为有少数民族,因此有二个食堂我在汉族食堂帮厨,帮厨时光我也学到了许多书本中无法学到的知识,如用机器压面条,用大铲翻炒大锅菜,两手揉面同时做好两个馒头,用五六层高大屉蒸馒头,如何掌握火候炒菜,如何做好新疆拉面,学习帮厨等等技能。</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九:大漠挖柴。</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 记得每年过冬前,知青点总要组织大量的劳动力去大漠胡扬林深处挖柴,记得第一次去挖柴一早顶着星星出了宿舍,坐上拖拉机,带上干粮,带上水,跑二三个小时,来到沙漠深处,探寻戈壁荒漠中断了的胡扬林根部,挖掘可用的柴火,老知青有经验带着我们这些新手,教我们怎样才能多快好省的挖柴,这事即是力气活又是技术活,一天下来又苦又累,但心里却好甜,能为大家准备过冬柴火,好高兴。天好黑,坐上满载着柴火的拖拉机返到知青点又是漫天的繁星。</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十:篮球比赛。</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 记得78年开春,知青点接到于田县的电话,让我们知青点组织挑选会打篮球的男女队员,去于田县城与其它知青点的知青组成一个知青代表队,参加78年5月在和田地区举行了各县知青队篮球比赛。我因初三起身高一米七三学打篮球,到高中毕业时我已经是我们和田二中的篮球队队长,这次选人大家都推荐了我,同时又选了男女队员七八名左右。</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 时间紧,任务重,因上山下乡,我有快一年没有摸篮球了,球技有点生熟了。一开始高强度训练,腿疼手疼,非常不适应,一周坚持练下来,又能满场90分钟比赛,不吃力了。我们主要是练习配合,因我们来之不同的地方,我打的位置是中锋,抢篮板,远投、中投、回防、传球等等技能练习,经过不到一个多月的练习,我们来到和田地区参加了好几天的正式比赛,我们取得了较好的成绩,这张照片就是我们全体队员及教练的合影。</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编后感言:</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nbsp;&nbsp;&nbsp;&nbsp; 寻往事,心潮激,新时代,征程迫。人不但无法选择家庭出身,更无法选择所处的时代。知青是一本书,记载着一代人平凡而又鲜活的故事。这是我个人的亲身经历体会,今天用美篇的形式,记录真实的自我,换醒我们知青一起渡过的那段时光,岁月虽蹉跎,日子虽然艰苦,但我们一群思想单纯的年青人精神饱满,内心充实,没有什么彷徨和怨恨,因为那是一个激情燃烧的火红年代。</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nbsp;&nbsp;&nbsp;&nbsp; 知青生活让我们战胜了夏天的蚊虫叮咬、冬天的冰雪严寒,掌握了各种生活手段,我们艰难地生存了下来,当年的种种磨难,也同样锻练了我们的意志和精神,我们不怕任何困难,二年的磨难,使我们拥有了更加良好的心态来正视现实和面对现实。 我们是一群特殊的群体,我们是知青。</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谢谢欣赏!祝大家吉祥如意!🙏</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