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可乐宝有个很经典的台词一般都是这样发生的,比如,她想吃一块糖,第一句台词是,姥姥,我真的很想吃这个糖。得到的答复一般是两种,:“行!”对话结束,皆大欢喜,彼此笑眯眯地“两情相悦”。</h3><h3>另外一种就是“不行!”随后还有一堆道理等等。关系即刻破裂,引发小可乐第二句台词:那我就再也不吃糖了,或者是那我这辈子就再也吃不上糖了!随后就是哇哇哇……</h3> <h3>这样的次数多了,姥姥就逗趣她:你想要求做一件事,一般有几招?她很认真地想了想说,就两招,姥姥确认到:第一招,提出要求,第二招,如果不同意就是“那我这辈子就再也不能……”。她很认真地补充道:然后就是哇哇哇~</h3> <h3>姥姥进一步逗她,每次都是一样的演出,你不烦吗?她说,不烦,“为啥不想想别的商量方式呢?”小朋友很诚恳地说,不会呀。</h3><h3>大人们一阵哄笑,小朋友一脸茫然……</h3><h3><br></h3><h3>小朋友嘴里的“这辈子”,可能不是我们所说的“这辈子”,但是,一定是带有很大失望,没有尽头的“这辈子”。</h3><p style="font-family: -webkit-standard; 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小朋友认真,坦诚的说法,,让姥姥心里升起了些许“内疚”:站在一个“大人”的道德制高点,调侃小朋友“尽力”后的表现,真的不够善良,不够设身处地。</h3> <h3>作为“资深”人士,我们对于从别人那里听到的大多数陈述,往往第一反应就是对此做出直接的评价或判断,而不是去理解它。当一个人表达了某种感受、态度、信念,我们倾向于不加思索地认为:那是不对的;那是愚蠢的;那是不正常的;那是不合理的;那是错误的;那是不友好的……不会想到她的“局限”选择也已经是她能力和视野中最好的选择了。</h3> <h3>这样的觉察,让姥姥特别想“蹲下来”,从小可乐的视角探讨下“经典台词”背后的故事。</h3><h3>姥姥问小可乐,如果不说第二句话,也不哇哇哇,你还可以怎样商量呢?她说,不知道呀。姥姥又问,大人说的那些道理不对吗?比如,吃糖多了对牙齿不好呀,她马上说,每次都是这样说呀,反正就是不同意!</h3><h3>啊哈!原来,我们共同“编写”了这个经典剧本!</h3><h3>我们的潜台词,决定了我们的对话,也引导了孩子不变的“经典台词”。</h3> <h3>作为心中“有剧本”的人,我们很少自觉地仔细地理解他人的说法,对她本人来说究竟有什么意义。这是因为理解会带来风险。如果要让自己真正去理解另一个人,自己或许会被那种理解所改变。我们常常懒惰,懒得改变,尤其是为别人改变。</h3> <h3>姥姥和小可乐继续“聊天”:如果大人愿意跟你商量,你会说啥呀?她想了一会说:如果不吃这个,我可以起床以后喝椰汁吗?姥姥马上说,很好呀!那如果大人说了,吃糖多确实对牙不好,你还会怎样商量?那我就说,我喝完椰汁就马上去漱口,然后急急补充道:而且我说到做到。</h3><h3><br></h3> <h3>假如孩子能这样和我们商量,首先是因为她们相信,“大人”是可以平等商量的,那我们就应该积极回应,哪怕是不同意,也可以考虑更好的方案,而不是带着我们的“一定之规”去迫使孩子不断重复她们无奈下的“经典台词”。</h3> <h3>其实,理解别人,哪怕是个小朋友,也是在以一种双重的方式丰富自己。如果我们愿意进入并努力去理解他人稀奇古怪的世界,去理解并认识那种无奈下的态度,——每一种理解都会以某种方式丰富了我们自己。在这些体验中学到的东西会使我们发生变化,使我们与众不同,并且使我们成为一个更能与他人共鸣的人。</h3> <h3>更为重要的事实是,我们对于他人的理解使得他们也发生变化。这种理解使他们接纳自己的恐惧和稀奇古怪的想法,接纳沮丧的感受,争取他们也可以充满勇气、与他人良性对话的机会。</h3> <h3>最后,姥姥想说,原则上说,世界跟你有关,但是,确切地说,你周遭发生的所有事情,更加和你有关,更何况你的亲人,努力地做好自己,周遭会变得很不同。一定的!</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