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家福”的启迪

瑞叟阿祥

<h3>提起“全家福”,还得先从照相馆说起。</h3><h3>在我老家(老县城一一珙泉镇)的书楼上,幼年的我,曾发现过一叠玻璃底片(一共有10来张)。那是我的祖人们留下的影像资料,从着装上看,一律头戴“碗儿帽”,身穿长袍外套马挂,下登布履。看样子,俨然是清朝末年或民国初时拍摄的。至于那时地处边远山区的珙县城里是否有相馆?他们又是在何处照的相?就不得而知了。</h3><h3>据我所知,珙县城之有相馆,是上世纪30年代末的事了。这时,有个名叫李亚东的(即曾在《宜宾日报》社当过记者的李明远的父亲),带着他的家人落脚珙城。他租用了南街上吕泽民旅栈后院的两间屋子,开了家“亚東相馆”。其设备十分简陋,只有一台老式坐机,所用摄相镜头也非上乘,据我观察,人相常有变形的感觉,没有出光机,照片洗出来后就贴在玻璃上晒。不过,他修理底片确很认真,这是我多次亲眼得见的。他用一枝削得很尖的中性铅笔,仔细地在底片上反复描绘,直到他认为满意为止。可以想见,经修饰后洗印出来的照片自然会好一些。</h3><h3>尽管县城里有了家照相馆,但对多数人来说,要想去照张相,还是觉得挺奢侈的。说老实话,那时人们为了一日三餐的生计都感到脑火,哪还有多余的钱去照相啊!我从读小学到初中,就没照过一回相,因此至今不识童年“真面目”,确是令人遗憾。</h3><h3>1945年冬,因我大哥回县任教,一家人都在家。由他促成,我们请李亚東,为我们一家人照了一张4吋大的“全家福”。地点选在当年的“县民众教育馆”右侧的“幼稚园”门前。阿爸、阿娘坐在前排正中,小小妹站立其间。我站在阿爸的左边,右边背着手(靠在树干前)的是小妹。后排左起是继哥、大哥、九姐、曾四孃(按照本地习俗,照“全家福”定得有外人参加才好)、二姐。</h3><h3>从照片上看,大家都穿得很朴素,没有什么高档的装饰,可谓实实在在的“布衣”人家。</h3><h3>上个世纪六十年代,一次我去成都开会,在大哥家看见了这张早已发黄的老照片。我欣喜地把它带回,请珙城国营相馆的技师周国华为我翻拍了一张底片。之后,我亲自动手,把它按6吋的幅度放大,效果还很不错!于是,我一连洗印了好几张,分发给了我的哥姐和妹妹们。</h3><h3>光阴荏苒,岁月匆匆。照“全家福”离现在已70多年,阿爸、阿娘虽然早已乘鹤西去,但二老慈祥仁爱的音容笑貌确永在我们的心目中。</h3><h3>父母的养育之恩,是我们一生也不能忘记的。</h3><h3> </h3><h3>(本文曾载《宜宾日报》“金沙”副刊)</h3><h3><br></h3><h3><br></h3><h3><br></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