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郝家,是陵川县秦家庄乡鲁山村的一个小自然村,距鲁山约5公里,现在只居住着一户一个村民,是我单位红胜同志帮扶的扶贫对象。</h3><h3> 2018年12月29日,我们一行四人随着红胜到郝家入户慰问。</h3><h3> 走过几里的村村通水泥路后,便是蜿蜒的山区土路,不宽,但大概也能走个三轮和小汽车,可以供种地的农民开车来往。上上下下,便走边聊,没有感觉时间的催促,便看见了一片树林,听见了旺旺的狗的吠声。一座小院隐隐的入了我们的视野。</h3><h3> 小院3间正房,左右各一间耳房,左面的耳房己经破旧不堪,3间土坯的偏房。正房和耳房均是青砖灰瓦,石灰勾缝,应是上世纪二三十年代富裕的户口修的。郭启富,这座小院现在的主人,72岁,一个人生活在这里己经有个几十年了。冬天住在土坯的偏房里,面积小,有火炉取暖,很暖和,夏天在右面的耳房住,凉快,正房没住人但也没闲着,放着收获的玉米和其它粮食作物,算是仓房。两只宠物狗就像是郭启富的儿子,和他朝夕相伴。</h3><h3> 其实在我们和他闲聊的过程中,隐隐约约感觉他并不是没有过自己的爱情,只不过世事无情,岁月变换,有一种“八年了,别提他了”的无奈和感叹。</h3><h3> 作为五保户和上世纪80年代的劳模,当地党和政府没有一时忘掉过他。前几年就劝他搬到县里的养老院,或者搬到鲁山村去住,他都不太情愿,所以,夏天的雷雨季节,冬季的数九寒天,乡里村里的干部总是经常性的过来嘘寒问暖,关注他,关照他。</h3><h3> 2017年,乡村政府利用危房改造资金,为他维修了住房,县供销社的扶贫帮扶责任人红胜同志也时不时的过来关注他的生产生活。今年元旦前,又为他送上了过年的慰问品,为他打扫卫生,帮他填写相关资料。而作为一个年逾古稀的老人,也没有躺在国家和集体身上,自己种玉米,种蔬菜,力求自给自足。</h3><h3> 当我们要离开的时候,他送我们出门,望着周边的槐树林,裸露的黄土地,我想,郭启富之所以不想离开这里,是因为这里就是他的家吧。</h3><h3> 他的根在这里,他的身心己经融入了这片和他一起走过的土地。</h3> <h3>通往郝家村的土路,能走小车和三轮。</h3> <h3>我们一行四人走在去郝家的山路上。</h3> <h3>坍塌的土房,证明着在很早以前,这里还是一个有人居住的小村庄。</h3> <h3>遗弃的碾盘,记录了过去住在这里人们的生活。</h3> <h3>前边就是郭启富住的小院。</h3> <h3>上前敲门。</h3> <h3>开门迎客。</h3> <h3>正房是青砖灰瓦房,应该有百年历史的样子。</h3> <h3>郭启富居住的偏房室内。</h3> <h3>冬天取暖的火炉,火上还坐着一个现在己不多见的铁茶壶。</h3> <h3>郭启富居住的偏房室内。</h3> <h3>萝头,现在即使在农村也不多见了。上世纪80年代前还是农村主要的运输工具。</h3> <h3>主房地上堆满了郭启富自己种的玉米。</h3> <h3>这是去年刚维修过的耳房。</h3> <h3>主人郭启富。</h3> <h3>给我们讲述着两只狗狗之间的故事。</h3> <h3>红胜同志为郭启富打扫院里的卫生。</h3> <h3>郭启富一九八二年县劳动模范的奖状。</h3> <h3>两条狗狗陪伴着郭启富一个人孤寂的生活。</h3> <h3>回程,送别。</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