忆通渭

古城少年旧时巷

<h1>  不知不觉在外工作快五年了,最近总是做关于老家的梦,或许是思乡心切,日有所思!</h1><h3></h3> <h1>  我出生在中国书画之乡——通渭。现在回想起来,幼年生活是十分快乐的,即使童年饿呀冻呀,也不以为然,当然年幼也不大明白。</h1><h3></h3> <h1>  通渭的冬天很冷很冷。上学时,穿着单布鞋在操场上跺着脚背书,节奏很快,卞哒卞哒……卞哒卞哒……</h1><h1> 脚底跺得生疼,但寒冷依然像小刀一样直扎。书包里的包谷面馍馍总是能冻成冰块,由于少年的那一点虚荣心,在同学们面前从来没有拿不出来过。</h1><h3></h3> <h1>  通渭冬季学校规定吃晨饭,早上9点上课,中午只休息一个小时。因家离学校实在太远,所以冬天中午基本上都在学校度过。可能是饭菜油水问题(浆水杂面),每天总是强忍着饥饿学习、玩游戏……</h1><h3></h3> <h1>  下午放学回家的路上,肚子里空的感觉,像猫抓,又不太像,怪怪地灼烧。父母亲饭后睡前常讲的故事,就是如何如何吃树皮,吃荞皮灰、麦衣灰云云。每当听到这些,先是新奇,再是恐惧,最后就是庆幸,起码没有吃过此类食物。父辈们每讲一次,走出去的愿望强烈地敲打着我的心,也许真的是饿怕了,冻怕了(读书的最大动力就是改变现状,以后不再吃杂面等)……</h1><h3></h3> <h1> 通渭,饥寒令人刻骨铭心。多少年来,父辈们首要目标,就是吃饱、穿暖。也正是这个“苦甲天下”的自然条件,人们一直非常崇尚耕田和读书。一方面躬耕于黄土高坡的田间地头,另一方面力求从文化教育上寻找出路,摆脱贫穷走向富裕,从而造就了通渭吃苦耐劳的民风和深厚的文化底蕴。通渭人的大门,门额上都刻有三个大字,或者“勤俭居”或者“耕读第”!第,大宅子,门第也。耕读,顾名思义就是耕田读书,事农精耕细作,重视文化教育。用生命践行着“一等人忠臣孝子,两件事读书耕田”的传统儒家思想和文化。<br> </h1><h3></h3> <h1>  通渭人勤奋,能吃苦不怕吃苦,一年的生活全在平时的辛苦劳作中来。逢天干旱或者懒惰就要减产饿肚子。</h1><h3></h3> <h1>  一辈辈走过来的父老乡亲深深知道,我们那地方,凭一铧一锄是富不起来的,要想彻底的翻身,就必须跳出农门,于是自觉不自觉地打发孩子上学。人们在骨子里,非常器重读书人,甚至于敬惜字纸。老百姓在一起聊天,谈论最多的就是谁家孩子学习好,谁家的几个孩子都考上大学了,谁家孩子有恒心,都补习六年了。贷款供学生上学是正事,没有人笑话;就是借钱也有人肯借。以致往往是工作几年了,才还完了读书时间的债务。</h1><h3></h3> <h1>  通渭人对书画的热爱就如贫穷、封闭一样是自小烙在了心里,流在了血液里。因为自己饿怕了,冷怕了,所以对温饱和幸福更加期待。因为太封闭,所以对外边的世界更加渴望。文字、文化、文明是和幸福、自由、高贵、尊严有密切联系的,所以,通渭人天生热爱文字、热爱文化、热爱书画,几乎到了图腾般崇拜的地步。我想,这实际是通渭人期望改变现状,活得有尊严有价值的一种心理反映。几千年来,通渭这块土地上,物质的追求一直没有找到很好的出路,但是读书人、文化人、写字人则不仅改变了处境,改变了身份,改变了生活,也改变了人生,这对没有其它出路的通渭人诱惑力是多么强啊!穷则思变,变则通,通则达。“通渭现象”实则是通渭人思变的产物,也是通达的出路。<br>  </h1><h3></h3><h3></h3> <h1>  当然,现在通渭人彻底改变了贫穷,也改变了闭塞。热爱文化、文字不仅仅是改善生活的需要,而且成为现代高雅生活的一种方式了。<br>  少年时,我曾经恼恨我生在通渭,现在却常常庆幸生在通渭。或许我已过了那轻狂的年龄,虚荣吹捧;或许,通渭已经改变了我,打造了、成就了我……或许…或许……</h1><h3></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