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章培筠,1937年生,浙江鄞县人。毕业于浙江美术学院中国画系。浙江省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美术学院副教授。擅工笔花鸟画,作品曾获全国七届美展铜奖及首届“齐白石奖”。<br></h3><h3>章培筠早年师承谢稚柳、陈佩秋先生,两位先生,皆有博大精深的国学功底,对中国传统绘画有着长期深入的研究,重视写生,作品笔墨精湛、造型和意境双高。章培筠师承渊源,得窥中国传统花鸟画之堂奥,笔风清健,韵高格雅。并创作了许多代表性的佳作,影响了中国工笔花鸟画界的一批后起之秀,为中国工笔花鸟画的发展,做出承前启后的贡献。</h3><h3><br></h3><h3><br></h3> <h3>张伟民:章培筠老师的主体绘画,大部分画在四尺六开,甚至比四尺六开更小的纸上。由于几十年如一日的写生创作,她的画很精准,惟妙惟肖地把生活中的各种花卉收集起来,以工笔重彩的为主体的手法,加上她自己的心境,艺术的表达岀来。她的画面并不复杂,而是追求一种单纯之美、典雅之美、宁静之美,这使得她的画面清新隽永。比如这张《水仙》就是典型的传统工笔淡彩画,采用工笔画最最入门的画法,用花青和墨青染叶子,用赭石画茎块,适当的用了点白粉表现茎块的球状,颜色运用很简单,但画面气息非常高古,耐人寻味。<br></h3> <h3>张伟民:这张《虎头兰》用的也是最简单的技法,叶子先用花青分染,在此基础上用汁绿罩染。白色的唇瓣上用了少量朱砂点缀,虎头兰小小的变化用很简单的色彩表达出来。但因为它的造型好,构图好,题款位置好,这张画清新隽永,值得反复地欣赏。</h3> <h3>张伟民:这张《xxxx 》非常重要,运用了很多工笔重彩中常用的技法。首先看它的花,紫红色是很难画的,一旦紫红色能画好,可以一下子演变出很多颜色。章培筠老师的紫红色就画得非常雅致。她用花青打底,有的地方用墨打底,然后在上面罩染,罩的是洋红,显得不那么冷的胭脂色。因为年份长了,底色变黄了,使得这张画更协调了。再看它的叶子,正面用花青和汁绿进行分染,叶子的背面用淡淡的石绿罩染,这是传统工笔重彩绘画中特别常用的一种规范的技法。这幅画中,章培筠老师还运用了传统工笔绘画中最典型、用得比较多的复勒法,她在石绿色的花茎和花苞上用红颜色进行了复勒,显得更为娇嫩。勒有两种办法,有的用墨来勒,有的用颜色来勒,起到颜色复合作用,传统有一个说法,叫醒一醒。因为染了颜色以后,有些地方线条弱化了,通过勒的方式,可以更醒目。</h3> <h3>张伟民:我觉得这张《圣诞花》画得很了不起。画圣诞花的人不少,但画得这么有气度、这么端庄的不多。叶子的处理跟花的形式感一致,不是按照原来的弧线,而是用了比较概括性、装饰性的线条,叶脉也富有装饰性,跟花瓶的平面化处理相统一。这让我想起宋人李迪的《禽浴图》,那个盆子的造型很不准确,恰恰是这个不准确性有了别样的拙味,耐人寻味。同出一辙,她不追求立体感,而是追求单纯性、原始性。所以,她的画既有古意,但是在形式处理上又有现代的审美感觉。所以是一张很优秀的作品。</h3> <h3>张伟民:这张《无上清凉》以及下面那张《红云出水》,显然是吸收了陈佩秋先生的一些技法。荷叶的染法,不是传统的简单染法,而是运用了山水画当中皴的方法。皴法很有讲究,既要笔笔见笔,有笔的痕迹,又不能很突兀,但又必须要保持一定的突兀状态,在一层层染淡墨的时候使之能很好的融合起来,表现出一定的肌理效果。这两幅画中,可以看出章培筠先生随着年龄的增长,用笔干脆、老辣,得心应手。</h3> <h3>张伟民:传统的工笔画多数先打底,再染色。而这幅画中的荷花,她是换了一种方法,先用硃砂打底平涂,平涂以后再染。这幅画最大的特点是造型非常概括,很高古,这么小的空间体现出"接天连叶无穿碧"的意境。碧原本是绿色,但她用墨色来表现,更加庄重。</h3> <h3>张伟民:我特别欣赏这张《荷花图》。这幅画也就41cm×41cm,一块手帕那么大小,但她画出了荷花出污泥而不染、宁静自在的禅意。画面概括整体、结构穿插非常艺术。三根线条组合很简单但非常巧妙。三层叶子组合非常有水平,三片叶子一层套一层。她用圆的线表达那种初心,天地的圆润,宇宙的原始状态。但是她又从美学的角度打破了这种圆,外围轮廓线圆中不圆,对叶子的大小,浓淡颜色的比例大小,跟旁边直线的空间距离的大小都作了艺术的处理。所以这张画非常经典,她画出了南宋人的古意,形式感又具现代意识,用最单纯的技法画出了最经典的作品,正所谓词薄意盛。</h3> <h3>张伟民:《鹭影日斜》这幅画很特别。画白鹭的人很多,但是把白鹭画的那么宁静的人不多。尤其是敢于用朱砂来进行水面处理,突破了传统的用色,符合鹭影日斜的意境。</h3> <h3>张伟民::“一林霜叶可怜红,半入虚中半画中。冷艳只为秋点染,从来多事是秋风”。画中一斜枝几片叶子停了这么多鸟,但非常稳定。看到这幅画要讲个典故,就是北宋时期徐渭的落墨法,最典型的作品就是《雪竹图》,这是谢稚柳先生考证的。后来谢稚柳先生把落墨法进行了现代的运用。章培筠从谢稚柳先生这里学习运用落墨法表现了秋叶,包括鸟和树枝的画法都充满了文人工笔画的意味,堪称经典。</h3> <h3>张伟民:我曾经说过:章培筠老师的写生和创作之间的距离是最接近的。虽然评论她只是一句话而已,但是没有十几年的功夫,没有大量的创作写生过程,是达不到这种境界的。中国工笔花鸟画是通过线来表达对象组织结构的形体关系,章老师的线条从起伏的外轮廓线到精细的叶筋勾线都是一丝不苟,线条的顿挫转折,用笔的快慢提按,精到考究。<br></h3> <h3>张伟民:章培筠老师的书法也很好,她的小楷前学晋人,更多学的是倪云林的字体,节奏感很强。当然因为整日跟大书法家刘江在一起,对她的影响很大,造诣颇深。</h3> <h3>张伟民:章培筠老师特别安静,无论是年纪轻的时候,还是年纪大的时候都很安静。请她看画的时候,总是嘿嘿笑笑,讲话不多,但是她讲的每一句话都切中要害。章培筠老师虽然话不多,但是她的画却很隽永,其笔下花鸟朴素、单纯、简练、概括。通过线条的组织、用色的变化等方面,追求势的动向转折,气的承接连贯,使形象具有生命力,使画面富有蓬勃灵动的生机与节奏韵律。她的画具有范本价值,值得我们学习和传承。</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