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年江南天阔

飞鸿印月

<h3></h3><h3></h3><h3></h3><h3></h3><h3>我有一个堂姐,工作非常忙。却时常幻想着外出走走,散散心,哪怕逃离几天也可以。可就是这么一个小小的愿望,对别人而言轻易就可实现的事情,在她这里,我等了几年。!…… 终于,在她与人倒班连续值了两个星期夜班之后。我俩相约,踏上了“江南水乡”的国度。…… 虽然一脸的疲惫,掩不住释放的内力。我既羡慕又心疼。工作如牢笼,困的人这般无奈。…… 说起我的那日是真不争气,当飞机抵达“大上海”虹桥机场的那天下午,我的状态不但不佳,甚至有些糟糕。旅行社首日之所以给了大半天的时间自由活动,意思是为未来六天“华东五市”全程无空挡蓄积力量,当日团友们嘴里念叨着“十里洋场”南京路,外滩,黄浦江,东方明珠。却实实在在地穿梭于各种狭小破烂小巷买各种倒胃口的零食一大包一大包,我对此全然无兴趣,一分钱也没花出去,不知道给人一种甚马印象。好不容易遇见一个supermarket,大家浩浩荡荡进入,此时的我头疼欲裂但也不得不为后几日备些盘缠,电梯进入商场二楼时,只觉头晕目眩,胸闷气堵。大夫姐姐看我脸色急忙扶我回到商场大门外,呼吸新鲜空气后稍有好转,当时那种难受劲不知因何,反正感觉心脏大脑都缺氧,不舒服到不行。不顾形象地和拾荒老人并排坐在台阶上,身旁路人络绎不绝也在乎不起了。趴在膝盖睡了可能有半小时,奇怪还真睡着了,醒来后病意全无,遂拍拍衣服尘土,进入商场找同伴。可气的是,被一群半老徐娘拉拉扯扯进入一个貌似“今日开业”庆典的美容屋,强按敷面膜,气的我大呼小叫谎称报警才作罢,其实拨打的号码是吾家大小姐。她循声而至,我俩急吼吼逃出母狼窝,第一次庆幸并凭借自己的大嗓门儿而获救。 我的首日“江南美梦”宣告结束。至此对于从童年开始便怀有憧憬的美丽地方被扭曲。悻悻然而至夜深。 第二天一早,启程前往第一站“南京市”,因我们选择的季节不是旅游旺季“烟花三月”,而是金秋十月,所以,一路上的视野所及也是以萧瑟落寞为主,就连行至一池荷塘,导游给出20分钟时间拍照留影,下车者寥寥无几,甚是不给面情。呵呵!因为这一期多为老年人,他们眼里的风景可能不在于路上(途中),可能在于西湖白娘子水漫金山。😄! 那天本来也是雨雾蒙蒙的天气,再加上一池残荷枯枝冷飕飕的扑面而来,我俩在荷塘边面无表情地拍了几张图片也上车了,因为满满一车人透着玻璃窗不解的看着我俩,等着我俩。我俩囧囧的。 午饭前到达目的地夫子庙附近,大雨滂沱,下车也带着犹豫,好想就呆在车里。真没想到理想中“四季如春”的“南方”会这么冷。再说了,外出从不做攻略的我们凭着感觉直觉判定不了“夫子庙”是不是一座庙,倒是对于自然景观更有兴趣。 我们在路过“古秦淮”一个牌坊下面集中解散,才真真切切了解到我们已站在了秦淮河畔,顿时像从夏日午后打瞌睡状态喝了一瓶冰冻橙汁样的打起了精神。不知道是不是“秦淮八艳”的魔力,反正心里无端充起一股劲头。更想看看杜牧笔下“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的胭脂水粉地究竟是何等的撩人。 我们俩在游人如织的夫子庙秦淮河风光带信步游走,早已失散了大队伍。此时的大队伍正四散而去钻进了各色小吃店。其实这里就是一条商业美食街,我们商量反正有两个小时的时间可供挥霍,早着呢!正值饭点何苦凑热闹。先去找“河”吧,我们一边打听一边盲目前行。路遇江南贡院,号称“中国古代官员的摇篮”(即中国古代最大规模科举考场之一,呵听说之二是北京的顺天贡院)历史上为数可观的名人文人墨客皆从此院走向人上人。不得不怀着“敬仰”的心情一探究竟。…… 约莫半小时后,寻访到一座雕花石桥,此桥构造呈现明显“江南风”,桥上美女如云,虽旗袍折扇高跟鞋频频对着摄影师卖弄风情,却扭不出江南女子之风韵。“一看都是来旅游的!”我俩撇着嘴快步逃离,生怕无端成为别人镜头里的背景。 往前走,幸运地发现一处数百步台阶直达河水。这河便是秦淮河,虽深不见底,河道却窄的貌似只有几米宽度,沿着河岸两侧貌似无缝链接着(分不清界线户户相连的)二至三层雕栏玉砌亭台楼阁,放眼望不到边际。这河道里,穿梭着来往的船只供着游人观赏体验。岸边拴着一只也不是乌篷船也不是小舟的游船,木纹清晰,装饰豪华,帘布紧闭,我俩不约而同登上去,确切地说是嘻嘻哈哈跑上去,踩的船只东倒西歪,绕船一周窥探研究中,只听船舱里一句怒轰干啥!下去!惊得我俩落荒而逃,原来我们作为不速之客扰乱了船长的午梦。 我们回到台阶,撑着“油纸伞”,眺望河流,凝视着对岸由来已久、而今就在眼前咫尺距离却依旧神秘色彩的“世界”,想象有一位佳人正凭栏而立,却是辩不清真容。……俯首瞭望这河水走向,早已不是胭脂水粉的色泽。~~~ 我们回到美食街为着下午两点即将启程前往的下一站中山陵做准备,我们点了好多不知名的小吃,换了好几家店,美味却不解馋。过后想来,那一天的午餐之所以觉不得饱,也许是因为,在我心里一直闻到的是这座城市的墨香。 下午的行程如期而至,小雨依旧淅淅沥沥没有停,当电瓶车抵达山上景区时有的团友早已冻的瑟瑟发抖,面色乌青。我在一路上一直回想小学时的课文《巍巍中山陵》,那时可是能过背诵的文章,如今已想不起来一句半句了,只觉得一代伟人的陵墓是该有如此高端恢弘的建筑艺术与规模。 回到南京城还不算晚,有人提议着某处某处,皆无兴趣,血雨腥风过的旧址实在让人胆战心惊不堪回首! 南京啊南京!真的是一座承载着满满的历史厚重感的一座只堪言简意赅不堪回味无穷的六朝古都。这座城,实在不是我辈这般浅知薄学之人所能谈论的。…… 夜晚的街道显得清冷悠长,遍布法国梧桐树,深秋季,雨声潺潺。应景! 过后很久,在朋友圈读到一则恶搞句段,却让心中的南京凭添几多浪漫。说:“那一年,嬛嬛喜欢合欢花,果郡王为心爱的人在四角宫墙中种下了满院的合欢花;那一世,浅浅喜欢桃花,夜华为浅浅在洗梧宫种下了“十里桃林”。那一年,宋美龄喜欢法国梧桐,蒋介石就在南京种满了梧桐树。 爱一个人,倾一座城!我就想问问, 今日雪花漫天,又是谁爱上了谁?!”呵呵!…… 言归正传,那日的南京城在一张以“南京故事”竖款匾额店铺街拍中依依惜别。此后,一直有一个感觉,南京,如一道字谜,我总也猜不出标准答案的谜题。 反正,文化层次如我,轻易游历南京,连划船逛街都有心理压力,就怕惹上“学问”。呵!也或许,是我把此地想的神圣…… <br></h3><h3></h3><h3></h3><h3></h3><h3></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