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美术学院记忆

张永安

<h3> 1968年,我从新兵连下到重庆炮校侦察营五连不久,就到重庆市“支左”,当时毛主席号召解放军要到地方上支工、支农、支左(文革期间的左派)和军管、军训,简称“三支两军”,从1967年到1972年,全军共出动280多万人参与,当时全国大多数单位都被军管,我连驻进四川美术学院。</h3> <h3>1. 四川美术学院,位于重庆市黄桷坪,2018年12月,我又来到这里,回味我50年前曾经战斗工作过的地方。</h3> <h3>2. 这是美术学院的大门,右侧当时有一座岗亭,我曾在这里站岗放哨。</h3> 3. 这是我连当时在美院的合影,背后的《毛主席去安源》油画是美院的老师连夜为我连绘制的,第二天早上我们就抬着上街庆祝此画的发表。 4. 我们指挥班在美院与连首长的合影,右蹲者即是本人。 5. 还是当年合影像中的那尊鲁迅像,50年后,我与夫人来到这里。 6. 四川美院的雕塑专业特别著名,还记得当年的群雕《收租院》吗?曾经红遍全国,它就是此院的作品,这是其中一组画面。(网络图片) <h3>7. 今天,院内仍然布满了好多雕塑。</h3> <h3>8. 现在的这些雕塑比较抽象,充满了现代感,虽然我不理解它的意思,但还是感觉到它的美。</h3> 9. 这又是一尊叫不上名字的雕塑。 10. 这尊雕塑上雕有“国立交通大学”什么旧址,看来也是文物了。 11. 又是一座雕塑,还有很多、很多。 <h3>12. 这是我们当年住宿的楼房,我们居住在二楼,三楼是会议室兼俱乐部,50多年了它居然还存在。</h3> <h3>13. 这座楼原是美院的图书馆,一楼整层是一个珍藏书画的大型库房,里面堆满了各种的线装书和名人字画,“文革”期间无人管理,当时我拿来欣赏最多的还是里面的连环画。</h3> <h3>14. 今天,这座楼房被围挡遮了起来,是维修还是拆除?不知,遗憾不能进去观看,如果放大看,门前的两棵铁树还在,那也是我曾站岗的地方。</h3> <h3>15. 楼后的小花园当年植有多种的南方植物,并有几只种有睡莲的大鱼缸,多色的鱼儿悠闲地在里面游着。</h3> <h3>16. 今天,由于缺于管理,里面比较凌乱,但我还是轻车熟路,轻松走了进去,里面一地残叶。</h3> <h3>17. 当年我们在此合影的鲁迅雕像依旧。</h3> <h3>18. 今天的教室里很是现代化,就连室内的柱子都有美术学院的特色。</h3> <h3>19. 院内的墙壁上到处都是涂鸦,这也是美院的一大特色。</h3> <h3>20.“工人阶级领导一切”,墙壁上还能找到“文革”的痕迹。</h3> <h3>21. 在“文革”期间宣传画的上方,是一幅现代气息的涂鸦,可谓是时代的碰撞。</h3> 22. 院内有块地方叫坦克库,这块地方曾被某兵工厂所用,存放生产出来的坦克,后来将这地方归还了美院。 <h3>23. 坦克库的库房大门,发挥了美术学院的特长,个个充满了艺术的气息,风格各异,各有不同。</h3> <h3>24. 这个我叫它杂拼形的透空铁门。</h3> <h3>25. 蜘蛛网的设计独具风格。</h3> <h3>26. 把国粹脸谱用来装饰此门。</h3> <h3>27. 来一个亲密接触。</h3> <h3>28. 现在坦克库里只摆放着一辆旧坦克。</h3> <h3>29. 这条裤子够大的,要不是美术学院,谁会在门口的中央雕塑这么大的裤子?</h3> 30. 就连美院的围墙,都充满了艺术感。 <h3>31. 走出了美院的大门往右看,当年重庆发电厂(今已废弃)的两个大烟囱还在那里矗立着,它身高260米,曾是亚洲的第一高,现在可能已成文物了。 结束了此次故地重游,我感慨万千。</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