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岁暮天寒,今天尽管室内开着空调,但仍有寒风侵肌,雪虐风饕之感。邵东县"送教下乡"(2018)1+1+N教师研修共同体项目培训学员赛课活动在"细节决定成败"的道理中落下了帷幕。我非常荣幸能参加这次活动,首先为邵东教育局和教师进修学校部署的这一培训方案喝彩,为今天三位上课老师精彩的表现喝彩,更为三个对接的学校和乡镇喝彩。一年来,示范课引领,一对一辅导,一所学校一所学校的互听互帮,多少个清晨启程,多少个黄昏回家,使一批年轻的老师在成长,在成才,其间的酸甜苦辣"地球人都知道"!比赛当评委无数次,而只有今天忐忑不安,因为要将我们的培训工作用分数和排名来评价实在是有点残忍,我们的这项工作不同等于竞技体育,它不应以分数论高低,可用"好""更好"来评估。此外,一节课的好坏,也不是由专家说了算,应该学生才是最好的评委。一堂优质课过了一段时间可能无人记起,但也许就是这样一堂平凡的课,一堂以生为本的课,或许能让座位上的某个学生从此改变了他的人生。教育是清净的,是以育人为正轨,同行者,爱好者,相互学习,相互交流,彼此欣赏,共同进步,是新时代教研教育新常态。</h3><h3> 今天三堂课都属阅读课,两堂第一学段的精讲课文,一堂第二学段的略读课文。三位年轻漂亮的老师都表现得非常棒,个人综合素养高,课堂上教态自然,条理清楚,从教学设计来看,都贴近教学内容,突出教学重点;从教学效果来看,学生能参与主动,兴趣保持持久。每堂课都制作了精美课件,能很好地服务教学。</h3><h3> 第一堂课来自团山的彭澎老师,她执教的是二年级上册第19课《雾在哪里》。这堂课容量很大,可圈可点的地方很多,有很好地阅读习惯的培养---动笔圈划,有识字教学的落实,有读写结合的训练,特别值得表扬的是字和词的教学设计,"藏"与"躲"的意思相近;"岸"与"暗"的读音相同,教得轻松自然,水到渠成。但老师在面对学生已知所教内容时还缺乏灵活变更,如开课时猜谜语,谜语一出,生齐声说出了答案,师还是要求学生按自己设定的教学流程走。在学习三段文字描写具有什么相同特点时,"这三段话有什么相同的地方?"这种问题设计欠科学性,准确性,让生易犯糊涂,不知老师"葫芦里到底卖的什么药",我们可以让三个孩子各读相对应句子,读完后再问他们有什么发现?以学生自读促自悟才是我们追寻的理想课堂。</h3><h3> 第二堂课来自野鸡坪的申洁老师,小姑娘阳光自信,睿智夹着腼腆。本节课是识字教学为主的阅读课,教学设计中能很好地落实课标要求---多认少写。生字的书写指导具体到位,长句子的读法,扎实有效。并在教学中能利用好课中插图资源。需要注意的是,第一学段识字与阅读是低年级语文教学的两大任务,在阅读中识字是语文教学的基本方式。教学强调"随文识字"。"随文识字"是指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具体的语言环境中识字,由字到词,再由词到特定的语句,甚至再将语句纳入到一段文字中去理解。在语言环境中识字,这是随文识字的优势。第一学段的每节课都要牢记这一使命,不可偏颇,不可替代。</h3><h3> 第三堂课来自界岭的许婉怡老师,小姑娘落落大方,说话掷地有声,不亢不卑。《少一个马掌钉》是四年级一篇略读课文,《语文课程标准》在教学建议中明确指出:“加强阅读方法的指导,让学生逐步学会精读、略读和浏览。”课标中对中、高段略读的具体要求是:“学习略读,粗知文章大意;学习浏览,扩大知识面,根据需要搜集信息。”略读课文教学怎么教?教学最佳效果表现在让学生有更多的自主阅读的时机,让学生自己把课文读懂,把在精读课上习得的阅读方法加以迁移运用,在实践中掌握读书方法。因此实施略读教学要大胆放手,让学生有足够的时间去自读自悟,教师要充分发挥引导者的作用,提纲挈领,给予学生足够的独立读书、思考、交流的机会,给予学生精当的点拨,将对话引向深入,促进学生知识能力的培养、情感态度的增进、学习方法的迁移。本堂课学生的第一个难点是故事梗概与主要内容混淆,第二个难点也是课后习题"查理国王战败的原因是什么?"故事梗概比主要内容稍要具体些,它需把故事的主要情节都找出来,故事的开端,发展,高潮,结局缺一不可。而"查理国王战败的原因是什么?"师可以分步让学生进行学习:首先是战败跟哪些人物密切相关?再找出描写相关人物的句子读好,读"活",老师的作用是如何点亮学生思维盲点,让学生在与文本对话,与故事人物对话进行问题"确认,否定,再确认,再否定"几个回合中理解文本,构建自我认识,完成学习任务,提高阅读能力。"细节决定成败"的道理不应是老师"教"的,而应是学生"悟"的……让我们每一堂课都在无数次师生言语的交流,思想的碰撞中彰显跳动的灵魂,迸发智慧的火花。</h3><h3> 在这里,我想对三位年轻的老师,也想通过你们告诉和你一样年轻的老师们,提出四点要求:</h3><h3> 1、记课程标准烂熟于心。课标是当好一个老师的航标,方向对头才无后顾之忧。美国教育家杜威说过:"给孩子一个什么样的教育,就意味着给孩子一个什么样的生活。"课标就是给我们指出走一条什么样的教育之路。</h3><h3> 2、练强硬的"备课功夫"。备课,是每一位教师必须具备的基本功。在某种意义上来说,它是一个很专业的词,是一个有很高的“专业性技巧”的过程,有效的备课能减轻师生负担。俗话说:"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备课,我们不能一味地模仿和抄袭,要有自己的构思和创新。如果你能耐得住寂寞,守得住清静,把备课当成一种学习、提升、修炼的过程,你也可以成为“名师”。</h3><h3> 3、写"超链接"的教学设计。我们做课件有一个超链接,它是不同元素之间的连接,可根据目标的类型来打开或运行。那么,我想我们的教学设计也要具备这样的功能。课堂上可以根据学生的学情,学习的思维,灵活的选用自己的教学设计。我们的课堂,不是"教"决定"学",而是"教"引导"学,为"学"服务。还学生一个安心的,不怕出错的,无所顾忌的课堂。真正实现教与学的理想境地---无为而为。</h3><h3> 4、树独特的教学风格。德国有句名言:“世界上没有完全相同的两片树叶。”中国有句俗话:"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教学中我们如果只是简单地照搬照抄,满足于拿来和移植,就易出现形式化倾向,使自己更加困惑,甚至迷失自我。因此,教师必须有清醒的自我意识,了解自己异于别人的个性心理、兴趣特长、思维品质、审美情趣等,注意选择和摹仿与自己教学个性“潜质”相一致的风格特色,使其具备适宜移植生长的“亲合性土壤”,让自己更好地消化和吸收,掌握和利用,做到发挥优势、扬长避短,为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做出定位,并“定向”发展。</h3><h3> 教师最终能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需要教师拥有深厚的个人修养基础,热爱教育,热爱教学,热爱学生,树立正确的课程观,有丰富的专业知识和扎实的教学基本功,有高度的教学热情和“乐教”精神,把教学当做一项艺术性的事业来认识和追求。这是教师追求教学风格的前提。</h3><h3> 法国文学家雨果说:“风格是打开艺术之门的钥匙。”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是从事教学工作的理想境界,每一名教师都应不懈地努力。反之,如果违背自己的个性特点,那就很难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我们不去复制别人的做法,而要做一个独立思考,主动实践的人。</h3><h3> 老师们,同仁们,既然我们选择了教师这个职业,我们就朝着既定的方向出发吧!出发就会遇见,遇见就会成长,遇见更好的他人,遇见更好的自己。遇见行知,生命的枝干必将拔地而起;遇见行知,生命的前方必将被自己照亮。教育教学之路任重道远,而幸福就在路上。</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