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大千世界,无巧不成书。一句随意的笑话有谁能当真?是是非非虚幻多年,真相大白,笑话果真成了谶语!连你自己也不敢相信。众里寻她千百度,却时隐时现;似曾相识,又形同路人;是你的终归是你的,只是时候未到。是缘分?还是巧合?冥冥之中谁又能说清楚?</h3><h3> 话说公元一千九百七十二年八月底的一天,因大队修建农用电排,曾于五月份在县锅厂订购了铸铁水管,时间已经三月有余。为了解锅厂货源筹备及银行资金到位等情况,大队部决定我们二度去县城。行前八队长因临时有事,决定由凤秘书和我前去。凤秘书二十五、六岁,风华正茂,才华横溢,年轻有为。他既是我的顶头上司,又有如兄长一般,俩人之间没有代沟,更没有压抑感。故此行比上次要轻松多了。因天气炎热和赶时间,我们搭早班火车将近十点到达县城一一蓝田镇。按照预定计划,我们前往锅厂看货,经锅厂有关负责人介绍并实地察看,货已基本筹备到位,按合同九月中旬可如期供货。然后前往银行查询汇票事宜,经工作人员解释,汇票是托收无承付,不存在问题,只等对方验货签收就可划转。事情比我们想像的还顺利些,时间尚早,我俩边走边溜哒,从商业繁华的中山街经过湘剧院,沿着一条弯曲的马路直奔涟源最高行政首府一一光明山,县府各行政机构都驻扎在此。那是一处老式地主庄园,建筑物比较多面积大,布局十分合理,房屋之间都有迴廊连接,是典型的江南民居。山上古木参天,高大粗壮的古樟遮天敝日,几个人才能合抱过来。远远望去整个山头就像是一张巨大的蜘蛛网,盘踞于中央的庄园状如网中的王者蜘蛛。县府的各种行政信息都是从这山上源源不断地发往各地。</h3><h3> 参观完光明山后,我们原路返回,决定改变回程路线,直接步行回家。就是这么一改,竟引出了一段传奇般的爱情故事。因为步行我们走传统的老路,从县人民医院,穿过双江街,到印刷厂,从东郊茶厂出城。走到印刷厂,在路旁一棵树下,见三个小姑娘,臂上带着"红小兵"袖章,旁边立着一块临时制作的简易招牌,上面有"红小兵义务茶站"等几个字。她们提着自家的木制茶桶,吆喝过路行人喝茶。那时还没有矿泉水等饮料,因此外出喝水比较困难。但社会风气很好,提倡学雷锋,做好人好事。学校也从小学开始教育学生多做好事。要求学生利用放寒暑假的机会,参加一些社会公益活动,做些力所能及的好事。义务供应茶水就是其中的一项。看到这么个茶水供应点,凤秘书感到新奇,加之口渴立马过去,接过从小姑娘手中递过来的茶杯,一饮而尽,并询问要收费不?小姑娘回答:"义务供应不收费″。随即翘起大拇指啧啧称赞。我因不渴没有喝水,之后俩人继续前行,转一个弯,大概走三、四百米,来到涟水河边,跨过石拱桥,前边上坡后就是茶厂,意味着就要出城了。这时桥旁又有一处红小兵义务茶站,同样是三个小姑娘,戴着同样袖章。其中两人提桶,一人拿着水杯和小水勺。凤秘书走过去又喝了一杯,我原本也不想喝,往前走了几步,考虑到要出城了,过了这个店就没有这个门,因此回转过去,小姑娘见我有要喝茶的意思,急忙用勺子从茶桶中掬了一杯给我送过来并说:″我们的茶很好,不但清凉还有点甜,好喝"。声音像银铃般的清脆。我接过茶杯一饮而尽,觉得确实好喝,还想喝第二杯。小姑娘不厌其烦给我递过来第二杯,我捧着茶杯看着小姑娘慢慢地把茶送下肚。这时站在一旁的凤秘书突然笑着对我说:"这个小姑娘以后就给你做堂客算了″,然后指着我对小姑娘说"他就给你做男人"。旁边的另外两个小姑娘跟着起哄:"要得、要得"。弄得我俩不好意思,羞涩的脸上泛起阵阵红晕。由于出现这样一出戏剧性插曲,好奇心使我仔细咪了对方几眼,″一个十二、三岁的青葱少女,苗条的身材,穿着白色的衬衣,瓜子脸,眉清目秀,红扑扑的脸笼,后面留着两条小辨子,银铃般的声音清脆悦耳,迷人的笑脸招人喜爱″。这一幕像电影镜头定格在我的脑海中,打下了深深的烙印。事后谁也没有把这桩笑话当回事,在漫漫的时光长河中更是早已忘却。</h3><h3> 光阴荏苒,斗转星移。时光一晃过了八年,我也从一个"既矮又瘦的乡下毛孩"蜕变成一米七O的青春小伙。一九八O年从衡阳商校毕业分配到县商业局机关工作,实现了人生的华丽转身,成为了一名国家干部。当时国家百废待兴,人才缺乏,每年计划分配的大中专毕业生远远满足不了需要,各单位自己内部组织培训。商业局系统组织下属各单位选送的人员举办了一期财会人员学习班,地点在桥头河区供销社的旅社,我受骋担任部分章节的教学。那时的商业部门是个香馍馍,人材济济,美女如云。当我走上讲台,六、七十人的学员大部分是女同志,而且都是一些未婚的青春少女。无怪乎人们戏谑说我们生活在百花丛中。这时坐在中间的一位女学员进入了我的视线,清晰地觉得她好面熟,有一种似曾相识的感觉。这事好生奇怪,以后无论怎样地搜肠刮肚也想不出个所以然?随着时间的推延也就慢慢地淡忘了。一过又是二年,到了晚婚的年龄,符合党的晚婚晚育政策,该谈婚论嫁了。单位的一把手和我是老乡,并还是本家,有一天的晚上,他叫上我一同外出,来到了位于印刷厂旁边的荷叶区供销社茶站老支书家中,一位青春靓丽的姑娘出现在我眼前,当我们四目相对时,我不觉一惊,这不就是那位似曾相识的姑娘吗?怎么这样巧?此时的我已知领导的意思,毫无思想准备,倍感突然和紧张。接下来的事想必大家也知道,水到渠成,瓜落蒂熟,我们结婚成家了。抱得美人归,那个似是而非,模棱两可"似曾相识″的疑问已经不再重要,也就退出了我的视野,不再寻根究底而归于平静。</h3><h3> 世界上的事往往就是这么巧,你不再想它,可它又偏偏出现在你的眼前。某个茶余饭后的傍晚,我和老婆散步来到涟水河畔,走上石拱桥,举目四望,公路上车水马龙;熙来攘往的人们,行色匆匆;一群放学回家的小学生,背着书包,戴着红领巾,活蹦乱跳。故地重游,十多年前那幅红小兵义务茶站的画面,从沉积的心底又涌上了心头。我自言自语对老婆说:"十多年前我到涟源锅厂釆购水管,其中一次就是从这里走路回去的。当时天气很炎热,路过此地,有一红小兵义务茶站的小姑娘,正好就在桥旁供应茶水,我还喝了二杯茶呢″!说者无意,听者有心。老婆马上联想到自己小时候和同学在此摆过茶摊,问我哪一年到涟源。我全盘托出。问她小时候是不是和同学一起义务供应过茶水,他说小时候有过。是不是七二年八月份?她屈指一算,七二年不错,正是小学毕业放暑假。三个女孩子,衣袖上系着红小兵的袖章?是的。你还记不记得时近中午,有两个年轻的男青年路过,在你们那里喝过茶,年纪大的开了个玩笑,要那小姑娘给那小青年做老婆呀?老婆望着我一脸的芒然,努力搜索着自己的记忆,也许是心有灵犀,突然幌然大悟,那个喝茶的不会是你吧,难怪我总觉你好脸熟。天呐,谜底终于揭晓,天下正有如此的巧合?俩人对此哈哈大笑,觉得有如神话般的离奇。有道是:八队长引路蓝田城,凤秘书笑点鸳鸯谱!</h3><h3><br></h3><h3><br></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