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简介:黎阳in巷是依托丰富的黄山旅游资源,设计规划的大型旅游商业服务综合体,项目主要有三条街区构成,分别是滨江酒吧休闲街区、特色美食街区及徽文化体验街区。</h3><h3>黎阳IN巷项目位于安徽省黄山市屯溪区东南角黎阳镇内,基地西侧、北侧为占川河,南侧濒临率水河。基地内有一条黎阳老街,黎阳老街始建于东汉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古徽州人素有“唐宋之黎阳,明清之屯溪”之称。然而随着时代的变迁,黎阳古镇失去了往昔的繁华,街巷破败不堪,房屋损毁严重。经现场勘察,基地中贾宅、石宅为市级文物保护建筑,另有8栋外观基本保存完好,可以经修缮再利用的老民居予以保留。</h3> <h3>规划设计中,保护,移植,创新是我们的设计宗旨。为了保存黎阳老街的记忆,老街以北以贾宅石宅及保留老建筑为界,老街以南保留拆除破损房屋基底边迹线,保留原青石板铺地蜿蜒曲折的街道肌理。老街以南加入徽州水系特点将新规划建筑与老街有机结合。</h3><h3>为延续并继承了徽州外部空间的特点,规划中将建筑以线状的街巷空间、点状的结点空间(如街巷交汇点,院落空间),面状的广场空间及线面结合的水口空间有机结合,达到步移景异,空间开阖变异。铺地的青石板,两侧的门坊、门罩上精致的砖雕,与天际线交接的马头墙檐部,甚至粉墙上留下的斑驳印记,都丰富了空间的肌理。</h3><h3>黎阳老街作为传承徽州文化的重要载体,建筑单体平面设计在保持传统徽州民宅内部空间“天井明堂”、“四水归堂”、“纵深序列”等基本构成方式的基础上,依据现代生活方式在建筑尺度及生活设施等方面加以改进,装修细节采用以传统徽州建筑特色的窗棂、雀替、美人靠、木雕、石雕以及仿古家具等形成新兴的旅游体验式建筑及商住两用的建筑。</h3><h3>徽派建筑是徽州地域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是徽州文化的物质载体,“粉墙青瓦马头墙”构建了古徽派建筑的审美主题。本案在建筑形态及立面设计上立足于传承徽派建筑审美意向,取意于徽州典型建筑形式的精髓,根据不同区域位置及建筑功能的定位设计为传统建筑风格与现代新徽州风格,总体保持徽风徽韵的建筑风格。</h3><h3>在保持原老街机理及保护、修缮部分有保留价值的老民居的基础上,以院落及少量店铺式艺坊的建筑形式,以明代徽州建筑风格为特色,采用传统的建筑装饰符号,如商字门、石雕漏窗、抱鼓石、大面积的白墙与少量的木质店面相对应。率水南岸的娱乐休闲区则在保持具有传统建筑特征的基础上植入现代的建筑语言如纯钢架玻璃建筑等。</h3><h3>重视黎阳老街文化原生态的保护与发掘的同时,力求有文化、有品位、有深度,重现黎阳老街旧日的繁荣与辉煌,让游客走进黎阳老街既能体味千年古镇的厚重历史,又能感受到现代都市时代特征。</h3> <h3><font color="#39b54a">黄山置地·黎阳in巷<br></font></h3><h3><font color="#39b54a">项目地址:黄山市屯溪区</font></h3><h3><font color="#39b54a">开发商:黄山置地投资有限公司</font></h3><h3><font color="#39b54a">规划建筑设计:澳大利亚柏涛建筑设计有限公司</font></h3><h3><font color="#39b54a">景观设计:深圳市柏涛环境艺术设计有限公司</font></h3><h3><font color="#39b54a">占地面积:78849.40 平方米</font></h3><h3><font color="#39b54a">建筑面积:62489.51 平方米</font></h3><h3><font color="#39b54a">容积率:0.79</font></h3><h3><font color="#39b54a">设计时间:2005-2013</font></h3><h3><font color="#39b54a">曾获奖项:“中国第八届金盘奖年度最佳商业地产”“2013年美居奖中国最美商业地产”“2008年中国人居典范规划与建筑金奖”</font></h3><h3><font color="#39b54a">设计团队:侯其明 叶婷,叶沛军,于春艳,姜云华</font></h3> <h3><font color="#b04fbb">项目位于安徽黄山市屯溪区西侧黎阳镇内。基地西侧、北侧为占川河,南侧频临率水河。基地内有一条黎阳老街。黎阳古镇始建于东汉建安年间,是徽商的发源地之一,历经数次兴衰,至明清时期,与屯溪,杨湖呈鼎力之势,清末因屯溪茶贸崛起再度衰微。素有“唐宋之黎阳,明清之屯溪”之说。</font></h3> <h3><font color="#b04fbb">保护</font></h3><h3><font color="#b04fbb">随着时代的变迁,黎阳古镇失去了往昔的繁华,街巷破败不堪,房屋损毁严重。</font></h3> <h3><font color="#b04fbb">传承</font></h3><h3><font color="#b04fbb">规划形态取自徽派村落自由生长的规划肌理和神韵——为了适应生活状态的变化,徽州民居往往不断地由基本单元向周边生长、加接,颓毁,翻新,长出的形态因地制宜而并不以帝国横平竖直,朝向顾及风水回避禁忌而不一定正南正北,建筑之间挤出曲折蜿蜒的街巷,最终形成不拘一格的规划肌理,丰富奇特的群体意向。</font></h3> <h3><font color="#b04fbb">建筑单体平面设计保持传统徽州民宅内部空间“天井明堂”、“四水归堂”、“纵深序列”等基本构成方式</font></h3> <h3><font color="#b04fbb">传承与创新</font></h3><h3><font color="#b04fbb">保留原青石板铺地蜿蜒曲折的街道肌理</font></h3><h3><font color="#b04fbb">老街以北以贾宅石宅及保留老建筑为界控制</font></h3><h3><font color="#b04fbb">老街以南保留拆除破损房屋基底边迹线</font></h3><h3><font color="#b04fbb">提炼徽派村落规划,建筑文化的内涵,用现代的建造方式进行演绎</font></h3><h3><font color="#b04fbb">加入徽州水系特点将新规划建筑与老街有机结合</font></h3> <h3><font color="#b04fbb">场所的记忆</font></h3> <h3><font color="#b04fbb">对一些有历史价值的构件,墙体,及门牌号等建筑实体,将其镶嵌到新建筑中,唤起人们对老街过去的岁月的回忆。</font></h3> <h3><font color="#b04fbb">设计中保留了原黎阳老街青石板铺地,这是老街记忆的一部分</font></h3> <h3><font color="#b04fbb">在老街南侧的水边,通过环境手法将原有建筑构件移植,既强调老街的肌理,又是老街记忆的载体。</font></h3> <h3><font color="#b04fbb">水口,是古徽州人营造村落必建的风水体系之一。亭台楼榭与古树老桥相对应。老街北侧新建筑严格按原有老宅的建筑边际线设计。南侧既运用了徽州水系特点,又用水系强调了老街保留的边际线</font></h3> <h3><font color="#b04fbb">立面及空间设计构成元素取材提炼传统的建筑装饰符号,营造出浓重的历史气息,唤起人们对黎阳老街的场所记忆。</font></h3> <h3><font color="#39b54a">黄山国际中心项目位于安徽省黄山市屯溪区东南角黎阳镇内。内有著名的黎阳老街,其与横江东安的屯溪老街以老大桥为连接,共同组成徽州文化体验旅游一条街。景观设计以黎阳老街改造为核心,以符合现代生活方式的休闲商业广场为配套,突出徽州本地历史文化传承,并赋予其新的形象语言。</font></h3> <h3><font color="#39b54a">设计中首先确立“比较”与“避免”的概念,“比较”是将黎阳老街与已有的屯溪老街进行比较分析,取长补短,强化黎阳老街的景观亮点和景观元素的优势;“避免”是指杜绝新建仿古街道的赝品感觉。与屯溪老街的对比,黎阳老街的景观优势比较突出,具体表现在以下方面:</font></h3><h3><font color="#39b54a">1,水系的设计是该项目的景观亮点,应被作为重点加以突出。景观在设计中开门见山地显示了水景水系的丰富内容,将整条水系分段处理,赋予其不同的水景形态,生态水与景观水结合,动态水与静态水相间,充分展示水景观的优雅灵动。</font></h3><h3><font color="#39b54a">2,绿化软景的设计也是区别于屯溪老街的重要景观元素。设计中将绿化种植组团化,点状分布,合理搭配,以竹子作为绿化的基本背景,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及人文气息,重点区域选用较大型的移植和保留的古树,强化其历史的延续感,同时与水景观结合,种植区域的荷花与水生植物,达到不同景观元素的整体协调。</font></h3><h3><font color="#39b54a">3,丰富的硬质铺装设计,地块以老街及商业空间为主体,硬铺面积较大,设计中合理的布置铺装景观点,在统一材质和景观感受的同时,运用多种多样的铺装手段于统一中求变化,增加景观的装饰性效果,符合现代生活方式的审美情趣,单纯而不单调。</font></h3> <h3><font color="#ed2308">黎阳IN巷项目位于安徽省黄山市屯溪区东南角黎阳镇内,基地西侧、北侧为占川河,南侧濒临率水河。基地内有一条黎阳老街,黎阳老街始建于东汉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古徽州人素有“唐宋之黎阳,明清之屯溪”之称。然而随着时代的变迁,黎阳古镇失去了往昔的繁华,街巷破败不堪,房屋损毁严重。经现场勘察,基地中贾宅、石宅为市级文物保护建筑,另有8栋外观基本保存完好,可以经修缮再利用的老民居予以保留</font></h3> <h3><font color="#ed2308">规划设计中,保护,移植,创新是我们的设计宗旨。为了保存黎阳老街的记忆,老街以北以贾宅石宅及保留老建筑为界,老街以南保留拆除破损房屋基底边迹线,保留原青石板铺地蜿蜒曲折的街道肌理。老街以南加入徽州水系特点将新规划建筑与老街有机结合。</font></h3> <h3><font color="#ed2308">为延续并继承了徽州外部空间的特点,规划中将建筑以线状的街巷空间、点状的结点空间(如街巷交汇点,院落空间),面状的广场空间及线面结合的水口空间有机结合,达到步移景异,空间开阖变异。铺地的青石板,两侧的门坊、门罩上精致的砖雕,与天际线交接的马头墙檐部,甚至粉墙上留下的斑驳印记,都丰富了空间的肌理。</font></h3> <h3><font color="#ed2308">黎阳老街作为传承徽州文化的重要载体,建筑单体平面设计在保持传统徽州民宅内部空间“天井明堂”、“四水归堂”、“纵深序列”等基本构成方式的基础上,依据现代生活方式在建筑尺度及生活设施等方面加以改进,装修细节采用以传统徽州建筑特色的窗棂、雀替、美人靠、木雕、石雕以及仿古家具等形成新兴的旅游体验式建筑及商住两用的建筑。</font></h3> <h3><font color="#ed2308">徽派建筑是徽州地域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是徽州文化的物质载体,“粉墙青瓦马头墙”构建了古徽派建筑的审美主题。本案在建筑形态及立面设计上立足于传承徽派建筑审美意向,取意于徽州典型建筑形式的精髓,根据不同区域位置及建筑功能的定位设计为传统建筑风格与现代新徽州风格,总体保持徽风徽韵的建筑风格。</font></h3> <h3><font color="#ed2308">在保持原老街机理及保护、修缮部分有保留价值的老民居的基础上,以院落及少量店铺式艺坊的建筑形式,以明代徽州建筑风格为特色,采用传统的建筑装饰符号,如商字门、石雕漏窗、抱鼓石、大面积的白墙与少量的木质店面相对应。率水南岸的娱乐休闲区则在保持具有传统建筑特征的基础上植入现代的建筑语言如纯钢架玻璃建筑等。</font></h3> <h3><font color="#ed2308">重视黎阳老街文化原生态的保护与发掘的同时,力求有文化、有品位、有深度,重现黎阳老街旧日的繁荣与辉煌,让游客走进黎阳老街既能体味千年古镇的厚重历史,又能感受到现代都市时代特征。</font></h3> <h3>“黎阳IN巷”入口组群建筑设计</h3> <h3>“黎阳IN巷”位于黄山屯溪黎阳镇内,镇内的黎阳老街始建于东汉时期。如今街巷和房屋多已破败不堪。因此,该项目是一个古镇老街的复兴计划。</h3><h3>为了保存黎阳老街的记忆,在老街保留了原青石板铺地蜿蜒曲折的街道肌理,并将这一特质延伸到新建的区域中。街巷、院落和广场有机结合,空间开阖有秩,步移景异。建筑单体平面设计则吸取徽州民宅内部“四水归堂”“多进院落”等空间构成特点,依据现代生活需求在建筑尺度及生活设施等方面加以改进。</h3> <h3>原老街部分在保护、修缮部分有保留价值的老民居的基础上,设计采用传统的建筑装饰符号,如商字门、石雕漏窗、抱鼓石、大面积的白墙与少量的木质店面相对应,甚至保留了粉墙上留下的斑驳印记。而临水南岸的新建的娱乐休闲区,则在保持原有街道和院落空间特征的基础上,结合地形设置了交错的二层连廊,立体地穿行于不同的院落之间。设计汲取传统建筑元素以现代手法和材料重塑,玻璃和钢构的轻盈与砂岩和青砖的厚重相碰撞,让访客在这里既能体味千年古镇的厚重历史,又能感受到现代都市时代的特征。本项目是该新建部分的入口组群。</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