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黄行录

铮铭

<h1>在我的旅游经历中,留给自己印象最深的一次应是多年前的 “九寨沟、黄龙之行”。此前,我仅从1998年3月中国邮政发行的《九寨沟》特种邮票画面上依稀地了解到它的一点情况;后来又曾听旅游回来的朋友们说起那里的自然景色如何美妙云云。由于没有亲身体验,所以我对九寨沟、黄龙的了解始终是很浅薄的。</h1><h1>多年前的仲秋,我有幸作为期七天的“九黄之行”。短暂的几天中,我身临其境,直面精气神韵的山光水色,真切感受了“人间天堂”的美妙。眼前所见,唯有发自心声的赞叹,九黄之美,美得真诚坦荡、美得淋漓尽致、美得刻骨铭心!情念间,随即记述了下面的“九黄行录”。</h1>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 ">一.行车途中</h1> <h1>10月23日早晨7点,成都的旅游大巴满载着我们来自全国各地的40位游客从成都出发,沿成灌高速公路,过都江堰市,不久便驶入崇山峻岭的盘山公路。</h1> <h1>这段通往九寨沟总长450公里的二车道旅游专线,都是修筑在悬崖峭壁之上、深山峡谷之中、海拔2000米以上的崎岖山路(如下图所示)。一路上,我们翻山越岭、峰回路转、穿行隧道、迂回江河。虽然山路艰险,却是迄今为止我所见过的最雄伟的大山,因为只有在此亲身体验一下蜀道行车的惊险,才能懂得大山的真正函义。此时,我对行车的驾驶员特别关注,他高超的山地驾驶技术和丰富的高原行车经验真让人佩服之至。同行中一位来自江西宜城的游客,他是持有A照的老驾驶员,当我问他能不能在这样的山路上行车时,他连连摇头,并坦率地说:“危险!不敢!”。确实,在如此危险的山路上开车,除了驾驶技术和经验外,还必需炼就一身雄胆。</h1> <h1>一上午,我们的车已驶过了200公里,其间穿越了全程最长的“白云顶”过山隧道,途经映秀镇和汶川县城,中午抵羌族人聚居的茂县。我们在茂县境内“叠溪海子”停车加水,便有机会一睹当地人俗称“海子”的秀丽风光。所谓“海子”,是指高山峡谷中的一片平静如镜、蔚蓝如海的湖泊。</h1> <h1 style="text-align:center;">茂县境内的“叠溪海子”</h1><h1>眼前的“叠溪海子”是四川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最著名的一处奇特的高原景观。导游说,它是我们此行所见到的第一个“海子”,以后在九寨沟和黄龙景区象这样的海子景观会有很多。追溯历史,“叠溪海子”的形成源于七十多年前的松潘大地震;那次7.5级的地震,引发山体崩裂、地平塌陷、江流堵塞,瞬间形成了今天这样的一片高山湖泊(即由地震形成的“堰塞湖”)。临近海子,亟目湖光山色,我由衷感受到大自然造化的伟大力量。</h1> <h1 style="text-align:center;">羌族碉楼</h1><h1>从茂县到目的地160公里的行程中,曲折迂回的蜀山险道,奔腾湍急的峡谷川流,满眼尽是一瞬即逝的流动物景。我们还经过阿坝州著名的牟尼沟旅游风景区和松潘古城,沿路浏览了许多川西高原上特有的藏、羌少数民族的世俗风情。这里有一望无垠的山坡草甸上自由放牧的强壮牦牛;有楼台高耸、殿阁嵯峨、翼角飞梁、雕栏画栋的古清真寺;有散落在山腰间、透发出悠远历史气息、苍凉古朴的羌族碉楼;有插挂在山石垒起的玛尼堆上随风飘扬的藏族五色经幡…这里风景如画,周围的一切如吟如诗般的幽雅恬静,自然纯朴。</h1>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 ">藏区重镇川主寺</h1><h1>傍晚,大家风尘仆仆地抵达今天行程的终点川主寺。这是通往九寨沟、黄龙景区和川西大草原的交通要道,距成都约360公里,海拔2800米-3000米。我们就在镇上的一家藏族人经营的旅店宿夜。</h1>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 ">二.人间天堂</h1><h1>翌日清晨,气温很低。与成都相比,温差有10℃以上,虽然甚感寒意,但天高云淡、空气清新,使人精神振奋。</h1><h1>7点后,我们从川主寺出发,经二个小时、九十公里的行程到达九寨沟口。当车连续转过五六个陡峭的山湾后,被联合国确认的世界级生物圈保护区和世界自然遗产的九寨沟风景区就清晰地呈现在眼前。</h1> <h1>据导游介绍,九寨沟、黄龙景区的发现和开发仅二十多年的时间。早在上世纪七十年代中期,地处川甘交界的九黄地区还是一片人迹罕至的原始森林带,除了林场外,这里几乎没有其它任何产业。直到七十年代末期,国家林科院专家在这里进行森林考察时才发现了这块“上帝赐于”的蒙尘已久的瑰宝。从那时以来,经过多年的建设开发,终于洗尽尘埃、脱颖而出,向世人展示出得天独厚、亮丽绝纶的风姿,成为全世界闻名的自然风光旅游景区,成为中外游客向往的神奇的“梦幻世界”。今天,在景区前看到成千上万来自五湖四海的游客正涌向这片令人神往的土地。<br>导游还说,随着旅游业的迅速崛起和发展,九寨沟这个昔日贫穷落后、偏远闭塞的藏区已变成了财源滚滚而来的“聚宝盆”。因为这里每天要接待游客3万多人,景区的门票价格约平均200元/人,这样仅门票一项收入每天可达600万元以上;以每年开放时间6个月计,九寨沟景区游览门票的年收入可达人民币10个亿。这么巨大的经济收入,九寨沟怎能不富裕起来?<br>上午10点后进入景区,按导游图的指示,我们先后沿着景区内的诺日朗沟、树正沟和长海沟三条主线游览了整整6个多小时。</h1>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 ">诺日朗沟外景</h1><h1>其间,我们或乘坐安全舒适的游览观光车沿路尽情欣赏沟谷中的旖旎风光;或在萦绕着山谷和溪流间顺势筑就的栈道上悠闲漫步;或穿行于绿荫蔽日、曲折盘恒、高低起伏的山道上;或轻松地倘佯于碧透似玉、平静如镜的海子湖边;或面对飞流直下、溅起珍珠般水花的大瀑布壮观发出由衷的赞叹;或在峡底幽谷中翘首瞻仰远处高耸入云、气宇轩昂的连绵雪峰。在这里,长海、镜海、五花海、箭竹海、珍珠滩和五彩池的奇异景色美不胜收,尽善尽美的自然生态环境使人心旷神怡、流连忘返。行色匆匆的游览中,虽然我们的观尝很肤浅,但是即使窥视到小小的一隅,也能真切地感受到九寨沟大自然之美。可以说,它是我迄今为止所见过的最美妙的自然景观,它美得动人心扉,真是名副其实的人间仙境。</h1> <h1>同时,我又深切地感到:当年发现九寨沟景区的人们真伟大。他们慧眼识宝,不仅为九寨沟地区带来了幸福和繁荣,也给中国、给世界带来了一笔灿烂丰厚的精神和物质的财宝。这里的一切,正如我们看到在一块巨幅广告牌上摘录的世界遗产委员会评价词所说:“九寨沟的奇山异水,立体交叉,四维渗透,融色美、形美、声美于一体,构成了一幅多层次、多方位的天然画卷。其总体之美可谓‘自然的美、美的自然’倘佯九寨沟,使人在视觉、听觉、感觉协调一体的幻意中,陶醉在最高的美的享受里。”</h1> <h1>归途中,九寨沟的美景仍回旋于脑际,我一路构思,逐赋诗《游九寨沟》一首:</h1><h1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天堂自古誉杭州,</span></h1><h1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更有川西九寨沟。</span></h1><h1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尽染层林霞彩色,</span></h1><h1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浅飞叠瀑涧溪流。</span></h1><h1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五花霓幻观奇景,</span></h1><h1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树正风华朗晚秋。</span></h1><h1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浓荫翠峦循栈道,</span></h1><h1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山明水秀画中游。</span></h1>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 ">三.绝佳黄龙</h1>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 ">阿坝州藏区“九黄第一村”</h1><h1 style="text-align: center; ">大门前雄鹰雕塑</h1><h1>10月25日上午,在前往黄龙景区途中,经过离川主寺不远的名为“小西天”的藏族神山,它在阿坝洲藏族人民的心目中占有崇高神圣的地位。远眺神山,蓝天白云下,漫山遍野地插挂着无数随风飘动的五色经幡;神山上香烟缭绕、紫气升腾,处处弥漫着藏传佛教的神秘气息。<br>神山脚下是连片的充满民俗风情和传统特色的藏族民居、寺庙。入口处,高矗的大牌坊正面用汉、藏两种文字书写的“九黄第一村”横匾赫然在目;后面广场中央,矗立着一尊色彩鲜艳、啸傲苍穹的高原雄鹰巨型雕塑,它是藏族人民勤劳、智慧和神勇的象征。<br>在“民俗村”导游的指引下,大家怀着好奇之心走进这个神秘莫测的地方。我们自下而上、循序渐进,一路感受着浓厚的民族宗教氛围。神山各处的经堂、佛像、唐卡、经幡、转经筒和酥油灯,似乎一切都蕴函着佛祖和菩萨的灵性;导游娓娓动听的说词、庄严肃穆的密宗神庙,使人的心灵渐渐归寂于对上天神灵的敬仰和虔诚。我们按藏人的习俗和宗教仪轨,面对神山、怀着虔诚之心、口诵“扎西德勒”、恭恭敬敬地献上一缕印有经文的彩色经幡,默默地祈求神灵保佑。</h1> <h1>下山后,我们又驱车一个多小时,翻越了海拔4000多米的高原雪域。中途停车临近黄龙景区的一处雪山峰顶,我们站在堆满积雪的崖头,仰望苍天、遥看群山、鸟瞰大地,此时此刻心中油然升起了“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豪放情怀。</h1> <h1>正午,我们进入距九寨沟130公里外的黄龙自然风景名胜区。</h1><h1>视觉中的黄龙以其奇、绝、秀、幽的自然风光而享誉中外,它是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和风景名胜区,也与九寨沟同时被联合国科教文组织列为世界人类自然遗产。</h1> <h1>游览中,我们先乘索道缆车上山,然后沿着长约2700米绕山栈道步行至最为著名的景点—黄龙古寺和五彩池。五彩池是这里特有的奇异景观,据说景区范围内的五彩池约有3000多个,都是由地质变化产生的钙华(碳酸钙)逐渐沉积而成,它作为世界上绝无仅有的自然景观被誉为“人间瑶池”。我们看到,在景区位于海拔3000-3600米的沟谷中,一片片乳黄色的山坡上,林木森森、花草竞秀,清溪碧流,漫台叠泻,形成了许多形似梯田、迂回曲折、层层嵌砌、错落有致的钙华彩池。这些彩池大小不等、形状迥异、深浅不一,池水澄清碧透、平静溢流,能随着周围的景物变化、阳光照射角度的不同和游客所处位置的差异,全方位地展现出各种奇幻艳丽的色彩,游人目睹此景,无不叹为观止。</h1><h1>我们在黄龙景区游览了5个多小时,傍晚始返,意犹未尽……</h1> <h1 style="text-align:center;">黄龙景区外景</h1> <h1 style="text-align:center;">四.何日更重游</h1><h1>转眼间九黄之行已过去了多年,但它的美好仍然深深地印嵌在我的心目中。我还经常怀念起当年游览的愉悦情景,甚至我会在睡梦中又回到那个神奇的地方。现在回想起来,当年的游览太过仓促,实在是意犹未尽。于是遗憾中就产生了一种“何日更重游”的强烈欲念和愿望。但怀念、梦想和愿望的同时总会伴随着一缕隐隐的忧伤,因为就在那次“九黄之行”半年后,2008年5月12日,发生了惊天动地的“汶川大地震”。 大地震就发生在成都至九寨沟的必经之路上,那正是我当年旅游时经过汶川的路。大地震毁掉了这条九黄之行的“黄金通道”,沿途许多美丽的山川景物在瞬间被痍为一片废墟、地震的破坏使沿线的许多地方成了不可再造的永远遗憾!</h1><h1>遗憾和伤感中,一则犹如春风拂面的喜讯给人以欣慰和振奋。我从媒体的相关报导中看到国家邮政、四川省政府已于2009年8月27日在黄龙景区首发《黄龙》特种邮票的报导,而且它与1998年发行的《九寨沟》特种邮票将形成一个完整系列的世界双遗产邮票新题材。由此我强烈感到,九寨沟、黄龙的旅游文化事业并未因大地震的破坏而一振不蹶,在国家和各级政府的关心支持下,当地人民正努力抚平创伤、重建家园,取得了巨大进展。所以我确信这条旅游的“黄金通道”必将重新正常开通!我沿着当年老路,重游九黄的梦想和愿望一定会在不远的将来实现。</h1><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font-size:20px;">铮铭重编于2022年8月25日</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