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h3><h3> 连续三天的连阴雨,已经把门前的大铁锅填满了两回。</h3><h3> 雨,让平时热闹的C村归于平静,白狗老老实实躲在窝里,不再东游西逛,偶尔有几只鸡出来溜达觅食,不一会儿又回到墙边,翅膀耷拉护着身体。</h3><h3> </h3> <h3></h3><h3> 每天早上不到四点,躲在鸡窝里的公鸡会随着第一声啼鸣,遥相呼应,村子里短时间出现一阵多声部的合唱。很快又静下来,静的让我清楚地听到窗外雨还在滴嗒、滴嗒敲击着窗台。</h3><h3> 清冷的空气,让人神清气爽,睡意全无。我脑子里不断闪现出以往图片、电视画面中看到的“土楼王”、“土楼王子”、“四菜一汤”(南靖土楼)。原以为,到了永定,就进了土楼窝,可这几天,在附近只是见到几栋人去楼空、风雨中飘摇的小土楼。</h3><h3> 在C村,第一轮鸡鸣只能算作序曲,早上五点四十,清运垃圾人摇响的铃声才奏响每天生活的第一乐章。</h3> <h3></h3><h3> 因为阴雨不断,几天的活动受限于C村及周边。让我过了几天慵懒的客居生活。被一碗又一碗黄酒陶醉,氤氲在一杯又一杯茶香中,去探寻一个又一个感兴趣的话题。我的心也是一半甜蜜,一半醉意。</h3><h3> 明天下午我就要离开C村,前往龙岩返程。和小H商定,即使风雨兼程,早上也要开启土楼之旅。</h3> <h3><p> 出发不久,我就被车窗外的景象所吸引,随下车拍照。</p><p> 即便是冬日的永定山区仍然充满着诗意,田野里孕育的晨雾,慢慢的向上飘散。山村轻雾与土楼、竹林、梯田上下呼应,展现山里一种难以言表的朦胧与和谐之美。湿润清冽的空气伴着青草的幽香,不用你吸,她自己就沁入你的心肺,洗净我体内的每一个细胞。</p></h3> <h3></h3><h3> 福建多山,连日阴雨,塌方不请自来。 对向开来的车摇下车窗,司机说前面塌方过不去了。小H外甥说:“我们先退回去,还有一条路。”</h3><h3> 小H的外甥平时加工酒酿花生,往城里及旅游景点商店送货,对周边的道路非常熟悉。</h3><h3> 早上小H请外甥随车带路,这个外甥其实比小H小不上几岁。</h3><h3> 塌方小小难为一下,让我们阴错阳差到了南溪土楼沟。登上观景台,南溪土楼群一览无余,幸运的是,此时雨停了。</h3> <h3> 极目远眺,溪流潺潺,青山如黛,梯田层叠。南溪溪畔圆的、方的等形态各异的土楼,或大或小、或高或低、或聚或散,镶嵌于梯田山谷间、弯曲溪岸上,似带状蜿蜒铺就,宛如一条奔腾不息的长龙,蜿蜒十几里,蔚为壮观,被誉为“土楼长城”。<br> 现在是冬天,肯定不是最美的季节。我问道什么季节拍梯田最好?</h3><h3> 小H老爸说:"立夏到小满期间,梯田会灌满水,还有秋收前,稻田金黄,都是拍摄梯田的最好时节。"</h3><h3> 我可以想象到,当太阳刺穿云层照射在灌满水的梯田,天上的云飘动,水中的云游动,那是一种多么让人陶醉的场景。<br></h3> <h3> 离开南溪土楼群,我们驱车到了土楼洪坑景区,这里有著名的“土楼王子”振成楼。</h3><h3> 永定土楼景区对永定人是免费的,不用买票,永定人的脸、口音就是门票,而我则主动花90大洋买了一张票。</h3><h3> 后来到了南靖云水谣景区,则全体都买了票,因为那里属于漳州管辖了。据说客家人之间有一种秘语,以前客家人出门在外,凡是在客家人的地区行走,是管吃管住的。不知道在市场经济大潮中还灵不灵?<br></h3> <h3> 樟树上长了不少木耳、蘑菇。</h3> <h3><p> 洪坑天后宫。</p><p> 过去客家人为了谋生,背井离乡下南洋,家人希望海神保佑。所以在永定分布着数量众多的妈祖庙。 <br></p><p> 天后宫山门建筑风格接近于闽南古厝造型,屋顶的燕尾脊上盘着两条龙,宝鼎被制作成珠子造型,看上去像二龙戏珠。 </p></h3> <h3></h3><h3> 客家土楼的精品,被称为土楼王子——振城楼<br> 振成楼始建于1912年,按八卦图结构建造,卦与卦之间设有防火墙,内有花园、学堂等。内环还有中心大厅,雕梁画栋,装饰秀丽,古朴典雅,中西合璧。占地约5000平方米,费时5年建成,耗资8万银元。分内外两圈,外圈4层,每层48间,八卦每卦6间,一梯楼为一单元。卦与卦之间筑有防火墙,以拱门相通。</h3><h3><br></h3> <h3></h3><h3> 振成楼大门嵌头联:振纲立纪,成德达材。客家人喜欢写这样的楹联,后面我们可以从多个土楼大门看到这种嵌头联。</h3><h3> </h3><h3><br></h3><h3><br></h3> <h3> 和大门正对的是祖堂,祖堂同时也是一舞台,台前立有4根高近7米的大石柱,柱上刻有“振乃家声好就孝弟一边做去,成些事业端从勤俭二字得来”的对联。舞台两侧上下两层30个房间圈成内圈,二层廊道有精致的铁铸栏杆。</h3> <h3> 大红灯笼高高挂,红灯笼给历史悠久又厚重的土楼增添了几分喜庆和灵动,在我们看的已开放的土楼都挂着红灯笼。</h3> <h3> 大厅墙壁上有不少民国时期的名人名联,其中有民国大总统黎元洪为楼主人的题匾,由此可见楼主不是一般人。</h3> <h3><p> 上图左边为两层内环,右边为四层外环。卦与卦之间筑有防火墙,以拱门相通。</p><p> 振成楼的设施布局既有苏州园林的印迹,也有古希腊建筑的特点。堪称中西合璧的建筑奇葩。<br></p></h3> <h3> 有村民把守在楼梯口,动员游客上去参观每位收费5元,由于振成楼建成仅百年,故我没上楼。</h3> <h3></h3><h3> 从百度图片中找到一张鱼眼镜头拍的振成楼照片,可以清楚的看到振成楼的外环、内环、祖厅。</h3><h3> 1995年振成楼的建筑模型与北京天坛作为中国南北圆形建筑代表参加了美国洛杉矶世界建筑展览会,引起了轰动。</h3><h3> 感谢万能的度娘。</h3> <h3></h3><h3> 在洪坑景区停车场边上,隔着小溪还有一座不小的圆形土楼——环兴楼,一看就是一座饱经沧桑、原汁原味的老楼。 门联: 环水朝峰门迎秀丽,兴诗立礼宅焕文明。资料显示该楼始建于公元1550年,最鼎盛时候住过400多人。此楼未在开放景点之列,也代表着一大批老土楼的多舛命途。</h3><h3> 仔细观察,环兴楼一二楼仅开有少量极小的烟道口,而刚才看的振成楼一二楼甚至烟道口也没开,防御戒备之心可见极强。把照片放大看,土楼建设过程中版筑夯土形成的层次非常明显。土楼底层为烧饮、圈养家畜之用,二楼仓储,三、四楼为住房。关于土楼的历史等情况放在后面再说。</h3><h3> 在洪坑景区自始至终雨就没停,严重影响观楼,这里的奎聚楼、福裕楼、“袖珍土楼”如升楼等景点被迫放弃。</h3><h3> 中午在附近餐馆就餐避雨。</h3><h3> <br></h3> <h3> 午饭毕,行车途经“土楼王”承启楼,此时雨下的正欢,无奈车中瞭望一下,继续前行。</h3><h3> 到上图处,我们进入漳州地界,选择左转前往云水谣景区。</h3> <h3></h3><h3> 下午游览我们先参观和贵楼。</h3><h3> 这座方形土楼边上建有院墙,实际上是护厝,土楼外建有15间护厝,称为厝包楼,护厝大门不建在正中位置,而是与主楼大门错开。上图照片没把右边的大门全部容纳进去。这和北京四合院是在院落的东南角设置大门一样,由此看来中原遗风犹在。</h3> <h3><p> 和贵楼又称山脚楼,位于南靖县梅林镇璞山村。建于清代雍正十年(1732年),是座占地1547平方米,是南靖最高的土楼。这座土楼建在沼泽地上,用200多根松木打桩、铺垫,历经280多年仍坚固稳定,保存完好。大门左右有联曰:“和亲既康禄,贵子共贤孙”。</p><p> 该楼在众多的土楼中它显得异常祥和、安宁、沉稳。楼高5层21.5米的长方形大楼,一层土墙厚1.34米,由下而上遂层缩小,到第五层墙厚仅65厘米。</p></h3> <h3><p> 和贵楼有三奇。</p><p> 一奇是和贵楼建在一片沼泽地上。图中的游客在低头跺脚,感受天井整片的卵石会涟漪般震动。有人将这里称呼为“诺亚方舟”,这个小天井是和贵楼最为神奇的地方,也是游客必看的地方,我也自然跺上几脚感受一下。</p></h3> <h3></h3><h3> 和贵楼高五层,21.5米,是已知的所有福建土楼里个头最高的,此为二奇。和贵楼每层有28个房间,共有140个房间。楼正中开一个大门,东西南北四方各有楼梯上下。</h3><h3> 按说,小H外甥经常穿梭于土楼各大景区之间,土楼见多不怪,在雨中伫立仰望这五层和贵楼,难道以前没进过此楼。</h3> <h3> 和贵楼的第三奇,即楼中两口水井,相距十八米,井水水位均高出地面,左边那口井,清亮如镜,水质甜美,而右边那口井却混浊发黄,不能饮用。这是由于两口井材料构造不同造成的奇特景观。 </h3> <p> 一般土楼基础部分都采用河卵石打基础,并按照最大洪水线设计鹅卵石基础高度,和贵楼周边又建有一圈排水沟。</p> <h3> 古道旁,有一排两层老式砖木结构房屋,那就是历史上的长教已有数百年历史的老街市。</h3> <h3><p> “南靖云水谣”原名长教,位于漳州市南靖县境内,属于世界文化遗产“福建土楼”的一个景区,国家5A级。那里山川秀美、人文丰富。村中幽长古道、百年老榕、神奇土楼,还有那灵山碧水,无不给人以超然的感觉。</p><p> 2005年底,由张克辉以自己和几位台胞的生活阅历为原型创作的电影《云水谣》,曾经在此拍摄取景 。</p><p> 一位女士正在以当今流行的凹造型拍照,吾也顺手拍了一张。</p><p> </p></h3> <h3> 一些游客打着雨伞在欣赏电影《云水谣》的部分剧照。</h3> <h3><p> 榕树下一条被踩磨得非常光滑的鹅卵石古道伸向远方,据考证这是长汀府(龙岩市)通往漳州府(漳州市)的必经之路。</p><p> 在福建土楼“申遗”成功后,为借《云水谣》之名树立品牌,将《云水谣》这部优秀作品充分展现在这条闽西南古栈道上,让游客在观赏奇楼美景,领略古道悠悠、碧水青青的同时,感受闽台交流的深远渊源,当地政府将村中这条长10余公里,全部用鹅卵石铺成的古道正式命名为“云水谣古栈道”,将长教命名为“云水谣”古镇。</p><p> <br></p></h3> <h3> 青山秀水、土楼田野、白鸭小溪,眼前的一切构成一幅田园美景。</h3> <h3> 怀远楼,建于1905-1909年,是双环圆形土楼,简氏家庭住宅,坐北朝南,占地1384.7平方米,高4层,14.5米,每层34间,共136间。楼门上有楹联“怀以德敦以上籍此修齐遵祖训,远而山近而水凭兹灵秀育人文”。</h3><h3> 彼时,一女当关。</h3> <h3> 侧门上有一大牌匾,金书"助我义师"四个大字,当年何应钦部被漳州军阀张毅的部队围困,简姓家族帮助何应钦解围,何应钦得救后欣然题词赠匾。</h3> <h3> 在怀远楼,我给把楼的妇人递上5块大洋,得以健步上楼。</h3><h3> 每个房间面积不大,墙体很厚,窗户呈梯形张开,外窄内宽,窗台足可以当床使了。</h3> <h3></h3><h3> 百年怀远楼仍然使用如常。</h3><h3> 每一座土楼,就是一个大家族,就是一个小社会。土楼内,居住在同一屋顶下的几十户几百人同祖同宗同血缘同家族,这种聚族同楼而居的生活模式,典型地反映了客家人的传统家族伦理和家族亲和力。</h3><h3><br></h3> <h3> 整座建筑由直径38米的环形土楼和中央圆形祖堂两部分组成。环形土楼高四层,外围土墙为夯土墙,其余部分为木穿斗构架。环周共34个开间、4部楼梯沿圆环均匀分布。除门厅所在的开间为敞厅外,每层有29个房间。</h3> <h3></h3><h3> 结束南靖云水谣景区的游览,我们驱车回到永定境内,来到水源楼。小H已经提前联系好,晚上我们要在这里品尝下洋全牛宴。</h3><h3> 雨停了,天空也洗尽铅华重新回到湛蓝。</h3> <h3> 方楼与圆楼隔空对话。</h3> <h3></h3><h3> 水源楼坐落在永定下洋镇富川村,已有200多年历史,现已改造为度假村。简介中对土楼有简单的介绍,在这里我想再费些笔墨。</h3><h3> 一直以来,我对民族迁徙、族群特点甚至地方话口音都比较感兴趣,加上古镇、古村落、古街巷构成我旅游的主轴线。这是我第一次到福建,计划就是深入到客家地区,体验原汁原味的客家生活。看土楼也不仅是一般看看建筑,还想了解它的历史、建筑技艺、功能、区域范围等全面认识土楼。一天的土楼专题游,在万座土楼中,走马观花看了代表性的几座,也是满满的获得感。</h3><h3> 最早知道土楼是从上世纪八十年代初那套中国民居邮票,因为那张承启楼的邮票,人们叫土楼为永定土楼或客家土楼,现在规范叫法是福建土楼。我这篇《土楼,永定的名片》是客居客家系列的第六篇,也是一年前定下的名字,也就不再改了。</h3><h3> 土楼主要分布在福建、江西、广东三省的客家地区,以生土为主要建筑材料,生土与木结构相结合,并不同程度地使用石材的大型居民建筑。它们是几次中国乃至东亚历史动荡和民众大迁徙的产物。其中分布最广、数量最多、品类最丰富、保存最完好的,是福建土楼。</h3><h3> 生土干打垒技术在民居建筑中并不鲜见,譬如生土夯筑的长城,西北地区生土夯筑的土堡,北方大量存在的土坯房。但土楼特别是土楼中的圆楼,将中国沿袭了数千年的生土建筑技艺推向了顶峰。福建圆形土楼文化被外国学者誉称为“世界上独一无二的,神话般的山区建筑模式”,将其比喻为天外来的“飞碟”,地下冒出的“蘑菇”。</h3><h3> 福建土楼的形式多种,归纳起来主要有方楼、五凤楼与圆楼三种,圆形土楼最负盛名。圆楼之起因及其发展,与方楼有关。有学者认为,应是先有方楼,继而变异为圆楼。</h3><h3> 圆楼有七大优点:</h3><h3> 第一,方楼的四角房间光线暗、通风差,而圆楼消灭了角房间。</h3><h3> 第二,与方楼相比,圆楼房间朝向好坏差别不明显,有利于家族内部分配。</h3><h3> 第三,圆形的面积是方形面积的1.273倍,建圆楼可以得到比方楼更大的内院空间。</h3><h3> 第四,圆楼内扇形房间的外弧较长,是土墙承重,内弧较短,是木构承重,与方楼相比更省料。</h3><h3> 第五,圆楼的木构件尺寸统一。</h3><h3> 第六,从风水观念看,圆楼可制煞。客家人对风水的迷信,建圆楼以趋吉避凶。从科学的解释,圆楼对风的阻力较方楼要小一些。</h3><h3> 第七,从抗震的角度看,圆楼能更均匀地传递水平地震力,因此比方楼有更强的抗震性能。</h3><h3> 土楼真是一部读不完的百科全书。<br></h3><h3><br></h3><h3><br></h3><h3><br></h3> <h3> 圆圆的天空,圆圆的土楼,圆圆的桌子,今晚在这里我们因缘相聚,端起圆圆的酒杯,再叙中原。</h3> <h3> 房间上方悬挂着几个装满水的塑料袋,为何之用?有说是利用光的反射来干扰蚊虫的。以前在地里见到过利用荧光灯诱捕蛾虫的,那是属于飞蛾扑火,这种折射光干扰的原理功效几何?</h3> <h3> 红灯点亮,土楼夜景模式开启。灯光装饰着每一层楼间的雄姿,穹顶已由蓝色变成黑色的海洋。古老的土楼又增添了活力和层次感。</h3> <h3><br></h3> 《客居客家》发在美篇共四篇:<br>《客居客家之二:汀州,忆秋白》<br>《客居客家之四:客从何来》<br>《客居客家之六:土楼,永定的名片》<br>《客居客家之七:客家黄酒,娘的酒》<br>点击作品集《客居客家》可阅览其它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