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b> 前言:"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这是出自著名作家臧克家的《有的人纪念鲁迅有感》的两句名言。我相信大多数的人都读过,也都明白这句话的意思,但是,当你阅读完以下这篇文章,相信你会与我一样,能更加深对诗人这句话的理解! </b></h3> <h3> 不少人以为,写几篇文章出一两本书,对于作家来说,那不过是天赋所致,也是动动笔杆就能做到的。殊不知,多少文人学士为此而付出了难以计数的辛劳与汗水,甚至于献出了自己的毕生精力。陈能石、江中卫、叶星铸这三个德化本土作家与之完成作品的特殊经历,或许能给你带来不一样的感受!</h3> <h3> 陈能石(1944.1一一2005.2)笔名岩石,德化国宝人。毕业于厦门大学中文系。历任大田县教育局局长、县文化局局长、县文化体育局局长、县文联主席。系福建省作家协会会员、三明市作家协会全委会委员、市民间文艺家协会理事,市客家文化与华侨研究会理事、研究员、市摄影家协会会员。已由中国文联出版社出版10万字个人作品集《人在旅途》,并获得三明市第三届"百花奖"提名奖。散文作品《养鸟获得"世纪杯"全国精短散文大赛二等奖;报告文学《从放牛娃到推普先锋》曾获中国报告文学学会举办的"共和国的脊梁"报告文学大型征文活动优秀作品提名奖。书法作品入编《中国书法家作品选》。摄影作品多次被省、市报刊选登,并在市摄影赛中获奖。2001年入编文化部《中国地方艺术人才年鉴》,2004年入选《福建省文艺家辞典》。</h3> <h3> 他夫人陈美金说,2004年年底,陈能石不幸患上癌症。病重的日子里,他在医院床头的灯光依然长明,读书和写作是丈夫生前难予割舍的两件事情。陈能石生前文友严垂壁回忆当年到三明医院探望陈先生病情时,他病榻上放着一叠文稿,日日牵肠挂肚的是他的《人在旅途》文集出版。见到严垂壁时,他似乎已知自己已将不久于人世,流着眼泪,拉着好友的手嘱咐说:"我把作品分成两类:一类已定稿,另一类是初稿需要修改,现在是力不从心了,拜托你尽量为我完成心愿吧。"话里无不透着他内心的悲伤、凄楚和期待。时隔半月之久,陈能石病更重了,可他仍在病床上坚持撰稿作文,直至生命的最后一刻,年仅63岁。噩耗传来,文朋学友无不为之扼腕痛惜,他对文学的挚爱精神感动了无数人。去世后,三明文学院院长林万春亲自为《人在旅途》作序,福建省文学院院长郭风也为该书写了书名。送葬那天,四、五百人主动为他送行,以此表示对陈先生不幸辞世的哀悼与对其高洁品行的敬仰。</h3> <h3> 江中卫(1919一一1997),号一泓,笔名江泓。德化县水口镇祥光村人。毕业于福建师专。原任小学教员、校长,省立德化师范、南安师范、德化县立中学教师,《德化县志》助理总编。生前为福建省诗词学会、当代诗人联谊会会员。曾参与省编写《儿童文学》、《小学语文教学法》等师范学校教材。诗作发表于《福建诗词》、《江南诗词》、《全国诗社诗友作品选萃》等10多种报刊。编著有《历代咏花诗选》。</h3> <h3> 江中卫的大女儿回忆,父亲一生对古诗词的情有独钟到了近乎痴迷的程度。她说,父亲身体不好,老是咳嗽,而他却经常熬夜写诗,甚至于半夜躺床之后,突然有了灵感,便会披衣翻身起床,伏案写作。自小的时候,她和妹妹就经常被父亲深夜起床的咳嗽声所惊醒,而她们也知道,那必定是父亲又在写他的诗稿了。</h3> <h3> 江先生受儒家"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的影响至深。有一件事足见先生的诚信重义,江先生早年曾有一段短暂而又异常悲痛的婚史。那是1939年9月18日,江先生结婚刚一个月的妻子周水在德化县三角街被日军飞机轰炸身亡。江先生痛彻心扉,他把心爱的妻子埋葬在塔雁山上,每年清明或冬至时节必要带着他的家眷给发妻扫墓祭祀。"又遇重阳日,乱世感物华。鸿雁家千里,亲朋天一涯。"这是江先生上世纪40年代所写的一首五言律诗,也是抒发他对亡妻的挚爱情感。</h3> <h3> 江中卫先生的诗集《一泓诗稿》也是在他身后由其生前好友、学生和家属帮忙发表的。江先生原冀于有生之年以《一泓诗稿》全集付梓。可天不由人,事业未竟患不治之疾,并失去语言能力。其间,仍以坚强意志、毅力与病魔斗争,忍受顽疾折磨与精神痛苦,坚持于病榻书写文字,且时常胸前手抱所写诗稿发愣冥思……直至弥留之际,家人及亲友、学生一再告慰他日后一定按他意愿将诗稿全集付梓时,他才颔首含笑闭目而去。江中卫先生一生钟爱文字如此,怎不感人肺腑,催人泪下!江先生谢世后,家人亲友等秉其遗愿将诗稿整理校正,计615首,辑成全集。福建省文史馆馆员、知名诗人廖宗刚老先生为之润饰华章,福建省诗词学会副会长、厦门大学中文系教授黄拔荆为其作序,生前文友洪腾涌为其悼诗曰:中庸明志,传薪甘淡泊,千道酬劳出雅集;卫道儒风,坎坷苦耕耘,山花点翠伴吟魂。</h3> <h3> 叶星铸,德化县国宝乡人。(1942.5一一2017.12),1966年福建师范学院中文系本科毕业。中学语文高级教师。1971年至2002年先后在三明钢铁厂中学、德化县教师进修学校、德化一中从事教学工作。德化县"瓷都诗社"理事,泉州诗词学会和福建诗词学会会员。</h3> <h3> 叶先生曾是1962年德化考上大学、大专的"三根毛"之一。他的《驽蹄散印》一书的出版,也是在他辞世后结集付梓的。他的夫人苏玉生说,丈夫萌发写书的念头已进入71岁古稀高龄,那时他身患"中风"之疾,觉得应当把他丰富的人生阅历留给子孙,留给社会,出院后,手脚稍灵便些,就终日躲在笔石山住宅的小阁楼上,伏案撰写他的生平回忆录和整理以往的诗词杂文。不久,故乡国宝叶氏族谱重修筹备组找上门来,要他为族谱主持执笔。乡亲们的重托让他难以推辞,遂转而埋头于寻找资料、访问引证和整理撰写的繁杂事务中,忙起来时,达到废寝忘食的地步。因过于劳累的缘故,2017年9月份,他终于摔倒在卫生间里而病发了,从住院至临终,他在亲友面前最为念叨的就是他自己命名的《驽蹄散印》一书的出版之事。当年11月7日,叶先生在其众多亲友们的郑重允诺下,手捧书稿,含笑走至生命的尽头。2018年孟冬,就在叶先生逝世后的周年忌日,《驽蹄散印》在其妻子与家人亲友的全力支持下正式印制付梓。发行仪式恰逢国宝叶氏乡亲聚会之日,数百亲朋好友聚集一堂,拜读《驽蹄散印》,缅怀叶星铸先生一生乐育桃李,爱国爱乡爱人的高尚情怀。</h3> <h3>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这话是否对这三位德化本土作家文稿未及付梓便与世长辞的写照?当然不是!因为他们笔耕不辍、为之奋斗一生的著书立说梦想最终都得到实现,这足以让他们含笑九泉、死而无憾。"文章千古事",虽然他们的身与名已随土入安,但其高尚的文学灵魂不死,恰如一盏长明灯,仍将继续照亮无数的文学生命,永恒不息!</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