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红色碑林—纪念淮海战役胜利70周年(1949.1.10—2019.1.10)

小溪潺潺

<h3>策 划:王友军、李传德</h3><h3> 郑 毅、孟昭敏</h3><h3>文字编排:郑 毅</h3><h3>摄影制作:李传德</h3><h3><br></h3> <h3>  习近平总书记参观淮海战役纪念馆。</h3> <h3> </h3> <h3>  为纪念淮海战役的伟大胜利,表彰先烈崇高的革命精神,1959年4月4日,国务院决定在徐州兴建淮海战役烈士纪念塔。1960年4月5日,我国传统的清明节,在这里隆重举行了有两万余人参加的奠基典礼大会。1965年11月6日,暨淮海战役胜利17周年纪念日,正式对外开放。</h3><h3> </h3><h3> </h3> <h3>  淮海战役烈士纪念塔高达38.15米,面东朝阳,依山而立,巍峨挺拔,气势雄伟。当年曾以其碑体宏大,外观壮美被誉为“亚洲第一塔”。</h3><h3> 塔体正面镶嵌着1964年11月毛泽东主席亲笔题写的“淮海战役烈士纪念塔”九个镏金大字。九个字的平均高度为1.88米。</h3><h3><br></h3> <h3>  1964年11月毛泽东同志为淮海战役烈士纪念塔题词</h3> <h3>  徐州市委办公室1964年12月1日收到毛主席题词的收条</h3> <h3>  纪念塔南北西三面的回廊长度为146米,南北回廊2米多高的白色大理石碑上对称的镶刻着党和国家领导人对淮海战役烈士的题词和烈士英名录。北侧有周恩来、刘少奇、朱德、陈云、邓小平的题词,南侧有江泽民、刘伯承、陈毅、粟裕、谭震林的题词,体现了党和国家领导人对淮海英烈的缅怀和对后人的殷切期望。</h3><h3> 铭刻的烈士英名录共收录31006名,实刻28391名,两侧各有四块无字大理石碑,象征着那些为国捐躯的无名烈士</h3><h3><br></h3> <h3>  党和国家领导人江泽民、胡锦涛、李鹏、朱镕基等也曾来这里瞻仰过。</h3> <h3>  邓小平同志为纪念淮海战役胜利四十周年题词</h3> <h3>江泽民同志为纪念淮海战役胜利五十周年题词</h3> <h3>  淮海战役总前委群雕屹立在塔的南侧。</h3><h3> 前委群雕高7米,宽9.5米,造型浑朴,气派宏大,它是目前我国最大的伟人群雕。群雕以总前委在淮海战役中唯一的一次合影为蓝本,采取了上实下虚的表现手法,细腻的刻画与自然的虚化相结合,给人以根植大地,稳健雄浑的感觉。这五位伟人身穿冬季戎装,面带威武神韵,既是一个统一的整体,又各具特色,形神兼备,个性突出。</h3> <h3>  淮海战役总前委领导成员合影。 左起:粟裕、邓小平、刘伯承、陈毅、谭震林</h3> <h3>淮海战役总前委雕塑。 左起:粟裕、邓小平、刘伯承、陈毅、谭震林</h3> <h3>  在淮海战役纪念塔北,占地2万平米,建有淮海战役碑林。碑林由碑亭、碑墙、碑廊、碑室等组成,有中国第一红色碑林之称。500多幅碑刻中汇集了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墨宝,党和国家领导人的题词、参战部队及老将军、老战士的题咏和海内外书法名家不凡之作,具有极高的观赏价值和艺术价值。</h3> <h3>  该碑正面镌刻着毛泽东主席的“人民的胜利”,背面镌刻着毛泽东主席“关于淮海战役作战方针”的手稿,此碑重150吨。</h3> <h3>  传承好红色基因,</h3><h3> 把淮海战役精神发扬光大。</h3><h3> 淮海战役烈士精神永垂不朽!</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