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梦一一南极点!

Zhang Li

<h3>小时候,南极对我来说,是个遥不可及的梦。</h3><h3>当中国的长城站(南纬62度)、中山站(南纬69度)、昆仑站(南纬80度)、泰山站(南纬73度)相继建成,为国人自豪的同时,也多了一份关注!渐渐的,我知道科学发展到今天,自己应该也有机会了!</h3><h3>前些年当第一次踏足南极,那无与伦比、美轮美奂的景色,震撼了我。这就是自己神往的地方,经过千辛万苦,冒着惊涛骇浪,发现了世外仙境。可爱的企鹅,各种海洋动物,翱翔的飞禽,湛蓝的天空,还有那狂风暴雪,一幕幕都深深地刻在脑海里!</h3><h3>一定要再来,深入内陆,直至地球的最低点,南纬90度,神话般的南极点!</h3><h3><br></h3> <h3>伊尔一76运输机载着30多位,来从世界各地的探险爱好者,经过四个半小时的飞行,缓缓降落在南极内陆(南纬79度46分)的联合冰川蓝冰跑道上!</h3> <h3>据说这条蓝冰跑道,2007年12月13日第一次成功降落客机,到现在刚好第十一年。跑道4公里长,冰层厚度700米。在南极大陆,由于冰架由高向低移动,跑道也会每年向西南方向漂移!</h3> <h3>这是来接我们的飞机,该回归了。在苦苦等待若干天后,从智利蓬塔到南极联合冰川之间,终于出现了一个短暂的,适合飞行的(12小时)天气窗口。我们本不属于此次返回对象,感谢老天帮忙,前一波待返客人由于天气原因,被滞留在南极最高峰文森峰营地。</h3><h3>别人的不幸却成全了我们,尽管自己由于大自然的好客,也被迫一次次通过卫星电话,变更回程国内和国际机票,并不断取消预订的酒店而被罚款。但终于在新年来临之前,能够重回人间,回到我温馨和挂念的家,真有一种战场凯旋的喜悦感。</h3> <h3>此刻的南极,对我来说,好像就是个梦。没错,一场白日的梦。这里既然不属于人类,不属于任何生命体,那就是仙境。仙界一天为人类一年,这里不正好印证了吗?它一年确实只能算一天一一即白天和黑天。</h3><h3>人类真正开始踏足南极大陆,也就是近100多年的事儿,1911年12月14日,挪威人阿蒙森团队用了56天,终于第一次踩到了南纬90度点。巧的事,这一天也是我们计划出发南极大陆的日子,遗憾天宫不作美,没能成行!</h3><h3>住在酒店的海景房,仰望蓝天,远眺麦哲伦海峡,滚滚海浪卷起一层层白色的浪花,这里不是天涯海角,也不是世界的尽头,但看不到头的海那边,却真是世界的尽头!</h3><h3>对面是最冷、最高、最多风的大陆。但从另一方面,它又是地球最底部,虽然冰雪万里,却是最干燥的大陆。在这片静谧的冰雪世界,有太多的神人和他们的留下的故事,也有更多的迷被掩埋在千里冰原中。</h3><h3>看过有关资料,二千多年前,古希腊科学家亚里斯多德根据月食发生时,月面出观的地影是圆形的,得出地球是球形!。他推断,地球北半球有大片陆地,为避免地球头重脚轻,与之平衡,南半球也应有一块大陆,他认为北极点附近是海洋,那南极点附近应该是对应的大陆。现代科学证明了南北极的对应关系,它们具有相似的面积和体积。这些神话一样的故事,是真的吗?刚好,科学家Gary先生给我肯定的回答。老先生有段话说的很哲学:亚里斯多德确实靠思维想像得出的结论,当聪明和受过教育的人,发挥想像时,就称之为哲学!</h3><h3>1519年,麦哲伦通过他的环球航行证明了地球是球体!</h3><h3>看来南极,这个过去的神话,自己将梦游,实现真实版的白日梦!</h3> <h3>低层的白云间露出了些许的篮天,与脚下厚厚的白雪,被风吹过,被推雪车清理后,透出的篮色坚冰,让我们年前回家的奢望,梦想成真!</h3> <h3>俗话说,行万里路,胜读万卷书。行路远了,(从北极点到南极点的打卡,数次的南极、北极之旅)反而连吹牛,也少了底气和勇气。因为知道的多了,才知道自己不知道的太多。不说话的神人见多了,才明白整天宣传自己的并非牛人!南极点,一百多年来,无数科学探险家在此竞技,他(她)们挑战自我,挑战人类的极限,一代一代前赴后继用生命谱写伟大……</h3><h3>再见,方外之地!</h3><h3>再见,神话一样的梦幻之境!</h3><h3>再见,南极大陆,这遍人类创造最多奇迹的地方!</h3> <h3>一周多以前,平静时的麦哲伦海峡,像一幅美丽的山水画。在它的的南面是德雷克海峡,常年波涛汹涌,被称为咆哮西风带。东面是大西洋,西面是太平洋。500年前,葡萄牙探险家麦哲伦,带领西班牙船队,进行人类历史上第一次环球航行。通过70天穿越了大西洋,经过了这里,发现了通往‘’南海‘’的海湾,即麦哲伦海峡,随后经100多天风平浪静的航行,顺利横渡太平洋抵达菲律宾。这个‘’南海‘’因此起名‘’太平洋‘’!而麦哲伦海峡也是太平洋与大西洋间的天然航道。这里风向和海流长期变幻莫测,但较德雷克海峡还是温和的多!</h3> <h3>转天大风飞扬!这不,看看我的探险伙伴,被风吹的过桥都困难。</h3> <h3>因为气象原因,出发日期已推迟了三天,探险公司招待我们几位焦躁的华裔旅友,在当地半山腰观景歺厅共享晚餐。这也正是最后一顿正餐,翌日下午我们终于启程啦!</h3> <h3>蓬塔候机厅结识的新队友,日本老太太89岁,澳大利亚老太太83岁。</h3> <h3>左前方是南极探险旅游中,有记载至今,年龄最长者,90岁的英国老太太!</h3> <h3>组织方照顾安排三位老人坐在飞机第一排。</h3> <h3>飞行中,负责通讯的机务组员。前面的屏幕能够看到飞机的飞行情况,替代客机的窗户!</h3> <h3>客货两用的伊尔76飞机旅途中!</h3> <h3>到达联合冰川营地,兴奋,先拍个照!</h3> <h3>这儿离我家直线距离一万三千七百多公里呢!</h3> <h3>帐篷里很舒适,两人空间并不拥挤。光线透过彩色的双层逢布,柔和而明亮。24小时不用点灯,其实对人来说并不舒服!</h3> <h3>为老外设计的两层睡袋,对亚裔人来说,保暖而宽松,跟家里的被子感觉一样一样滴!</h3> <h3>初来的感觉一切都是美好的,在歺厅里两位上海的资深旅友,与日本探险导游还有自中国的第三方客人(攀登文森峰与南极最后一纬度徒步)子君小姑娘聊天!</h3> <h3>难得的好天气,终于在抵达南极大陆的第二天,与我的极端朋友(一起多次深入南北极)准备登机。这架代号DC一3(巴斯勒)是架“大飞机”,能坐17人,可以不用加油往返南极点!营地还有两架也飞南极点和文森峰营地,是10座(双獭)小飞机,往返必须加一次油。</h3> <h3>借用那句登月名言,改编成:我的一小步,是科学发展的一大步!过去有多少探险家,既使付出生命也难以到达之地,今天我一个凡人将美梦成真!</h3> <h3>从联合冰川到南极点,全程1113公里,现在已飞完九成了。(共需3小时45分)飞机在冰盖上空几百米高度飞行,全程不加压,高度在三千(六~七百)米。还好,没有发生高原反应。只是途中经过山区时,受气流影响,有短暂的晕机反应。看着下面无比壮美的景色,身体不适也就不算是个事啦!机舱内,左侧边是双排座位,右侧前半部也是座位,后半部分放置行李。要知道我们这架飞机的机身,可是(1942年)二战时的老古董,只是内部机器设备都已更新。</h3> <h3>这就是传说中的地理南极点,它的地面标志点就在我右后方。由于冰盖的不断移动,每到年底,极点都会重新校正。今年新位置过几天才会放新地标,不过我们通过GPS仪器,还是自己找到了新90度点,它在我的左后方,离旧址大约5~6米处!</h3> <h3>如假包换的地理南极点!</h3> <h3>另一版本的极点证明!</h3> <h3>这是最著名的南极点地标,水晶圆球。位置虽然已不准确,但具有象征意义,离真正的地理极点相差几十米。这也充分说明,世间万物都非一成不变!地标后面是十二个《南极条约》签署国的国旗。它于1959年12月1日达成协议,这是一个伟大的、最大互利共赢的、和平利用南极的协议,是人类用理智战胜贪婪的杰作!</h3> <h3>南极点所用的是新西兰时间,比我们联合冰川时间早16个小时。这个时间点,气温不算很冷,零下21摄氏度,加风冷效应,感觉温度零下34摄氏度!</h3> <h3>南极点:美国阿蒙森_斯科特科考站,喝一口极点的甘甜雪水!</h3> <h3>有幸进入科考站,感受在地球最遥远、最荒凉的地方,圣诞节的气氛!</h3> <h3>科考站图书室,怎么也得摆摆姿势,装个样子吧!</h3> <h3>当晚10点,回到营地,半小时后狂风来袭。真幸运,否则随后的几天都无法飞行。第二天,欢庆酒会!</h3> <h3>公司老板,香槟祝贺!</h3> <h3>极点飞行员,这位爷驾驶二战(1942年)老古董飞机(机身内部已更新),接送我们往返南极点。他是世界上飞极点最多次数的驾驶员(40多次),为我颁发登陆南极点证书!还是咱加拿大老乡,家住草原省。</h3> <h3>欢声笑语,气氛轻松;美酒佳肴,同享成功喜悦!</h3> <h3>去查尔斯山风之峡谷,领略南极内陆高山大川,徒步冰雪世界。</h3> <h3>不高大的山,不算小的石,犹如外星球环境!!</h3> <h3>石山与冰川构成的风之峡谷!</h3> <h3>壮美的冰川!</h3> <h3>暴风雪,在南极大陆,就是家常便饭,超级雪地车也不一定给力,还得履带车上场!</h3> <h3>南极大山里采集到纯洁的白雪,装瓶后带回家!</h3> <h3>这是山里采雪现场,确保带回的雪水绝对纯净。</h3> <h3>闲暇时光,滑雪,练习冰原徒步技能!</h3> <h3>天地无缝对接,在浑然一体的纯白世界,享受人与自然的和谐!</h3> <h3>梦幻境界!</h3> <h3>静思!在苍凉又洁净的世界里,没有浮躁,没有荣辱,看淡世事!</h3> <h3>空、静、美!</h3> <h3>白色世界,老天挽留我们在南极大陆,过白色圣诞节。太阳能车带着盛装游行队伍,撒欢而来!</h3> <h3>六位原产地是中国的华人,来自三个国家。相聚在南纬79度46分的联合冰川,喝着加了肉桂的热红葡萄酒,在这天然会场,共庆圣诞!</h3> <h3>圣诞老人是为和蔼可亲,又充满智慧的科学家!</h3> <h3>各国人民大团结。</h3> <h3>先进的太阳能车,正在南极内陆进行测试,希望经过不断改进,将来可以为南极环境保护做贡献。</h3> <h3>这是一对荷兰科学家夫妻,是坐在那辆长车里研究太阳能的。</h3> <h3>这是冰岛经过改装的,用于横穿南极大陆的汽车。上车用的脚踏板,其实是两根管子,拆下来可安装在前部做吊车臂用。</h3> <h3>这位司机兼向导,刚带车队(三辆车)穿越南极大陆,回到营地。</h3> <h3>这辆停在营地后面的车,刚运来还没投进入工作状态,准备替换旧的轮式雪地车。看起来,威武霸气,但有点像囚车呀。</h3> <h3>营地的雪地自行车与众不同,轮胎比一般车要宽很多。雪下面有冰,骑车显然要此平地困难些!</h3> <h3>雪地摩托</h3> <h3>这款雪地摩托,是不是很酷?</h3> <h3>这样的雪景是否很眼熟,有一种白色沙漠的感觉。</h3> <h3>站在山上,云雾之间。</h3> <h3>随手捡到的小玩意,上雪下冰,犹如南极地貌的缩影!</h3> <h3>山与雪地的交界线,勾画出的白色海洋。</h3> <h3>本打算去几十分钟外的象头山,听说那里有可能发现化石。但天宫不作美,暴风雪肆虐,我们加强版的雪地车也行走极其困难。最后中途折返!</h3> <h3>餐厅帐篷,充满了圣诞和新年的气氛。闲暇之余,我们的歺厅帐篷,有人聊天,有人娱乐,也有人读书。身着红色衣服者,就是年过九旬的英国老人,平时总在看书。同桌两小姑娘,一位十四岁,另一位十八岁,是老人的孙女,中年妇女是老人女儿。她们是个大家族,一家七八位,本次一起上阵,分两拨在南极点汇合。爸爸、叔叔带着两位千金,徒步南极最后一纬度。她们用十一天,拉着自用吃住行李,顶风冒雪完成了一百一十公里艰苦爬坡,来到极点。老太太在女儿与大孙女男朋友的陪伴下,跟我们这群凡人乘机飞抵极点!其实老人与孙女都在挑战自我,挑战极限。去年也就是2017年,她们同样分工,完成了挑战北极点!</h3> <h3>南极,世外之地。既然天外有天,世外高人自然多聚于此。看看这些神一样的朋友吧,左边男子:Eric Barson 一年内完成从海岸线徒步1200公里到达南极点,800公里徒步到北极点,然后又登顶珠峰!右边的女士:咱加拿大老乡,是飞机驾驶员,开国际航班。由于南极大陆的“热情好客”,我们都被滞留于此过圣诞,这位女飞行员将错过她的国际飞行任务……</h3> <h3>Gary 是为研究企鹅的科学家,老头儿性格开朗,讲座有独特见解。扮演圣诞老人,和蔼可亲。在蓝冰跑道附近,雪地车打滑,二话不说,躺在车轮下铲雪,刺骨的冷啊!</h3> <h3>Paul Henry 职业跳伞摄影师,从事跳伞活动4000多次,在地球人能去的任何地方,都留有他的身影!如大闹天宫的孙悟空,在篮天中,白云上,不开伞的闲庭漫步,艺高胆大!</h3> <h3>看看我们这位兄弟的空中漫步,技能之高超,踩祥云于脚下。这是在数千米高空,打开伞之前的自信!</h3> <h3>大胡子William,美国人,是世界最大降落伞制造商。我们看到的翼装飞行,双人跳伞都是他的杰作。本次来南极,测试在寒冷的极地上空跳伞。73岁了,把长胡子编成三条辫子,一边吃降压药,一边坚持亲自跳伞,下来后耳朵冻的听不见声音……</h3> <h3>高个子Dave Hahn,15次登顶珠峰,是非夏尔巴人登顶世界纪录保持者!</h3> <h3>娇小的尤翰娜,曾经的瑞典护士,酷爱户外探险。经过一段时间训练,和妹妹一起使用风筝,纵向横贯格陵兰,由南向北2300公里。随后从海岸线徒步南极点,第一次就成功打破女子单人,无助力,无补给,挑战极点的世界纪录!用了39天走完1130公里,其间只休息了一天半。</h3> <h3>看起来白白净净的小姑娘,其实在国内也是小有名气的户外探险家。只是面对这些世界大咖,只能屈就算是探险旅游家。子君姑娘还是从珠峰南北两坡成功登顶的中国女子第一人,七大洲的最高峰,完成了6座半,南北极最后一纬度也已徒步完成。她与我们同时到达南极点,我乘Dc一3飞机,她徒步最后一纬度110公里用了9天。我们营地的英国小姑娘用时11天。</h3><h3>徒步是什么感觉,在营地我们练习不负重滑雪2.5公里,就全身湿透啦!</h3> <h3>布坎南山</h3> <h3>由于雪太厚,轮式雪地车已不能行走,履带车在松软的厚雪上也步履蹒跚。好在今天无风,天气转晴,大约一小时的车程,顺利来到布坎南山下。</h3> <h3>伴着一缕阳光,喝一杯热巧克力,在惬意中沉醉。</h3> <h3>难得的好天气,我们一行几人去攀登布坎南山。</h3> <h3>山顶小憩,摆姿势,装装样子!</h3> <h3>山顶美景!</h3> <h3>白色海洋!</h3> <h3>这雪有半人厚,难怪履带都行车困难!</h3> <h3>这里已感受不到天高地厚啦!</h3> <h3>返回营地的路,天蓝地白,这也是我们来到南极内陆的第一次。</h3> <h3>千里冰封</h3> <h3>南极,天空并不高远,阳光之下,南艾尔斯沃思山脉群,银装素裹,分外妖娆。</h3> <h3>我们的知识竞赛现场。</h3> <h3>吃饭时间。</h3> <h3>风雪过后,太阳穿过较低的云层。虽然看得见太阳,却看不到不算太远的山脉。</h3> <h3>工作人员的单人帐篷区,他们的条件显然没我们的双人彩色贝壳帐篷好!</h3> <h3>白色的‘’流沙‘’!</h3> <h3>蓝天、白云、远山。</h3> <h3>风雪过后,营地景象。</h3> <h3>晴天的营地!</h3> <h3>薄云中的营地!</h3> <h3>南极夜晚的八级大风,在帐篷里听的心惊肉跳,深怕住所被连根拔起。我的担心并不多余,第二天听说当夜,送我们去极点的加拿大飞行员(前面合影发证书的高个),帐篷被狂风刮出了几十米外。人在帐篷里就如衣服在滚筒洗衣机里,随帐篷在南极雪原上翻滾。想想,如果刮远了,落入附近的冰裂隙,不就性命难保!公司为此给这位兄弟发了一个帐篷被刮出最远的奖励证书!</h3> <h3>狂风初起!</h3> <h3>狂风飞扬,万里雪飘。</h3> <h3>大风之中!</h3> <h3>风暴来临!</h3> <h3>白天的大风!</h3> <h3>风雪过后!</h3> <h3>风平雪静,静谧的大陆!</h3> <h3>科技进步,让人类融入大自然。</h3> <h3>银装素裹</h3> <h3>雪落石出,平坦的雪原,就像白色的大海,海中露出点点碎石与小岛!</h3> <h3>南极见闻永远说不完,人人都有不一样的故事。各个都在力争用:勇敢、勇气、毅力和一颗永不言败的心,改变自己,挑战自我,改写历史,创造属于自己也属于全人类的新纪录!营地里,见过两人,手指冻伤,一人三指,另一人七指。其中一人的冻伤经历,仅仅是在成功登顶文森峰后,为了胜利的喜悦,照像时伸手作个姿势,就这么简单,这就是南极。</h3><h3>本人也有大自然的馈赠,由于极度干燥,三次流鼻血,两次都是近两个小时才止血成功,医生无意间发现我的鼻子已经冻伤,但自己却毫不知情。在营地,徒步探险家们,身体各部分冻伤根本就不算个事儿。</h3><h3>在这荒芜与苍凉的白色世界,观天空之高远,望冰川之广阔,淡看世事,宁静平息着浮燥,净化着心灵。各路神人,默默无声,相聚与分离,缘起缘落!</h3> <h3>跳伞观景台,就在我的居室外,尤如人间幻影!</h3> <h3>南极我来了,极地跳伞,世界首创。在天寒地冻之间,从4500米高空纵身一跃,人与自然在此完美和谐!</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