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悟 <p style="font-family: -webkit-standard; 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b>人人渴望爱与被爱,如今80岁左右的那批人,很多人一生中缺乏这样的感受,就像从没有机会撒娇一样。我用朴实、稚拙的笔触写自己的母亲,这其实是一批人的写照。如能在人生暮年得到儿女的宠爱,也可弥补一些遗憾!</b></h3> <h3>文图:雅馨</h3><h3><br></h3><h3></h3><h3>母亲生于1939年,今年刚好80岁,快二十年前就已确认得了帕金森症,手脚震颤、僵化,说话、吃饭迟缓。伟人邓小平、拳王阿里也都得过这种病,也没有办法治好。母亲靠药物维持,二十年来生活依然能够半自理,我已经万分感激了。</h3><h3><br></h3><h3></h3><h3>母亲出生于地主家庭,她幼年的最早记忆是随着家人躲日本人轰炸,俗称“跑老日”或“跑反”,家里有很多长工、伙计,大骡子大马。很快,她就因家庭成分处处低人一等,她的父母要经常去被批斗,她也是人人欺负嫌弃的地主崽子。但她没有放弃上学。家里没有吃的东西,借也借不来。原来有些长工一翻身变成成天斗争他们的积极分子,也有些人念及以前东家的厚道,偷偷给点吃的。</h3><h3><br></h3><h3></h3><h3>处于孩子期的母亲就用一个很小的布袋背着那一点别人接济的面粉步行几十里去上学。有一双鞋舍不得穿,她是光脚走路,到学校才穿上鞋子,这样像个读书人。</h3> <h3>但在那个年代这不算丢人,我不知道几十里路一个小女孩要走多久,正值长身体时期的她常常吃不饱饭,直到20岁身体才开始发育,开始进入青春期,才突然长高长大,那已经是她参加工作刚刚能吃饱饭后。</h3><h3><br></h3><h3></h3><h3>母亲的少女时期应该就像个豆芽菜。在学校上学期间,和同学搭伙一天做一、两顿饭,不太饿就不做、不吃。我多么佩服在这种条件下母亲上到了初中毕业,再上高中生活将更加困难,母亲报考了西安航空学校(就是现在的西安航空学院),成绩合格,但是政治审查不合格。</h3><h3><br></h3><h3></h3><h3>那个年代,我们不能用今天的条件来衡量,她为何20岁才初中毕业?她的上学本来就是断断续续的。那个年代,能考上航空学校也算有知识的人了,虽然部队院校不接受地主出身的母亲,国家还是给她解决了工作,在宛西制药厂当一名技术工人。总算可以吃饱饭,已经二十岁的她才开始长身体。就那一年,她突然长高了,那个头在人群里算是大个子。</h3> <h3>工作几年后,不知为何又被下放。父亲是在兰州的教师岗位上下放回河南农村,母亲是在河南的工人岗位上下放。被下放的人在农村根本比不上贫下中农那么吃香,受过教育的他们在农村竟然没有一技之长,越有知识越被有些人嘲笑。不知他们自己想要找“门当户对”的人,还是只能聋子找哑巴瞎凑合,相距几十里的父母亲被人撮合成了夫妻。</h3><h3><br></h3><h3></h3><h3>贫贱夫妻百事哀。父母亲一辈子磕磕绊绊,没少生气。总归都是辛苦了一辈子、委屈了一辈子。作为我来说,小时候过的苦日子从不觉得苦,但是想到父母亲的委屈,尤其是情感方面的委屈,就会心痛异常。<b>生活已经很苦时,我们更需要有人心疼,有人爱着,互相怜惜,互相珍视。若情况反过来,没有得到需要的情感慰藉,人生太苦。</b></h3><h3><br></h3><h3></h3><h3>父亲最后的时光有我和哥哥照顾,嫂子以及在外地工作的姐姐、弟弟也尽过自己的力量,但我想他最想得到的是来自母亲的关爱。或许是认识有限,或许是积怨太深,父亲失落,我也很失望。父亲落寞,我更心疼。我对母亲有看法,但我也心疼她。</h3> <h3><b>母亲的心中渴望关怀和爱。我总觉得那一辈人太多的人不会表达关怀和爱,太多的夫妻在彼此伤害中又离不开家庭的羁绊,除了爱与被爱,有更重要的事情——拉扯儿女长大成人。儿女们顺利长大,工作、成家、生子,他们又开始给子女一个个帮着带孩子。</b></h3><h3><br></h3><h3></h3><h3>现在,母亲80岁了,作为母亲小女儿的我也快要50岁了。我将生活中的一切重新理顺,干好自己在单位的那份工作,不再像前些年那样拼搏奋斗,不打算在科研、专利、大赛这些我已经比较熟悉、有所成就的领域再去日夜煎熬。好在高校老师不用坐班,我就有大量的时间陪伴在母亲身边。</h3><h3><br></h3><h3></h3><h3>母亲有时候会撒娇,但是很少很少。在她有病住院时,我和哥哥日夜换班陪护。她老人家白天睡好觉,晚上清醒着有些烦闷,就总是敲我的陪护床,要着要那,和我说着那些陈芝麻烂谷子的事,我顺从一会,但也会困得发狂,也要考虑同病房别的病友,就会和她发脾气,让她安静。</h3> <h3>在家的时间,母亲就又自尊起来,能自己做的事一般都不太麻烦我。我不过就是给她做些简单的饭菜,很多东西她已经咬不动、嚼不烂了。我下课或开完会回家,她总是坐在椅子上看着电视,看到我或哥哥进门,脸上就会笑起来。</h3><h3><br></h3><h3></h3><h3>看着母亲扶着助行器艰难行走,看着母亲做事、说话都变得如此迟缓、费力,我的心里非常酸楚,这一辈子没享过多少福,就这样垂垂老矣,快要走向人生终点。</h3><h3><br></h3><h3></h3><h3>但我又如此感恩生活,珍惜目前拥有的一切,哥哥工作也忙,在企业也是个领导,他推掉很多应酬,尽心尽力地照顾陪伴母亲。爱人事业有成,日日繁忙,但他理解我,让我好好陪伴照顾母亲。想着母亲身边一直有儿女陪伴,也算让我有一点点欣慰。</h3> <h3><b>细想母亲这一生,她几乎没有撒娇的机会,没有被人疼爱过。时代、命运造成的缺憾,作为子女无法完全去弥补她的遗憾。</b></h3><h3><b><br></b><b>但是我想,慢慢地,我将像多年前疼爱年幼的孩子一样去疼爱自己日渐不能自理的母亲,让岁月就在这样的轮回中静静流淌……</b></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