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山那水………知青回乡记

梁元岷

<h3>渡口民政公社</h3> <h3>  无意中我们选择了一个岁尾年初的日子:即2018年12月31日至2019年元月1日两天,组成以张平为团长,刘绥华、李涌泉,李涌福、梁元岷及各位家属共10人的还乡团,回到阔别近半个世纪的这块土地……民政公社二大队,寻找当年生活的点点滴滴,探望这里的父老乡亲,重览这里的山山水水。我们的足迹(按照行走路线的先后顺序)遍游原公社所在地、二大六小(与二大七小合并改名为布德镇老村子社区砖房组)、水库、二大二小(与二大三小合并改名为老村子社区阿陆枝组)、二大四小(改名为老村子社区良子田组)。</h3><h3> 12月31号早上9点我们驱车从炳草岗曼哈顿酒店出发,沿着金沙江,不经三站,也不经过鹰嘴岩,从民政路直插而上,比原来的路程缩短了很多,大概半个多小时就来到了民政公社。</h3><h3> 印象最深的公社门口的大榕树已经没有了踪迹,当年的大榕树枝繁叶茂,郁郁葱葱,缺少了这个标志性的大树,感觉逊色不少。公社街道变化不大,除了小学比较整齐漂亮外,总的来说还是略显破旧。</h3> <h3>两辆越野车即将驶进公社</h3> <h3>公社所在地的街上。</h3> <h3>民政公社现在叫攀枝花市仁和区布德镇把关河社区村民委员会</h3> <h3>背后是公社粮站</h3> <h3>在街上碰到了当年王社长的女儿(左二)</h3> <h3>以前的供销社门口,记得我们以前买油盐之类的日常生活必需品就在这里。</h3> <h3>供销社还是老房子</h3> <h3>我们下乡的头几天就住在民政小学</h3> <h3>当年公社门口的大榕树</h3> <h3>参观完公社我们继续往目标迈进,经过三大二小,没有看见原来永不停止转动的水碾房的水磨。几分钟后来到了二大四小杨书记儿子小杨的家。小杨的房子坐落在原来我们队的水碾房和打米房处,这里是交通要道,到二大队的各个队和到一大队,都要从这里经过。这块地是他自己买下并加高修的1栋3层楼的独门独院,原来的河道从他家里房子旁边流过,院子很大,院里有养鱼池;有喂养野鸡的鸡圈,十多只野鸡悠闲自得的在啄食;院子里摆放着挖掘机和汽车,他家光是小车就有五辆,还在做矿石生意。因他父亲的关系,他有得天独厚的人脉关系和权力铺垫,再加上自己头脑活泛,看得出家境非常殷实。 因为小杨事先告诉我们他女儿今天杀过年猪,邀请我们到他女儿家去吃午饭,于是在小杨家稍作休整,即开车到三大二小他女儿家。我们大家也非常想去感受一下农村过年的气氛。</h3><h3><br></h3> <h3>杨书记儿子小杨家的大门</h3> <h3>小杨家的院子</h3> <h3>小杨家院子里养的野鸡</h3> <h3>小杨家猪圈里面的两头野猪</h3> <h3>小杨家门口的小溪</h3> <h3>同小杨(左一)何华美(右一)在院子里合影</h3> <h3>这次与何华美(当年的富农子女,和知青关系比较好)见面,知道了一个尘封近半个世纪的秘密,当年他带知青去采蘑菇后,生产队要批斗他,说他走资本主义道路,后被杨书记阻拦,杨书记的理由是:如果要批判何华美,知青要闹事,才将此事平息下来。并且得知,解放初期何华美的爸爸对杨书记有救命之恩,后杨书记的侄女还嫁给了何华美。可见当初知青在农村是横出名了的,还有在农村无权无势是活不出来的。</h3> <h3>小杨家女儿杀过年猪摆坝坝宴</h3> <h3>给咕嘟嘟的大锅添把火</h3> <h3>在这里看到了杨老书记,当年呼风唤雨的97岁的杨老书记垂垂老矣,基本糊涂。当告诉他我们是当年的知青时,他嘴里喃喃的说着:他们要走必须要我签字。说明他思维定格在以前的记忆中。😃</h3><h3> </h3> <h3>知青与老杨书记合影</h3> <h3>杨书记和儿子及二女儿</h3> <h3>年味越来越浓了</h3> <h3>摆了20多桌</h3> <h3>我们异常兴奋的参加农村的坝坝宴</h3> <h3>杨书记的儿子和孙子孙女</h3> <h3>  民政公社二大队的河滩上,现在修起了二大队的主干水泥路。水泥路边形成一条小河,清澈的河水中几只鸭在欢腾着觅食戏水,路幅虽然不宽,但开车可直达二大队的各个小队,二大四小的炮楼正在几个小队上山的路口,一二三小队从这里开始上左边的山梁,五六七小队则要往右攀爬更为陡峭的右边的高山。最远的还要从这里走几个小时的山路才能回队。现在有了汽车,这些路都不在话下。我们吃罢午饭,由小杨、何华美陪同向二大六小进发。途经二大五小,看到当年二大五小知青的住房。随即进入二大六小的地盘,首先映入眼帘的就是一条比其它路面整齐宽阔的马路,农民兴奋的告诉我们,这条马路是二大六小的知青捐助的,他就是大名鼎鼎的科伦公司刘革新董事长。我们也为有这样一位成绩显著卓越的知青感到骄傲。</h3> <h3>小杨门前的小河沟</h3> <h3>二大五小(改名为老村子社区麻地组)的小学</h3> <h3>二大五小当时知青的住地</h3> <h3>科伦刘革新董事长捐助几百万给二大六小修的公路</h3> <h3>刘绥华与二大六小的社员</h3> <h3>我们站在新修的马路上</h3> <h3>前往二大六小知青住所</h3> <h3>当年二大六小知青的住所</h3> <h3>刘绥华与当年的小马儿合影</h3> <h3>女士们在走出全国著名企业家的大门前合影</h3> <h3>刘绥华与夫人在柴堆前</h3> <h3>背后是刘革新董事长捐助给小马儿修的新房</h3> <h3>当年修水库时衣衫褴褛的两兄弟;如今赫赫有名企业家的另一番风采</h3> <h3>小马儿家的羊圈</h3> <h3>汽车继续上行,来到了知青当年参与修建的高山水库,这泓清池全靠人力肩挑背扛建成。那时只有十五、六岁的孩子,打炮眼、点炸药、抬巨石什么都干,却住在断壁残垣一般的自己筑成的干打垒房子里,连饭都吃不饱,还要从事超长时间超重负荷的体力劳动,现在的人是无论如何也难以想像的!</h3> <h3>水库</h3> <h3>回乡团成员在水库合影</h3> <h3>水库到二大二小之间有一段崎岖不平的山路。我们的越野车马力太小,坑坑洼洼难以通过。小杨5.0马力的越野车一跃而过。到了二大二小看到了当年知青住的房子,还看到了李涌福当年插秧犁田的那一块冬水田。</h3> <h3>二大二小知青的住房</h3> <h3>李家两兄弟和农民在一起</h3> <h3>福哥当年插秧的地方</h3> <h3>李涌福小小年纪曾在这块冬水田劳作</h3> <h3>从二大二小下来,我们又来到了路边上小杨的院子。他热情的邀请我们第二天再到他自己家来杀过年猪,当我们知道是杀野猪时,我们再一次欣然接受,想感受一下更加浓烈的年味儿。</h3><h3> 元月1日新年的第一天我们又踏上了二大四小的土地,二大四小十几个知青原来蜗居的河滩边的"炮楼"早已坍塌,只留下炮楼边邻居的一段干打垒的断垣残壁,但我对当年崛立的“雄伟”的炮楼仿佛还历历在目,毕竟炮楼里发生的一切是刻骨铭心终身难忘的。我们的足迹留在了原来的自留地和大水井。“大水井”是一股泉眼,它在炮楼不远处的山脚下,3米左右方圆的一泓泉水,清澈见底,冬暖夏凉。清晨,虫鸣鸟叫,薄雾袅袅、像轻纱漂浮在泉面上;傍晚,夕阳西下,又是另外一番景象。我们在这里挑水、洗衣,嬉戏打闹,是我们心中的人间仙境。现在已是面目全非,被人盖上盖子,引流到其他地方。只有攀岩的大榕树证明着当年此处的幽静与美好。</h3><h3> 炮楼坍塌了,泉水没有了,我们感到沮丧与扫兴。</h3><h3> 重游完毕,又来到了小杨家。树影婆娑的小杨院子里,充满了欢声笑语,一只欢快的鹦鹉时不时给我们助兴,“欢迎光临”、“恭喜发财”、“你好”……纯正、清晰的普通话不绝于耳,心情又陡然好了许多。</h3> <h3>小杨家正在杀野猪</h3> <h3>小杨家的二进门</h3> <h3>小杨抽起了当地特有的水烟袋</h3> <h3>在小杨家的客厅里</h3> <h3>大家在指点炮楼的所在地</h3> <h3>路上碰到了当时住炮楼下面的水碾房的吴边花的儿子。</h3> <h3>他现在是老村子村二大队村书记,名叫吴纯强</h3> <h3>城市的太太们小心翼翼的过独木桥</h3> <h3>急切的往上爬,上面就是炮楼所在地</h3> <h3>炮楼已在眼前。</h3> <h3>急切的心情</h3> <h3>炮楼旁边的邻居小彭</h3> <h3>炮楼的原址就在大毛哥指的位置</h3> <h3>当年炮楼位置</h3> <h3>炮楼的窗户就在我手指的地方</h3> <h3>当年生产队的粮食仓库</h3> <h3>二大四小知青的自留地</h3> <h3>面目全非的大水井的所在地</h3> <h3>只有一棵大榕树见证大水井曾经的存在</h3> <h3>从自留地往下走的路崎岖难行</h3> <h3>无意中碰到了正在种地的严恒军的儿子小明(右二)</h3> <h3>小杨家的独门独户</h3> <h3>树荫婆娑的小院</h3> <h3>李家两兄弟和当年一起打猎的玩伴叙旧</h3> <h3>当年公社的广播员刘顺友(左二)</h3> <h3>在攀枝花工作的同班同学刘言敏专程赶来陪同</h3> <h3>小杨家院子里面的坝坝宴</h3> <h3>  短暂的两天旧地重游结束了,给我们留下了无限的思索与眷恋。</h3><h3> 50年前的穷山僻壤,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满山遍野都是芒果树,村村通公路 ,人们的生活水平得到了很大的提高。但是离富裕还有很大差距,虽然小杨们富甲一方,但当地还是属于贫困地区。</h3><h3> 最后借用大毛哥的诗句: 流年似水,岁月如歌。生命之歌的青春华彩在蜀山滇水间荡漾,在共和国历史的一个最扭曲的时代九曲回肠……现在的我们生命之歌依然奏响,愈加深沉而安详。</h3><h3> 让我们活在当下,让我们的晚年像夕阳一样璀璨美丽!</h3> <h3>满山的芒果和木瓜树</h3> <h3>渡口的蓝天白云是多么的美好</h3> <h3>天还是那个天,云还是那片云,但是我们的心境是完全不同的。</h3> <h3>当年的少男少女;如今是白发苍苍的老头老太</h3> <h3>夕阳下的炳草岗大桥</h3> <h3><br></h3><h3> 再见了!那山那水;再见了!我们永远不能忘怀的魂牵梦绕的地方!</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