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为什么喜欢看爽剧

空谷幽兰

<h3>最近热播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以其制作精良受到观众们的喜爱,其中的大娘子王若弗因为怼人功夫了得被观众追捧。</h3><h3><br></h3><h3>王大娘子虽为正妻,却为人粗鲁、性格直爽,遭到丈夫嫌弃,因此心中颇为不满,怼起人来没商量,想说啥说啥。</h3><h3><br></h3><h3>我们来看看已播出剧集中王大娘子的花式怼人:</h3><h3>“把你能耐的”、“鸡猫子鬼叫”、</h3><h3>“你这张巧嘴,怎么不去说书啊”、</h3><h3>“你这个蠢出生天的死货,你爹娘怎么不长半个脑子在你头上啊”、</h3><h3>“你满嘴喷什么沫子”</h3><h3>看看没有一句重复的,简直承包了整部剧的笑点。</h3><h3><br></h3><h3>再往下看,在林小娘哭喊着要见盛老爷时,气场强大的大娘子直言:“若要死,就从船上跳下去爽快。”</h3><h3><br></h3><h3>有个下人对她说:“奴婢有个蠢念头不知当讲不当讲”,按以往剧情,别的大娘子肯定会说:“但讲无妨。”但大娘子却说:“知道是蠢念头就不要说了。”这回复,也是神了。</h3><h3><br></h3><h3></h3><h3>她学林小娘当“狐媚子”诱惑盛老爷,求他心疼如兰时的画面更是令人捧腹大笑,结果不但没有成功还把自己吐槽了一遍,直呼“原来狐媚子这事也是需要天分的,我是做不成了”。</h3> <h3>只要大娘子一出场,就让人忍俊不禁,再没有比看大娘子怼天怼地怼夫怼妾怼人更快乐的事情。大娘子的出场总能消解掉剧情的悲伤气氛。</h3><h3><br></h3><h3>她虽不受丈夫宠爱,但她也绝不忍气吞声、逆来顺受、委屈求全,虽然打压不了林小娘,但她正妻地位却是别人撼不动的,举手投足都有一份霸气,让观众看了直呼过瘾。</h3><h3><br></h3><h3>无独有偶,2018年暑期播放的《延禧攻略》也受到观众热捧,剧中的女主角魏璎珞,虽是婢女,可怼起皇帝来也是毫不相让的。</h3><h3><br></h3><h3>而让观众喜欢的最直接的原因是女主那一路开挂、停也停不下来的节奏,每一、两集便灭掉了一个敌人,分分钟把对手打趴下。虽然地位低下,可从来不惧任何人。</h3><h3><br></h3><h3>女主魏璎珞和王大娘子一样,一出场,便收获了无数粉丝。</h3> <h3>两部剧,不同风格,不同人物,且两人身份地位不同:一个正室,一个宫女;性格不同:一个蠢萌直爽,一个聪慧伶俐;年龄不同:一个半老徐娘,一个风华正茂;但她们都收获了观众喜欢。原因何在?</h3><h3><br></h3><h3>究其原因,在于两人那爽利的性格直击人心,让观众因此有了“爽”的审美体验,看过后便大呼过瘾。</h3><h3><br></h3><h3>于是这些电视剧便成为了爆款,成为人人追剧的动力,吸引了一波又一波的观众,受众之多,以至于成为了一种电视剧文化,好像电视剧中没有这样一个人,都不能称其为一部好电视了,因为失去了观众缘。</h3><h3><br></h3><h3>或许我们可以更深层次地思考,为何这两个人物能让观众喜欢,换言之,观众们为什么喜欢看爽剧,看怼人?</h3> <h3><b>首先,此类人物能满足小人物渴望“逆袭”的心理需求。</b></h3><h3><br></h3><h3>现实生活中,大多数人都属于平凡的小人物,内心深处渴望成就世俗的成功,渴望走上人生的巅峰,只可惜,现实生活不是电视剧,谁都没有主角光环,不可能随随便便获得成功。于是我们只能选择平凡,但我们往往又不甘于平凡,这种悖论导致我们的理想与现实出现了极大的反差,造成了我们的矛盾心理。</h3><h3><br></h3><h3>而爽剧中的人物帮助我们消解了这种矛盾心理,如魏璎珞的一路开挂,给身为小人物的观众们提供了“逆袭”的满足感。这种人物代入感获得的满足感,就好似自己的人生也跟着开挂了似的,满足了内心的渴望与需求。</h3> <h3><b>其次,消解我们内心的憋屈。</b></h3><h3><br></h3><h3>现实生活中,特别是家庭生活中,日常琐事,一地鸡毛常弄得人内心烦燥;婆娘关系、妯娌关系的紧张弄得人难以适从;夫妻口角、孩子教育,弄得身心俱疲。每个人都有每个人的不得已,每个人都有每个人的无可奈何,此种情况下,我们急需找个出口把胸中郁闷渲泄出去。</h3><h3><br></h3><h3>王大娘子来了,她对一言不合、一语不中就怼人的性格让我们内心深处获得了极大的快感。看着她怼人,仿佛就是自己在怼人,她帮助我们疏通了堵在胸口的那团闷气,由此而生的“爽快”感使我们忘却了家长里短,只沉浸于这种舒爽的感觉中,犹如酷暑中的那支冰激凌。</h3><h3></h3> <h3><b>第三、缓解了现实中的压力。</b></h3><h3><br></h3><h3>现代社会,人们承受着来自职场、生活、情感、家庭等方面的压力,当这些压力压得人们喘不过气来时,就会去寻求一些抚慰来缓解这种紧张感。</h3><h3><br></h3><h3>魏璎珞的一路打怪升级,王大娘子随时随地的怼人,都在刺激着我们的快感神经,让我们不由自主地大笑起来;这一笑,缓解了紧张的神经,松驰了绷紧的身子,在这一缓一松中暂时忘却了压力的存在,人也跟着松快起来,这种久违的轻松让我们在虚幻中获得短暂的喘息。</h3> <h3><b>第四、完成我们渴望做自己的愿望。</b></h3><h3><br></h3><h3>行走于人世间,受着现实中身份和种种限制,使得我们常常处于想做却不敢做的境地上,有时也不能做;我们受传统的拘礼,受世俗的偏见、受他人的眼光束缚,我们无法做最真实的自己。</h3><h3><br></h3><h3>而魏璎珞是我们内心深处一直想成为,现实中却成不了的那个人,她完成了我们现实中无法完成的愿望。当我们将自身代入主角视角,进入到主角生活中,我们便在这想象中舒解了心中的郁闷,获得了精神的愉悦。</h3> <h3>许多人在现实社会生活中有种无力感,面对生活中扑面而来的难题感到焦虑、不安,而魏璎珞、王大娘子似的人物,可以抚慰那颗现实社会中伤痕累累的心。<br></h3><h3><br></h3><h3>生活本就不容易,编剧导演再弄那么多虐爱生死恋,人们沉浸于中,加重了人们的心理负担,也会扩大人们心中的无力感。这种无力感会让现实变得更加沉重。</h3><h3></h3><h3><br></h3><h3>而我们喜欢剧中此类人物,只是我们在用虚构的人物、虚拟的现实来对抗真实的世界,用虚构的方式应对现实中的挫折,从而心中油然而生起一种欣快感,以此来忘却现实生活的不快。<br></h3><h3><br></h3><h3>这种快节奏的为人处事方式,也和当今快节奏的生活是吻合的,那么人们观剧时,更易有代入感,也就有了沉浸式体验,就更容易被剧中人吸引。<br></h3> <h3>但是我们应该看到的是,这种爽剧,这种爽人,都只是虚幻,他们都有麻醉的作用,只是让我们暂时忘却了现实的不如意,从长远来看,却无多少益处。其实,我们更应该看的是剧情后面传递出的中国传统文化元素与内涵,那是我们的根。</h3><h3><br></h3><h3>我们还应该知道的是,能够对自我生命和精神拯救的,不是这种简单粗暴的、强植入式的娱乐文化,而是那些真正能触动我们心灵、给我们以营养的优秀文化,这对影视工作者来说,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h3><h3><br></h3><h3>希望中国影视剧能出现更多有内涵,能真正触动心灵的作品,让我们在观剧时能深入思考、濡养心灵。</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