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马拉松第七十四号选手郭芊君

LiLy

<h3>大家好,我是阅读马拉松第七十四号选手郭芊君,今天我分享的书是梁晓声的《梦与醉》,字数十五万字,阅读时间半小时。</h3><h3>这本书是梁晓声的散文集。其中令我印象深刻的是有《眼为什么望向窗外》眼为什么望向窗外,是因为心智想要达到比视野更宽广的界域,外面的世界比内心世界更精彩“窗含西岭千秋雪”“罗汉松遮花里路,美人蕉错雨中棂”“双双瓦雀行书案,点点杨花入砚池。闲坐小窗读《周易》,不知春去几多时。”窗带给我们的远超过眼前的景色,更是一种身心的愉悦与享受,是人心里面的无限期许与希望,是对于外面的世界的憧憬,是一种人的本能,是美好的呼唤,是对光明的渴求。是人心自知不如外面的世界宽阔而主动寻求的渴望。</h3><h3>《文明的尺度》中国不能回避一个关于所谓文明的深层问题,那就是—文明概念在高准则方面的林林总总的“心安理得”怎样抵消了人们寄托在文明底线的良好愿望。文明不是刻意做给别人看的一件事情而是让自己感到“舒服”与“心安理得”哪怕在无人的马路上撞了一只狗也要去主动找到它的主人并赔礼道歉留下自己的联系方式,而不是窃喜无人看到而逃之夭夭。</h3><h3>《论温馨》,它是储存在寻常人们所过的寻常日子里,偶一闪现,转瞬既逝,溶解在寻常日子的交替中,也许是老父亲某一时刻的目光,也曾浮现于老母亲变了形的嘴角,它虽溶解在日子里,却并没有消亡,而是在光阴和岁月中渐渐沉淀,等待我们不经意间又想起了它。</h3><h3>《希望在于孩子》,孩子是最纯真善良的,他们心里充满了美好与温柔,对一颗小草,一个小动物都充满了关怀,而我们需要的正是这样一份温度,而不是冷冰冰的利益关系与冷漠的人情。</h3><h3><br></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