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关于诗韵,简单来说就是:做诗所押的韵。自古就有“诗中有韵,无韵不成诗”的提法。理解一首诗的韵律,我们才能更好地理解诗的结构,才能更好的读出诗特有的韵味,才能更好地享受诗歌的韵律美。</h3> <h3> 《诗经》作为我国文学史上最早的诗歌总集,为后代诗歌提供了可资借鉴的丰富的表现手法,对后代诗歌的体裁和语言艺术等方面也有深广的影响。所以,本社团的教学主要以诵读、欣赏《诗经》中的经典篇目为主,让学生们在回归经典中寻找现代文明的根源,弘扬优秀的民族传统文化。</h3> <h3>“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之子于归,宜其室家。”这首表现桃花之美的《桃夭》引领孩子们进入了繁盛的桃花世界,在桃花世界里孩子们学习了“诗经”的“兴”的特点以及领略“华——家,实——室”的韵律美。</h3> <h3>“投我以木瓜,报之以琼琚。匪报也,永以为好也!<span style="line-height: 1.8;">”这首《木瓜》以朗朗上口的语调,富有节奏的韵律吸引着孩子们去细细品读其中的交往之道。</span></h3> <h3>《凯风》讴歌母亲 、《采薇》眷念和平、<span style="line-height: 1.8;">《子衿》珍视友情等等,孩子们通过一个学期的学习从对诗经的一无所知,到熟读并会欣赏其中的美,在诗经的韵律中诵诗,在诵诗中学习韵律。</span></h3> 学以致用是诗韵社团的最终目的,元旦文艺汇演就是对孩子们学习的一种回馈。<span style="font-size: 17px; line-height: 1.8;">一首《江南</span><span style="font-size: 17px; line-height: 1.8;">》诵读,让我们融入到江南采莲的愉悦氛围中,一曲《莲叶何田田》合唱,带我们领略北朝民歌的音乐美,一把极具江南特色的油纸伞在演绎着孩子们对诗歌的解读。</span> <h3> 诗中品韵,韵中诵诗。诗经以诗韵社团为载体,在孩子们心中留下了美的烙印。</h3><h3><br></h3><h3> </h3> <h3> 社团负责人——李锦元</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