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智鋐:作者是编辑的衣食父母——我所认识的常州文化老人之二十二

李寿生

<h3>谢智鋐先先生与作者留影于苏北溱湖湿地公园。<br></h3> <h3>2004年4月7日,文*革前曾任常州日报总编辑和省委宣传部文艺处长的陈方树,回娘家探望谢智鋐等老报人。 前排左起:陈弼、巢云栋、钱惕明、陈方树、张冠华、王润。 后排左起:荣长春(时任常州日报社社长)、谢智鋐、吴颖之、巢盘洪。 &nbsp;<br></h3> <h3>谢智鋐与报社离退休老同志合影。 前排左起:陈弼、陈为仙、周琴珍、花怀秋、潘秀凤、史洪、钱惕明。 后排左起:王润、顾雪雍、谢智鋐、徐晓、叶强、陈熙、张冠华。 至今,已有七位老者逝世。<br></h3><h3><br></h3> <h3>1987年6月25日,常州市有关领导与全市新闻单位的老记者、老编辑合影于国棉二厂。前排左五为市长陈鸿昌,左三为市委常委、宣传部长潘宗白,右三为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市文联主席李文瑞。第二排左二为谢智鋐。 &nbsp;<br></h3> <h3>  谢智鋐:作者是编辑的衣食父母 ——我所认识的常州文化老人之二十二 李寿生 中等的个头,瘦削的脸庞,挺直的鼻梁,眼睛不大,透射着睿智的光芒。时常穿一件朴素的中山装,操一口吴侬软语的苏州话,谈吐谦逊,待人和气,这便是老报人谢智鋐给我最初的印象。 在常州日报老一辈新闻工作者队伍中,我对已故老报人谢智鋐崇敬有加。若干年前,我在《编辑断想》一文中写下了这样一段有关谢老的文字: “一张报纸,光靠编辑记者的努力,三头六臂都不行,发挥广大作者与通讯员的积极性,报纸和版面才会如鱼得水,左右逢源。这方面,常州日报的退休副刊编辑谢智鋐同志是我们学习的楷棋。对于业余作者和通讯员来稿,他有稿必复。不管用与不用,他都要给作者一个认真的答复,肯定成绩,指出不足。他从不打电话,而是靠一支笔写信,许多作者看了他的信件,都非常感动。他分管过周末,用滚雪球的办法建立了一支五六十人的作者队伍,退休后到了中国纺织报三编室,又把这支队伍带了过去,后来又带到广播电视报。我碰到许多市内外作者,他们都为谢老这种一丝不苟的负责精神交口称赞。另外,他的副刊编辑思想也值得借鉴。他说,作为一个编辑,应该是以文取稿,而不是以人取稿,编辑可以有偏爱,但决不可以偏废。比如你不爱旧体诗,但不能反对报纸刊登旧体诗;你不喜欢杂文,但作为报纸副刊不能没有杂文。报纸要适应各种读者口味,多种风格并存。” 1980年秋,我调到常州日报社,一开始在报社群工部处理通讯员来稿和来信来访。那时,谢老在副刊部工作,记得他主编的一张副刊叫《周末》,类似新民晚报的《夜光杯》。与刊登文学作品为主的《红梅》副刊不同的是,《周末》副刊图文并茂,版面相当别致,有艺人介绍,有影视评论,有地方掌故,有文史小品,也有小杂文,甚得读者青睐。谢老深得办报之真谛,他认为纯文学作品如诗歌散文小说,读者面不宽,而明星轶事、影视评论、地方掌故、生活小品,就雅俗共赏,老少咸宜。谢老在选稿编稿上是花了大力气的。他编辑的版面,小报小办,长的稿件不过七八百字,短的二三百字,而许多通讯员来稿往往洋洋洒洒一二千字,需要高度浓缩。有时压缩一篇稿件比自己写一篇还费力。那时,对于通讯员来稿,不管刊用与否,谢老总是有稿必复。不用的,解释原因,提出希望。他从不以人取稿,划小圈圈,而是以质取胜,搞五湖四海,于是愿意给谢老投稿的作者也就越来越多。连北京航天局的陈蕃、人民出版社的陈允豪,他们都是中央机关里参加过抗日战争的老革命,都愿意屈驾枉顾,给谢老编辑的这张地方小报惠稿。 我与谢老的第一次交往,是在1981年5月,上海长宁沪剧团来常州兰陵剧院演出《魂断兰桥》,谢老带我去采访扮演主角的沪剧新秀陈甦萍,这是我到报社后采写的第一篇人物专访。从采访到写作,谢老给我许多悉心指导。发稿时,我署上了谢老的名字,谢老审稿时,毫不犹豫地圈掉了他的名字。25年后,陈甦萍作为沪剧名星、上海长宁沪剧团的团长,又带团来常演出,我去拜访她时,她依然记得当年谢老与我去采访的情景。<br></h3> <h3>  1987年5月,谢老从常州日报社退休。翌年,应《中国纺织报》设在常州的三编室之邀,和青年作家石花雨一起,主编副刊《雪浪花》。谢老给作者们一一写信,又把在常州日报结识的一批作者带到了中纺报。我那时喜欢采写名人专访,谢老经常跟我约稿。文章每次发表后,我总是拿谢老改过的稿件与我的原稿相对照,发现他的改稿相当精当,对人物评价的度把握得非常准确,不妄涂油彩,与他的文墨交往,总是使人获益匪浅。 退休以后,除中纺报之外,谢老还被《常州广播电视报》骋去干了近十年,在那里,他与广电报的同仁们创造了电视报的辉煌。上世纪九十年代初,常州广电报颠峰时节发行量超过三十万份,曾出现广告排队和一报难求的盛况。这里头无疑也有谢老的一份辛劳。谢老去时分管副刊,尽管他在日报副刊部干了三十多年,但电视报的副刊与报纸副刊的不同之处,要求带“电”。谢老摸着石头过河,力求副刊与电视、电影、广播搭界。他在版面上开辟了三百字的言论栏目,以内容的新、短、精、准,吸引了广大读者。之后,他又设立了《一句话剧评》,画龙点睛,一针见血,给这个栏目写稿的先后有三百多人。我记得印象最深的一句话剧评是:“刘晓庆最大的崇拜者是她自己。”常州广播电视报“庙小神灵大”,其副刊吸引了不少知名作家。在谢老的一再邀约下,中国作协会员、著名小说家殷志扬在副刊上开辟了影视评论专栏《茉莉香片》,每周一文,连续撰写了一百多篇,文章纵横捭阖,妙趣横生,受到广大读者青睐。后来,老殷还将这些文章汇编成册,结集出版。 与谢老交往甚密的作者中,既有普通工人和农民,也有文坛宿将。其中他与大作家柯灵长达半个世纪不离不弃的故事,被文坛传为佳话。 1995年春节,谢老正式离开了骋用他的有关报刊,回家含饴弄孙,过上了悠闲的退休生活。 谢老出生于1924年,病故于2015年,享年91岁,堪称寿星。他写作的最后一篇文章,是应邀为常州广播电视报报庆三十周年写的征文。文中有段话非常经典:“作者是编辑的衣食父母,编辑没有作者如何存活?我从事新闻工作三十年,一生所得是不少作者成了我的朋友。”常州报刊编辑队伍中,可以称之为编辑家的凤毛麟角,我以为谢老作为编辑家当之无愧。他广闻博记的学识,甘为人梯的奉献精神,值得今天年轻的新闻工作者引以为楷模。 &nbsp;<br></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