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走茶凉斯为常

古月悬天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 "><b>人走茶凉斯为常</b></h1><h3></h3> <h3>  楝树层层,日熏香暖,风炉煮茶,一浓二香三四淡如水,人走茶凉自古以来都是人生常态。作家陆文夫在其《人走茶凉》中写道,早年间茶馆里有个规矩,茶客临时离开可以把茶壶盖翻放,表等歇还会回来。这时茶主人会向壶里续水,那茶倒是不会凉的。倘若茶客不回来,茶杯当然洗净收好以恭候新客。汪曾祺在为《沙家浜》中阿庆嫂的唱腔作词道,时过沧桑,人走茶凉。如此等等,不一而足,但无不与笔者的观点有着共同的指向,人走了茶必然是要凉的,且该凉。</h3><h3></h3> <h3>  然而,在现实生活中却不尽然。恰恰就是这般犹如春去秋来一般不能再为平常的事情,却被极少数人过度解读了一番:在位时,门前人潮涌动、水泄不通;退下时,门可罗雀、寂寥无声。于是乎,不禁发出“人走茶凉,世态炎凉”的感叹。生活模式陡地切换,一时间难以适应、稍显失落,乃是人之常情,无可厚非。但对于某些“官瘾”较大、“官网”不愿收回、不甘心“人走茶凉”,努力为旧茶续热的领导干部来说,殊不知实乃大忌。</h3><h3></h3> <h3>  人走茶凉,“凉”得必然,“凉”得其所,“凉”得无可厚非。吴官正在其《民贵泰山》中谈道,有的人希望家里总是门庭若市,这是不可能的。人走了茶非凉不可,不然就会变馊。“桐花万里丹山路,雏凤清于老凤声。”“不在其位,不谋其政”,要辩证看待“人走茶凉”这一现象,也是为后来者“施展拳脚”打好样。试想,闲暇之余,静下心来,细品这杯“凉茶”,细梳人生过往,又何尝不是另一番深邃悠远的大写意大情怀呢?</h3><h3></h3> <h3>  人走茶凉,茶香余韵,“凉”得清透,体现的是党员干部的一种胸襟,一种品格,乃至一种修为。诗人李涛在《春昼回文》诗中写道,茶饼嚼时香透齿,水沈烧处碧凝烟。其中蕴含的道理即为一个“时间”的概念,放在工作中亦然,在其位时谋其政,为人民群众谋福祉办实事,时刻把人民挂心上,这样人民定不会忘记你。这就要求我们党员干部尤其是领导干部务必端正权力观,时时牢记人民公仆身份,踏踏实实做事,干干净净做人。臧克家写过,他活着别人就不能活的人,他的下场可以看到;他活着为了多数人更好地活着的人,群众把他抬举得很高很高。由此可见,为官为民是最基本的准则,更是一种修养,具备这般修养的人更是永远地镌刻进了人民的心中。譬如,“狮泉河水清澈依旧,冈底斯山悄然矗立”,已经离开我们多年的孔繁森却依旧有着穿越时空回响的力量,人民爱戴他,甚至敬重那孕育了他的古老又富饶的鲁西平原。又譬如,身穿旧毛衣,领口挂着钢笔,双手叉腰,披着外衣,与兰考的泡桐树一同永远定格在了历史的画册里、镌刻在人民心中的好书记焦裕禄。康德曾说过,崇高超越了美,是对我们惯常认知的震动。为官为民,人走茶凉实乃常态,但茶香余韵,“凉”得清透,这大抵就是对崇高一词最好的诠释吧。</h3> <h3>  范敬宜先生1998年写过一首打油诗,人走自然茶就凉,不凉反而不正常,只要留得真情在,纵然成冰又何妨?时隔廿年,现今读来,仍觉韵味尚存、唇齿留香。笔者以为,只要广大党员干部都能始终怀揣一颗火热的心,饱蘸真情忧乐百姓,留得清白沁人余香,就算这杯所谓的“官茶”冷却甚至结冰又怎样?人民心中的你,自然教人敬重,令人不忘。我想,若汝此番,人民续上的这杯新茶的温暖,才更会如同凉秋里忽遇漫山如火杜鹃花一般的滚烫,不光暖在每一个稀松平常的剪影片段,更是暖在我们时间的、无涯的、饱满又充盈的心坎上。</h3> <h3>特别声明:图片来源网络 谨以鸣谢</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