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长城摄影之十五 洪山口---二道城子

纵情山水

<h3>  遵化洪山口到迁西二道城子再到龙井关这一线长城,我从2014年3月8日第一次开始走,先后分别考察过多次,但一直没有写出来。一是因为龙井关往南到二道城子之间,有大小三段长城,之间并不连接,均被高山所阻断,而且没有关寨的确切名称;二是在有关书籍、资料里找不到“二道城子”是长城一关的记载。</h3><h3>  根据《四镇三关志》(明 刘效祖 万历四年撰)记载,我县辖区自东向西分别有擦崖子关、城子岭关、大岭寨、烂柴沟寨、榆木岭关、青山关、横山寨、董家口关、游乡口关、胜岭寨、铁门关、李家峪关、椴木峪寨、石梯子寨、大喜峰口关、小喜峰口关、团亭寨、潘家口关、东常峪关、西常峪关、三台山关、苏郎峪关、龙井关、张家安寨、椽八峪寨共25个关寨。</h3><h3> </h3> <h3>  据《四镇三关志》记载,龙井关下辖范围自东向西分别是:潘家口、东常峪、西常峪、三台山、苏郎峪、龙井关、张家安、椽八峪,八个关寨。</h3><h3> 但是,迁西境内并没有“椽八峪寨”和“张家安寨”这两个村名。按照《四镇三关志》中所载我县关、寨位置顺序,以及对两寨的地形描述分析,“椽八峪寨”应该符合今天的“二道城子”村地形。潘秀华(已故)老师在《域内长城》一书中,也认为二道城子就是“椽八峪寨”。</h3><h3> 但潘老师在该书中认为《四镇三关志》作者“因柞子庵与张家安字音相似,故将柞子庵误写成张家安”的说法,我对此有些疑义。因为,柞子庵在三台山关北,属于潘家口、独石沟(宽城境内)、太阳峪、关门岭(柞子庵)一线的“外线长城”,距离二道城子还有十几公里的距离,把它放到这里似乎有些牵强。根据《四镇三关志》记载所分析,张家安寨就应在椽八峪寨附近。如果二道城子是椽八峪寨,那么该村村西高山北面那段长城为“张家安寨”也就顺理成章了。</h3><h3>  因为手头资料有限,这只是个人的看法,也不一定正确。为了把境内长城尽可能描述清楚一些,今天就按照这个看法来写。如有不妥之处,敬请大家指正!</h3> <h3>  从2014年3月第一次洪山口到二道城子段长城考察,之后几年,又多次对这一带的长城,分别进行了考察。这次所做的美篇,就是汇总了不同时间的照片,不按时间,只按照长城线段所写。</h3><h3> 洪山口---二道城子这段长城,最初我们是从遵化洪山口开始登山,往东登顶白草洼山尖后,往东南再折向东北到达二道城子的。</h3><h3>  照片中远处的最高峰就是“白草洼山”,长城从山顶往下一直延绵到二道城子村西北山。</h3><h3> </h3> <h3>  这里还是遵化辖区,再往东走不远就是迁西境界了。</h3> <h3>  路上, 发现一块残砖上面印着一个“右”字。</h3> <h3>  这是一个敌楼残址,仅剩砖墙露在地上。残址上有界桩,分别是遵化、迁西、兴隆三县交界处。</h3> <h3>  这是一块三角形的界碑,界碑栽立在敌楼中央位置,往西、南是遵化,往东、南是迁西。</h3> <h3>  界碑北面是兴隆,立界碑单位是国务院,立碑时间为1998年。</h3> <h3>  这是过了界碑的第一个敌楼,南面有部分坍塌,整体还算完整。</h3> <h3>  敌楼内部一侧墙体遭到人为破坏,砖被拆掉一部分。</h3> <h3>  其余墙体保存还算完整,从洪山口过来这段长城上,这样比较完整的敌楼不多见了。</h3> <h3>  这是一座一门两窗、门在中间、东西各有三个窗口的敌楼。敌楼上长出了几棵松树。这段城墙为石头砌筑,但是上面的砖基本看不到了。</h3> <h3>  这是第二个敌楼,一门一窗,敌楼大部已经坍塌,仅剩南、西两面楼体和东北一个楼角。</h3> <h3>  这是残楼内部,过了这个敌楼,开始下坡。再往前走不远,就到山梁的最凹处。这里两侧地势比较宽阔、平缓,有路通往口外,长城在此又沿着北山向上而去。虽然看不出关口痕迹,但根据这里的地势分析,可能就是“椽八峪寨”的关口了。</h3> <h3>  从关口继续往北上山,长城两侧都被栽植上栗树,长城城墙残破不堪,有的地段几乎看不到了。</h3> <h3>  爬上小山后,可以看见长城沿山脊直奔北面高山而去。远处,一座敌楼默默地伫立在高山之上。</h3> <h3>  从这个断面可以看出,这段城墙是石头砌筑的墙体,上面又用砖砌筑的女儿墙。</h3> <h3>  这段城墙有多段坍塌,砖砌城墙、垛口仅有极少部分残留。。</h3> <h3>  除了城墙还算明显以外,敌楼、墙台几乎辨认不出了。</h3> <h3>  从这仅仅残余的一段砖墙来看,有垛口、箭口,说明当年这里的城墙修筑的等级是不低的。</h3> <h3>  这是唯一保存下来的箭口。箭口里,一株小草早已枯萎,却还在迎风挺立,期待着春天的到来。</h3> <h3>  仅存的一段砖垛口,与石墙连为一体,就像一条巨龙仰天长啸,发出悲壮之鸣!</h3> <h3>  经过不断地爬升,我们距离敌楼越来越近了。</h3> <h3>  城墙路上散落着一块砖,上面刻着一个“卄”字,不明白什么意思。</h3> <h3>  终于到了敌楼了,敌楼很高大。南面为两窗一门,门开在中间,门楣、门柱已经不见。</h3> <h3>  敌楼西侧顶部已经坍塌,坍落的砖、土堆积在敌楼内。</h3> <h3>  敌楼东西两侧各有三个窗口,楼北侧石头城墙保存比较完整,砖墙均已倒塌。</h3> <h3>  城墙修筑到北边高山下这个断崖后,戛然而止。</h3> <h3>  站在城墙尽头往回看,“椽八峪寨”关口地势比较宽阔,低矮、平缓。在冷兵器时代,相比龙井关这里更适合大兵团作战。1629年(明崇祯二年)十月发生的 “己巳之变”,说不定主战场就应该在这里。</h3> <h3>  考察完,我们回撤。当走到城墙外侧再看,饱经风霜、历经战火的高大城墙,因为年久失修、人为破坏,已经变得不怎么牢固了。</h3> <h3>  唯一的一座敌楼和唯一的一小段砖墙,成了这段长城的历史回顾。</h3> <h3>  从二道城子村北的牌楼往西上山,沿着一条沟进去,里面比较开阔,山势变缓。长城就盘伏在西边山凹处的山梁上,这里就应该是《四镇三关志》所记载的“张家安寨”关了。</h3> <h3>  这是平缓的山梁上第一个敌楼残址,仅有一些砖露在地面上,荆棘布满周围。城墙分别向南、北而去,南面不长就延伸到山崖下。</h3> <h3>  横亘在山梁处的这段城墙用石头砌筑,但是很少见到石灰。</h3> <h3>  沿城墙往北走,爬过一个坡后,就到了第一个敌楼。这个敌楼南面为一门两窗,门开在东面。</h3> <h3>  敌楼保存比较完整,楼内也比较干净、平整。</h3> <h3>  这是一个“三筒拱四柱”式敌楼,建筑的结实、高大。</h3> <h3>  此楼仅有西北角有部分坍塌,其余保持完整。</h3> <h3>  出了此楼继续前行,不远就是一个陡坡。陡坡地面原为用砖铺砌,但大都损毁,碎石、碎砖遍地,必须小心行走。</h3> <h3>  爬上陡坡,前面还是爬升。这段城墙比较宽阔、平整,但是上面长满了荆棘、杂草,走起来很是不方便。</h3> <h3>  又爬过一个陡坡,回头看看,这似乎是个石头敌台。</h3> <h3>  前面出现一个残缺的的敌楼,这是第二个敌楼,残垣断壁、荒草丛生。</h3> <h3>  敌楼非常小,坍塌的只剩下北门了。</h3> <h3>  从残存的来看,这个敌楼修建的比较简陋,不仅楼体较小而且还是砖石混合结构。</h3> <h3>  再往前走,出现了一段砖砌女儿墙,但是上部多已坍塌。</h3> <h3>  走到这里,地势已经比较高了。回头看看,这个由敌台、敌楼、城墙组成的是什么图案?</h3> <h3>  最后一个敌楼不远了,依稀可以看出这段城墙是单边城墙,仅在外侧修建了女儿墙。</h3> <h3>  敌楼建在崖下,高大的敌楼与大山一比,显得是那么的矮小,而人类在大自然面前,更是显得微不足道。</h3><h3>  从南面看,这敌楼外观比较完整,也是一门两窗,门开在东侧,东西各有三个窗口。<br></h3><h3>  </h3> <h3>  从西北位置看,这个敌楼楼顶大部已经坍塌,仅余东侧楼顶,西侧楼体坍塌大半,只剩一个窗户。</h3> <h3>  敌楼北侧的城墙修建到山崖下,外侧墙体是砖砌筑的女儿墙,基本都已倒塌,地面到处散落着砖块。</h3> <h3>  站在断崖下往南看去,两山中间的低凹处,就是关口。</h3> <h3>  这是敌楼东侧,可以看到三个窗口,窗口保存基本完好,楼顶上面的排水槽也完整的保留着。</h3> <h3>  敌楼的一角似乎被人破坏了,几块基石掉落,露出了里面填充的碎石、石灰。</h3> <h3>  该补充给养了,今天跟我们来的两位美女群友小迷糊、雨霏霏,不仅把户外的炉灶带来了,还给我们带来了好多美食,让我们第一次在山上吃上这么丰盛的午餐!</h3> <h3>  午餐后,我们开始回撤、拍照,这段城墙像一条长蛇钻进了大山里。</h3> <h3>  从照片看, 这段长城,关外一侧要比关内一侧平缓,城墙外侧的山坡上都被开荒栽树了。</h3> <h3>  又到了关口处,长城内侧很平缓,一块做工精美的门楣遗落在山坡上,已经快被荒草、黄土掩没了。</h3> <h3>  下了长城到这里再看,从这里有两条路可以到山下,一是翻过对面的小山梁,直接到公路上;一是从右侧的山谷走出去再转个弯也到公路。这里的地形跟《四镇三关志》所描述的:张家安寨,洪武年建,关东山梁通单骑,冲。多么相似!</h3> <h3>  继续往下走,在北边的树林旁看到一副石碾子,直径有一米多,几百斤重。这里距离村庄还远,而且山路很难走,交通不便。没有特殊需要,是不可能把这么重的石碾子放到这的,因为这么重的石碾子运到这里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儿。</h3> <h3>  这是右侧下山的峡谷,原来是一条自然的山沟,很狭窄,现在已成为矿山废石场了。</h3><h3> 通过几次实地考察,结合《四镇三关志》有关记载、描述,更增加了我认为此处就是“张家安寨”的看法。</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