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自摄影术发明至今,可以说,画意摄影一直贯穿其中,并且在摄影发展史上起到了里程碑的作用。画意摄影以其唯美的绘画风格,向世人表达着人文美与自然美,成为摄影艺术里一种重要的表现手法。1904年直接摄影的出现,西方的画意摄影逐步退出舞台。1934年郎静山老先生以中国国画为蓝本,融合国画画理,推出了东方的画意摄影。在摄影界独树一帜,至今仍有很强的生命力。</h3><h3> “摄影发展的今天,我们应该勇于突破摄影现有的常见题材,借鉴国画的素材来丰富画意摄影。如,齐白石的“虾”“蟹”,郑板桥的“竹”,徐悲鸿的“马”,四君子“梅兰竹菊”和山水画等,这些都可视为画意摄影的题材,利用这些题材不是约束了摄影的取景,而是为摄影注入了新的血液。国画已经历经几千年的沉淀,历代国画家都赋予了题材和内容以新意,借鉴参学,足够我们去探讨挖掘”。(这段话已发表在“画意摄影之“新””上,见《中国摄影报》2017年4月7日第9版)</h3><h3> 中国国画以其独到的绘画言语和审美理念在世界绘画范畴独领风骚,千百年来经久不衰,一幅幅精巧的画卷,无不展示了中国国画艺术的博大精深。国画的创作题材,可谓是应有尽有,不同题材的画有着不同的内涵和寓意。</h3><h3> 在新春即将来临之际,特推出国画形式的“画意鱼画”系列组照,借其万事如意、连年有余之意,遥祝大家鱼跃龙门,顺畅无阻!</h3> <h3>“画意鱼画”组照目录:</h3><h3>“画意鱼画”组照(一)……《龙凤祥瑞》</h3><h3>“画意鱼画”组照(二)……《世间情话》</h3><h3>“画意鱼画”组照(三)……《霓裳羽衣舞》</h3><h3>“画意鱼画”组照(四)……《太极图》</h3><h3>“画意鱼画”组照(五)……《连年有余》</h3><h3>“画意鱼画”组照(六)……《六六大顺》</h3> <h3><font color="#ed2308"><b>“画意鱼画”组照(二)——《世间情话》</b></font></h3> <h3>《一见钟情》</h3> <h3>《海誓山盟》</h3> <h3>《龙凤呈祥》</h3> <h3>《情投意合》</h3> <h3>《相濡以沫》</h3> 作者简介 <h3> 作者蒋鸿钧系中国摄影家协会、天津市摄影家协会、中国新闻摄影学会和中国民俗摄影协会会员。</h3><h3> 多年潜心钻研画意摄影的表现手法,对画意摄影有独到见解,其作品充满诗情画意、唯美厚重的艺术、文化特质,多次在国内外摄影赛事获奖,且在国际摄影大展上获得好评。2018在上海国际“郎静山摄影艺术奖”慈善摄影大赛上获得“终身成就奖”,作品《大海的脊梁》获得“PSA(美国摄影学会)银牌”。</h3><h3> 近几年致力于画意摄影的研究和教学,2014年编撰并出版了《翰墨影像——画意摄影新技法探索》一书,2017年4月“中国摄影报”全文刊登了“画意摄影之‘新’”学术文章、提出要坚持摄影的本体语言:即瞬间性和纪实性,推出“直接画意摄影”技法,为画意摄影开辟了一条新的出路。</h3><h3> 望广大摄影爱好者多提宝贵意见、并恳切希望加入“直接画意摄影”“圈子”便于互相学习和交流。</h3> <h3>——</h3> <h3>敬</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