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为了进一步深化课堂教学改革,推进我区小学数学学科“自主互助学习型”课堂建设,加强课堂教学研究,全面落实《数学课程标准》,及时总结教学改革经验成果,交流、分享教学资源,本学期开展了“小学数学三至六年级导学案编写培训、课堂实践展评”活动。</h3> <h3> 开学初制定了“小学数学三至六年级导学案培训、课堂实践展评活动方案。”</h3> <h3> 一、活动目标:<h3> 通过本次活动,确定小学数学导学案编写模板,使各年段编写组成员深入领会导学案编写的意义、注意事项、操作方法、使用策略等,能够顺利地开展编写工作,按时完成编写任务,并在实践运用中检验、完善。</h3><h3> 二、活动过程</h3><h3> 1.筹备工作</h3><h3> (1)组建编写组,任命组长,分配工作任务。</h3><h3> 学期初各校上报三至六年级数学学科任教教师名单,按学段分成编写组。</h3></h3> <h3> (2)组建各年段编写微信群。</h3> <h3> 2.组织召开 “梅区小学数学学科导学案设计(模板制定)研讨会”。<h3> 2018年9月26日,在区教师进修学校二楼录播教室如期举办了“梅区小学数学学科导学案设计(模板制定)研讨会”。 会议前期,各组组长每人先行设计一份本年段某一课时的导学案。在研讨会上,各位组长针对自行设计的导学案分别做了交流。结合课例,对导学案包含哪些板块,每一板块又包含哪些方面,如何编写内容等方面进行了详细的说明。</h3><h3><br></h3></h3> <h3> 各位组长在交流中各抒己见,研讨氛围和谐有序,却不乏积极踊跃。</h3> <h3> 数学教研员对导学案编写的意义、数学学科导学案模块内容设定、注意事项、操作方法、使用策略等方面进行了培训,并结合自行设计的《平行四边形面积》师导案和学案进行了讲解。</h3> <h3> 通过此次研讨会确定了导学案制作模板,明确了导学案每一模块内容如何设计,对组长编写任务进行了细致分工,明确目标,确定编写时限。以此,使各位组长明晰职责,确保编写任务顺利完成。</h3> <h3> 3.举办“梅区小学数学导学案编写培训会”。<h3> 2018年10月12日,19:00(晚7时),利用微信群“小学数学导学案编写组——全体”,采取网络形式举办了“梅区小学数学导学案编写培训会”。</h3><h3> 培训内容:</h3><h3> (1)主讲:《怎样编写和使用导学案》(小学数学教研员)</h3><h3> 数学教研员以《怎样编写和使用导学案》为题,通过PPT课件截图和现场语音形式,重点解读了:什么是导学案、运用导学案的意义、导学案的作用、导学案的组成(学习目标、重点难点、知识链接、方法指导、学习内容、达标检测、学习小结、学习反思)、导学案编写的具体要求、导学案的编写流程、编写和使用导学案应注意的几个问题等方面进行了细致讲解。</h3><h3><br></h3></h3> <h3> (2)主讲:《实例解读如何编写导学案》(达族小学 张红梅)<h3> 张红梅老师以《实例解读如何编写导学案》为题,进行了经验分享。她首先将自己编写的导学案范例《公顷和平方千米》传到微信群里,重点围绕:导学案的设计思想、注意事项、模块内容设计等方面进行了细致入微的讲解,并分享了自己在编写过程中获得的经验体会。</h3><h3><br></h3></h3> <h3> 参加人员:<h3> 本次培训活动,三至六年级数学导学案编写组全体成员和各校业务领导共计82人参加。</h3><h3> 通过全员培训,编写组教师更为直接地领会了编写导学案的意义、操作方法、编写要领……为顺利开展编写工作做好充分准备。</h3><h3> 在三至六年段导学案编写组组长和全体编写组成员共同努力下,经过两个月的辛苦付出,顺利完成了三至六年级上册导学案编写任务。目前已下发各校,进行课堂实践运用检验和复备完善。</h3><h3><br></h3></h3> <h3> 4.课堂教学实践检验和优质课评比活动<h3> 12月期间,小学数学学科开展了运用导学案(可复备),课堂教学实践检测、优质课评比活动。全区共计上报十五节数学课(录像课)参加评选。</h3><h3> 2019年1月2日,优质课评选工作全面结束,通过认真评选,共评选出8节优质课。</h3><h3><br></h3></h3> <h3> 通过此次活动,尝试运用导学案组织教学,全面贯彻落实“自主互助学习型课堂”建设,摒弃传统备课模式中的形式主义,追求实际效果,重点突出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提高教师的导学能力,为深入开展教学改革工作起到了推动作用。</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