厚积薄发 守正创新——哈尔滨高中地理教师团队在中国教育学会地理教学专业委员会2018年会展示交流活动记

王德全

<h3>  2018年12月28日在哈尔滨市召开的中国教育学会地理教学专业委员会2018年会盛况空前,共有近千人到会。本届年会创下历届年会多项纪录:是承办年会的纬度最高省会城市、年会召开期间的气温为历届最低、展示的97节课例规模为历届最大、哈尔滨市高中地理教师团队展示了9节课例交流了5个专题讲座为历届单一城市最多……</h3> <h3>  大会先后安排有2个主报告、五个分会场的5个主题的学术论坛、5个主题的专题报告会、多达十所的哈尔滨市初高中展示课分会场;共有75位教授、教研员、一线教师、在校研究生和出版社等学者围绕多个主题冰城论道;有数十位专家出任各学术论坛和示范课的主持人与点评嘉宾。</h3> <h3>  围绕“核心素养如何落地,课堂教学如何转型”,哈尔滨高中地理教师经过多年的实践研究,积累了宝贵的教学经验,结出了丰富的教研硕果。哈市高中地理教师在本届年会呈现的9节课在可视化教具研发、乡土地理案例剖析、数字化技术应用、地理思维能力培养、地理实践活动开展、小组合作学习评价、高考试题问题情境解读等多个维度,从学科带头人、教研组长、骨干教师等多个层面,以新授课、复习课、校本课等多种形式,全面展示了哈市地理教师队伍建设的良好风貌,体现了哈市地理教研组建设的特色发展,发挥了哈市地理课堂教学实践探索的示范引领作用。</h3> <h3>  北京市顺义区教育研究和教师研修中心卢凤琪研究员对哈一二二中郭剑琳老师的示范课给予了高度评价。她认为该课亮点一是通过研学活动开展,关注了学生核心素养中地理实践力的培养,将学生的合作探究学习过程体现得淋漓尽致。亮点二是将教与学活动不断引向深度学习,学生回答后教师进一步进行引导反思,深度探究问题,延长问题思维链。亮点三是将哈尔滨百年前的老照片与今天哈尔滨的发展进行对比,不仅注重资料的真实性与准确性,而且注重家国情怀的潜移默化养成。</h3> <h3>  围绕2019黑龙江省即将启动的高中新课程改革,哈尔滨市高中地理形成了“课程资源开发、课堂教学改革、表现性评价”三维一体的“课题引领课改”的研究格局。《高中地理基于问题的思维可视化教学策略》获得第二届国家基础教育教研成果二等奖并被省教育厅推荐参加了第四届中国教育创新成果展。5位哈市高中地理教师围绕以上课题在年会上做的专题交流得到国内地理同行们的广泛好评。</h3> <h3>  哈师大周海瑛教授对于哈一中地理组长马驰老师的讲座这样点评:“哈一中地理组研发能力强,独具匠心,能够从学生的发展需要出发,整合课程资源,研发“可视化”教具,开展研学旅行,既锻炼了学生的地理实践力,又达成了深度教学。积累的宝贵的地理教学实践经验具有很高的推广价值,哈一中地理组以多年开发和使用的地理教具、多次获奖的课例为素材,编写的用于培养地理教育硕士的教学案例集《中学地理教具开发变奏曲》已入选中国专业学位教学案例中心案例库。”</h3> <h3> 哈尔滨高中地理教师团队在本次大会上向全国的地理教育工作者展示了哈尔滨地理人的优秀风采,向全国的地理教育同行展示了哈尔滨地理教育先进的教育理念和精湛的教学艺术,无论是展示课还是专题讲座、论文研讨,有哈尔滨老师的会场都会是座无虚席,掌声不断,精彩的课例与专题讲座受到了与会教师的热捧,大家带着求知的渴望来聆听和学习,相信有这样一群有热情、有活力、有情怀的地理教师,我们未来的地理教育事业一定会蒸蒸日上,一定会让更多的学生和国人受益!</h3><h3> 厉害了,我的国!</h3><h3> 厉害了,我们的地理人!</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