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离家三里远 别是一乡风》</p><p class="ql-block"> 天津一日游记</p><p class="ql-block"> 李凤春</p><p class="ql-block"> 时光飞逝,岁月如梭,转眼即到2018年的年末岁尾,往事浮现在心头。5月未,利用从北京回故乡避暑时机,进行了三个月的野泳和日光浴,每天享用着纯“绿色”食品,因此让身体收获了健康;两次国外游 ,赏光阅景,收获了快乐;今又天津一日游,是圆满的岁尾“收官之作”。</p><p class="ql-block"> 早年曾去过天津三次,均有公务在身,无游览观光之心。记得1977年12月份出差到天津,听说『狗不理包子』好吃,有名气,匆匆忙忙排队买了一次包子。1981年6月份出差在『天津宴春楼饭庄』“高消费“了一把,1.6元买了2两矛台酒(那时可整瓶酒零卖,0.8元一两),2元一盘㸆大虾,吃了一碗大米饭,饭店还免费送了一碗清汤。那时的我,酒量大,但钱很少,每个月工资近40元。没舍得多喝。从此却牢牢地记住了矛台酒的酱香味道。1995年8月也是到天津出差,顺便买了两盒十八街『桂发祥麻花』一一中华名吃。还记得那时候有个流传,"吃在天津,玩在北京"。退休后:"蜗居北京,溜达天津″也是乐此不疲的近地之游。</p><p class="ql-block"> 2018年12月31日早晨7时,乘旅游大巴车从北京出发,抵达天津后,导游介绍了此次观光景点的有关历史背景、建筑特色、风土人情、特色美食等。主要内容较详实,繁简相宜,还不时拿出那"天津味儿”的段子开个玩笑,使人们在观光中,心情获得了愉悦。</p><p class="ql-block"> 此行归来后,静思回味,意犹未尽。在互连网上搜寻天津的前事今生进行细读,又结合这次短暂的身临其境的感知体悟,填了一首拙词抒发内心的感叹。</p><p class="ql-block"> 江城子-新韵</p><p class="ql-block"> 《逛津城》</p><p class="ql-block"> 李凤春</p><p class="ql-block"> 2019.1.2</p><p class="ql-block">年终岁尾逛津城。探意风,叹衰清。</p><p class="ql-block"> 漫步商街,民艺正兴隆。</p><p class="ql-block">年画泥人为粹宝,搏众爱,世间铭。</p><p class="ql-block">海河观光海鸥迎,立船头,赏冰封。</p><p class="ql-block"> 举目新城,楼宇刺苍穹。</p><p class="ql-block">择句填词抒赞颂,迎盛世,跨新程。</p> <h3> 一、意大利风情区的前事今生</h3><h3> 『意风区』全称为天津市意式风情区,位于天津市河北区。</h3><h3> 目前保存完好原汁原味有着百年历史的意大利建筑将近200余栋,是意大利本土以外最大的意式风格建筑群,内有梁启超、曹禺、曹锟、袁世凯、曾国藩家族、冯国璋等38位中国的名人故居。更留下了一代民族英雄蔡锷将军的足迹,蔡锷将军与梁启超先生曾在这里商讨讨伐袁世凯的护国大计。</h3><h3> 该区域的由来是1900年八国联军侵略中国时,对天津市进行了割地赔款,1901年在天津河北区直隶总督府任职的李鸿章代表当时的清政府签定了庚子条约时的特殊历史产物,由于该区域建筑风格独特,广场与联排欧洲建筑在天津独一无二,且保留完整。</h3><h3> 影视剧如《非常完美》《建国大业》《白银帝国》《风声》《辛亥革命1911》《梅兰芳》《金粉世家》《大上海》《毒战》等等都是在天津河北区的意风区拍摄。不仅因为这里很美,更因为这里是有历史的地方。</h3> <h3> 坦丁-阿利盖利的雕像</h3><h3>坦丁-阿利盖利~公元1265年-公元1321年),13世纪末意大利诗人,现代意大利语的奠基者,欧洲文艺复兴时代的开拓人物之一,以长诗《神曲》(原名《喜剧》)而闻名,后来一位作家叫薄伽丘将其命名为神圣的喜剧。《神曲》分为三段,第一段叫“地狱”,第二段叫“炼狱”,第三段叫“天堂”留名后世。</h3><h3> 他被认为是中古时期意大利文艺复兴中最伟大的诗人,也是西方最杰出的诗人之一,最伟大的作家之一。恩格斯评价说:“封建的中世纪的终结和现代资本主义纪元的开端,是以一位大人物为标志的,这位人物就是意大利人但丁,他是中世纪的最后一位诗人,同时又是新时代的最初一位诗人”。</h3> <h3> 这尊雕像表现的应该为希腊神话中的潘神</h3> <h3> 花仙子铜像</h3><h3> 沿着广场周围闲逛,看到花仙子的的铜像,确实很有意大利浪漫风情的味道。</h3> <h3></h3><h3> 和平女神</h3><h3> 该雕像位于马可波罗广场中心,是为纪念第一次世界大战胜利而建,由意大利著名雕塑家朱塞佩·博尼设计,建成后由意大利途经上海运至天津,广场由和平女神雕像和6座典型的意大利南部地中海风格别墅组成,主体雕像包括喷泉水池、基座、罗马柱、和平女神像,高13.6米,全部采用花岗岩石材,其中基座上部装饰了4个欧式人物雕像,柱顶为展翅飞翔的和平女神铜像,手拿一枝橄榄枝,象征着"友谊和平"这一永恒的主题。</h3><h3> 听导游说: ″1902年,因法国人在天津建的教堂倒卖小孩器官,引起居民的愤恨,在民间把这尊雕像另起名,貶“为"鸟人”。</h3> <h3></h3><h3> 二、极尽奢华、“瓷美楼奇”的瓷房子。</h3><h3> 瓷房子位于天津市和平区赤峰道72号,它是一幢举世无双的建筑,它的前身是历经百年的法式老洋楼。该建筑被人们称为:一座价值连城的“中国古瓷博物馆”。是用多件古董装修而成的法式洋楼,由瓷房主人张连志亲自设计,并将它打造成了一个瓷房子。是欧洲建筑风格的集大成者。面积大约有4200多平方米,这里曾经居住的是一个外交官。这栋洋楼房可有一百多年的历史了,是在2002年被现在的房主用了将近3000万元买了下来。房主为了弘扬我国的瓷文化,才将此打造成了一个瓷房子。</h3><h3> 据网上介绍, 瓷房子里的藏品非常多,宋元的官窑、明清的真品还有唐三彩都放在了建筑材料上。还有水晶石和玛瑙42吨、汉白玉雕420件、古瓷器4100件之多、古瓷盘和骨瓷碗1.33万个、古瓷片7.2亿件、瓷猫枕330个、历代石雕造像340尊、汉白玉宋唐石狮子355个。由于用料还有风格等,成为天津市非常具有标志性的建筑物。</h3> <h3>瓷房子的观光客,骆驿不绝。</h3> <h3> 瓷房子正面装饰</h3><h3> 楼体外面的装饰是用古瓷器、瓷片镶贴的,瓷房子的主人是一个古瓷艺术家,他在这座房子空了很久之后,用了将近十年的时间造就了洋为中用,古为今用的瓷房子...…。</h3> <h3>楼房管道装饰成龙绞状</h3> <h3>古瓷器碎片镂空状镶嵌的龙绞造型</h3> <h3>古瓷盘子装饰在室内屋顶上</h3> <h3>古瓷片镶嵌在墙上的公子、仕女图。</h3> <h3></h3><h3> 查网得知, 此句出于《圣教序》集字联。</h3><h3> "不雨山常润 无云水自阴</h3><h3> 清风生曲水 朗月含灵光"……</h3> <h3>读书人一一秀才</h3> <h3>金代张珪一一神龟图</h3> <h3>罗汉床后面用瓷片镶嵌的背景墙</h3> <h3> 三、天津古文化街掠影</h3><h3> 泥人张(非遗)<br></h3><h3> 泥人张彩塑为天津市的一种民间文化,著名的汉族传统手工艺品之一。作为北方流传的一派民间彩塑,创始于清代道光年间,是天津艺人张明山于19世纪中叶创造的彩绘泥塑艺术品,现为天津市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泥人张彩塑被公认为是天津的一绝,早在清代乾隆、嘉庆年间就已经享有很大声誉。泥人张把传统的捏泥人提高到圆塑艺术的水平,又装饰以色彩、道具、形成了独特的风格。</h3><h3> 泥人张彩塑是创始人张明山从小在父亲和邻居的熏陶下,走上了泥塑艺术道路。泥人张已经有180年的历史,传到了第六代传人张宇。张家世代所需的泥土,是在天津西北的一片芦苇塘所取得的。因为这里的泥土含沙量较少,有机物较多,所以更富有普通泥土不具备的黏性,可塑性非常强。</h3> <h3> 杨柳青木板年画(非遗)</h3><h3> 杨柳青木版年画发源于千年古镇杨柳青。明代永乐年间,京杭大运河的开通及天津漕运的兴起使杨柳青成为南北商品交易的重要集散地,经济日益繁荣。周边地区的木版年画艺人先后迁居杨柳青镇,发展业务。而杨柳青镇外盛产的杜梨木非常适宜雕版,有了这种可用的工艺材料,杨柳青木版年画随即兴起,并日益走向兴盛,出现了全镇及周边村庄“家家会点染,户户善丹青"的盛况。</h3><h3> 天津杨柳青画社成立于1958年,由杨柳青画业合作社、天津荣宝斋、天津德裕公画庄合并组成。画社生产的杨柳青木版年画,始创于明代末年,已有300多年历史,在我国民间年画中以其木版套印与手工彩绘相结合的特色独特一帜。建社以来,已搜集、整理杨柳青年画资料3000余种,出已复制出版约四、五百种。</h3><h3> <br></h3> <h3>古文化街的民间面塑艺人</h3> <h3>古文化街中的窄巷</h3><h3><br></h3> <h3> 古文化街鞋铺老店的幌子</h3><h3> 幌子是旧时商铺外挂的招牌,或表示所卖货物的标志。老美华鞋幌子的典故: 鞋幌子上画有古代朝靴,寓意穿着老美华的鞋,定能当上大官,并且官运亨通,非常有前途;鞋幌子上有许多结子,象征着店铺由祖祖辈辈乃至子子孙孙,一代我传承下来;红穗是表示店铺生意红红火火的意思。</h3><h3><br></h3> <h3> 四、洋货商街,店铺林立,货品繁多,看好议价,真假自辨。</h3> <h3>五、游客们排队上船,去观赏海河岸景。</h3> <h3> 东方公主号轮船</h3><h3> 东方公主号轮船,从上个世纪 60 年代到 70 年代初,它的角色是参与我国的外事活动,以“友好使者”身份频频出访于亚非各国。比如,它承担过中国援建“坦桑尼亚赞比亚铁路”等重大援外工程人员的运输工作。周恩来总理在出访非洲国家坦桑尼亚时曾乘坐该轮。总理居住过的舱室及使用过的物品至今予以保留。</h3><h3> 20世纪80年代末,叶汉斥资550万港元,租下当时的“海龙星”客轮,并花200多万港元装修成游轮,命名为“东方公主”号。</h3> <h3>航船破开海河薄冰的水面,成群的海欧自由飞翔。</h3> <h3> 海鸥跟随游船争夺游客抛撒的食物</h3><h3> 海鸥是最常见的海鸟,在海边、海港,在盛产鱼虾的渔场上,成群的海鸥漂浮在水面上,游泳,觅食,低空飞翔、喜欢群集于食物丰盛的海域。还爱拣食船上人们抛弃的残羹剩饭,故海鸥又有"海港清洁工"的绰号。</h3> <h3>游人向空中抛食,海鸥飞行中衔食。</h3> <h3> 位于天津滨海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的117大厦~周大福金融中心,建成后的结构高度达596.5米,成为仅次于迪拜哈利法塔的世界结构第二高楼、中国在建结构第一高楼。</h3><h3>而此前的中国第一高楼是上海中心大厦,其建筑主体为118层,总高为632米,结构高度为580米。</h3> <h3> 六、 一日游天津观感</h3><h3> 昔日割地的国辱,今为意式风情;前人精湛的匠艺,今为“非遗“传承;昔日浑臭的海河,今为鸟、鱼的家园;楼宇矗立,巨龙腾飞等等。一切都在变的如此之快而美丽。引发我对此由衷的赞美和对生活的敬畏。人退休后,己入暮年,更要尽力调整缩小自己心里年齡(不失智前),与年轻同行,与“绿色”同在,防止心灵的“沙化“。去向往和尝试“离家三里远,别是一乡风″的情趣。乐享大自然的美好吧!</h3><h3> </h3><h3></h3><h3></h3><h3></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