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岁月不饶人,现在年老体弱出不了远门,有时打开相册翻看照片回忆往昔,也是一种乐趣。</h3><h3>在八十年代一部《少林寺》电影,红遍了全国。再加上后来的电视剧,让《少林寺》已名扬海内外,全国掀起了拜访少林寺的热朝。年青人和小学生都想去少林寺当武僧。人人都想去看一下少林寺这个被人们崇拜的地方。89年的五一假期我们学校也组织教师去《少林寺》参观拜访,教师们都热情高涨。那时教师的工资不到一百元,出外没有华丽的服饰,在校穿什么出外还是那样。也没有行里背包,也没有挎包,那几年流行的是两个塑料环做成的手提布袋人手一个。在布袋里装上洗漱用具及喝水杯,就这么简单的行里说走就走。学校说准带家属,我们去了四人,我们两个和小儿子及娃他姑妈。我们从西安坐上火车,下午到了洛阳。在洛阳找了旅館住了下来,然后去吃饭。在那儿没有吃饭的饭馆,找来找去在背街有几个卖饭的。他们在锅里下两条扯面,然后捞到碗里舀一勺面汤,上面撒点切碎的老蒜苗,这就叫扯面。没办法只有凑和着吃了点,又去商店买了些食品回去休息了。</h3><h3>第二天吃过早餐8点坐上去少林寺的大巴车,车程110多公里。到少林寺停车场已是11点多,下了车,盼望已久的少林寺就在面前。游客很多,山门不大,到里面的建筑还很大,一进五院直线建设。第一院两面钟、鼓,正上房是大雄宝殿,进第二院两面是禅堂,正面是法堂,第三院两面是客堂,正面是方丈室,到第四院西边是普贤殿,东边是文殊殿,正中是立雷亭,进到第五院,西边是地藏殿,东边是白衣殿,正上方是千佛殿。还参观了僧人的练功房,房内四方形青石板铺地,已是高低不平,两脚踩的地方已陷下去变成了坑。这说明了僧人们练功还是很辛苦地!参观完寺内来到了塔林。塔林是从古至今的僧人墓地,大大小小有很多。我们粗略地看了一下,还有初祖庵、二祖庵、达摩洞,三皇寨等因时间问题没来得急去,就集合上车了。因为少林寺是处于嵩山少室山的山脚下密林中间,所以取名少林寺。少林寺还是原来的古建筑,我们去时并没有任何扩建。保持着原有的风貌。周围也没有饭馆,也没有住宿的地方。少林寺里面不许拍照,也没见到僧人练功,感到很遗憾!</h3><h3><br></h3><h3><br></h3> <h3>我们坐车离开少林寺来到《白马寺》。在那儿吃了中午饭,看了白马寺的简介:白马寺是东汉,汉明帝做了一个夢,说夢中一物象征有佛的意思,只有西天有佛,就派遣了蔡、秦二人告別帝都踏上"西天取经"的万里征途。在阿富汗境内遇到了印度高僧,见到了佛经。二位印度高僧应邀和东汉使者一道,用白马驮载佛经、佛像返回国都洛阳。汉明帝敕令在洛阳西雍门外兴建僧院,为纪念白马驮经,取名"白马寺"也是中国第一译经道场。</h3><h3>白马寺门口有两匹白马雕像,已经在那儿站了几千年了。山门为明代重建,并排三座拱门,代表三解脱门、佛教称为涅盘门。寺内有五层大殿,坐落在一条笔直的中轴线上。两旁偏殿相互对称、殿内有威风凛凛的四大天王,是佛门的守护神,有韦驮天将是佛教的护法神,昂然伫立,显示着佛法的威严。进门两边有钟鼓楼,大雄宝殿、及塔楼,风光优美,还有十八罗汉别有一番景象,让人肃穆起敬。还有天王殿、大佛殿、接引殿和毗卢殿、还有藏经阁,还有与国际接轨的印度佛殿、泰国佛殿和缅甸佛殿,多的都看不过来。</h3> <h3>参观了白马寺已经是到下午了,我们坐车返回洛阳住宿处。</h3><h3> 第二天吃过早餐,我们去龙门石窟。龙门石窟位于洛阳市南郊13公里的龙门山上。是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它同少林寺、云台山、都属河南三大5A级旅游景区。两山对峙,伊河中流佛光山色,风景秀丽,是我国保存比较完整的大型石窟群,与敦煌莫高窟、大同云冈石窟并称"我国三大石刻艺术宝库"。始凿于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前后。奉先寺是龙门石窟中最具代表性的洞窟,共十一尊造像,费时21年,主尊为卢舍那佛,全像高14点14米是龙门石窟最大的佛雕。大佛面部丰满清秀,姿态庄严肃目而又敦厚睿智,大佛目光俯视,摄人心魄。实现了宗教理念和艺术创作完美的和谐统一,还有文殊菩萨.多闻天王、金刚力士…等多的无法数清。我们沿着伊河把河这边山上低处的石窟看了一遍,又过了伊河大桥,把那面山上的靠低处的石雕像看了。头顶以上整个两面山都是数不清的石窟雕像,没法上去。我们也不懂文物,看完后就去了洛阳牡丹园。</h3> <h3>五一期间正是牡丹开花季,进了展园满目是姹紫嫣红.繁花似锦、灿烂辉煌、雍容华贵、富丽堂皇、色彩斑斓、花大优美、五彩缤纷、这些词汇运用在洛阳牡丹上不为夸大,正好合适。最有豆绿,黑牡丹,蓝牡丹,最为吸引人是园中最名贵的品种。牡丹是我们国家的国花,也是花中之王。</h3><h3></h3> <h3>我们欣赏完牡丹后已是下午了,回到旅社后收拾了东西退了房,想在街上去吃饭。到了街上没有饭馆,都是卖日用品或食品店面。再看街道上所有门面部窗台以下全是脏的,看不见瓷砖颜色。我们没吃饭,就去了火车站。到了火车站还是没有吃饭的地方,全是提着红塑料桶卖糊汤面的,卖糊汤面的人很多,在车站广场排了几行。里面是压的面条煮成的糊汤面,一把大勺在桶里,桶旁放一摞碗,一个洗碗的水盆。在叫卖着:吃面啦…若有人吃面是端着碗站着吃或蹲着吃,没有凳子。我们没吃继续找,在一个不起眼的地方有一个小面铺买的是臊子面,排队的人很多。门不大半边门是锅灶在那儿支着,留半边门只能进去一个人,里面一张桌子,两条凳子。我们排队等了好长时间才每人吃了一碗面,味道也不好就算是臊子面。做饭下面的人动作也很慢,我们一位李老师因队排的长,年龄也大,等他吃完面没赶上我们坐的那趟火车。只有他一人掉队了,他只有等下一趟火车,自己坐车回家。集体旅游就这样,时间紧,慌乱各顾各的,就怕掉队。</h3><h3>我在河南去了两次,河南的饮食服务有一个特点:早上早餐吃过后,饭馆一律关门,不到十二点不开门卖饭。上次我们从云台山回来时11点到焦作市区,找了几条街没有一家开门卖饭的。听当地人说:早饭过后</h3><h3>不到十二点不卖饭。这还是个奇事,全国各地都没有这样的制度,这儿的饮食服务真奇怪。不到点就吃不上饭,而且去了两次都没有品尝到河南的美食,很遗憾!不知道现在改变了没有,我想河南发展很快,一定变化很大,若有机会还能品尝到河南的美食。</h3><h3></h3><h3><br></h3><h3></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