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年骑行

Patrick Ma

<p style="font-family: -webkit-standard; 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On the way from 2018 to 2019</h3><p style="font-family: -webkit-standard; 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跨年骑行</h3> <h3>  与好友在元旦节来临之前有个约定,趁假期无他事可干,到郊外去骑行一次。出行的日子就定在12月31日这一天,骑行路线:桂林市区-大圩-兴坪-阳朔-桂林市区。</h3><h3> 近一段时间,桂林市区的气候变化莫测,时而阴雨,时而天晴,并不像民间谚语所说那样“冬至无雨一冬晴”。转眼间,市区气温骤降至零下一、二度,还零星下起了雨夹雪,出现了冰冻,远郊的山区已是冰雪覆盖,进入了一年当中最寒冷时期。</h3><h3> 12月30日的清晨让我尝到了寒风凛冽中骑行的滋味,还为此写下一段六言句打油诗。</h3><h3> 今晨骑行有感</h3><h3> 昨晚气温零下,今晨温度略涨,</h3><h3> 按时起床着装,出门车骑胯下。</h3><h3> &nbsp;</h3><h3> 北风呼呼吹来,户外小雨滴答,</h3><h3> 窗户布满冰花,院落树挂冰渣。</h3><h3> &nbsp;</h3><h3> 如此恶劣气候,外出是否犯傻?</h3><h3> 已有预案在胸,出去跑跑怕啥?</h3><h3><br></h3><h3> </h3><h3> 小区保安惊讶,眼睛瞪的天大,</h3><h3> 上前打个招呼,门栏即刻开闸。</h3><h3><br></h3><h3> 冒着细雨前进,谁知风儿更大,</h3><h3> 耳边凉风嗖嗖,面孔冰冷涕下。</h3><h3><br></h3><h3> 冷得手指僵硬,冻得足趾发麻,</h3><h3> 唯有身躯温暖,皆因裹如粽粑。</h3><h3><br></h3><h3> 道上行人稀少,偶遇晨练“傻瓜”,</h3><h3> 全身上下哆嗦,跑步乱了步伐。</h3><h3><br></h3><h3> 路上卡车飞奔,溅起高高水花,</h3><h3> 只恨身不由己,否则将它甩下。</h3><h3><br></h3><h3> 一心只管前冲,时时握住手闸,</h3><h3> 安全尤为重要,岂能留下笑话。</h3><h3><br></h3><h3> 一圈骑行结束,恰好完成计划,</h3><h3> 明天再骑一次,告别二零一八。</h3><h3><br></h3><h3> </h3><h3> </h3><h3> </h3><h3> </h3> <h3>  互联网上的实时天气预报是我这两天重点关注的对象。12月30日的预报让我兴奋,31日天气晴朗,最低气温1-2摄氏度;最高气温6-7摄氏度。我和好友再次确认按计划骑行。</h3><h3> 当天一大早,我迅速检查完爱车的状况,配备好简易的修理工具和备用物品,再煮上两壶姜汤和咖啡用于路上御寒和提神。那真是,姜汤加咖啡别有一番味。</h3><h3> 一切准备就绪,从临桂区直奔叠彩区的叠彩山脚下与好友汇合,这段路程15公里。当然,在路上还要吃上一碗3两桂林米粉。</h3> <h3>  我们这次骑行的线路是过去两年的“环广西公路自行车世界巡回赛”的桂林城市赛段,赛段线路:桂林-阳朔-桂林,这段赛段官方公布的里程是169公里。只不过,我们骑行的方向不同,我们走的是逆行。当然,我们不是比赛,不追求速度,我们将其定义为休闲观光骑行,走哪算哪。</h3><h3> 上午10点骑车上路,我们沿着桂大公路前行。与官方比赛最大区别就是,人家有专车开道,骑行期间道上绝无障碍,更没有无关车辆或行人。我们只能小心翼翼地走骑行道或慢车道,还要不时地躲避来自不同方向的不安全因素。</h3> <h3>  骑行的第一个观光景点是桂林市雁山区草坪回族乡管辖的潜经村。这里是回族聚集地区,人们的姓氏以白姓为主,前中华民国陆军一级上将白崇禧虽不是出生于此地,但他曾在上世纪三、四十年代到此认祖归宗。</h3> <h3>  我们走进白氏宗祠,参观了潜经村的展览,墙上的展览图文并茂,其内容是有关于潜经村的历史、现状等等,其中有很大一部分是关于白崇禧的。</h3> <h3>  作为白崇禧的宗亲所在地,当地人以他为“抗日名将”而引以为豪,这里专门展出了一些与白崇禧有关的图片和文物。</h3> <h3>  据介绍,白崇禧曾在一个加强连的护送下,专程来到潜经村探望,并筹资兴建回民小学,修整清真寺等,白氏宗祠里至今还保留着当年的奠基石。</h3><h3> 1972年,我曾随我同学从大圩来过一次潜经村,还在他家住了一晚,那时,潜经村还是隶属于灵川县大圩公社管辖。我同学是白姓中“为”字辈的,排辈来源于“百行以孝为先”中的为。</h3> <h3>  当地人将白崇禧誉为抗日民族英雄,将潜经村誉为白崇禧老家,并立有石碑。其实,白崇禧出生于临桂县会仙的山尾村,他的故居我还曾骑车去看过。</h3> <h3>  离开潜经村,转眼间就到了去兴坪与草坪的岔路口。路边一座雕塑矗立,一只金色的巨手托举着几个硕大的桔红色水果,从水果的外形上我看不出是桔子还是柿子,但雕塑下方刻有“柿里回乡”和“万柿大桔...”等几个字。中国文化博大精深,用几个谐音字就能表达出多层含义,我环顾四周,到处果树成林,我推测,这些文字的意思是否就是表达这里是种植果树的回族之乡,果树中有柿子、桔子,“万柿大桔”就是“万事大吉”。也许,我的推测有误。</h3><h3> 在远处的半山腰上也有“柿里回乡”几个大字。</h3> <h3>柿里回乡</h3> <h3>吉祥娃娃</h3> <h3>  雕塑下方的花坛里有一对身着民族服装的娃娃,他们之间还有60两个大字,这是广西壮族自治区成立60周年的吉祥物,此时,距广西的60大庆庆祝活动结束不久。</h3><h3> 吉祥娃娃的身上还悬吊着冰挂,看来,这一带是比较寒冷的。</h3> <h3>  过了岔路口,眼前就是一个大陡坡,这是这条线路上最大坡之一,弯急、坡陡是其特点,要一口气骑上去还是很费劲的。好在我刚升级的TCR Adv Pro KODZ(川藏之王)具有良好的爬坡和破风性能,在这种路上骑行还是游刃有余的,可怜好友老款的750就吃亏了,但不管怎样,坚持就是胜利!</h3> <h3>  坡顶上山崖边的图案是“环广西公路自行车世界巡回赛”宣传广告,当看到这样的图案,我们信心倍增,一鼓作气地冲了上来。</h3><h3> </h3> <h3>  站在坡顶的观景平台上,那种一览众山小的感觉油然而生,好不惬意。</h3> <h3>  在观景平台我们偶遇到了以色列驻广州总领事馆的副总领事,领事先生携家人也在平台上观景。这位外交官非常平易近人,我和他进行了简短而友好的交流。这是我第三次和以色列人零距离交流,感觉他们非常友善。</h3><h3> 一次是十多年前,在从成都飞往桂林的飞机上。那一次的头天我因交通事故颌面部受伤,嘴唇肿胀,外观有些难看,坐在身旁的一位以色列老妇人并不排斥,而是热心的问候和安慰,当空乘人员给每位乘客发放四川风味小吃五香麻辣豆腐干时,她和她一起旅游的朋友将手中的豆腐干全部都送给了我,我怎么推都推辞不掉,出于礼貌,我只好接受。</h3><h3> 另一次是两年前,在美国纽约市的第五大道旁。当时,我正和朋友一起步行去洛克菲勒中心观光,大道另一边的教堂里走出一位头戴基帕(Kipa)的男子,他手中拿着一杯咖啡朝我们这边方向走了过来,看到他头上的基帕,我猜想他一定是以色列人,我礼貌地向他打了个招呼,果然,我没有猜错,他是以色列人。我对他头上的基帕感到好奇,问他基帕是怎么戴的?我能否戴一下留个纪念?他非常友好的满足了我的好奇心,也很乐意让我戴了他的基帕。他先是让我帮他拿着咖啡,然后从他头上摘下基帕给我戴上。</h3><h3> 每一次的交流虽然简短,但我印象深刻,对他们的友善久久不能忘怀,我期望着有那么一天去他们的国家看看。</h3> <h3>摄于美国纽约市第五大道</h3> <h3>  这是两年前我在美国纽约市第五大道头戴基帕的情形。据互联网介绍:基帕(Kipa)是一张薄布料或羊毛纺织成的圆形帽状头饰,用发夹固定,意为“遮盖”,表示对上帝的敬畏,因头上有天,不可直接对天,只能以帽相隔。基帕是以色列犹太人的辨认标志之一。</h3> <h3>  我们继续前进,前面的路还很漫长。</h3> <h3>  抬头仰望,高山顶上覆盖着冰雪,呈现出一片白茫茫,上面还缭绕着一层薄薄的云雾。</h3> <h3>  路边村庄的屋檐下挂着近半尺长的冰挂,显得寒意十足。</h3> <h3>  一路前行,一路赏景,一路风光尽收眼底,这一带也是桂林山水风景名胜的精华。</h3> <h3>  行至阳朔界,汗水已湿透贴背的衣衫,如果停下来长时间观景,身体会感觉有些透心凉。前面已经没有太大的陡坡可爬了,下行一段坡就是西塘。</h3> <h3>  西塘在昔日是个名不见经传的地方,在摄影爱好者的热捧下,现如今已成为观光景点,游人纷纷踏至而来驻足观赏。说句大实话,现在这个季节不是赏景的最佳时机,待来年春暖花开,山脚下的水库满盈时再来,那才叫一个漂亮!</h3> <p style="font-family: -webkit-standard; 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  前面的路一望无尽,山外还有山。</h3> <p style="font-family: -webkit-standard; 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  好友的750有点不争气,两次掉链,拖了我们的后腿。没关系,弄好继续骑。</h3> <h3>  这一带路况很好,一部大众车不知何时何故冲出了路外,也许是驾驶人操作失误,小车失控掉下路基。可见,安全行驶是多么的重要,同理,骑行也是安全第一。</h3> <h3>  下了这一段长坡基本上就是平路了,我们径直地冲了下去,山脚下有一个村庄的名字很有意思,它的名取自一种昆虫,至于是什么昆虫?你很难猜到。</h3> <h3>  这个村的名字叫做螳螂村,为什么叫螳螂村?我有点好奇,据村民说,这是因为村子附近的一座山看上去像一只螳螂,所以将村子取名为螳螂村。桂林的山就是有那么奇特,一座座拔地而起,千姿百态,要型有型,只要你充分发挥想象力,看什么就像什么,诸如象鼻山、骆驼山、月亮山、书童山等等,多的数不胜数。</h3><h3> 螳螂村的村民正在杀猪迎接新年的到来,一派热气腾腾的景象。</h3> <h3>  这里已经是兴坪的地域了,到处都种植着柑桔果树,树上果实累累。</h3> <p style="font-family: -webkit-standard; 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nbsp; &nbsp; &nbsp; &nbsp; 为了让果树平安度过寒冬,当地的果农在果树上披上了一层薄膜,站在远处,咋一看还以为是白雪覆盖。</h3> <h3>  到达兴坪古镇了。</h3><h3> 都说“桂林山水甲天下,阳朔堪称甲桂林”,而“阳朔美景在兴坪”,每逢节假日这里的游人如织,但我们无暇顾及,因为我们腹中已经空空如也。从市区一路骑来,我好友已经跑了80多公里,而我将近100公里,我们早已错过了午餐时间,好友早点只吃了一个红薯,路上补充了一个苹果和几个桔子,我还好,早点吃了三两米粉。饥肠辘辘的两人到兴坪之后要做的事情就是找地方补充能量。</h3><h3> 在汽车站附近的一家米粉店每人要了三两米粉,六元一碗。我开玩笑的对店里人说,太贵了,怎么比桂林还贵?确实,在市区三两米粉也就四元伍一碗。你瞧人家怎样回应?嫌贵,那你可以回桂林吃。我猛然间抬头看到了挂在墙上的价格表,明码实价,二两米粉十元一碗。可能是我们说本地话的缘故,人家还便宜了我们,我无语了。人们说,景区饮食物价高,此话不假。</h3> <h3>  兴坪距离阳朔县城还有25公里,见天色已晚,我和好友边吃边聊,商量是否要在县城住宿一晚。三两米粉下肚后,我们又劲头十足了,走吧,我们视情况而定。</h3><h3> 25公里的路程并不远,但天色渐渐暗淡下来了,县城里人车拥挤,西街更是人头攒动,简直是人山人海,看来我们不能在这里住了,太多人了,很可能连住的地方都难找,我们当机立断,继续往前走。</h3><h3> 阳朔回桂林的公路重新建设的非常好,双向六车道,两侧还有专用的非机动车道,从葡萄镇到雁山镇另有一条自行车骑行道,可美中不足的是路途上没有照明设施。</h3><h3> 出了县城,道路越走越黑,好友差点掉进没有加盖的排水沟,我后悔没有随身携带电筒以至于我们摸黑冒险骑行。骑行的速度被迫慢了下来,我们只能借助来往机动车辆的灯光缓缓前进,这就是所谓的“借光”吧。</h3><h3> 晚间的气温骤降,但我们的热情未减,两人也不觉得寂寞,一边骑车一边聊天,不知不觉又加快了速度,很快就到了雁山。</h3><h3><br></h3><h3> </h3> <h3>  行至桂林理工大学的雁山校区,我们在学校对面的美食街选择了一家名叫“家味小馆”的餐厅吃晚餐,餐厅里还有很多大学生吃饭,对于他们来说已经是宵夜啦。</h3> <h3>  一锅满满的黄焖豆腐鱼外加一盘韭菜炒鸡蛋和一瓶啤酒才消费了70多元,这足以让我们酒足饭饱,两人边吃边侃又消磨了许多时光。</h3> <p style="font-family: -webkit-standard; 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nbsp; &nbsp; &nbsp; &nbsp; 我们很快回到了市区。街上的灯火通明,但来往的车辆和行人稀少,两人在桂林火车站立交桥分手,各回各家。2019年元月1日1时15分,我安全顺利到家。</h3><p style="font-family: -webkit-standard; 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nbsp; &nbsp; &nbsp; &nbsp; App记录显示此次骑行里程为185.91公里。</h3> <p style="font-family: -webkit-standard; 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获跨年度勋章一枚。</h3> <h3>  从2018年12月31日到2019年1月1日,这是一次真正的跨年度骑行,突破了自己单次骑行170公里的记录,更达到了自己增长见识、广交朋友、陶冶性情的目的。</h3><h3> 冲个热水澡,消除疲劳,再美美地睡上一觉,早上8点30分还有一个挑战在等待着我。</h3> <h3>  元旦节的新年登高骑行是俱乐部车友在新年的第一次活动,作为俱乐部具有十年骑龄的车友我得参加。</h3> <h3>  几个小时之后,我又冒着刺骨的寒风和车友们骑上了尧山这座桂林市区的最高峰。</h3><h3> 此次骑行64.30公里,再加上几小时之前的185.91公里,一共骑行250.21公里。</h3> <h3>  哇,第二名与第一名的差距很大哦。挑战自我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