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读上海》第四站——边邑大利

水丰

<h3>  2019年的第一天,就迎来了《走读上海》的第四站开走。这一站本来安排在12月16日,有事推迟到12月30日。为了参加活动,我们做好了充分调整。而12月30日,上海也迎来了最寒冷的一个冬日。周姐姐和卤蛋叔在最后一刻,为了孩子们的身体,毅然将12月30号的行程调整至2019年的第一天。事实证明,调整是非常明智的,12月30号这天,不仅气温降至2度,且飘起鹅毛般的雪花,在这样的天气下,行走3小时,其考验可想而知。在此,为组织者谨慎的态度点赞!👍</h3><h3> 但1月1号中午安排了家庭聚餐,两个行程都是如此之宝贵,无法割舍。(因为走读再次调整,也许更无法参加),于是决定两个都参加。无奈,仅赶上了《走读上海》第四站的三山会馆这一段。但,总比错过要好,就让我们从三山会馆开始说起吧!</h3><h3> 来到三山会馆时,已是下午两点三刻,急匆匆奔向里面,空荡荡一个人没有。只见到这年代久远的红色建筑。在上海看到这样的砖瓦结构,总和党的悠久历史联想在一起。在这个寒冷的冬日,看到这座墙,就想到了历史。随着年龄增长,越来越喜欢深入了解一些有底蕴有历史的东西,这里记载着当时的生活,正是这一代代的传承与变迁,才形成了现如今繁华耀眼的魔都。</h3> <h3>  这里是红色旅游基地,下次可以来这里做支部团建了</h3> <h3>  先在墙上的介绍中了解了三山会馆的情况。会馆,在有关抗日历史的电视剧里,总会听到会馆和会所这两个词。真正会馆和会所代表着什么,真不太了解。</h3> <h3>先了解一下历史</h3> <h3>等到了大部队,浩浩荡荡的过来,跟着周姐姐,我们才找到了进口。此刻,一缕冬日的暖阳恰好射来,照耀在这山墙上,以及这认真讲和认真听的人身上,显得格外温馨。</h3> <h3>光线明亮了</h3> <h3>前门的介绍中,讲到了“妈祖”,却没有联想到天后宫侍奉的就是“妈祖”。此刻,通过周姐姐的讲解,了解了。</h3> <h3>这里就是“妈祖”吗?还不太确定,我想是的</h3> <h3>从入口进去,从戏台的底下穿过,我们来到戏台的正面。城隍庙里也有个戏台,是从闸北公园以“化整为零”的方式搬迁到城隍庙的。而这个戏台和那里几乎一样,连屋顶的回音设计,都是一样的技术。这个戏台也经历过迁徙,只是用大吊车进行的整体迁移。“化整为零比整体迁移好”周姐姐详细介绍了其中的区别。</h3> <h3>气派的戏台</h3> <h3>戏台内顶上的藻井</h3> <h3>  为何会馆里都会有戏台?周姐姐在二楼的会馆模型前道出了缘由:祭祀的用途大于娱乐。这点想想还是对的,古人对于礼仪文化的追求远甚于现代人。现在这里只是用作参观了。听北京一个朋友讲,北京原本一千多座庙宇,现在仅留存了400多座。在摩天大楼中,我们也渐渐遗失了一些原本存在的,能够维系的一种关系。文明进步的同时也是一些历史痕迹的消失……</h3> <h3>认真听周姐姐讲会馆的故事</h3> <h3>  今天这期,也弄明白一件事:会馆和公所的区别,会馆是同乡组织,公所是同业组织,都是民间组织,想想那时的民间组织也是力量强大的,又想起电视剧里讲到的种种。在这里找到了出处,上海有大大小小的会馆公所数百处,在这里二楼的一个地图上,有各种组织说明,这形成了一个错综复杂的社会关系网。</h3> <h3>网络关系图</h3> <h3>各类会馆公所</h3> <h3>各会馆公所供奉的神灵</h3> <h3>  那么,会馆有什么好处呢?是一种凝聚人心的民间机构,能够在你客走他乡时,帮助你就业,医疗,就学,丧葬等等。话说,现在,我们也有老乡会,校友会。类似于当时的会馆。但作用有没有那时大呢?我想不会有,因为我们更多的还是依靠党和国家。那时就是因为没有一个统一的领导,才会各自形成帮派,发展自己的势力。在外敌来侵的时候,这些会馆会所也是他们轰炸的重点,也是因为看到了中国人抱成团后形成力量的可怕。只是仅靠轰炸几个会馆会所就能使把中国人击垮了吗?当然也是不可能的。</h3> <h3>会馆与公所的区别</h3> <h3>会馆的作用</h3> <h3>  至此,所有的讲解已全部结束,而我们却因为晚到感觉意犹未尽。在接下来,就真正开始了中国近代屈辱史的边走边讲。这四期,让我们对老上海有了一个全面的了解。也让我们对接下来的行程更加期待。</h3> <h3>  今日,在寒风中立了一个多小时,感觉手脚冰冷。而看到周姐姐和卤蛋叔,以及几位志愿者,全程跟进,一路讲解了三小时,寒风中的双手不停的翻动讲义。这种坚持授业解惑的精神在2019年第一天就传递给了我们,孩子们也不惧严寒,聚精会神的听着,足可见《走读上海》的魅力。让我们在2019年,用这种坚持的精神去了解我们的国家,我们的城市,以及我们自己!以饱满的状态投入到2019年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中!</h3> <h3>虽未经历全程,但仍然用这张地图留念</h3> <h3>寒风凛冽中认真讲解的周姐姐</h3> <h3>神情严肃,内在热情的卤蛋叔</h3> <h3>默默跟随的孙叔叔</h3> <h3>寒风中纪录和听讲的小朋友们</h3> <h3>遇见就是缘份,一起讨论讨论吧</h3> <h3>迈步走向前,背包上的字最醒目</h3> <h3>动听的故事吸引到我啦!</h3> <h3>感谢陈爸爸,给我们母女留下这珍贵的瞬间</h3> <h3>大合影,小猪的表情很严肃哦!留个纪念,对比看看走读三年后成长的你</h3> <h3>期待下一期的精彩!继续!</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