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1><font color="#167efb">友情提示: 点击右上角旋转的音乐符号则可关闭背景音乐。</font></h1>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 "> <b><font color="#ed2308">正确评价五十年前的</font></b></h1><h1 style="text-align: center; "><b><font color="#ed2308"> “知青下乡”运动</font></b></h1> <h1> <b><font color="#ff8a00">消失的岁月似乎过早的淹没了人们的记忆,历史的长河不声不响地将一段段往事卷入浩渺大海,五十年时光弹指一挥间,当年的知青巳到"古稀之年",不少人已过早离开人世,现在的年轻人对那段历史知之甚少,抢救那段牵扯到千万人命运的知青历史刻不容缓。<br></font></b><b><font color="#ff8a00"> “文革”动乱时期1700万知青上山下乡,曾经留下了许许多多传奇的经历和悲壮的历史。转瞬间五十年过去了,许多当年下乡的知青和媒体都对知青运动作了许多回顾和各种观点的评价。做为亲历者,我无意对这场运动做全面的回顾和综述,只是作为千百万知青中的一员谈谈本人的看法,与知青们对“知青下乡”运动的真相及历史背景共同回顾与探讨,对这段历史予以客观真实的评价。</font></b></h1> <h1><b><font color="#167efb"> 这一生我永远不会忘记那一天:公元1969年2月7日,我们学校几乎是全部的学生,在经历了3年史无前例的折腾,如同全国绝大多数中学生一样,身份一夜之间转而成为知识青年,下到农村边疆,虽然事出意料之外,但它毕竟是与国家的折腾不无关联的逻辑结果。并且是上至中央,下至黎民百姓都无力回天的必然归宿。望穿双眼,等来的既不是升学,也不是就业,而是千百万青年学生到农村山区去,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的另一个史无前例。这个转折,成为老三届一代中学生铭心难忘的历史性伤痛。离乡背井,下一个延续,不但是绝大多数“知青”们终身艰辛生活的开始,更是千百万家庭相见时难别亦难的辛酸际遇。<br></font></b><b><font color="#167efb"> 为了报效祖国,记得还在上小学时,我们曾经的人生憧憬,是一个少年壮志,海阔天空的心境世界:开飞机、开火车、驾轮船、白衣天使、人民教师、人民警察等成为我们梦寐以求的理想职业;科学家、文学家、艺术家、工程师、成为我们终身不懈追求的目标。我们为了自己的宏伟理想而勤奋学习,努力奋斗,不懈追求。一场文革,人生的一切美好希冀都因此而成了泡影,求学无望,前途渺茫,眼前只有一条路可走,那就是下乡当农民修理地球。</font></b></h1> <h1><b><font color="#010101"> 1968年,随着文革浩劫的深入和畸形发展,造成国人严重分离,派系林立,武斗、杀戮使社会一片混乱,血腥和暴力充斥着生活的时空……<br></font></b><b><font color="#010101"> 文革初期狂极一时的红卫兵们,经过三年的折腾,似乎突然有所醒悟,对前程感到极度的惆怅迷茫、彷徨沮丧,然而却又是那么孤独无助。<br></font></b><b><font color="#010101"> “知识青年到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的历史决定就如晴天霹雳决定了我们的命运,汽车轰鸣,几辆解放牌卡车将送我们学校的学生到潞江坝农村去。临别场面,看似热闹而辛酸,父母亲兄弟姐妹及亲朋好友都来送行,大家肩扛行李手拎用物,或牵或拉,有的父母对子女千叮万嘱,不少父母哭天喊地,现场透露着一股股悲凉的气氛。我只有母亲前来送别,我这一去,就只剩年迈的母亲孤零零独自一人在家,无人照料。坐在汽车货箱里,大家都和亲朋好友道别,妈妈向我频频招手,我看到妈妈满脸的无奈,眼泪从她的眼角不断线的流了出来。也难怪,十六七岁正是读书的黄金时节,却因为一场文化大革命,全国所有大中学校完全停课,上千万的学生被迫辍学参加文革运动,折腾了整整三年,把个好端端的国家搞得一塌糊涂,几近瘫痪,所造成的社会矛盾把中学生推向了极致,现在又突然宣布让我们到农村去当农民,对于这个运动谁也不敢违抗。学校已没有我们的课桌,家乡更容纳不了我们的身躯,但是哪家的父母不是为子女操碎了心,作为父母的有谁能够心安理得呢。汽车在人们依依不舍的送别中无情的开走了,渐行渐远,送行的人群还在向着汽车开走的方向招手,知青们这一走,其前程和命运谁都无法预测。曾几何时“爷娘妻子走相送,尘埃不见咸阳桥”的现代版本,已然复见于斯时!</font></b></h1> <h3><h1><i> </i><b><font color="#ed2308"><i>知青下乡的背景</i><br></font></b></h1><h1><b style=""><font color="#167efb"> 1968年底,就在全国经济萧条,举步维艰,中学生们对于前程望穿双眼的历史当口,收音机里传来:“知识青年到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很有必要。要说服城里干部和其他人,把自己初中、高中、大学毕业的子女送到乡下去,来一个动员。各地农村的同志应当欢迎他们去”的最高指示。一言既出,举国哗然。文革至此进入了一个历史性缓冲时期。1968年12月22日,《人民日报》发表《我们也有两只手,不在城里吃闲饭!》的编者按语。在介绍了甘肃省会宁县城镇的一些居民,包括一批知识青年到农村安家落户的事迹后,引述上述最高指示。随即在全国各地开展了声势浩大的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当时对在校的老三届(1966-1969年毕业的)高初中学生的政策是"一刀切",规定全部都要下去的。</font></b></h1></h3> <h1><b><font color="#b04fbb"> “知识青年到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很有必要”和“农村是个广阔天地,在那里是大有作为的”以及“广阔天地炼红心”是这场运动的典型口号。当时宣传“知识青年到农村去”是“知识青年与工农相结合的光辉道路”、“加速思想革命化的根本途径”和“反修防修的百年大计”。在这种口号的鼓动下,很快,从乌苏里江畔到天山脚下,从最东边的阴山漠北到大西南的怒江两岸,1623万知识青年奔向农村边疆,在“广阔天地”里插队落户。在那个个人崇拜盛行的疯狂年代,成千上万的知识青年包括我们都是怀着真诚的革命理想奔赴农村边疆的。他们或在农村插队落户,或在军垦兵团拓荒,或在草原牧马放羊,或在农场植树耕田。他们中的绝大多数人既未毕业,也未成年,更无法继续应有的读书深造,无端成为一场政治风暴的受害者。在那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年代,许多知青背负着父辈在政治运动中的冤屈,他们被打上异己的烙印,当兵、进厂矿、以及后来的选送大学,均与他们无缘,他们岂止是在接受"再教育″,其做人的尊严和价值都被大打折扣。在这种特殊严酷的政治背景下,即便同在上山下乡之中的知青们命运也是千差万别。 那时候我们知青还真的以为自己是去农村反修防修,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加速思想革命化,走一条与工农相结合的光辉道路。因此我们挺着胸,咬着牙,在逆境和重重困难面前百折不挠,无论是在农村边疆、热带雨林还是在茫茫草原、戈壁荒原,都在苦难中战天斗地,苦苦煎熬。我们屯垦拓荒,辛勤耕作,修桥筑路,抢险救灾,医疗济困,教书育人,推广农业科技、传播农机知识,为改变农村山区贫困落后面貌,奋战在广阔天地里。</font></b></h1> <h1><b style="color: rgb(57, 181, 74);"> 直到“文革”结束后,我们才逐步弄清楚当时掀起“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这一动机纯粹是为了解决当时由于文革造成的城市劳动力大量过剩的社会问题,至于提法上的以反修防修,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走一条与工农相结合的光辉道路,加速思想革命化为特征的各式标榜,在今天看来,应属于在当时情况下缓解 "文革"造成的政治灾难和突出的社会矛盾以及经济危机所能找到的相对适合的权宜之策。可等到我们弄明白的那个时候,我们最宝贵的青春芳华早已逝去,我们的朝气早已被磨灭,除了极少数幸运儿当兵上大学改变了命运外,绝大多数知青都被定格在社会的最底层。许多人坠入万劫不复的谷底,苦难和贫困将终身陪伴他们。</b></h1><h1><b style="color: rgb(57, 181, 74);"> 1968年底,以走资派靠边站,造反派夺权为标志的文革第一阶段有了一个初步结局,而这一结局的代价,沉痛而惨重。动乱以及武斗的后果,致令社会秩序一片混乱,自1967年开始,全国生产大幅度滑坡,工农业总产值比上年减少9.6%,其中工业产值减少13.8%。各地工矿企业大多苦于派性争斗,停工停产,生产步履维艰,产品质量数量都急剧下滑,造成连连亏损,至于扩大再生产,继而吸收接纳新工人入厂的正常且必要的运作程序,基本上成了天方夜谭而无从谈起,国民经济处于建国以来的低潮。而且文革爆发以后,所有大专院校就停止了招生,小学毕业生升入初中、初中毕业生升入高中以及高中毕业生升入大学的工作同时中断,毕业生的升学道路已被完全堵塞。中学毕业生就业之路更是变得异常狭窄。当时全国中学积压的1966年、1967年两届初、高中毕业生多达402万人,大批毕业生分配无门,终日无所事事,成为学校恢复教学和招收新生的障碍。1967年10月22日,教育部在关于复课闹革命情况的报告材料中,将毕业生分配作为亟待解决的首要问题,指出:毕业生不分配出去,新的学生进不来,而今年毕业和招生人数又比往年多一倍以上,这不仅涉及教师和校舍问题,还需要解决这些学生是一批毕业出去,还是分批毕业的问题。</b></h1><p class="ql-block"><br></p> <h1><b><font color="#b04fbb"> 邓小平在1978年曾对知青下乡问题评价说:“国家花了三百个亿买了三个不满意,知青不满意,家长不满意,农民也不满意”,据说李先念还加了一个不满意,叫“国家不满意”。有了这一定论,我们对于当年的知青下乡运动还有什么可争论的呢?</font></b></h1> <h1><b><i><font color="#ff8a00"> 1,本人参阅了莫言老师为纪念知青上山下乡五十周年的一篇讲话稿,由于本人和莫言老师的观点不谋而合,特在此向莫言老师表示感谢!</font></i></b></h1><h1><b><i><font color="#ff8a00"> 2,本文图片多来自于网络。</font></i></b></h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