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第四部分 辽朝时期(公元916-1125年)</h3><h3> 公元10世纪初,契丹族建立辽王朝,立国200余年,实行“一国两制”的政治制度,先后创制了契丹大字和契丹小字与汉字并行使用,这一史实充分体现于辽代碑志之中。从20世纪初叶开始,辽代碑志陆续出土,20年代,内蒙古巴林右旗辽庆陵圣宗、兴宗、道宗三代帝后哀册面世。这些保存在地下的石刻档案成为研究辽代政治、经济、文化及各民族关系的宝贵资料。</h3> <h3>辽大安六年(1090)知上京盐铁副史郑恪墓志</h3> <h3>辽大安六年(1090年)萧袍鲁墓志</h3> <h3>辽太平六年(1026)中京提辖史宋匡世墓志</h3> <h3>辽应历五年(955)陈万墓志</h3> <h3>辽保宁六年(974)石重贵墓志</h3> <h3>辽乾亨三年(981)彭城郡王刘继文墓志</h3> <h3>辽佐移离萧相公墓志盖</h3> <h3>圣宗皇帝哀册并盖 辽 太平十一年(1031)</h3> <h3>圣宗钦爱皇后哀册并盖 辽 清宁四年(1058)</h3> <h3>圣宗仁德皇后哀册并盖 辽 大康七年(1081)</h3> <h3>道宗皇帝哀册并盖 辽 乾统元年(1101)</h3> <h3>道宗皇帝契丹文哀册并盖 辽 乾统元年(1101)</h3> <h3>道宗宣懿皇后哀册并盖 辽 乾统元年(1101)</h3> <h3>道宗宣懿皇后契丹文哀册并盖 辽 乾统元年(1101)</h3> <h3>兴宗仁懿皇后哀册 辽 大康二年(1076)</h3> <h3>辽乾统元年(1101年)梁援墓志并盖</h3> <h3>辽乾统七年(1107)赵国夫人张氏墓志</h3> <h3>辽重熙二十三年(1054年)王文熹妻张氏墓志</h3> <h3>辽乾统四年(1104年)枢密院史刘郎中娘子傅氏墓志</h3> <h3>上碑背面契丹文</h3> <h3>契丹小字</h3> <h3>辽寿昌三年(1097年)相国贾师训墓志并盖</h3> <h3>辽寿昌三年(1097年)张郁墓志</h3> <h3>辽寿昌三年(1097年)张公恕妻陈氏墓志</h3> <h3>辽重熙八年(1039年)耶律仁先(父子)墓志并盖</h3> <h3>赠检校太师王说墓志 辽统和二十五年(1007)</h3> <h3>辽统和二十四年(1006年)沧州刺史王隣墓志</h3> <h3>辽统和四年(986年)耶律延宁墓志</h3> <h3>辽清宁五年(1059年)耶律庶几墓志</h3> <h3>辽重熙七年(1038年)晋国夫人墓志并盖</h3> <h3>第五部分 金元明清时期(公元1115-1912年)</h3><h3> 金元明清时期辽宁地区遗留的众多石刻是几代王朝经略东北,加强边疆管理,促进民族融合,巩固封建统治的实录,也是各族人民建设和保卫国家的真实写照。其中明代碑志是记述“九边之首”辽东的重要历史实证,清代碑志则是记录满族崛起及明亡清兴的重要铭刻。清代,许多学者、金石家对前代石刻碑志的研究日益深入,著作迭出。史学家也十分重视从石刻碑志中发掘新的史料,金石学日渐流行,成为考古学的前身。 <br></h3> <h3>金大定十年(1170)奴哥马郎君墓碣</h3> <h3>金皇统四年(1144)刘唐三代明堂碑</h3> <h3>金天德三年(1151)吴舜辟墓志并盖</h3> <h3>张维墓志拓片 金 正隆元年 (1156)</h3> <h3>房慧乡墓志拓片 元 至正14年(1354)</h3> <h3>赵公墓志拓片 元 至正六年(1346)</h3> <h3>左:明弘治十五年(1502)孙贵墓志并盖</h3><h3>右:明正德十五年(1520)孙贵妻项妙明墓志并盖</h3> <h3>盖太母张氏墓志并盖拓片 明 万历四十年(1612)</h3> <h3>明景泰元年(1450年)崔源墓券</h3> <h3>崔鑑墓志拓片 明 正德七年(1512)</h3> <h3>崔鑑夫人费氏墓志拓片 明 正德十六年(1521)</h3> <h3>怀远将军崔鑑墓志并盖拓片 明 弘治十一年(1498)</h3> <h3>明 崔胜墓志</h3> <h3>夫人李氏墓志并盖拓片 明 弘治七年(1494)</h3> <h3>明 胡氏残碑</h3> <h3>李淑人龙氏墓志并盖拓片 明 正统十年(1445)</h3> <h3>明万历四十三年(1615)永远公营碑记</h3> <h3>明嘉靖三十七年(1558)宋国忠墓志并盖</h3> <h3>明万历二十一年(1593)重修镇边寺残碑</h3> <h3>明镇国将军王公墓志盖</h3> <h3>明万历三年(1575)故处士高公墓志盖</h3> <h3>明正德十四年(1519)金安人墓志</h3> <h3>明成化十六年(1480)李英母陈氏墓志并盖</h3> <h3>明景泰二年(1451)武略将军王瑄墓志并盖</h3> <h3>明正统十二年(1447)王宜人黄氏墓志并盖</h3> <h3>明万历四十六年(1618)李元勋墓志并盖</h3> <h3>不清楚</h3> <h3>清康熙二年(1663)温庄公主墓志并盖</h3> <h3>清康熙二十二年(1683)广西巡抚马雄振及夫人李氏合葬墓志并盖</h3> <h3>清康熙五十六年(1717)淮阳总督马元凯(世济)夫人董氏、连氏合葬墓志并盖</h3> <h3>清康熙二十二年 马世济夫人董氏墓志并盖</h3> <h3>清雍正十三年马国桢(贞庵)夫人程氏合葬墓志并盖</h3> <h3>清马国桢夫人何氏墓志并盖</h3> <h3> 辽博古代碑志展介绍完毕。由于展厅内灯光暗淡,照片不清楚,部分照片摘自网络。</h3><h3> 下面记录一些常识。</h3> <h3> 金文——是中国古汉字的一种书体名称,是指铸刻在殷周青铜器上的铭文。 因为周以前把铜也叫金,所以铜器上的铭文就叫作“金文”。金文应用的年代,上自商代早期,下至清灭六国,约1200多年。铜器上的铭文,字数多少不等。所记内容也很不相同。其主要内容大多是颂扬祖先及王侯们的功绩,同时也记录大量历史事件。金文是研究西周、春秋、战国文字的主要资料,也是研究先秦历史的最珍贵的资料。</h3><h3> 金文的书体,一般称为大篆或籀书,也称为古籀的。籀就是周宣王时的史官,籀书即为他所写的字书。青铜器铭文是按照墨书的原文先刻出铭文模型的陶范,再翻范铸造出来的。由于商周时期已有精湛的铜器铸造技术,所以翻铸的金文一般都能够在相当程度上体现出墨书的笔意。因此,商周的金文实际上是一种墨书的书法艺术。</h3><h3> 西周时期的金文是一种很成熟的书法艺术,向为书法史家所重视。它改写了长期以来,谈从书法只能从隶、楷书始和魏晋南北朝以后才有真正书法艺术的传统认识,并把中国书法艺术的历史推溯至3000多年前。<br></h3> <h3> 石鼓文——秦代刻石文字,因其刻石外形以鼓而得名。原石现藏故宫博物院石鼓馆。发现于唐初,共十枚,高约两尺,径约三尺,分别刻有大篆四言诗一首,共十首,计718字。 内容最早被认为是记叙周宣王出猎的场面,故又称“猎碣”。字体在古文与秦篆之间,一般称为“大篆”,是学习篆法的珍贵资料。</h3><h3> 石鼓文是集大篆之成,开小篆之先河,在书法史上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是由大篆向小篆演变而又尚未定型的过渡性字体。石鼓文被历代书家视为习篆书的重要范本,故有“书家第一法则”之称誉。其书法字体多取长方形,体势整肃,端庄凝重,笔力稳健,石与形,诗与字浑然一体,充满古朴雄浑之美。</h3><h3> 其书传为史籀手笔,体态堂皇大度,圆活奔放,气质雄浑,刚柔相济,古茂朴而有逸气。横平竖直,严谨而工整,善用中锋,笔划粗细基本一致,有的结体对称平正,有的字则参差错落,近于小篆而又没有小篆的拘谨。在章法布局上。虽字字独立,但又注意到了上下左右之间的偃仰向背关系,其笔力之强劲在石刻中极为突出,在古文字书法中,是堪称别具奇彩和独具凤神的。石鼓文对后世的书法与绘画艺术有着非常重大的影响,不少杰出的书画家如:杨沂孙、吴大澄、吴昌硕、朱宣咸、王福庵等都长期研究石鼓文艺术,并将其作为自己书法绘画艺术的重要养分。</h3> <h3> 小篆——小篆又称秦篆,是秦统一后经过丞相李斯整理的一种通行书体。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前221年),推行“书同文”、“车同轨”,统一度量衡的政策,由宰相李斯负责,在秦国原来使用的大篆籀基础上,进行简化,取消其他六国的异体字,创制了统一文字的汉字书写形式。一直流行到西汉末年(约公元八年”,才逐渐被隶书所取代。但由于其字形优美,始终被书法家所青睐。</h3><h3> 中国文字发展到小篆阶段,逐渐开始定型(轮廓、笔划、结构定型),形象意味稍弱,使文字更加符号化,减少了书写和人读方面的混淆和困难,这也是我国历史上第一次运用行政手段大规模地规范文字的产物。秦王朝使用经过整理的小篆统一全国文字,但基本上消灭了各地文字异行的现象,也使古文字体异众多的情况有了很大的改变,在中国文字发展史上有着重要的角色。这种书体更趋简化,线条圆匀,字呈竖势。是我国汉字的一大进步,也是汉字发展史上一次重要的里程碑。为后来楷、隶、行、草诸书的变革开辟了广阔的道路。<br></h3> <h3> 魏碑——是指南北朝时期北朝的碑刻书法作品。现存的魏碑都是楷书,因此也称“魏楷”,魏碑原本也称北魏,在北朝各个王朝中以北魏的立国时间最长,书法水平为高,后来就用“魏碑”来指称包括东魏、西魏、北齐和北周在内的整个北朝的碑刻书法作品。这些作品主要是以“石碑”、“墓志铭”、“摩崖”和“造像记”的形式存在的。</h3><h3> 魏碑书体的特点明显:横画和捺画保持隶书的特点,常伸展到字形边界甚至超出边界;字形与隶书相比呈扁方形;突出的特点是撇捺向两侧伸展,收笔钱的粗顿以及抬峰,使整个字形厚重稳健,略显飞扬、规则中正而有动态,颇具审美价值。魏碑上承汉隶传统,下启唐楷新风,为现代汉字的结体、笔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h3><h3> 清朝前期,金石文字学兴起,北朝碑刻大量出土,在书法方面,人们也开始反思“棺阁体”的弊端。于是,到了嘉庆、道光年间,魏碑开始受到书法家和书法理论家的重视,其中倡导魏碑最力者早期有阮元和包世臣,后期有康有为。此后碑学盛行,魏碑的价值得到普遍的承认,修学楷书的人除了取法“晋唐”,也有越来越多的人开始选择魏碑。</h3> <h3> 汉代碑刻——可分为前、后两个阶段。西汉尤其西汉年初碑刻,仍沿袭秦代的书法传统,现在能看到极少数的石刻留存,如《鲁灵光殿址刻石》、《霍去病墓石刻》、《鲁孝王刻石》,王猛时期的《莱子侯刻石》等。其笔划简直,为没有波势的隶书。有一部分钻篆书,承袭秦代小篆的风格,其中《鲁孝王刻石》是纂书向隶书过渡的字体。以上这些石刻的书体,基本上是方整的小篆,形成了汉篆体方、笔挺,结构密的特点。方折笔道是秦篆过渡到汉篆以至汉隶的重大发展。这些石刻的字数不多,但书法艺术成就很高。为我国西汉隶书碑刻的代表作。</h3><h3> 东汉前期的隶书碑刻,承袭了西汉末期的书风,笔划无波势和有波势的两种风格并存。与西汉时期的隶书相近,外形扁方,笔划简直。到了东汉中期以后,由于当时树碑的风气盛行,石刻渐多。此时的汉隶比起东汉初期,其点划波折明显,已完全脱离了篆意,已变为纯粹的隶书。到了东汉桓帝灵帝(公元147~189年1)时期,汉隶已经完全成熟,书法日趋精巧,这种法书为森严的官定标准书体,成为汉隶的极盛时期。由于东汉树碑立传之风很是盛行,所以遗存的碑版为数最多,并最精湛。</h3> <h3> 墓碑的起源——碑,最早源于周代,是一种没有文字、没有图案的竖石。据《说文》记载:“碑,竖石也。”在地面立石作为永久性纪念物或者标记者,称为碑,其上镌刻文字者,称为碑刻。清代学者王筠在《说文句读》中解释道,古时碑刻有三种用途:一、宫中之碑,照日影以知时辰;二、庙中之碑,竖石以栓牲畜,用以祭祀;三、墓前之碑,用以扯绳以下棺。后代碑石两侧有环形石刻,乃古碑“穿孔 缒棺”之遗迹。</h3><h3> 石碑在东汉时开始兴盛。人们在碑上镌文字, 述德纪事,树碑立传,逐渐演化为比较固定的形制。碑的形制,可分为碑首、碑身,碑座三部分。背首有尖首、元首、方首。汉代的碑首有简单的纹饰雕刻,有瑞兽、四神等。至魏晋时,碑首演变为螭龙。碑首上有圭形的碑额,上刻碑的名称。碑座起初是长方形,至隋唐时出现了龟形,俗成“赑屃”,传为龙的第九子,好负重,故用于碑座,有长久、吉祥之意。碑身的两侧称为碑侧,多刻有各种纹饰图案、画像等,以线刻的手法为主。</h3> <h3> 碑的形制—— 古代之碑,到东汉的时候形制已具备,一般可分为碑阳、碑阴、碑侧、碑额、碑座也称为趺。碑额:碑为竖石,上端即碑首称为“额”。“额”多刻碑的标题,即碑头题字。书体篆文居多,故一般称篆额,以后也用隶书、楷书、行书标提额。四周多克有蟠螭、蟠龙等图案。</h3><h3> 碑穿:汉碑之制,首有碑穿,大致有两种情况,一种是利用以前下棺、系牲旧碑,加刻碑文,穿孔仍存。一种为新造碑,沿袭古制,仍凿穿孔,但此时穿孔已无实际用处。至于碑穿的位置,有高有低,或大或小,或偏左或偏右,并不于书写碑文无碍为准。如此古制,至汉末已消失。</h3><h3> 碑阴:碑的反面称为碑阴。古人往往于碑阴刻文字,一般刻有碑的题名,或建碑的捐募者的姓名和钱款数字。也因碑文在碑阳中容纳不下,而接续刊入背阴的,也有的碑阴二字不刻。</h3><h3> 碑侧:碑的左右两个侧面称为“碑侧”。大多用以刻题名,或只字不刊。也有时因碑的正文过长。在碑阳、碑阴两面还容纳不下,也可刻在碑侧,这种情况一般较少。</h3><h3> 背座:碑身下方起承载作用的基石,隋唐以后多雕成昂首的巨龟形状,称为龟趺。这种巨龟,传说它的力气极大,能负重,所以古人用它的形象来做成碑座,故名“龟趺”。</h3> <h3> 墓志——也称墓志铭,通常是埋在地下的。最早的墓志是东汉时期的,魏晋时期,发生了多次大力禁碑的事件,使墓碑的数量减少,墓志的数量增加。建安十年曹操下令禁止厚葬、立碑;晋武帝咸宁四年诏云:“碑表私美,兴长虚伪,莫大于此,一禁绝之。”最初的墓志,无论其形制还是称名均与碑无异。墓志即为小碑,直立圹中,与后世的墓志平放者不同,故无盖而有额。这种仿照碑式的遗风至南北朝时还可以见到,唐代偶尔一见。</h3><h3> 墓碑转入地下以后,吸收了其他明器(如盒)的形制特点。盝顶盒式墓志就逐渐成了占据主流的基本形制。这种墓志,由志底与志盖两部分组成。志底多为正方形石板,刻志文,志盖多为梯形石板,刻题目,志底四周与志盖多为杀往往刻有纹饰。对于石碑与墓志等各类石刻上的纹饰的研究,已经成为一种专门的学问。<br></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