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洋行之三 老 村 长

黄种人

<h3> (一)</h3><h3><br></h3> <h3>  在 从马六甲前往马来西亚首相府所在地一一行政首都太子港的途中,马方导游朱咔嚓(朱家杰,华裔,据他介绍,"咔嚓"是帅哥的意思)说:我送你们一个景点,去一个土著家里看看。这个消息应该说是我们这些出门游历的人,所梦寐以求的。因为不论是国内,还是国外,组团旅游中都很难和当地的本土百姓直接交道,接触当地的真实生活。</h3><h3> 当然,去参观的这户人家,很有可能是马政府专门让旅游主管部门安排的一个"典型户"。</h3><h3> 上午十点多钟,我们一行来到了这个土著居住的地方。刚下过雨,地面湿滑,这家的主人,是位村长。</h3> <h3> </h3><h3><br></h3><h3> 他家周围长满了各种热带树木和花草。</h3><h3><br></h3><h3> </h3><h3><br></h3> <h3 style="text-align: left;">  高大的橡胶树,身上刻满了割胶的导流槽,树身上流满了已经凝固的白色乳胶。这种橡胶树,和我国种植的一样,都是从巴西热带原始雨林中移植来的三叶胶。看到它,使我想起了1978年3月我国著名的作家徐迟,在《生命之树常绿》中描述的我国著名植物学家蔡希陶引种,拓展我国橡胶事业的伟迹。橡胶树对我来说,原来只是在书画、影视中见过。这次亲眼目睹,对它有了深刻的感性认识。<br></h3><h3> 老村长家范围很大,除了橡胶树外,周围还长满了热带水果树:木瓜、芒果、荔枝、红毛丹、榴莲、菠萝蜜以及一些不知名的果树。在这些果树间和空地上,遍布花草,甚至连厕所都建在花丛之中。由于初次见到这些姹紫嫣红的热带花花草草,煞是令人目不暇接,可谓是一场视觉盛宴,许多花叫不出名来。</h3><h3> </h3> <h3>木瓜树</h3> <h3>  还有的是,一种花有多种色彩。如三角梅,有玫瑰、粉红、黄、白绿等。</h3> <h3> 特别是这棵高大的白色三角梅,十分惊艳,头次看到,让人惊叹不已。</h3> <h3>有一种植物上面长的,不知是花还是果,出于好奇,就拍下来了。后来经手机一搜,才知道这东西叫"蝎尾蕉"。</h3><h3> 老村长的家,就座落在这绿荫花草之中。</h3> <h3>  经过花径和众多盆景,来到了他家。</h3> <h3>老村长虽然70多岁了,但精神矍铄。穿着浅粉红色的T恤,豆腐块状蓝格子裙子,和71岁的大太太一起接待了我们。</h3><h3> 这是一栋面积不大的别墅式二层尖顶小楼。</h3> <h3> 第一层高度仅两米多一点点,显得比较低矮。可能年久失修,加之刚下过大雨,客厅里还用盆子接着屋顶漏下来的雨水。客厅不到二十平米,地面铺着彩色磁砖。进门的右面沿墙放满了盆景花卉,对面的后墙边有一排木沙发;左边是楼梯,右首的墙壁上有一扇挂着布帘子的小门和一排柜子、桌子及各种物件,还挂满了照片和画像。中间放着一个茶几。</h3> <h3>茶几上的盘子里摆放着紫褐色的可生产可可粉和巧克力的可可豆莢,浅黄色用来纺纱织布的香蕉状的棉花果实。还有一瓶生发油,据说这油有护发、生发、乌发的功效。大太太七十多</h3><h3>岁了,一直在用它。</h3><h3> 茶几的右首,端坐着老村长的大太太,因为今年轮到她当家。这个老太太比一般的马来女人身材高大,面无皱纹,满头青丝。不卑不亢,从容不迫地坐在那里,接受来访者的合影和观赏。她的面前放着一个长方形的小方盒,里面是来访客人与她合影给的小费。小费没有起步价,不论多少都可以,许多人分文不给,她也无所谓。我给了她五元人民币,她欣然接受。在拍照时,老村长还特意让我们披戴上马来人特有的圆锥形的"宋谷"帽和"通可罗"头巾。</h3><h3> 一楼参观一番后,上到二楼。一条走道顺着前行,右侧是老村长的卧室,约十来平方米仅可放下一张大床和梳妆台。继续前行,是休闲室,这是一栋与主楼呈L字形的副楼。休闲室里,也是铺着彩色地砖。左边是个茶室,低矮的茶几上,摆放着类似中国潮汕一带流行的茶具。没有凳子,饮茶时,可能会像日本人一样,屈膝坐在厚厚的垫子上。</h3><h3> 右边是个小憩的地方,装饰得十分华丽,色彩犹如新房。</h3> <h3>一个低矮的双人座,后面和左右挂满了红、黄两色的彩布,前面鹅黄色帐幔低垂,两旁摆放鲜花。这里的布置,显得别样风彩,浪漫性感,让人浮想翩翩。</h3><h3><br></h3><h3><br></h3><h3> (二)</h3><h3><br></h3><h3> 从老村长家的主屋出来,左边十来米的地方,还有两栋不连贯的独立小房子。朱咔嚓说,那是老村长的二太太、三太太各自的住处,因为她们不在家,所以我们没能进去光顾。</h3><h3> 在马来西亚,法律允许一个男人娶四个老婆,所以,老村长娶了三个。今年轮到大太太当家,二太太和三太太都忙各自份内的事情去了。据说这里的习俗是,一个男人如果娶了多个老婆,就让她们轮流当家。除了一名当家的处理日常事务外,其余的分别做家务,照顾小孩和生产劳动,如此周而复始。大太太除权力相对大一点以外,在不当家的日子里,也得听当家的那位差遣。马国的这种习俗,比我国解放前多妻制的时候,大老婆一人独大,一手遮天要先进得多。由于这个原因,二、三太太各人忙各人的事去了,才使得我们无法一睹她们的芳容和风彩。</h3><h3> 说到这里,大家可能会想,三个太太生理上有所需求的时候,老村长对付得了吗?他又是怎么处理分配的呢?</h3><h3> 马来半岛生长着一种独有的灌木,名叫东革阿里。</h3> <h3>  东革阿里,又称"南洋人参",它是一种天然的催情壮阳药。据专家试验,此物可以大幅度地提高雄性的荷尔蒙分泌和精嚢生长。马国一博士征集30名男人,研究结果,试验者性欲平均提高91%,性功能提高73%,并无毒副作用,无依赖性。而且有的品种还可以治疗心脏病、高血压、糖尿病及癌症。但是不是真的有那么多的作用和功效。就不得而知了。</h3><h3> 老村长为了保持旺盛的精力,他会时不时地上山,去采集东革阿里回来,或浸酒,或泡开水。经常饮用。</h3><h3> 在应付众太太需求的问题上,老村长是怎么做的?朱咔嚓说,谁晚上在门前挂上一盏灯,老村长就去谁那里。在朱的指引下,我们看到了那盏灯。那灯的样子。就像我国原来电力不足或没电的地方,在公共场所看演出或开大会时用的那种"汽灯"。这灯,就挂在老村长家的屋檐下。过后十分后悔,当时没把它拍照下来,以飨大家。</h3><h3> 有游客问道:如果三位太太同一晚都有需要呢?朱咔嚓说:老村长会在每个人的房间里呆上三小时。</h3><h3> 由于老村长的身体强劲,加之三个太太的争气,他们一共育有14个儿子。其中,大太太的贡献最大,生了10个儿子,二、三两位太太共生了4个。现在老村长家,这14个儿子,又给他生了31个孙子。不算儿媳,女儿及孙女,共有49口人,真是儿孙满堂啊。</h3><h3> 据说东革阿里分为黑、黄、红三种。黑东革阿里补肾壮阳,黄东革阿里可治心脏病,高血压,糖尿病以及癌症。至于红东革阿里,据说纯属骗人,并无此物。</h3> <h3>  黄东革阿里</h3><h3><br></h3><h3><br></h3><h3> 离开老村长家时,他把我们送到了门外,我用现学来的马来语向他道谢:得力么嘠舍!他也高兴地说:得力么嘠舍。</h3><h3><br></h3><h3><br></h3><h3><br></h3><h3> 映 雪</h3><h3><br></h3><h3> 二0一九年一月五日于蒲阳(应城)</h3> <h3> </h3><h3> </h3><h3><br></h3><h3> </h3><h3> </h3><h3> </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