晒太阳

坏妞儿

<p class="ql-block">  这次在毛里求斯,看到最多的是在海边沙滩上晒太阳,欧洲游客不远万里来晒太阳,本地居民在自己家边晒太阳。</p><p class="ql-block"> 这幅图画活生生表现了那个最著名的故事:一位身缠万贯的船王和一位身体黝黑的渔民同在沙滩上晒太阳,船王问渔民:你为什么不去打渔?渔民:我已经打够一家人吃的,干嘛还要多打?船王:多打渔可以卖更多的钱,就可以买更大的船、打更多的鱼。渔民:那又怎么样呢?船王:你就可以有很多财富,然后向我一样享受生活,在海边晒太阳。渔民:可我现在不是已经在享受生活、在海边晒太阳了吗?</p><p class="ql-block"> 这个故事二十多年前我就知道了,相当长时间以来,一直把渔民作为“胸无大志、不思进取”的反面形象来警示自己。认为那渔民目光短浅,闲散懒惰,以即得的一点点小利益为满足,不知道自己是井底之蛙,其精神境界实在可怜。回头看自己走过的路,一直以自己曾经“不屈不挠奋斗”而欣慰;自己基本的人生观是“进取型”的,认为人的一生应该“天天向上”;这种人生观是当今社会的主流意识,每一个人都“天天向上”,全社会便会“天天向上”,最终达到人们向往的、“过幸福美好生活”的目的。</p><p class="ql-block"> 当然,这个目的没有错,对这个目的有向往也没有错。</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人类从原始走来,生存和温饱始终是困扰人类的最基本问题,随着人类驾驭自然能力的提高,温饱问题在很多地方已经解决,小康生活基本成为现实,但人类依然在为“提高生活质量”而奋斗,总想要“过得更美好”。</p><p class="ql-block"> 但究竟什么样就是“过得更美好”?占有多少财富、把自然驾驭到什么程度人们才认为自己“过得更美好”?人类追求“幸福美好生活”的“努力”到什么地方是个头?</p><p class="ql-block"> 今天的我,脑海里有这样一幅图画:一群被“理想”驱赶着赶路的人们,一门心思往前走,要走到一个叫做“天堂”的地方,为了达到这个地方,他们遇山开路,遇水架桥,利用身边一切可以被利用的自然资源为自己铺路(开发了地球还要开发外太空),在这条通往“天堂”的路上,不仅自然资源在被“不经意”地掠夺,而且为了让自己先到达“天堂”,人们还在争先恐后地竞争,一路上上演着自相残杀的故事;而所谓的“天堂”,其实就在人们身边,就在路上经过的每一个地方,只要及时地用心感受……</p><p class="ql-block"> 人类该不该对自己今天已有的物质生活知足?物质需求到什么程度该是个“度”?人类的欲望和追求欲望的脚步该不该有节制(一定要经历先消耗资源、用山珍海味把自己吃起来,再消耗财富、用各种器材把肥肉减下去的过程)?</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近年来去了中国大陆以外的一些国家,其中对于英联邦国家(如英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新西兰和曾经属于英联邦的毛里求斯等)的现状有了一点走马看花的印象,印象最深的一点就是:这些国家都表现出一种回归自然的精神:人们的心态平和,生活闲散,在严格的法制控制下,自然保持着原始风貌不准开发(英国是努力返回原生态,不仅工业迁出本土,连农业都不准存在,本土上只有森林草原和牧场);目力所及的景象可以反映出一种人类思想认识上的变化:象英国这样早期发展起来的工业化国家,其对整个人类发展过程的认识已经进入到一个新的阶段:曾经从大自然巧取豪夺,把自然资源积累成为人类手中的财富,但最终人类还得把手中的财富返还给大自然;没有大自然中所有物种共同的“幸福生活”,人类最终也得不到自己的“幸福生活”。这种认识被概括为一个简单的句子:人与自然和谐相处。</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回到前面晒太阳的故事:那船王确实积累了财富,但在积累的过程中消耗了大量资源(造船的木材钢铁等),他最终不也就是在沙滩上晒太阳么?那些聚集起来的财富,其全部意义只在于:后代人们观念转变认识提高后,重新用来培育森林、保护矿产。而渔民没有积累财富,只是简单地获取足够自己生活的物质,知足而不贪婪,他同样获得了晒太阳的享受。同样的晒太阳,同一个寓言故事,在今天的我眼中,倒是那船王变成了一个代表人类贪婪本性的反面形象。</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我为像渔民那样能够做到“常知足不贪婪”的人们喝彩!再进一步回到自身,曾经努力了,获得了足够温饱的基础,应该懂得知足,应该知道“度”在哪里。我应该及时地停下脚步,及时地到沙滩上去享受生活,晒太阳。</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从毛里求斯回到北京半个多月了,许多感慨萦绕心头,制作了一辑视频片子,取名为《感悟天堂》,试图把自己一些人生感悟用镜头来表达,但不尽意,深切地感到自己还是只会用文字来承载体会。</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还是视频中概括的句子:人类回归自然,自然回归原始,这就是天堂。</p> <h3>文字作于 2008.4.4 北京</h3><h3>图片摄于 2008.3 毛里求斯</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