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关“庙子巷”的孩子们《之三》

<p class="ql-block">自拍照片</p> <h1><span style="font-size: 22px;">长安父亲的诊所</span></h1><h1><span style="font-size: 22px;"> 我第一次去长安父亲的诊所只有五岁多。那时候我们家还住在和平门里的青莲寺,我的一个表舅家却住在长安父亲诊所的斜对面。</span></h1><h1><span style="font-size: 22px;"> 那年的夏天母亲带我到表舅家去走亲戚,大人在一起拉话舅妈就喊他们家的大小子!</span></h1><h1><span style="font-size: 22px;"> “大蛋儿”!带你小哥哥出去玩,其实我比大蛋大不了多少。</span></h1><h1><span style="font-size: 22px;"> “大蛋”就带我来到了诊所的前面。那里已经聚集了几个半大小子在玩弹子。</span></h1><h1><span style="font-size: 22px;"> 诊所前面是一条南北走向的街道。诊所北邻一个派出所,面朝西向。由于诊所前面突兀的凹进去了有两米多就成了孩子们的娱乐场所。多数都是些半大小子,在地上挖出三个在一条直线上相聚一米直径约五六公分,深三四公分的小洞。然后就在洞的一侧画出一条与三个洞相距一米的横向直线,猜拳石头剪刀布决定谁先走第一个。</span></h1><h1><span style="font-size: 22px;"> 从端线上把弹珠弹进第一个洞里,接着进第二个洞……。谁的弹珠走完第三个洞口再回到第一个洞口为赢!也有的孩子玩拍洋片,有时也有女孩子在那里跳皮筋。</span></h1><h1><span style="font-size: 22px;"> 有次我大着胆子走进诊所里面,长安父亲正在聚精会神给病人看病。常有孩子像我一样走进去,却从来没有听到长安父亲呵斥过!冬季有时没有病人长安父亲也会站在门前晒太阳,静静看着孩子们玩耍。多么慈祥善良的老人呐!</span></h1><h1><span style="font-size: 22px;"> 五十年代中期国家百废待兴,医院也是屈指可数的几个,小小的诊所给附近居民带来了许多便利有个头痛脑热的不用去大医院排队挂号,不用跑很远的路……。</span></h1><h1><span style="font-size: 22px;"> 上了中学后诊所在我的记忆中渐渐的淡去了。</span></h1><h1><span style="font-size: 22px;">据说长安父亲也没能躲过文革期间的揪斗,打倒四人帮七九年才得以平反昭雪!</span></h1><h1><span style="font-size: 22px;"> 许多年以后我和长安在古城西安不期而遇,第一眼我就认出了他,一见如故而且成了过心的朋友,这也可能就是缘分所致吧?又勾起了我对诊所往事的回忆!</span></h1><h1><span style="font-size: 22px;"> 值得一提是那个年月虽然一般的看个小病花不了几个钱,贫穷的老百姓还是舍不得花钱选择“熬”扛一扛就会好的,或者熬碗姜汤,唔上被子发发汗。有时候小病却熬成了大病!</span></h1><h1><span style="font-size: 22px;">记得表舅家有个三小子叫“三蛋”,三岁多了聪明伶俐,虽然上面已经有了姐姐和两个哥哥舅妈依然把他视为掌上明珠,呵护有加!我们常在一起玩耍,雨天我们钻进舅舅家的大鸡窝里玩过家家跳房子游戏。</span></h1><h1><span style="font-size: 22px;"> 那年的深秋三蛋病了开始大人都以为是风寒感冒的没有太在意,错过了最佳治疗时间病情一天比一天的加重了,三蛋终究没有能熬过那年的冬季……。</span></h1><h1><span style="font-size: 22px;"> 在一个风雪交加的夜晚半夜三蛋突然睁大了昏睡了几天的眼睛好像再最后一次看看这个世界和亲人接着慢慢的合上了双眼!</span></h1><h1><span style="font-size: 22px;"> 记得表舅还亲手为他制作了一个精致的棺木,我们看着表舅双手托着把三蛋轻轻地装进棺木里,我拿出自己的几个最漂亮的弹珠放在了三蛋的身边,随后表舅慢慢盖上了盖子无奈地送走了……。</span></h1><h1><span style="font-size: 22px;"> 我常幻想着“三蛋”是否去了天堂,也可能去了月宫和嫦娥姐姐做伴了吧!</span></h1><h1><span style="font-size: 22px;"> 哪年的冬天也特别的寒冷!屋顶总是半尺多厚的积雪,屋檐挂着一尺多长的冰溜子!</span></h1><h1><span style="font-size: 22px;"> 三蛋走后奇怪的事情发生了,每天清晨都看到表舅家的屋顶上有比兽类足印还要大的脚印,别人家的屋顶上却没有?</span></h1><h1><span style="font-size: 22px;"> 表舅虽然年轻时受过文化教育在舅妈的一再要求下还是请来了“阴阳风水先生”做法,风水先生做完法事临走时把做法时用过的桃木剑悬挂在了屋子的正中间,镇住妖孽!</span></h1><h1><span style="font-size: 22px;"> 这件事情也一直困惑着我!</span></h1><h1><span style="font-size: 22px;"> 忘了告诉大家:那年我们家已经搬到了“庙子巷”,和表舅家同住一个大院里。</span></h1><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文字撰写:羊君,一稿于一九年元旦</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注释:只想反映那时候普通老百姓生活状态和环境变化,请朋友们不要对号入座谢谢理解!</span></p> <h1>这就对了,小品这样写羊君老师你就悟出了小品(短文)的真蒂了,“诊所”是一根线,将儿时人和事串到一块,看似不相关联的人和事冥冥之中都是有定数的,“三蛋儿”的离世折射出人性的可悲,更显出“诊所”这根线的“悲哀”,那个时代的父辈们对一条生命的“情愫”,也更突出了“诊所”这根线,数十年后才有与“长安”过心的交融,这就是定数。最后房上出现脚印这段文字,是点睛之笔,神来之笔,是对那个特定时期人性的一种鞭挞,也是对今天社会进步的肯定。……好!真好!!阅评:李涛老师</h1> <h3>图片来自网络</h3><h3><br></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