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叙事【11篇】

我是一条小河

<h1>差生的故事使我感动<br>  <br>作者 刘爱民<br>  <br>  三尺讲台是我永远的依托,是我心灵的归宿,二十几年来我一直坚守这块阵地,无怨无悔。“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多年来我不仅目睹了孩子们成人、成才的经历而感到欣慰,还为收获孩子们的片片真情而感动!尤其是那些发生在差生身边的故事让我难忘!<br>  四月的一个星期天,我女儿手持着一封信兴致勃勃地跑上了楼,她喊道:“爸爸,爸爸,你的信!”,“都什么年代了还有人写信?”,我自言自语的嘀咕着。我接过信一看,是我曾经教过的一名女学生写来的,我打开了,信的内容大致是这样的:<br>老师您好:<br>我非常想念您!<br>  您还记得我吗?我是马建琪,也是咱们班级里最差的那个女学生。在班级里有的老师瞧不起我,同学们歧视我,孤立我,因为我学习成绩不好,同学们常常嘲笑我,拿我开心......我那时心里特别的难过,失去了学习的信心,我几次都想退学。老师是您没有把我放弃,您对我就像对您的亲生孩子一样关心着我,您找我谈心,一句句温暖的话语就像春风化雨一样滋润着我的心田。不知您说了多少次,“你能行!你一定会成功的!”我鼓足了勇气,振作起来,继续学习起来。自那以后,我学习特别的用功,学习成绩有了逐步提高,老师,难道我不感谢您吗?老师,特别是您给我们指导的写作方法,使我受益匪浅,今年我的两篇习作在市《文苑报》发表了,老师您高兴吗?......这些,我一辈子也忘不了啊!<br>  信中一行行清秀的文字,流淌着一片片真情,我读着读着,我非常感动!马建琪进步之大,我为之高兴!一名差生在真诚地感恩我,我感到无比地自豪!“差生不差!”这是我发自内心的感慨!<br>  今年我已是第三年教毕业班了,有一天我刚走进教室,真没有料到,一向调皮捣蛋的刘永亮同学双手托着一块匾郑重地献给我,他说:“老师您辛苦了!我好调皮,是您一次次宽容了我,您不嫌弃我,并没有让我掉队,经常做我的思想工作,感化了我,激发了我学习的兴趣,同时帮助我提高了语文成绩,我忘不了您,祝福您永远快乐!”,匾上写着:送您无数个祝福,就像天上的星星一样夜夜不忘升起。多么感人的场面,我接过匾,觉得又一次内心在震撼:“差生不差!”<br>  在教学的日子里我常常被这些事情感动着,使我深深的认识到,教育的事业是爱的事业,没有爱就没有情感,就没有教育。在教学活动中多些温暖的人情,多些人性的自然本真,将孩子的心灵俘获,去感动孩子们,所得到的回报那就是感恩!</h1><h3></h3><h3><br></h3> <h1>美丽的谎言</h1><h1>&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h1><h1>  “叮铃铃......”上课铃响了,正在教室侯课的我开始给同学们上课了。</h1><h1>  “今天我们继续学习《她是我的朋友》这篇课文。请同学们打开课本,老师为同学们朗读一遍课文。”</h1><h1>&nbsp;&nbsp;&nbsp;&nbsp;&nbsp;&nbsp;我绘声绘色地读着,教室里静悄悄的,同学们一边听着我的朗读,一边思考着……文中的故事深深地感染者同学们。我刚读完课文,突然马建新同学郑重地举起了右手,向我示意有话要说,我应允了她,她站起来说:“老师,输血的‘血’你读错了,读成了(xiě),应读(xuè)”此时,同学们的目光唰的一下投向了马建新同学,也许他们都在想,马建新同学好大的胆啊!,我追问马建新说:“你有什么依据?”马建新理直气壮地说:“我查过字典了,另外练习册中看拼音写词语中就是输血xuè”,我感到十分尴尬,早已意识到自己的错误,知道了是备课不细心而造成的失误。我为了扭转那种尴尬的局面,忽然灵机一动,故意编造了一个谎言:“为了让同学们区分流血(xiě),和输血(xuè),老师是故意读错的,马建新同学既认真,又细心,发现了这个问题,同学们应该向她学习。”这时,同学们把敬佩的目光送给了马建新,此时,课堂里恢复了平静。</h1><h1>  谎言是不可取的,可是课堂上却无小事,教师在课堂上出现知识性的错误是绝对不允许的,我编造了一个谎言,使这堂课既完整又美好,所以说这次谎言是美丽的。</h1><p><br></p> <h1>&nbsp; 错在哪里</h1><h1>&nbsp; </h1><h1>&nbsp;&nbsp;&nbsp;&nbsp;&nbsp;&nbsp;一次,我买菜回来,刚上一楼,就隐隐约约地听见楼上有叫嚷的声音,我往上走着,所听到的声音越来越大,好像是三楼传出来的,原来是家长在教训孩子。</h1><h1>&nbsp;&nbsp;&nbsp;&nbsp;“你这是什么态度?一道题得做一个小时,都放三十多天假了,你的作业才完成多少?你真够有心的了?”,孩子的妈妈叫嚷道。说着又气不打一处来,“啪啪,啪......”就是几下打,孩子“哇”的一声哭了起来,妈妈的打骂声,孩子的哭泣声,在楼道里听得真真切切,好个热闹啊!</h1><h1>&nbsp;&nbsp;&nbsp;&nbsp;&nbsp;&nbsp;我心里很不平静,我对那个小家伙的惩罚表示同情,对他妈妈的做法有着强烈地不满。大家都知道,学校都要开学了,对于没完成寒假作业的孩子来说,这几天也是最紧张的日子,他们很着急。争时间,抢速度在做作业,只能是求数量而不求质量了。因为,若完不成作业,孩子上学是要挨老师批评的,甚至家长还要受到“牵连”。有些家长也是在这个“关键”时刻上,才要检查孩子的作业的。楼上孩子的妈妈不就是一个典型的案例吗?什么“都放三十多天假了,你作业完成多少?”......如果帮助孩子制定好寒假学习计划,督促孩子完成一定量的作业,并及时检查,让孩子循序渐进的学习,还会出现以上的结果吗?错不都在孩子身上,家长也在犯错。只知道生气,教训孩子,那不是唯一的结果,应该冷静下来,很好的反思一下。</h1><h1>&nbsp;&nbsp;&nbsp;&nbsp;&nbsp;&nbsp;孩子年龄小,自主学习的能力差,假期里,家长不要对孩子的学习放任不管,应该主动承担起指导孩子学习的任务,让孩子轻松、愉快地完成假期作业。开学了,他们就会背着书包高高兴兴地去学校学习,你高兴,他高兴,老师也高兴!</h1><p><br></p> <h1>激励与唤醒 <br>&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br>&nbsp;<br>  我班从天山一校转来一名新生,我们几位任课教师都很高兴。不是因为这个小家伙体质好,又长得特别精神,惹人喜爱,而是我们都以为从城里来的孩子学习成绩以及其它方面的表现一定不错。 <br>&nbsp; &nbsp; 谁知出人所料,我们发现这个孩子不仅字写得歪歪斜斜乱成一团,难以辨认,还完不成作业,且经常扰乱课堂纪律,课间活动乱打乱闹,惹是生非。课堂上挨批评的是他,班会上挨批评的也是他,宿舍里“挂号”的还是他......没过一个月这个孩子在学校里就小有“名气”。领导,老师,学生都知道他是个“捣蛋鬼”,据我了解这个孩子是在天山一校由于惹祸被劝退的。 <br>&nbsp; &nbsp; 本来就不太好管理的班级,这个学生又来添乱,我感到非常棘手,此事已成了我的一块心病。我批评教育他,他却嬉皮笑脸,油嘴滑舌,真是“说皮说不到瓤”啊! <br>&nbsp; &nbsp; 一次课间活动,他竟把班里的一名男生抡倒在地,下巴磕的鲜血淋漓,家长来找了我;还有一次,正在开家长会,他却跑到乒乓球室,一屁股坐在球案上,“咣当”一声案子散落在地,险些砸着学生,德育处的领导找了我......这个学生真是愁人啊。我找到了他的家长,家长一脸无奈,说这孩子,不是在家不管教,既打过,也骂过,可是就是不听话,实在没有办法了!“还是老师给我管教吧,孩子最听老师的话了。”她哀求我说。我听了后陷入了沉思...... <br>&nbsp; &nbsp; 一次在班会上,我把全班同学进行了分工,目的是让学生共同来管理班级,让班级人人有事干,事事有人干。有负责分担区卫生的,有负责班级卫生的,有抓课堂纪律的,有负责物品摆放的,有管宿舍的,有抓早操和课间操的,还有抓课间纪律的......”每周要进行评比,鼓励优秀者。大家兴致很高,信心十足,都以积极的态度投入了岗位。这名调皮的学生,我安排他抓课间纪律,他感到非常意外,一贯表现不好的他,竟然要去管别人,这也是他从没有过的好事吧。一天,这名学生来找我告状,说某某同学管不了,我对他说管不了是你能力的问题了,另外你要想一想,你做得怎么样?如果你做得不好,是没有说服力去管别人的,他听了后脸红了,羞涩的低下了头。从此,班级学生课间纪律好多了,原因是这名调皮的学生也进步了。 <br>&nbsp; &nbsp; 面对一个落后的班级,我采取坐班制的形式,也就是节节课与学生一起坐在班级里,彻底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当然这名学生在课堂上违纪的情况还是很少的。我发现这名学生的思维特别敏捷,无论在数学课上,还是在英语课上,回答问题都很到位,老师都说他这么聪明的孩子,怎么不就好好学习呢?我发现他当时骄傲地坐在那里直摇晃,有时还故意的瞅瞅我。的确我们学过的课文《圆明园的毁灭》近1000字,他不足十分钟他能流利地背诵出来。周末,我给这名同学发了张奖状,说他有进步,课堂学习表现好,要继续努力,这名同学接过奖状,脸一下子红到了脖子根,因为尽管是一张小小的奖状,可是对他来说也算是破天荒的大事了,从此他对学习也有了兴趣。 <br>&nbsp; &nbsp; 一次,我领着学生在多媒体教室里观看了电影《我的战友邱少云》这部影片之后,我与这名学生进行了交流,我问他感受如何?他难过地说:“烈火烧身那该有多疼啊!邱叔叔只要滚动到身边的水坑,就不会被烧死。”我问他,那是为了什么?他说:“怕暴露目标呗……”,我接着对他讲,军队有铁的纪律,战士必严格地去遵守,在关键时刻邱少云做到了,保证了战斗的胜利。于是就把问题拉回了班级中。包括按时交作业,准时到校,上课真心听讲,课间不打闹等。如果个人不遵守班级纪律,班级就如同一盘散沙,整个团队就会落伍,“上阵必败”,他默默地低下了头。以后的日子里,我发现这个孩子进步很快,我及时鼓励和表扬他,我让他给大家做榜样,他不但高兴,还有了自我约束力,从这以后,他成了一名遵守纪律的好学生。 <br>&nbsp; &nbsp; 我深刻地体会到,教师的工作不仅仅是教给学生知识,更重要的是在于激励和唤醒,哪管是一次温馨的鼓励,一句温暖的话语,一次真诚的信任……也许会改变他们的一生。</h1><h3></h3><h3></h3> <h1>&nbsp; 浅谈农村学校学生流失的原因及对策<br>&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br>&nbsp;&nbsp; 从农村学校义务教育表册来看,在校生数都有减少的现象,尤其是离城镇近一些的学校,学生流失的非常严重(这些学生并没有辍学,而是去城镇的学校读书),甚至,有的接近学生总数的三分之一,这是个不可忽视的问题,因为它影响着一所学校的正常办学。<br>&nbsp;&nbsp; 分析其原因之一是,有些学生的确随着父母出外打工而就近上学,这样的学生并不是很多;另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家长的择校意识特别浓,主要是城乡教育差距的存在,诱使着他们千方百计把孩子送进城里。面对新形势下出现的新问题,如何来解决呢?<br>&nbsp; 首先,教育主管部门应加大学籍管理力度,严格控制农村学校学生无特殊原因去当地城镇学校读书。要做到两头抓,学生所在学校不放,学生所去学校不收,这样做可以控制农村学生流失,同时又解决了城镇学校班级因农村学生流入而班额过大,班级臃肿的的问题。有利于学生的学习和健康成长;其次,要加强农村学校的硬件和软件建设,最主要的是把精力放在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上来,积极争创一流的学校。为实现这一目标需要努力做到:<br>1、加强农村教师的培养规模,全面提高农村教师的素养及业务水平。<br>2、严格按照国家课程规定,开全、开足各门课程,并且学科专业教师上课,满足学生兴趣的需要。<br>3、逐步提高农村教师的福利待遇,调动它们教书育人的积极性。<br>4、积极建立城乡教师定期轮换制度,打破教师编制限制,为农村学校注入源头活水,实现城乡师资力量的均衡。<br>&nbsp; 如果一所学校充满了生机和活力,有着旺盛的生命力,生源自然就会得到保障。</h1><h3> 写于2013.3.12</h3><h3></h3><h3></h3><h3></h3><h3></h3> <h1><br></h1><h1>我被那些可爱的孩子们感动着<br> <br> 今天第一节是语文课,我和往常一样去教室给孩子们上课,我走进教室发现孩子们 异常的兴奋,还带有些神秘感。突然班长一声“起立”,孩子们“唰”的一下 子 站起来,然后异口同声地喊起:“老师,您辛苦了,老师,祝您节日快乐!” ,我感到非常高兴,若不是这样 ,我都忘了今天是教师节了。小小年纪的孩子们,竟然知道了感恩。我连忙对孩子们说:“谢谢了!”孩子们的脸上洋溢着灿烂的笑容,这堂语文课我和孩子学习的特别愉快。<br> 下课了,我回到办公室,我又获得了意外的惊喜,一张贺卡在我的办公桌上摆放着,我仔细一看,是孩子们共同制作的,贺卡很简单,又十分精美,左侧是班长的祝福语:“老师,我们全体同学祝您节日快乐!右侧是孩子们的祝福的话,且每个孩子在后面都签着名字,字写得工工整整,好像比每次作业都写得认真,有的是祝您身体健康,有的是祝您生活愉快,有的是祝您工作顺利......更可笑的是一名同学是祝我长命百岁。在贺卡的下面画着一颗颗小树,树是那么绿,又那么茁壮,我看懂了了孩子的意思,我捧起贺卡,仔细地端详,思绪万千,好不感动,我把这张贺卡小心翼翼地收藏起来,以便留作纪念。<br> 其实不止这一天我感动了,我和孩子们生活的每一天,都有感动着我的故事,我爱孩子们,更爱我的事业。</h1><h3></h3><h3></h3> <h1>在“家”长大的孩子</h1><h1>&nbsp;&nbsp;&nbsp;&nbsp;&nbsp;</h1><h1>&nbsp;&nbsp;&nbsp;&nbsp;“叮铃铃”熟悉的下课铃是同学们最喜欢的声音,一想到马上就可以吃上香喷喷的午餐,每孩子的脸上都洋溢着幸福的笑容。</h1><h1>&nbsp;&nbsp;&nbsp;&nbsp;&nbsp;天山第三小学的住宿生们有序地走进餐厅,安静地坐在餐桌旁准备开始午餐了。此时,一个穿着朴素且很大方的女孩特别显眼,她头后的那只马尾辫无节奏地摆动着,因为她带领着她的小团队正在忙碌地为低年级的小朋友们端饭端菜,这个小女孩就是在五年级读书的学生张丽娜。</h1><h1>&nbsp;&nbsp;&nbsp;&nbsp;&nbsp;张丽娜是来自阿旗巴拉奇如德苏木在三小就读的寄宿生。她出生在半农半牧地区,父母都是农民,靠种地和养牧为生,她是家里的一棵独苗,父母溺爱着她,“衣来伸手,饭来张口”对没上学的张丽娜来说却是常事,何况帮父母做家务了。张丽娜在三小生活的五年,这也是她成长最快的五年,她不但身体得到滋养,学习在进步,且生活能够自理,性格也由一个懒散的女孩变成了一个淑女,她越来越懂事了。</h1><h1>&nbsp;&nbsp;&nbsp;&nbsp;&nbsp;宽敞明亮整洁的餐厅,漂亮的餐桌、舒适的座椅, 让张丽娜倍感温馨;餐厅墙壁上张贴的那大副悯农画像,让她深刻地理解了儿时背得滚瓜乱熟的《悯农》这首诗的含意所在;“一粥一饭当思来自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艰”这醒目的警示语,让张丽娜时常想起了在家劳动的父母,她懂得父母的生活是艰辛的,养育她很不容易;食堂师傅每天忙忙碌碌地为他们精心准备着三顿可口的饭菜,加之他们热情的服务,以及学长们对她的帮助……这些,时时处处都感动着她。</h1><h1>&nbsp;&nbsp;&nbsp;&nbsp;“这里是家的滋味,学校就是我的家”每当谈起学校的事,这是张丽娜脱口而出的一句话。张丽娜在学校里不仅学会了刷碗、洗筷、整理被褥,规整物品,事事能够做得井井有条,她还懂得了感恩,更有了爱心。</h1><h1>&nbsp;&nbsp;&nbsp;&nbsp;&nbsp;&nbsp;一次食堂师傅把一盘盘热腾腾的包子端到饭桌上时,张丽娜看到排列整齐的包子拧着好看的花,她感到很惊讶?她问师傅:“这么多的包子,包完得需要多长时间啊?”,师傅告诉她:“早晨你们吃完早饭,我们就开始准备午餐了,择菜、切馅、和面、包包子,我们整整忙碌了一个上午,直到现在我们还没有休息一会儿。”张丽娜咬了一口包子,包子虽然香,可是她的眼睛湿润了,感恩之心油然而生,食堂师傅多么辛苦啊!我也能帮他们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张丽娜这么想的,也是这么做的。她在老师的引导下,组建了五人组成的志愿服务小团队,主要是帮助师傅为低年级小同学分饭、分菜,以及打扫食堂卫生,文前出现的一幕就是这个情景。张丽娜及其它五名同学都插编在低年级的餐桌里。你看,她与小同学一起吃饭呢!</h1><h1>&nbsp;&nbsp;&nbsp;&nbsp;&nbsp;&nbsp;她告诉小同学不能把胳膊肘儿放在餐桌上,不能舔手指头,不能吧唧嘴和张着嘴嚼东西,不能越过别人的盘子去取东西,要把嘴里的东西都咽下去之后再说话,他们坐有坐相、吃有吃相,有尊有让,并不喧哗,桌上没有掉下的饭粒,也没有洒落的菜汤,不但把自己碗里的饭菜吃得干干净净,吃完饭,他们一起收拾碗筷,刷盆、洗碗,他们每次收拾得干干净净后才离去。</h1><h1>&nbsp;&nbsp;&nbsp;&nbsp;&nbsp;&nbsp;张丽娜在学校做得很好,回到家里也勤快多了,她在家里除完成作业外,还帮助父母做饭,洗洗涮涮样样做得干净利索,她与父母一同上山参加劳动,体会到劳动的艰辛,她更疼爱爸妈了。</h1><h1>&nbsp;&nbsp;&nbsp;&nbsp;&nbsp;&nbsp;一次,她的母亲来学校参加家长会,发自肺腑地说:“张丽娜是我生的,可他是在学校长大的!”这句话说得太好了!何止是张丽娜同学,三小的寄宿生个个都是好样的,是在学校这个温暖的大家庭里长大的孩子。</h1><p><br></p> <h1>&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nbsp;&nbsp; 特殊的母爱</h1><h1>&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nbsp;&nbsp; </h1><h1>&nbsp;&nbsp;&nbsp;&nbsp;&nbsp;&nbsp;母亲节到来之际,学校德育处举要举办一次以颂扬母爱为主题的有奖征文活动,让学生用心灵关怀母亲,感恩这份亲情,感受母爱之伟大,此次征文要求中高年级的学生全员参加。</h1><h1>&nbsp;&nbsp;&nbsp;&nbsp;&nbsp;&nbsp;我接到通知后,回到班级向学生进行了宣传,并在习作课上给学生进行点拨,同事也发出感慨:“母亲乃是一切,在悲伤的时候她是慰藉:沮丧的时候她是希望;在软弱的时候她是力量,她是同情,怜悯,慈爱的源泉,请同学们拿起手中的笔,写出感动你温馨的故事,来抒发对母亲的感恩之情吧!”我的话音刚落,同学们兴致高昂,跃跃欲试。只见小军同学把头沉了下去,我忽然醒悟到他是个单亲的孩子,它很小的时候母亲与父亲就离异了,他怎么去体会母爱呢?</h1><h1>&nbsp;&nbsp;&nbsp; &nbsp;这次习作不仅为难了他,也会给他稚嫩的心灵带来伤痛。小军抬起了头,两眼噙着泪花,难为情地说:“老师,我......我写不了。”我与他面面相觑,陷入了尴尬的局面,教室里静悄悄的,只听见同学们“沙,沙,沙......”的写字声。</h1><h1>&nbsp;&nbsp;&nbsp;&nbsp; &nbsp;我沉思了片刻,忽然眼前一亮,趁势对小军进行了疏导“你爸爸与你一起生活,就像母亲一样照顾你,呵护你,很不容易啊,不是母爱却胜似母爱,你可以用‘特殊的母爱’为题来写啊,是不是很有意境吗?”,小军茅塞顿开,会心地笑了。</h1><h1>&nbsp;&nbsp; &nbsp; 教室里静悄悄的,“沙,沙,沙......”的写字声继续着</h1><h1>&nbsp;&nbsp;&nbsp;&nbsp;&nbsp;当我读完小军的习作时,感到特别地慰藉。</h1><h1>&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h1><h1>&nbsp;特殊的母爱</h1><h1>&nbsp;</h1><h1>&nbsp;&nbsp;&nbsp;&nbsp;&nbsp;“世上只有妈妈吗好,有妈的孩子像块宝......”每当我听到同学们唱起这首歌的时候,我的心里像刀刺一样,扎心地痛?因为我从小失去了母爱。</h1><h1>&nbsp;&nbsp;&nbsp;&nbsp;&nbsp; 自从母亲离开我以后,父亲就有了上双重身份,既当爸又当妈,无微不至地照顾我,陪伴我成长。父亲是位普通的农民,今年38岁,他一干完农活,就到附近的工地打工,挣来钱来维持我们的生活。他干的是外墙活,非常劳累,在工地的生活也是特别艰苦,常常是就着咸菜吃饭。可是,每次父亲回来,都给我买回许多好吃的,该换季了,父亲总是早早给我买回合体的新衣服让我换上,有时手里没有钱,借来钱也得办到。</h1><h1>&nbsp;&nbsp;&nbsp; 周六周日我放假了,父亲就不上工了,不仅帮助我搞好个人卫生,还要为我做些好吃的来增加营养,擀面条,包饺子......父亲样样都会,如果我的衣服穿坏了,父亲就拿起针线,笨手笨脚的给我缝起来,父亲的针线活虽然做的很丑,可从大大小小的针脚里,我感受到了父亲的爱。</h1><h1>&nbsp;&nbsp;&nbsp;&nbsp;&nbsp;&nbsp;父亲是我永远的爱,父亲我爱你。</h1><h1>&nbsp;&nbsp;</h1><h1>&nbsp;</h1><p><br></p> <h1>上班的故事</h1><h1><br></h1><h1>&nbsp;&nbsp;&nbsp;&nbsp;&nbsp;</h1><h1>&nbsp;&nbsp;&nbsp;&nbsp;&nbsp;&nbsp;4月25日这天,我和往常一样挎着书包,满怀着希望高高兴兴地去上班。当我走进校园的时候,李扬同学跑到我面前上气不接下气地说:“老师,我被狗咬了......”,咦,在校园里怎么会被狗咬呢?我感到莫名其妙。当李扬同学把胳膊撸起,我看见一块发紫而浸着血渍的伤口时,我却信以为真,“究竟是怎么回事?”我严肃地问道。李扬同学一五一十地说出了在宿舍里嬉闹时被姚远同学所咬的经过后,我“怦怦”直跳的这颗心才稍有平静,我并没有在乎李杨同学的滑稽相,而考虑到事态的严重性。今天是周五,学生放假,如果此事处理不好,学生回家后告知家长,会引起家长的不满,也许惹来麻烦。我抄起电话打给了李阳的妈妈,并让她到学校来一趟。李扬是在家里是一贯受宠的孩子,她妈妈听了之后又怎能受得了?她要求我通知遥远的家长必须也去学校,一同理论此事,意思是好好教育一下姚远,因为遥远同学以前也把李扬弄伤过。</h1><h1>&nbsp;&nbsp;&nbsp;&nbsp;&nbsp;&nbsp;李扬妈妈的要求实在是有点让我为难,因为姚远生活在单亲家庭里,爸爸出外打工,他只好与70多岁却有残疾的奶奶一起生活,另外姚远的家离学校20多里的路程,他奶奶是不能来到学校的,我犹豫了,最终没有打这个电话。</h1><h1>  李扬的妈妈急速来到学校,看到儿子的伤口,非常心疼。得知到姚远的家里没有来人,她又特别气愤,我把姚远家里的情况,向她说了后,虽然情绪稍有好转,但还是一阵牢骚,我并没有在乎她。我说,对姚远进行批评教育是我们的事,你还是先带李扬去医院看看医生吧,至于药费问题,朝我说,李扬母子去了医院。</h1><h1>  一个小时过后,李阳的妈妈领着李扬回来了,此时的她已是云开雾散,高兴地说医生给处理了,即使花了点钱也不多,费用我们就自己付了。</h1><h1>  李扬的妈妈临走时,对我们办公室老师只说了一句话:“你们老师都是好样的!”</h1><h1>&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我想,教师会与家长沟通的确很重要。</h1><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写于2014.4.26</p> <h1> 有感赏识教育<br> <br>  数学课上,我坐在教室后面看书(班主任坐班),忽然被一阵热烈的掌声所惊觉,我掩卷倾听,原来是差生姚远通过举例正确回答了数学老师提出的问题:路程、速度、时间三者的数量关系,因此,让师生们感到很惊讶。<br>  数学老师来到姚远的身旁,拍拍他的肩膀说:“你真棒!你是个聪明的孩子,有什么理由不去努力学习呢?”,只见姚远同学得意洋洋,小脑袋晃来晃去,这也许是他从未有过的骄傲。在以后的数学课上,我观察到姚远的学习特别的认真,而且进步越来越大。我想,教师一次震撼学生心灵的鼓励,定会让学生从心态觉醒,或许能改变他的一生,这就是赏识教育的功效。<br>  马可连柯曾说:“要尽可能地尊重一个人,还要尽可能坚定明确的公开要求。”“新课标”强调“赏识”并不排斥给学生适度的挫折和指正,表扬与批评犹如天平的两个托盘,缺少任何一方都会失去平衡,唯有做到适当准确,不缺不滥,恰如其分,才能使学生处于积极向上的情感态度。<br>  没有种不好的庄稼,只有不会种庄稼的农民,农民怎样对待庄稼,决定庄稼的命运,教育者怎样对待孩子,决定着孩子的命运。我们在工作中经常面对差生,大多是埋怨或批评,为何不抓住契机给他们点阳光,让他们灿烂起来呢?赏识教育尤为重要。</h1><h3></h3> <h1>感受班主任坐班制<br> <br>  我当了一个多月的班主任,也就在班级坐了一个多月,原因是我校正在实行着班主任坐班制,我虽然坐班的时间很短,但是感受还是颇深的。<br>  绝大多数学生与老师的沟通是短暂、肤浅的。而班主任坐班制为师生间的接触创造了软硬件条件。师生们每天学习生活在同一屋檐下,交流和沟通都在自然而然之间坦然进行,每一位学生都有更多的机会接近老师,和老师促膝谈心、解疑释惑,师生情感可以得到最大限度的放大和深化。师生关系质量的提升,可以成为教育教学成果诞生的催化剂,无疑对更好地完成教育教学工作具有积极的意义。另外 ,班主任坐班,非常便于班主任了解学生思想状况以及各学科的学习情况,有利于督促任课教师认真地去完成教学任务,又对学生保持良好的课堂纪律起着监督的的作用。<br>  凡事有利就有弊,班主任坐班制有着它不足的方面。班主任一天八节课都坐在课堂里,真是“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教圣贤书”啊,与外面的接触很少,最起码缺少了与同事之间的沟通与交流,这样闭门自守,心灵的世界就会逐渐变得狭窄起来。另外,班主任大都是承担着学科教学任务的,坐班之后,备课,批改作业,读书学习,都是在嘈杂的课堂里完成,而这些工作是需要在安静的环境下进行的,结果恰恰相反,如果没有一定的反干扰能力,那是很难适应的。再说,班主任坐在班级后面,也就成了“管教”,一些年轻教师在课堂上缩手缩脚,谨小慎微,唯恐出现差错,招来笑话,因此,教学不能放开,课堂气氛过于严肃,导致沉闷,影响教学效果。在课堂里,除班主任上课外,都有两位老师,这样一前一后监视着学生,就好像给学生上上了一道沉重枷锁,课堂纪律虽然好了,可是扼杀了学生好说好动的天性,阻碍了学生的发散思维,这样,还怎样去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呢?<br>  总之,通过观察和实践,我认为班主任坐班制不宜坚持太久,应因班而宜,不能搞一刀切,良好的班集体不是看出来的,是班主任用爱心去培养出来的,我们在管理中多一些人性化,少些强制性,把自由还给班主任,把快乐送给学生。</h1><h3></h3> <p>说明:文中图片均来自网络</p>

学生

孩子

同学

老师

张丽娜

学校

班级

姚远

学习

班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