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诞和新年的斯特拉斯堡

阿酱西米露

<h3>  有“欧洲十字路口”之称的斯特拉斯堡,位于德、法、瑞三国交界处,法国的东端,与德国隔莱茵河相望,从罗马帝国时代就是连接北欧与地中海的重要据点,自然也成为历史上的多事之地,被法德两国交替占领,所以是法国最有德国味的大城市。</h3> <h3>  斯特拉斯堡火车站于1846年开始使用,1883年重建,2007年装修时在火车站外围加了一层玻璃外墙。</h3> <h3>  玻璃罩内的古老火车站。</h3> <h3>  主要景点集中在历史中心区的“大岛”,城市以大岛为中心,并向周边展开,所谓大岛,是伊尔河两条支流环绕的一个“岛屿”。<br></h3><h3>  克勤贝尔广场,是斯特拉斯堡市中心区最大的广场,该市商业区的心脏。</h3> <h3>  广场上的克勤贝尔雕像,下面是他的遗体,克勤贝尔将军出生在斯特拉斯堡,是拿破仑手下的一名骁将,跟随拿破仑远征北非。铜像基座上刻着将军的一段话:“面对这种蛮横的态度,我们只能用胜仗来回应。士兵们,准备战斗。”</h3> <h3>  黎明宫,建于1765~1778年,1870年普法战争时被焚毁,只剩下正面,1873年重建,现在底层云集各类精品店,二楼则是音乐学院和一个大型音乐厅。</h3> <h3>  斯特拉斯堡的有轨电车可在法德两国穿行,只需半个小时。</h3> <h3>  小法兰西是大岛最为精致的地方,步入其中,就好像行走在中世纪的街道上。其实这里在17世纪是红灯区,梅毒一度在此流行,染病者聚集在此地疗养,德国人指梅毒是“法国病”,因此给这一区取了一个嘲讽法国的贬称——小法兰西。法国人倒是大度,竟让这个地名一直延续至今。<br></h3><h3> 该区在二战时曾被完全摧毁,战后重建的。</h3> <h3>  沃邦拦河坝,兴建于17世纪,并以设计师名字命名。</h3> <h3>  伊尔河上的廊桥,廊桥上的木制廊顶已不存在了,桥上有四座雕楼,具有防御功能,于1230年动工修建,1250年完工。</h3> <h3>  老圣彼得教堂。奇特之处是当年路易十四下令把原新教教堂转变为天主教堂,所以现在同一栋建筑内有两个教堂,分别由不同的门口进。</h3> <h3>  这一片区布满中世纪的木筋房,很有德国味。</h3> <h3>  圣托马斯教堂。</h3> <h3>  教堂广场,摆着圣诞集市。</h3> <h3>  卡梅泽尔府邸是斯特拉斯堡的一座保存完好的中世纪神圣罗马帝国建筑。始建于1427年,在1467年和1589年两次改建,下部石砌,上面各层为木架构雕窗。</h3> <h3>  马西尔街。</h3> <h3>  圣母大教堂,位于城市最高处,于1176年始建,历经263年才竣工。教堂整体用孚日山的粉红色砂岩石料筑成,正面顶上,一边是一座高达142米的尖塔,另一边却只有一座平台,此处原应是一座对称的尖塔,由于当时的财力有限而没有建起来,如今反倒成了它的特色。</h3> <h3>  门拱描绘着耶稣受难的故事。</h3> <h3>  教堂内有一个11米高的天文钟,每隔15分钟有儿童、青年、壮年及老年代表人生4个阶段的机械人出现,但每一整点有死神提着板斧出来报时,至今准确无误,到中午12点30分鸣钟报时之际,就会有众多的人物轮流出场,带来引人注目、生动活泼、风趣幽默的场面。</h3> <h3>  登上教堂楼顶,全城秀丽景致尽收眼底,一览无余。</h3> <h3>  可看到远处圣保罗教堂的双塔。</h3> <h3>  在楼顶上看单边尖塔。</h3> <h3>  斯特拉斯堡圣诞集市这项传统至今已有445年历史,是世界上最古老、最富盛名的圣诞集市之一。同时,斯特拉斯堡市被誉为“圣诞之都”,在为期5周的圣诞集市活动期间,吸引了来自世界各地的数百万游客。</h3><h3> 斯特拉斯堡几乎所有广场都有圣诞集市,这是歌剧院门前的布罗伊广场集市。</h3> <h3> 这是教堂广场的圣诞集市。</h3> <h3>  晚上的圣母大教堂。</h3> <h3>  圣母大教堂对面的马西尔街。</h3> <h3>  克勒贝尔广场上巨大的圣诞树。据说斯特拉斯堡所在的阿尔萨斯地区是圣诞节传统风俗的发源地,圣诞树的故乡。</h3> <h3>  用6年前拍摄的照片纪念2018年在斯特拉斯堡圣诞集市被恐怖分子枪杀的无辜群众💐🙏。</h3><h3> 配曲:没有你的圣诞节 Noël Sans Toi</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