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幅木板烙画《万世师表》创作心得——非遗传承人于文政执笔、创作

静水幽莲

<h3>  高2.6米、宽1.4米的巨幅木板烙画处女座《万世师表》已于2018年12月23号顺利竣工,现悬挂于威海市新图书馆~尼山书院馆区大厅。</h3><h3> 这是跨越时空向古圣先贤致敬的一副作品 ,是在画圣吴道子的原作《先师孔子行教图》拓片的基础之上,尝试以中国传统水墨,结合西画光影素描的表现手法而创作的一副探索性作品。从构思设计到制作完成,耗时半月( 每天平均工作15、6个小时)有余,近日偶得闲暇,提笔写下作品的创作过程与心得体会,与大家分享。</h3> <h3>  我的一位专业从事木板烙画的朋友说:“这应该是目前木板烙画领域最大的人物作品了。第一次做就挑战巨幅人物题材,而且还是给圣人造像,你胆子也太大了”。</h3><h3> 说实话, 因为时间紧,本来打算把原作放大,用烙画技法来复制一张便完事大吉,省时省力,也没人会挑毛病。但思来想去,这样做没有任何意义,不但凸显不出自己的创作特色,还会拉低作品档次。长期以来,一直坚持作品原创,突然让我去临摹复制,自己这关就过不去,所以我认为还是应该自我挑战一下,即便失败,也不应违背初心。</h3> <h3>  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明知风险大,但既然愿给自己找事,多想无益,说干就干。毕竟是第一次在木板上创作,又没有可借鉴的作品(因为大部分作者的作品用的都是工笔写实技法。虽然是第一次创作,我也希望能找到自己的路子),对工具的使用、温度的掌握都是陌生的,所以在落笔之前,先在板子上练习摸索了一小时,掌握了一定的运笔规律后,战战兢兢的烙下了第一根线条,感觉还不错, 没有想象中那么难。</h3> <h3>  接下来的几天,线条的勾勒,服侍的渲染,按照我想要的写意水墨效果,一步步在板面上呈现出来。这期间,主要的难度在线条的处理上,烙铁不是毛笔可以短时间内随心所欲、挥洒自如完成要想达到的效果,烙铁在木板上作画,除了需要用力按压笔头缓慢运行的同时,还要掌控好运笔的力度、速度,并将写意画中的起、行、收笔及浓淡、飞白等特点和效果都要表现出来,特别是长线条, 要做到一气呵成,尽量不回笔或少回笔。大号烙铁只有三分之一的手柄部分可以持力,所以烙半个小时左右, 手就酸痛的拿捏不稳,只好休息一会再继续。用了两天时间把作品的线条部分勾勒完成,因用力的缘故,1.5 厘米宽的烙铁头也变了形。<br></h3> <h3>  相对于线条的烙制,服饰的渲染没有什么过多的技术含量, 但非常耗费时间,要用低温(不能用高温)耐着性子一遍一遍重复罩色,把想要达到的明暗效果慢慢“磨”出来, 既枯燥还不能分神,很考验一个人的耐心和定力,大画难烙,这其中的难度和辛苦,只有亲自上手才能体会到( 两名来帮忙润色的学生深有体会)。</h3> <h3>  人物五官及表情的刻画,是整幅作品的点睛之笔,是成败的关键,也是我最担心的。给圣人造像非常具有挑战性,风险也很大。不但要做到形似,更要通过对面部五官的刻画,把人物的性格及内心情感表达出来。孔子是家喻户晓、妇孺皆知的圣人,每个人的心中应该都会有属于自己的圣贤形象,要想画出让多数人能够接受的,那张既清晰又模糊的夫子面孔,谈何容易?如果开脸失败,不但前期付出的所有努力都归零,“不自量力、狂妄自大、江郎才尽”等差评将会成为今后艺术生涯中的一个噩梦,这是肯定的,现在想想都后怕!</h3><h3> 仔细百度了下古今有关孔子题材的艺术作品,想参考借鉴下, 但很失望,传世的孔子造像大都给神话了,面部线条也很简单,能引起共鸣的很少,没办法,只能靠自己了。根据对孔子肤浅的理解,头两天设计了几稿,修修改改总是太勉强,找不到感觉,搞得自己无精打采,晚上睡觉也不踏实,朦朦胧胧, 孔子就在眼前,但就是看不清脸,抓不到他的手。中午吃饭,老婆问我:“你怎么吃个饭也心不在焉的,是不是太累了? 别人画人,都是先画脸,再画身体,你怎么反过来,如果脸画不好,那你前面做的不都白费了吗?”。我说我人怪,总和别人反着来,其实她哪知道,是一直画不出我想要的那张脸,上火呀!也许是真的“心诚则灵”吧,第三天上午,突然有了灵感,找到了感觉,把前两天画的全部擦掉,用了半个小时左右的时间,终于把我心目中的那张轮廓画了出来。</h3><h3> 难题一克服,终于松了一口气,剩下的就轻松多了,又用了两天的时间,以素描结合工笔的表现技法把夫子的头像逐步呈现出来。</h3> <h3>  好的作品首先要先感动自己,才有可能感动别人。从开始构思这幅作品时,我就一直在思考,如何去塑造圣贤的形象,对于他的思想学说以及对后世的影响,我没有过多的研究,更没有资格去评判,(顶礼膜拜也好,指责谩骂也罢,大都是后人按照自己的意愿强加给他的),抛开上述的这些,2500多年来,他经历了生生死死,浮浮沉沉,竟能“活”到现在,如此顽强的生命力,这是令人感到震撼并应为之思考的。所以我想,我要刻画出来的应该是一位穿越时空,走下神坛的智者; 一位博文约礼、宽仁慈爱的前辈; 一位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令弟子拥护爱戴的良师; 一位博施济众、宅心仁厚的益友; 一位坐下来是矮子,站起来是巨人的精神领袖,而不只是被供奉在庙堂里,受世代膜拜的一堆泥巴或挂在墙上的一张纸。</h3><h3> 他一生为了坚持自己的理想, 颠沛流离,困顿坎坷走在追求真理的路上,他用自己的行动告诉学生,在任何时候都不要失去信心和前进的勇气,是非黑白、正确谬误,都留给后人去评说。这也是作品所要表达的内涵,它不仅仅是简单一幅画几行字,更多的是传达一种信仰和精神。</h3> <h3>  因时间的关系,作品尚有很多不足之处(如果再有一周的时间,服饰的润色及面部的处理会做到更理想)。从这几天陆陆续续反馈回来的信息看得出,作品已经得到大部分网友及市民观众的认可,终于松了一口气,努力终有收获,到此也为2018年画上了圆满的句号。</h3><h3> 试笔之作,难免青涩, 敬请各位良师益友多多批评指正。明天就是元旦了,在此文政祝大家在新的一年里,,不忘初心,逐梦前行🙏🙏🙏。</h3>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 "><b><font color="#ed2308">祝各位新朋老友及同学们元旦快乐!</font></b></h1><h1 style="text-align: center; "><font color="#ed2308"><b>新的一年万事顺遂,如意安康!</b></font></h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