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我们在西双版纳景洪市嘎洒镇曼洒村已经居住两个冬天,闲暇之余经常到2公里外的邻村曼丟古寨去逛一逛。</h3><h3>曼丟古寨是一个傣族寨子,有1000多年历史,“曼丟”傣语翻译过来就是皇家仪仗队存放物品的地方。古寨里的古庙.古树以及民居.民俗民风保存完好,现在成为了远近闻名的旅游寨子。</h3> <h3>这是曼丟古寨的寨门<br></h3><h3>曼丟古寨的寨门和其它傣族寨门一样,寨门上面悬挂着毛爷爷的照片,傣家人非常感谢三大恩人:一是佛祖,二是毛爷爷,三是知识青年。傣家人信佛,感谢佛祖自不必说。毛爷爷把他们从农奴制下解放出来,也可以理解。可为什么要感谢知青呢?</h3><h3>1968年上海的知识青年来到西双版纳以后,在西双版纳种植了很多橡胶树。这些橡胶树现在就成了傣家的摇钱树。现在每天一棵橡胶树所产的橡胶至少卖到19-26元钱,每一个傣族人家都有300-500棵橡胶树,每天都有几千元进账,年纯利润至少在50-100万元。</h3> <h3>进入古寨里路标很显著</h3> <h3>寨子里整洁的村路两侧热带特有的阔叶植物好像在欢迎远方的客人</h3> <h3>寨子里村民养鱼池,远处是给村民带来财富的橡胶林。</h3> <h3>古寨街景</h3> <h3>曼丟古寨是西双版纳的民族示范村(寨),很多电视剧在这里拍摄取景,知青电视剧"孽债"的剧情故事就发生在这里,当年知青曾经给寨子里留下的“孽种”,电视剧中那个小女孩"阿玉"就生活在这个寨子,我们去过多次也没有找到这个"阿玉",后来认识一个这个寨子的傣族中年男子,他悄悄的告诉我,刚刚走过去的那个人就是阿玉,前些年阿玉在村子里做导游,也赚了些钱。她的故事,牵动着很多人的心,很多来这里的游客也是慕名而来,特别是到西双版纳旅游的上海知青,都想看一看阿玉本人或想知道阿玉的命运和生活现状。阿玉想过着自己想过的平静生活,现在搬到景洪市里面,是一家旅游公司副总。</h3> <h3>村路 鱼塘</h3> <h3>傣家民居</h3> <h3><font color="#010101">傣族民居</font></h3> <h3>村里的水井,涌出的井水甘甜清澈,直接可以饮用。图为村民在这里洗衣服。</h3> <h3>傣家民居</h3> <h3>傣家民居</h3> <h3>寨子里傣族民俗博物馆</h3> <h3>博物馆展出的傣族生活用品</h3> <h3>博物馆中的展品</h3> <h3>寨子里的给游客准备了免费的傣族服饰供游客拍照留念。</h3> <h3>我们也穿上傣族服装,很酷吧。</h3> <h3>傣族民居</h3> <h3>傣族民居</h3> <h3>寨子里有很多这样的菩提树,据说这里的菩提树有千年历史,每年菩提树都结好多好多的菩提树籽,老人们把菩提树籽穿成串卖给游客,给村民也带来了可观的收入。</h3> <h3>村委会</h3> <h3>这是曼丟的"寨心"及"寨心石"。</h3><h3>傣族寨子里都有一个"寨心",寨心是寨子的心脏.灵魂。在傣族人民的心中,"寨心"是一个神圣不可触犯的地方。</h3><h3>曼丟每年三月份的"驱鬼节"都要举行祭拜"寨心"活动,村中各家各户都要准备供品,编一块竹箅片,用巴蕉叶削成四方片铺在竹箅上,在上面放上泥捏的,人.马.牛.鸡.猪.狗等,放上蜡烛.糯米饭.水果.糖等。随后,每家凑一根草绳,全部连接起来,环围整个寨子,外人不得入内,等主持念完经后,各户将供品抬出寨外,祭祀活动就算完毕,之后曼丟全体村民则集中到寨心场地吃饭庆祝。</h3><h3>傣族"驱鬼节"不能有外人参加,本村人在节日期间也不能出去,</h3><h3><br></h3> <h3>"祭台"用以摆放供品的地方</h3> <h3>这是曼丟古寺</h3><h3>傣族人的宗教信仰是小乘南传佛教,每一个村寨都有自己的寺庙。傣族有自己的语言和文字,但是文字是传男不传女,而且所有的傣族文字都是在寺庙中去学习和传授的,傣族的男孩7-8岁就要进入寺庙中去当和尚,到了15-6岁还俗结婚生子。</h3><h3><br></h3> <h3>曼丟村每周日都举行布施活动。</h3> <h3></h3><h3>村民准备好食品,站立在村路旁,等待村寺庙的僧侣化缘。</h3> <h3></h3><h3>僧侣来的村中接受村民布施</h3> <h3>村民把糯米饭和粽子等食物献给僧侣们,这个过程还是很肃穆感人。</h3> <h3>曼丟寨里还有一个早市,村民把富余农产品和水果拿都这里来卖,我们每次到这里来都买一些物美价廉的蔬菜水果等。</h3> <h3>从老寨门走小路回家,收获多多。</h3> <h3>如果你来西双版纳游玩,一定要到傣族的村寨看看,这里才是原汁原味的西双版纳。</h3> <p class="ql-block">作者声明:本美篇部分照片来自曼丢古寨</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