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12月30日是2018年最后一个周日,城记第509期活动为参观南京民间抗日战争博物馆。</h3> <h3>一大早,道友们就聚集在天隆寺地铁站出口,尽管个个身穿五颜六色的保暖服,3°左右的气温还是把大家冻得瑟瑟发抖。也有例外,小姑娘银杏叶儿一身秋服,英姿飒爽,年轻就是好啊!</h3> <h3>群期飘飘,道友们向南京民间抗日战争博物馆出发。</h3> <h3>周老师在博物馆大门口向道友们讲解博物馆的馆藏和参观事项</h3> <h3>南京民间抗日战争博物馆落于南京市雨花台区安德门大街48号,是江苏省第一座反映中国人民抗日斗争的民间专题博物馆。</h3> <h3>博物馆建于2006年,由南京市民、中国民主建国会会员、南京市政协委员吴先斌先生个人投资筹建和运营管理,为纯公益性质、面向社会公众免费开放的民营博物馆。</h3> <h3>是民建中央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民建江苏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中国人民解放军东部战区陆军红色教育基地、江苏省全民国防教育基地、南京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中共南京市党史教育基地、以及多家高等院校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h3> <h3>博物馆占地2000多平方米,拥有两座展厅,分别为“南京保卫战”主题馆和“抗战文献”史料馆。</h3><h3> </h3> <h3>博物馆共有藏品5900余件,图书4万余册,其中关于抗战历史的孤本善本就有2200多本,收集抗战亲历者手印1300多份。</h3><h3> </h3> <h3>截至2018年底,博物馆共接待参观者28万人次,仅来自海外的团体就有百余个,并多次接待党和国家重要领导人以及美国、日本等外籍访问团。</h3><h3> </h3> <h3>中央电视台、人民日报、省市电视台、新华日报、扬子晚报、南京日报、现代快报、凤凰卫视,以及国外的半岛电视台、日本朝日新闻等媒体都多次对博物馆进行深入报道。</h3> <h3>南京民间抗日战争博物馆徽章</h3> <h3>这是三幅无名战士的像片令人动容。登上美国生活周刊的小战士照片透出铮铮不屈的傲骨;还有一位女兵吃饭时席地坐照,明显还没有成年,豆寇年华,却早早的要面对战争血腥;他们正是当初中华民族慷慨赴死的一副副缩影画。</h3> <h3>刊登在美国《生活周刊》上的无名小战士照</h3> <h3>他们的名字叫“无名战士”</h3> <h3>博物馆收藏了张纯如当年在南京采访时所拍摄4盘录像带,这600分钟珍贵的影像资料,记录下了9位南京大屠杀幸存者的证言。 这珍贵的史料现有博物馆馆藏。</h3><h3><br></h3> <h3>张纯如将她年青的生命定格在了那么一场毫无人性的大屠杀中,虽令人扼腕叹息,却青史永垂,每一个南京人,不,是每一个中国人,都应该铭记于她。</h3><h3><br></h3> <h3>博物馆现有4万册有关抗战的图书资料,你可以信手翻阅。</h3> <h3>难得一见的抗战物品在展品柜展出,这是保存完好的<b>中正剑</b></h3> <h3>德械师头盔</h3> <h3>连战先生为本馆题字</h3> <h3>吴伯雄先生为本馆题词</h3> <h3>台湾“立法院”副院长洪秀柱女士为本馆题词</h3> <h3>朱立伦先生为本馆题字</h3> <h3>蒋孝严先生为本馆题词</h3> <h3>王金平先生为本馆题字</h3> <h3>新党主席郁慕明先生为本馆题字</h3> <h3>抗日名将戴安澜将军之子戴澄东先生为本馆题词</h3> <h3>来此参观的名人、明星有很多</h3> <h3>第一次见到保卫南京的军歌,从歌词上看这首军歌应该是南京失陷后的一首抗战歌曲。</h3> <h3></h3><h3>自1983年以来,吴先斌先生四处奔波、散尽万金、历经坎坷收集了大量的具有重要历史价值的文物、图片等史料,终成南京民间收藏大屠杀史料第一人。他以众多的图片史料,强化着民族记忆,感召着国人。</h3> <h3>近半天的观展,让我印象最深的是:吴先斌先生持之以恒的提交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提案;持之以恒的搜集南京大屠杀史料;持之以恒的寻访抗战老战士等;客观公正的展示国民党军的抗战史。</h3> <h3>一、持之以恒的提交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提案</h3> <h3>已经记不清有多少年了,时任南京民主建国会委员、南京市政协委员的吴先斌先生年年都向民主建国会、市政协提交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的提案,解说人如是说。</h3><h3> </h3> <h3>2005年的全国两会,时任全国政协常委、江苏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民建江苏省委主委赵龙,联合了49名政协委员共同提交了提案,首次提出把每年12月13日定为国家公祭日的提案。</h3> <h3>提案呼吁每年12月13日举行国家公祭,由国家领导人参与公祭活动,同时还建议把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升格为国家级纪念馆,并申报“世界文化遗产”。自此,关于设立国家公祭日的呼声一直没有断过。 </h3><h3></h3><h3> </h3><h3></h3><h3></h3><h3></h3><h3> </h3><h3> </h3> <h3>经过九年的传承努力,2014年2月27日,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通过决定,将12月13日设立为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h3><h3></h3><h3> </h3> <h3>听到设立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的那一刻,吴先斌先生激动地表示:为了实现这一夙愿,太多人为此付出过不懈努力,今天,过去的这些努力终于有了结果。</h3><h3><br></h3> <h3>谢谢您吴先斌先生!谢谢赵龙先生!谢谢南京艺术学院邹建平院长!谢谢那些为设立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而付出过不懈努力的人们!你们的努力,三十万冤魂可以告慰了!</h3> <h3>二、坚持不懈,一生致力于搜集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的史料搜集工作。</h3><h3><br></h3> <h3>南京大屠杀是日本军国主义制造的人类历史上最大规模惨案,随着时间的推移,一些史料将会湮灭,而史料才是那段惨痛历史的见证。</h3><h3><br></h3><h3><br></h3> <h3>如果更多的人意识到这一点,让历史的教训变成全人类的文化遗产,或许那许多悲剧就不会重演!吴先斌如是说。</h3><h3><b><i>注:这是吴先斌搜集的日本《支那事变画报》全集共101期</i></b></h3> <h3>基于这样一种观点,吴先斌先生从1983年开始留意这段历史的史料收集,即便在创业期间,也不除外。</h3><h3><b><i>注:从12月13日时,为期六周的南京大屠杀开始了</i></b><br></h3> <h3>吴先斌的史料馆藏大多是来自于日本,美国,台湾,和国内的民间收购。捐赠只占很少的一部分。 </h3><h3><b><i>注:被日军杀害后的南京百姓尸横遍地</i></b></h3> <h3>通过这样的方式,博物馆里的老照片、文献资料和文物渐渐多了起来,静静的展现在每位参观者的面前,而隐藏在斑驳历史背后的真实画面也随着这些文物的到来逐渐清晰了起来。</h3><h3><b>注:路边被日军枪杀的中国军民</b></h3> <h3>吴先斌先生就是用这样一种方式让人们去认知那一段历史。</h3><h3><b>路边被日军枪杀的中国军民</b></h3> <h3><b>日军富士井部队坐在椅子上向中国百姓开枪扫射</b></h3> <h3><b>日军杀人后擦拭带血的军刀</b></h3> <h3><b>日军在仙鹤门一次性杀死4000中国军民(此数是日军自己公布的)</b></h3> <h3><b>江边漂浮着被日军杀害的中百姓尸体</b></h3> <h3><b>水中漂浮着被日军杀害的中国军民</b></h3> <h3>历史是公正的,历史是谁都否认不了的!</h3><h3><b>在上元门日本的两角部队捕获中国士兵,有资料证明:这些士兵全部被杀</b><br></h3> <h3></h3><h3><b>正在受日军侮辱的中国妇女</b></h3> <h3><b>正在受日军侮辱的中国妇女</b></h3> <h3><b>这位18岁的少女,被日军抢去18天,每天被强奸7-10次,后因染上三种最严重的性病才被放回。图为在金陵大学医院已经精神恍惚。</b></h3> <h3><b>日军在中山门上向天皇欢呼三万岁</b></h3> <h3><b>狂热的日本国民</b></h3> <h3><b>日本东京街头庆祝南京陷落的宣传标语</b></h3> <h3><b>日本国民庆祝南京陷落的游行队伍</b></h3> <h3><b>日本小学生也“欢呼”南京陷落</b></h3> <h3>看了这些来自日本《支那事变画报》的照片,你还能说日本民众是善良的,是反对侵略中国的吗!!!</h3><h3><b>狂热的日本妇女上街游行庆祝</b></h3> <h3>三、走访抗战老兵,全国征集1300多名抗战老兵的手印,征集2300多殉难将士的姓名和72张大屠杀幸存者照片,凝聚弘扬中华民族抗战精神。</h3> <h3>南京保卫战殉难将士名录,刻满了2300多殉难将士的姓名,而那些没有留下姓名的战士有数万人。如果没有蒋介石那一纸撤退的命令,他们不会成为日军屠刀下的冤魂。 </h3> <h3>三楼展厅一面墙悬挂72张大屠杀幸存者照片,他们让我们无法忘却我们曾经的苦难。</h3> <h3>这是从全国征集来的1300多名抗战老兵的手印,对于这些幸存者,我们唯有心怀崇敬,他们都是那个苦难年代真正的英雄。 </h3> <h3>特别令人感动的是:自2012年开始,吴先斌与全国各地关爱老兵志愿者团队一道,长期致力于抗战老兵的走访慰问工作,与老兵建立起深厚的感情。 </h3> <h3>并先后组织开展5场纪念抗战胜利大型老兵聚会活动,帮扶和救助贫困老兵620多人,资助抗战老兵医疗费用23人,共计在关爱抗战老兵项目中先后投入资金158万余元。</h3> <h3>抗日老战士手印墙</h3> <h3>四、客观公正准确展示了国民党军的抗战史。</h3><h3>有这样一种说法: 自1931年至1945年,中国军队在正面战场与日军展开22次大型会战.......,以其天地浩气,感知国人后世,云云</h3> <h3>真是这样吗?在这里吴先斌先生列出了国民党军队22次战役的准确时间和会战数据,纠正了这种模糊概念。也让喜欢中国近代史的朋友有据可寻。</h3> <h3>事实上,1905年,日本在日俄战争中获胜,通过日俄讲和条约,将中国旅顺、大连等地的租借权和长春-旅顺的铁路及附属设施的财产权利占为己有。此后,日本创立“南满洲铁道株式会社”,并有关东军负责铁路沿线的警备。</h3> <h3>1931年9月18日日本帝国主义制造九一八事变,发动侵华战争。20万中央军对2万关东军采取不抵抗政策,至1932年2月关东军一枪不放占领了东三省。</h3><h3></h3><h3> </h3> <h3>9月20日,九一八事变发生后仅两天,中共中央就发表《中国共产党为日本帝国主义强暴占领东三省事件宣言》,响亮地喊出:“反对日本帝国主义强占东三省!”</h3> <h3>中共先后组建了以10余支抗日游击队为基础的东北抗日联军,开展抗日游击战争14年,直至侵华日军投降。</h3> <h3>而1930年至1936年12月,国民党的中央军从江西至延安一直在围剿中国工农红军。说这段时间国民党军在正面战场上抗击日军完全是别有用心。</h3> <h3>西安事变 (1936年12月12日张学良和杨虎城对蒋介石发动的兵谏) </h3><h3>1936年12月25日,在中共中央和周恩来主导下,以蒋介石接受“停止内战,联共抗日”的主张而和平解决。</h3> <h3>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准备了必要的前提,成为由国内战争走向抗日民族战争的转折点。</h3> <h3>从1937年8月日军进攻上海开始,至1945年4月湘西会战,国民党军被迫与日军发生了22次会战(没有一次是主动进攻战)。22次会战以18次战败的记录成就国民党军的正面战场作战形象。</h3><h3> </h3> <h3>最具耻辱的会战莫过于南京保卫战和晋南中条山会战。南京会战以30万军民被屠杀,中条山会战则以中央军20万人对日军10万的兵力,中方被俘虏3.7万人,阵亡将士4.4万人,日军仅战死673人,负伤2292人的记录登上会战耻辱榜。</h3> <h3>会战小有战绩的则是<b>上高会战</b>,双方兵力为中央军10万:日军2.5万人,伤亡率:中央军1.5万:日军1.5万人;<b>第三次长沙会战</b>:中央军30万:日军12万 人, 伤亡:中央军2.8万:日军6千人;</h3> <h3><b>常德会战</b>:中央军21万:日军10万 人, 伤亡:中央军6万:日军4251人;<b>湘西会战</b>:中央军26万:日军10万 人, 伤亡:中央军2.06万:日军2.7万人。</h3> <h3>唯一一次完胜记录是:1941年1月6日,在全国一致抗日的的形势下,蒋介石发动了震惊中外的皖南事变,8万名国民党军围歼了北上抗日的9000余名新四军。事实证明蒋介石抗日是假,消灭共产党军队是真。</h3> <h3>1945年9月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中国又一次成为了战胜国。按照规定,作为战胜国之一的中国,可以和美国、英国一起,派遣自己的军队入驻日本地区。</h3><h3> </h3> <h3>在正式派驻中国军队之前,蒋介石派遣戴坚将军先行一步,就驻军的具体细节与美方及日方沟通达成一致。</h3> <h3>可是,戴坚无论如何没有想到,自己左等右等,等到了蒋介石回信中,写道“中国驻日本占领军计划取消,你可以择日回国。”</h3><h3> </h3> <h3></h3><h3>原来,在戴坚离开的这些日子里,蒋介石擅自调动其整编完成的队伍,悍然发动了对于共产党的战争,而这支队伍在和粟裕的交战过程中,不幸全军覆没。</h3> <h3>最让人想不到的是,日本投降后国民党军除了接受日军的武器装备外,还接受了200万伪军,秘密接受1.5万成建制日军,穿上国民党军服打内战。</h3> <h3>历史是公正的,蒋介石甘冒丧权辱国的罪名,不惜一切手段来打内战消灭共产党及其军队,最终还是把自己送到了只有弹丸之地的台湾岛上。 </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