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构思来源,文字片段:网络</h3><h3>剪接整理,填词凑句:🍁</h3> <h3></h3><h3></h3><h3></h3><h3></h3><h3></h3><h3></h3><h3>年末了,无论如何也得涂鸦几笔,和2018告个别,是吧😝何时有了这个习惯,忘了😊</h3><h3>走过的这一年,坦言,不太喜欢,想说的话太多,但,提起笔的瞬间却又没了逻辑。那么,就引用一篇文章做感喟的主题吧。</h3><h3></h3><h3></h3><h3></h3><h3></h3><h3></h3><h3></h3> <h3>曾看过一文《我们都有“病”》,文中阐述的观点我很认同,这些社会现象大大存在。</h3><h3>譬如,跳广场舞的大叔大妈,在部分人眼里那是有病,说他们没事把音乐放那么大声,在广场上聚众扰民。</h3><h3>譬如,整天刷抖音,看直播的低头一族,在很多人眼里那是有病,说她们把精力浪费在垃圾软件里,无谓的消磨。</h3><h3>又譬如,风景下拍照的男女,在有些人眼里那是有病,其观点是,风景,亲眼目睹足矣,走哪拍哪,着实一个自拍狂魔,自恋症……还有经常发圈的,经常写心情的,经常各种晒的,这都是别人眼中的“病态”……</h3><h3>又如,不追星的人嘲笑追星族是无药可救的脑残粉,而追星族反过来鄙视他们是没有精神偶像的可怜虫,学霸觉得学渣没文化真可怕,而学渣反过来觉得学霸是木头脑袋土包子……等等,等等……</h3> <h3></h3><h3></h3><h3>想问,这些别人眼中的“病态”,被定义的根据何在?仅仅是因为认知观不同吗!!!
引申说,人们习惯物以类聚人以群分,只愿意接受与自己相同品性的人,吃同一类食物,看同一类电影,无可厚非,但不能排斥贬低甚至攻击与你认知不同的人和别人眼中的美好事物。你爱吃鱼,他爱吃虾,难不成你会说虾的营养价值没有鱼高?!各有所喜所好,片面说辞绝非可取。<br></h3><h3></h3><h3></h3> <h3></h3><h3></h3><h3>朱德庸说,我们这个时代的人,情绪变得很多,感觉变得很少,心思变得很复杂,行为变得很单一,脑容量越来越大,使用区域却越来越小,问题出在哪里?——原来是大家都病了。<br></h3><h3></h3><h3></h3> <h3>想说,别把生命过成枯燥的单行线,那是对人生赤裸裸的辜负。想劝,“有病”的人(包括我),不要放弃治疗,说别人“有病”的人(也包括我),赶紧抓紧治疗,对症下药,都能治愈😜ོ惟愿,把所有的“病”都甩给2018,在新的一年,我们活出本真的纯良,不负生命的馈赠!</h3>